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擴軍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4      字數:3579
  “總統,這絕對是我國槍械曆史上劃時代的東西。”

  “一次裝彈多少?”

  “六發。”

  “六發?”

  張學文非常感興趣。

  因為漢陽兵工廠的劉慶恩製作了一個半自動步槍。是一個一次裝彈六發的半自動步槍,比起之前大家用的漢陽造來說,絕對是一次劃時代的改變。

  如果中國軍隊都能夠用上這樣的半自動步槍,那戰鬥力絕對會提高無數倍。

  “好,好。”

  張學文大喜。

  這一次中國軍隊和日軍在山東交手,絕對是損失慘重。被日軍打殘了好幾個師,其他師也是損失很大。除了訓練不足之外,還有中國軍隊沒有打過仗也有關係。

  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軍的炮火銳利,重武器比中國軍隊好了很多。

  日軍才來了兩個師團,但他們的火力強度,和張學文全國搜羅的重武器火力相差不多。

  “能不能大規模生產?”

  “恐怕短時間之內不行。”

  “怎麽?”

  “因為他所需要的鋼料、火藥要求都比較高。目前國內的鋼料和火藥方麵,還是有些問題。還有想要量產,需要解決的就更多。現在頂多就是人工生產,一個月也就是能生產幾個,就算加大生產,一年也不過是幾十、一百而已。”

  旁邊的漢陽兵工廠餘慶鼇立馬回話。

  張學文皺了皺眉。如果不能量產,那麽這種武器就是擺設。這就是工業的差距。我們有好的人才,有頂級出色的技術員。就像是劉慶恩,製作了一個非常出色的半自動步槍。

  目前世界各國的軍隊,都沒有大規模裝備半自動步槍。就是歐洲強國也一樣。

  可是一兩個出色技術員,是無法改變中國工業的現狀。中國沒有先進的機床,沒有能夠製作更好機器的能力。漢陽兵工廠的所有機器,都是外國進口的。

  可惜。

  不過張學文不能放棄,這麽好的槍製作出來,如果不能生產,那真是得找塊豆腐撞死。

  因此張學文道:“餘廠長,好東西做出來不是為了觀賞的。這樣餘廠長,你回去之後立馬召集你們所有的技術員開會。看看想要量產,都需要解決什麽問題。有問題、有困難不用怕,我們一個一個的解決。需要什麽就給我們打報告,我們全力支持。”

  有困難怕什麽。

  這可是半自動步槍。曆史上二戰的時候,很多強國的武器裝備也才是半自動步槍。中國從現在開始研製,如果能夠在未來幾年之內量產,到時候也不晚。

  “是。”

  餘慶鼇聽到張學文的支持,非常高興。

  因為這個半自動步槍需要解決的困難太多,甚至劉慶恩本人都擔心國家的態度。

  “總統,其實我們需要引進一些先進設備。”

  “沒問題。需要什麽,我們可以和美國那邊接觸。需要的資金,一定會先給你們。”

  國防現代化。

  首要的就是武器國產化。隻有武器國產化,中國軍隊才能夠慢慢的擺脫外國人的幹涉。因此對於武器國產化,張學文是最為重視的。

  當然現在中國的工廠越來越多。

  包括新成立的機車公司、汽車公司、拖拉機公司,都需要越來越多的機床,需要越來越好的機床。中國對於世界機床的引進規模會越來越多。

  這讓張學文心中有些不安。

  中國必須要有自己的機床。就算質量差一點,但也要有。不然中國工業的發展,還是會受到限製。看起來應該要加大對於中國機床公司的投資。

  “說的太嚴肅。餘廠長,這是大好事。表明我們國家是有能力製造好東西的。前段時間賓步程仿製的75山炮也不錯。這都是你們廠的成果。”

  中國是真的不缺少人才。

  劉慶恩的半自動步槍不用說,就在前段時間賓步程設計的75山炮,雖然是仿製克虜伯山炮,但效果非常好。而且這個山炮,並沒有太多的問題。

  相比起半自動步槍無法量產,這個75山炮一年能製作三百多門。

  當然現在才是開始,所以少了一些。但已經讓軍隊方麵大為欣喜。現在漢陽兵工廠提供的漢陽造,已經慢慢的可以滿足一線部隊的使用。

  子彈的提供,也沒有太多的問題。

  當然張學文已經開始準備在北方再打造一個軍工廠,可是從目前來看漢陽兵工廠的表現是不錯的。如果連山炮、大炮也能夠國產化,到時候中國陸軍就真的能夠擺脫外國。

  “謝謝總統。”

  …………

  “這一次的歐戰,大家有什麽感想。”

  “我們落後了。”

  “太強。”

  “想象不到。”

  一提起歐戰,其實真是嚇著了很多人。和歐戰相比,東亞的戰爭簡直是小孩子玩的。看看之前的辛亥革命,最大的戰爭算是漢口保衛戰。

  當時袁世凱一方是兩萬人,漢口保衛戰的部隊投入了五萬人,如果把陸陸續續投入的部隊加起來,就有七萬人以上。雙方參戰的所有部隊加起來也不過是十萬人。

  這算是最激烈的一次戰鬥。

  連程潛圍殲唐天喜第五協,孫嶽圍殲王占元的部隊,都是辛亥革命之後最精彩的戰鬥。也憑借著這兩次的戰爭,程潛和孫嶽一躍成為當代名將。

  可是他們當時的戰役規模是多少。

  一個是一萬多人圍殲四千來人,一個是兩萬多人圍殲八千人。

  可是歐戰呢?

