第74章 打擊走私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4      字數:3195
  “都清楚自己的任務了沒有?”

  林葆懌回去之後,立馬就召集了自己手底下的海軍軍官,布置任務。目前的海警第一艦隊,實力還是不錯的,擁有十來艘軍艦。特別是擁有海容號、海籌號、海琛號、海圻號這些巡洋艦,還有建康號、建威號、建安號驅逐艦。還有四艘炮艦,兩艘運輸艦。

  這裏麵海字號的巡洋艦,大部分都是滿清當年從德國引進的,算是目前中國海軍當中最好的軍艦。而建字號的驅逐艦,則是十五年前馬尾船政局製作的。可以看出當時的馬尾船政局還是相當牛氣的。

  要不是他後來報廢,半死不活,是一個不亞於江南造船廠的造船廠。

  但他們的技術力量還在。

  因此張學文才會把他合並到武昌造船廠。隻要武昌造船廠建好,調整好之後就可以生產輪船,甚至還能夠生產小型的軍艦。

  今天開會,各軍艦的艦長都來到了。

  海容號巡洋艦艦長林建章,海籌號巡洋艦艦長楊樹莊,海琛號巡洋艦艦長沈鴻烈,海圻號巡洋艦艦長陳季良。以及建康號驅逐艦艦長代理艦長陳策,建威號驅逐艦艦長陳紹寬,建安號驅逐艦艦長黃忠瑄。

  “知道。”

  目前這些軍艦的艦長都比較年輕,除了林建章之外,其他的人很多都是三十歲上下,甚至陳策隻有二十二歲。本來張學文想要把幾個年輕軍官都扔進學校當老師,但很快認為反正最近也沒有什麽仗打。張學文分析過,最起碼幾年之內海軍是不會打仗的。

  因此還不如讓那些年紀在五十歲上下的軍官當海軍大學老師更好。

  他們很多人都有實戰經驗,參加過甲午戰爭,甚至有不少人參加過海軍遠洋。年輕的時候差不多都是在英國、日本等地學習海軍歸來。

  因此現在海軍留下的反而是一些年輕人。

  留下幾個五十來歲的老將,帶帶這些年輕將領。幾年之後就能夠打仗。

  “雖然我們現在改編為中國海警,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忘記,你們是中國海軍。現在隻是因為國家經費不足,所以隻能是如此。未來我們還是要成為保衛祖國大海的海軍。知道嗎?”

  “是,我們是中國海軍。”

  每次開會,結束會議,林葆懌都是這樣。

  因為在林葆懌看來,從中國海軍變成中國海警這是一個恥辱。當年北洋海軍剛剛成立的時候,大家剛剛從外國學成歸來,是多麽的意氣風發。希望中國再也不會有鴉片戰爭那樣的恥辱,希望中國海軍以後能夠屹立在世界。可惜,比鴉片戰爭更大的恥辱降臨在他們身上。甲午戰爭,讓這些人的一切夢想都消失,甚至很多人都是痛不欲生。到現在淪為了海警。

  雖然是如此,但林葆懌心中依舊有一團火,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中國海軍重新崛起。他不希望這些年輕的海軍軍官失去銳氣,所以每次開會都是如此。

  讓他們記住,他們是偉大的中國海軍。

  不要忘記自己的出身。

  “我告訴你們。上麵已經決定,我們作為海警的這段時間,隻要抓住走私船。那麽走私船貨物總價值的百分之三十就會進入我們海軍的戶頭當中,作為我們海軍的軍費。你們明白這是什麽意思嗎?”

  “我告訴你們。目前我們國家走私情況非常嚴重。走私猖狂到什麽地步,連國家重點管製的產品,也是一船一船的進行走私,一船一船的賣給外國人。每天的走私貨物價值有上百萬人民幣,有可能更多。所以我們要加把勁,幫助我們海軍存更多的錢。隻要有了錢,我們就能夠買軍艦,我們就能夠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海軍。”

  重振海軍。

  這是所有海軍軍官的夢想。從薩鎮冰甚至是包括劉冠雄這些老將,到下麵的林葆懌,還有更年輕的林建章、楊樹莊,以及陳策這些人都是如此。

  現在有這麽一個機會,林葆懌絕對不會放過。

  從這一次開始。

  “都聽明白了沒有?”

  “明白。”

  林葆懌看著這些年輕軍官,明白這都是上麵重點培養的海軍軍官。幾年之後,中國海軍就是他們的天下。因此反而更加嚴厲道:“這一次買賣雙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跑掉。你們誰要是漏了,自己滾蛋。”

  “我到時候可不管你們上麵有什麽人。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是總統非常看好的人,但在我這裏沒用。這一次誰要是沒完成任務,到時候就算是總統發話,也一樣給我滾。要麽是我滾,要麽是你們滾。”

  “是。”

  …………

  “都準備好了?”

