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華人華僑大會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4      字數:3939
  “團結,團結就是力量。”

  目前的中國華人華僑,最多的地方就是南洋,擁有幾百萬的華人華僑。甚至有些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時候。然後就是美國這邊。

  張學文這幾天是和這些華僑領袖一一交談。

  鼓勵他們到國內投資,鼓勵他們在殖民地爭取自己的權利。

  因此張學文準備成立一個華人華僑聯合會。其實這樣的聯合會早就存在,早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後,就已經有人提出建立南洋華僑聯合會。

  此人就是吳世榮。

  在支持孫中山革命的過程當中,有無數的富商最後是傾家蕩產,窮困潦倒。如張靜江就非常出名,曆史上張靜江為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把自己在法國的產業、在上海的房產都悉數抵押。

  給孫中山做擔保,讓他可以跟外國人借錢。

  弄到最後,張靜江自己龐大的資產都揮霍一空,甚至還背上了很多的債務。

  但張靜江他們張家是南潯一個大家族,家裏兄弟姐妹無數。而且他們南潯張家在清末的時候,就是資產超過千萬的大富豪之家。後來他們家族的家產膨脹的更快。就是他母族那邊,也是和他們張家相提並論的巨富之家。因此他雖然敗光了自己的家產,但也不至於真的窮困潦倒。

  而且後來北伐之後,國民黨拿到政權,他再次擔任高官。

  可是有些人不同。

  南洋那邊很多巨富,為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最後是傾家蕩產。他們很多人都是傾家蕩產之後,隻能是過著貧賤的生活,最後在貧困當中離開人世。甚至很多人在曆史上都沒有留下什麽名字。

  當然這也不是孫中山過河拆橋。

  而是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隻是短暫的當過幾天臨時大總統,然後很快就是北洋政府。從二次革命開始,孫中山一直都是漂泊不定。

  什麽護法護國,對於孫中山來說都沒有成功。

  一直到他開始在廣東穩定,都已經是二十年代,離辛亥革命都過了十多年時間。因此孫中山那個時候也沒有精力去管這些人。

  這位成立南洋華僑聯合會的吳世榮就是如此。

  他是馬來西亞的富豪,更是同盟會在檳城的支部長。孫中山在南洋籌集資金,檳城是孫中山活動的主要地點。當時馬來西亞這邊很多華僑都是康有為的支持者。

  因此孫中山來這裏,很多人都不待見他。

  隻有兩個人對他最好,每次孫中山演講的時候,他們兩個人都會到場。一個就是吳世榮,另外一個就是黃金慶。此二人都是馬來西亞富豪,堅決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因此兩個人都讚助過孫中山巨額的革命資金。

  最後的結果一樣,兩個人都因為給孫中山捐錢太多,而且多年呼籲革命,反而是疏忽了自己的生意,最後都是傾家蕩產。

  吳世榮更是如此。

  為了支援革命,他弄的自己的公司破產。1907年,也就是同盟會成立兩年之後,孫中山要在兩廣地區發動起義。但是手上沒有錢。

  吳世榮聽到這個消息,想要支持孫中山。可是當時他的公司已經破產,無法拿出錢來。因此他就把自己的五層洋樓給賣了。吳世榮的洋樓是當時檳城建築地標,是檳城第一棟五層樓的大洋樓,俗稱“五層樓”,約建於1880年,原是19世紀顯赫富商謝德順的私邸。

  這個房子還是吳世榮嶽父留下的財產。他嶽父當年是馬來西亞頂級富豪,留給自己女兒女婿龐大的資產。而後孫中山在兩廣地區接連發動好幾次的起義,資金再次捉襟見肘。吳世榮竟然是把自己老婆的金銀首飾穿戴都給賣出去,給孫中山籌集資金。

  最後民國成立,吳世榮就呼籲成立一個“南洋華僑聯合會”。當時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汪精衛擔任這個南洋華僑聯合會的會長,而吳世榮是副會長。

  這一次張學文也是邀請了吳世榮和黃金慶。

  他們兩個人現在都是很窮。

  因為生意都破產。

  但兩個人名氣很大,而且也有經驗。他們的南洋華僑聯合會當初可是和二百多個大大小小的華僑團體取得了聯係。這是一個巨大的人脈。

  因此這一次成立華人華僑聯合會之後,張學文擔任名譽會長,在北京成立華人華僑聯合會總部,廖仲愷擔任會長。然後成立三大分部。一個是北美分部,一個是南洋分部,一個是歐洲分部。

  北美分部的會長是司徒美堂擔任,南陽分部的會長是吳世榮擔任。而這一次因為沒有歐洲華人華僑,所以隻是一個空頭。

  對於吳世榮、黃金慶這樣為了革命付出一切的人,如果可能張學文願意給他們一些補償。畢竟他們曾經為了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會議結束之後,張學文再次會見幾個華人華僑聯合會的重要人物。

  “不管是任何時候,隻要我們團結,那麽誰也不能欺負我們。現在國家還弱,無法給海外的華人華僑更多的幫忙。但是隻要海外的華人華僑需要,我們祖國願意傾盡全力幫助。”

  “總統。”

  司徒美堂之前已經和張學文單獨談過一些問題。

  不過他這一次還是開口道:“美國目前有‘排華法案’,這是一個嚴重歧視華人華僑的法案。也極大的影響大家在美國的正當權利。國家是不是應該和美國政府談判,讓他們取消‘排華法案’。”