  上來就是幾十萬幾十萬的部隊,一場戰役就是雙方投入到部隊超過兩百萬。馬恩河戰役,雙方打出去的炮彈數量,比中國現在全國的炮彈還要多。

  而馬恩河戰役才打了多久,一周時間。也就是說英法德三國一周時間打出去的炮彈,比目前全中國的炮彈都要多。想一想,這是什麽差距。

  不可能不讓中國高層驚訝。

  原來我們落後如此之多。以前隻知道歐洲人強大,但從來沒有想過歐洲如此強大。

  中國如果和他們碰到,如果和他們戰爭,到時候怎麽辦?

  我們能保家衛國嗎?

  這是所有人想的事情。

  “這一次的歐戰給我的震撼也很大。我們現在有四十多萬部隊,但想要保家衛國遠遠不夠。我們的北邊有強大的俄羅斯,我們的東邊有一直對我們虎視眈眈的日本。四十萬軍隊還是太少,因此我考慮了。在未來五年之內,中國陸軍的規模最少要擴大到百萬。”

  “應該如此。”

  “對。我們的軍隊人數還是太少。”

  幾個軍方代表都是非常高興。軍隊擴軍,那就是會提高他們這些軍事將領的地位。現在四十多萬部隊,如果擴軍到百萬部隊,那麽大家都能夠升官。

  “總統,你有想過財政問題嗎?現在我們隻有四十萬部隊,財政已經是捉襟見肘。如果是百萬軍隊,財政怎麽負擔。”

  周學熙第一個站出來。

  他是財政部長,中國財政如何,他比誰都明白。而且他不希望中國武人集團的權利太大,國家應該是文人治國。武人權利太大,就會擾亂政府秩序。

  周學熙和袁世凱是關係很好的,有親戚關係。

  但當時的周學熙就對於北洋係不是很滿意。就是因為北洋政府是武人集團。

  “是啊。”

  張謇也是開口。

  “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間段。我們是不是應該集中精力發展經濟。過了這個機會,就再也沒有這麽好的機會了。”

  “我支持擴軍。”

  唐紹儀突然開口。

  “我們就算現在發展經濟又有什麽用。就像是這一次日本人進攻山東,沒有軍隊,我們就會丟失青島,被日本人羞辱。歐戰雖然激烈,但他們終究會是結束戰爭。等到結束戰爭,他們就會重新關注遠東,關注我們中國。到時候就算我們的經濟再好,沒有軍事力量,我們在那些歐洲人眼中,依舊是一個等著被宰的肥豬而已。”

  這段時間是唐紹儀做外交以來最舒心的。

  當然唐紹儀明白,那是因為歐洲列強因為歐戰原因沒時間搭理中國,讓中國撿了一個便宜。但就算是如此,唐紹儀也非常舒心。

  但是等到歐戰結束了那?

  難道我們還要憋屈的讓歐洲強國瓜分我國的利益。把這段時間收回來的很多東西,再次拱手相讓。

  不能。

  唐紹儀打死也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

  而唯一能夠保障國家利益的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自己擁有強大的軍隊。

  “對。”

  禹之謨開口,道:“經濟發展重要,但保家衛國也重要。我們可不能重蹈宋朝的覆轍,再有錢阻擋不了別人的軍隊有什麽用。我們的錢就會被強盜搶走。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保護我們的家人,保護我們手中的錢,軍隊發展是必須的。隻要我們不是盲目擴軍,一步一步來,我想財政應該不會有問題的。”

  “錢的問題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考慮的。”

  張學文再次發言道:“但是我們要想的長遠。歐戰爆發,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等到歐戰結束,歐洲強國是不會看著我們一步步的擴充自己實力的。他們一定會千方百計的製約我們的發展,製約我們軍隊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利用現在的機會,大力發展我們的實力,大力擴充我們的軍力。等到歐戰結束,他們再想要欺負我們,就要看他們有沒有這樣的實力。”

  “但總統,財政問題你一定要考慮。”

  “周部長,你放心。這兩年我們國家的財政收入一定會大大增加,不會出現財政問題的。”

  歐戰。

  會大大刺激中國經濟的發展。歐戰才開始半年,中國民間經濟已經是有蓬勃發展之勢。那些礦產公司訂單更是無數,錢都是嘩啦嘩啦的進入。

  而中國目前著名的礦場,大部分的股份都是屬於政府的。

  而且經濟越活越,稅收就會越多。

  加上1914年張學文控製了富裕的江浙滬,目前出口關稅在政府手中,因此1914年政府的財政收入會猛增,比1913年多出上億。

  1915年收入會更高。

  “蔣作賓。”

  “到。”

  “對於如何擴軍,如何整編部隊,你們快點拿出計劃。今年部隊一定要擴充至六十萬。”

  “是。”

  張學文雖然說的是,五年之內擴軍百萬。但張學文的目標是一戰結束之前要擴軍百萬。這樣才能夠遏製那些人對於中國領土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