  “是。”

  李燮和坐鎮上海,準備掀起一番打擊走私的活動。本來開始的時候李燮和並沒有太在乎,哪朝哪代能夠完全杜絕這種事情。就如私鹽,古代官府對於鹽的管製那麽厲害,但又有什麽用。私鹽依舊非常猖狂。同樣中原政府切斷往草原的鋼鐵這樣的戰略物資,照樣有人為了金錢走私。

  可是後來的事情,讓李燮和完全坐不住。因為這群人實在是太猖狂。很多國家控製的東西,那都是為了拿到巨額的利潤的。

  所以才會故意抬高價格,抬高出口關稅。

  利用歐戰機會大發戰爭財。

  英國人戰爭開始一年就花費三十多億英鎊,裏麵三分之一的錢都流入了美國、中國、日本這些國家的手中。當中中國掙得並不是很多,因為中國賣的都是資源。

  掙得最多的是美國人。

  因為他們是工業國,賣給英國的就是工業品。

  中國賣的是鎢、銻、煤礦這些資源,加上什麽豬鬃、桐油,還有棉布、大米、白麵這些東西。雖然價格已經提高很多,但掙的錢完全比不上美國人。

  到現在也不過是賣出了八千萬英鎊上下。

  這是所有出口的價格。

  這筆錢刨除一大堆的東西之後,最後進入國家財政的也隻有三千萬英鎊上下。可是這些東西的附加產業多的數不勝數,給中國帶來的經濟發展非常多。

  對於美國來說,可能八千萬英鎊的出口很少。但是對於中國來說,簡直是太多太多。雖然出口僅僅是八千萬英鎊,但是相關產業的發展就會超過一億英鎊。

  這就是經濟的相關性。

  可是這些人明目張膽的走私,嚴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

  而且還影響價格。

  走私數量太多,都到了可以影響出口物品價格的地步。

  這些因素促使李燮和,必須要重拳打擊這些走私的。

  對於走私最暢快的背後人,李燮和查了很久。背後各個都是有大勢力支持,或者說本身就是大人物。很多都是江浙滬地區的富商,買辦,甚至還牽扯一批前北洋軍高層。

  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是原北洋軍第六師師長李純,一個是那個率領李純、倪嗣衝他們攻擊安徽的段芝貴。

  李燮和生氣,但心中也不是不高興。

  這些人資產可不少。

  現在是你們自己把把柄送到自己手上,就不要怪我不客氣。而且江浙滬地區本來就是各種勢力犬牙交錯,利用這次的機會好好梳理一下也是不錯。

  特別是那些讓李燮和一直討厭的洋行還是貿易公司,這一次統統都給掃蕩一遍。

  “千萬不要透漏消息。我們重點布控的幾個人,第一時間都要給我控製住。其他的小魚小蝦,就讓部隊出動。一個都別想跑。我到時候會讓李司令的軍隊出動,配合你的行動。”

  “市長,你放心。”

  夏超立馬道:“這一次的調查都是借調安全部在西南時候的人馬。而且下麵知道這次行動的也沒有幾個人,隻要行動的時候大家才會出動。”

  夏超來到上海已經快一年時間。

  很累。

  上海和浙江完全不同。在浙江夏超就是土地公,浙江就是他的地盤。做什麽事情都容易很多。但是上海的警察係統他需要重新搭建。

  更重要的是,上海領導太多。

  不說李燮和這樣的副總理,還有蔣翊武也在上海,陸建章這個軍情局副局長也在上海,李烈鈞這個上海軍區司令。一個個都是位高權重。

  而且上海有法租界,有公共租界。

  洋人多,各地富豪多,宣布下野的政界名人、軍界名人也多。這些人的關係盤根錯節,說不定動哪一根線,就會產生什麽影響。

  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弄的夏超這麽果斷的人,都會束手束腳。

  因此才一年時間,夏超感覺自己頭發都要白了。但幹勁卻是越來越足。夏超是有野心的,對於自己也非常有自信,相信自己應該在更高的位置發揮能力。他知道上海是一個所有人都關注的地方。

  自己隻要在這裏幹出一番大事,和李燮和配合好,那麽未來是不會有問題的。

  誰不知道李燮和在人民黨內的地位。李燮和是遲早要去中央擔任重要職務的,夏超希望自己也能夠跟著李燮和一起,升到中央。

  因此非常有幹勁。

  上海能有現在的秩序,在成為目前整個中國物資的中轉站,還能夠保持如此通暢,夏超的功勞是很大的。

  “定侯,到時候什麽都別管。名單上的人都給我抓住,誰敢反對就按照同謀處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