  “司徒先生,還有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也就不跟大家拐彎抹角,我就非常直接的跟大家說。德國的第一任總理,鐵血宰相俾麥斯說過一句話,叫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說的太過赤裸裸,但也是直接揭示了當今世界各個國家的情況。當今世界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歐洲國家他們強大。因此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侵略別的國家,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販賣鴉片、販賣奴隸。做著一個又一個傷天害理的事情,但也沒有人管,而且他們還自詡為自己是文明國家。為什麽會如此,就是因為他們強大。”

  “美國就是這群強盜的後人建立的國家。他們屠殺印第安人,近乎做出了種族滅絕的行為。他們奴役黑人和我們華人華僑,帶來了他們現在的繁榮。但他們一點不會感激這些曾經為建設美國付出生命和鮮血的黑人和華人,反而是倍加歧視他們。他們為什麽敢於出台‘排華法案’這樣赤裸裸歧視我們的法案。就是因為國家不夠強大。”

  “司徒先生,我很抱歉的告訴你。以我們國家現在的實力,還沒有資格讓美國取消‘排華法案’。因為我們國家依舊積貧積弱,和美國並沒有對等談話的資格。這樣的現實讓人很無奈,讓人很痛心,但這就是目前的現實。對於歐美強國來說,我們國家是一個愚昧的、落後的,是他們隨時可以欺淩的對象。所以你不要指望,他們會認認真真的聽我們國家的呼聲。”

  聽著張學文的話,司徒美堂和陳嘉庚、吳世榮這些人都是氣憤不已。

  也感到悲傷。

  一個民族,當沒有一個強大國家支撐的時候,就會成為大家輕視、侮辱、欺負的對象。而當今的中國人就是如此。他們都沒有想到張學文會如此直接的說話。

  “因此,司徒先生,我很遺憾的告訴你。隻有等到我們國家強大,有資格在世界強國麵前說話的時候,就是美國的‘排華法案’結束的時候。幾年之內,想要讓美國結束‘排華法案’是不可能的。但你放心,我們政府一定會努力。努力讓我們國家也可以成為強國,保護你們這些華人華僑。”

  司徒美堂黯然。

  吳世榮悲切的道:“難道我們就沒有絲毫辦法嗎?”

  “也不是。”

  張學文笑了笑,道:“我們是弱國,在強國麵前弱小很多。但並不是說我們就毫無反抗之力。還是那句話,團結,團結就是力量,我們要的是團價。我們成立華人華僑聯合會的目的是什麽,就是大家聯合起來,應對外麵的事情。我舉一個例子,一旦美國發生了什麽白人欺淩我們華人的事情。到時候我們華人華僑聯合會可以群起而攻之。拒絕使用美貨,拒絕和美國商人合作。一旦我們發動所有的華人華僑,加上我們國內再抵製美國貨物。我相信一定會震動美國社會,也讓他們看看我們中國人的力量。”

  其實雖然中國弱小,但一旦中國人團結,力量也是很大的。

  而且在外國的華人華僑,實力也不算太弱小。如果大家都聯合起來,對某個事情進行關注,然後進行統一行動給壓力,那形成的力量絕對不小。

  到時候不要說是美國,就是世界第一強國英國都要掂量掂量。

  “對啊。”

  陳嘉庚立馬點點頭。

  “不說別的,就說說我們南洋華僑。我們那些商人的資金加起來,那可是有上億的。當中很多人都和美國有生意往來。如果到時候我們團結起來,雖然我們也會受到損失,但相信美國也不可能無動於衷。而且美國的貨物也不少,如果我們抵製美國貨,我相信一定會讓美國社會關注。讓他們不能隨意的欺負我們華人。”

  其實和美國生意最頻繁的就是陳嘉庚。

  陳嘉庚的橡膠七八十都是賣給美國。而且陳嘉庚還是目前世界上擁有天然橡膠最多的人。橡膠現在是供不應求,美國也隻能是從陳嘉庚這裏引進橡膠。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步行一致,不能自己內部起內訌。司徒先生,我聽聞美國致公堂的安良堂和協勝堂之間關係不睦。我認為這就是在損耗自己的實力。大家本來就在美國生活不易,一起合作對付外國人都艱難。何必自己人和自己人鬥呢?”

  司徒美堂點點頭。

  這個年輕總統說的很不錯。現在這個時候自己人和自己人鬥來鬥去有什麽用。團結,這是他這一次到了中央之後,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張學文一直在強調這個。

  司徒美堂想了想,認為這句話很對。對於在外麵受到欺負的中國人來說,團結是唯一的辦法。當初成立致公堂,不就是為了團結起來。現在自己人鬥自己人,這是嚴重削弱大家的力量。

  “總統,你這一番話讓我感觸頗深。我回到美國,就跟協勝堂擺酒和解。”

  “司徒先生,胸懷寬廣,是我輩楷模。還有,幾位,其實這句話我和陳先生已經談過無數次。國家初創,國內百廢待興,最缺少的就是人才。幾位,希望能夠動員更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回國參加建設。我在此為多災多難的祖國懇請大家。”

  “不敢。”

  “總統,嚴重了。”

  雖然華人華僑在國外都有一定地位,但很多人都是從中國走出去的。因此還是有很濃的官本位思想。看到張學文站起來給大家鞠躬,大家都是紛紛站起來。對於張學文的好感是蹭蹭的往上走。畢竟現在的張學文是一國總統,放在過去那可是皇帝。

  “不,這是應該的。希望幾位能夠多多動員人才回國。”

  “總統,這個你放心。如果祖國需要,大家一定義不容辭。如果不是因為實在過不下去,誰又願意背井離鄉。現在祖國大建設,我相信大家都願意回國參加建設。外麵千好萬好,也沒有自己家好。”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