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新的一年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4      字數:4290
  “歐戰真是激烈。”

  1914年已經過去,張學文已經開始準備新一年的會議。

  總結一下1914年各行各業的成績,然後製定一下1915年的目標。不過對於張學文來說,依舊是最關注歐洲的戰爭。因為張學文明白,隻有歐洲戰爭打的越激烈,對於中國才越有利。

  因此歐洲戰況,中國這邊是時時刻刻都在關注。

  “是啊。”

  “這才開戰半年時間,雙方已經有超過百萬的傷亡。”

  馬恩河戰役結束,雙方雖然進入對峙狀態,但並沒有結束戰爭。很快雙方就爆發了“奔向大海”戰役,打了足足一個月時間。

  德軍傷亡13萬人,協約國軍隊損失約10萬人。

  而“奔向大海”戰役結束之後,爆發了伊普爾戰役。這場戰爭從十月中旬打到了十一月中旬,雙方傷亡再次超過二十萬人。

  1914年的三次戰役,雙方的損失已經是有了百萬的傷亡。

  而且不管是“奔向海邊”的戰役,還是伊普爾戰役,英法聯軍都損失慘重。德國雖然是有了一些勝利,但始終沒能給完成戰略目標。

  那就是切斷英法聯軍的補給線。

  因此雙方繼續膠著。

  進入1915年,英法聯軍為了打破不利的局麵,接連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

  當然德國目前是雙線作戰。

  西線戰場和英法聯軍交手,東線戰場則是和俄羅斯軍隊交手。當年號稱是“歐洲憲兵”的俄羅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日俄戰爭被日本人擊敗,讓他們心裏有了陰影。

  一戰開始之後,俄羅斯軍隊幾次和德軍交手,都是傷亡慘重。被德國人不停的刷人頭。當然俄羅斯畢竟是傳統強國,讓德國人也是損失不小。

  如果把什麽俄羅斯、塞爾維亞、土耳其、奧匈帝國這些國家都算上,一戰開始半年時間,協約國和同盟會加起來已經是付出了兩百萬的傷亡。

  太激烈。

  中國在山東和日軍交手,隻有幾萬人的傷亡,已經是忙的焦頭爛額。日本也僅僅是付出了上萬人的傷亡,就讓整個日本財政都要崩潰。

  和英法德這樣的頂級工業國相比,中日還真是差的太遠太遠。

  中日兩國什麽時候有能力調動幾百萬軍隊,能夠像歐洲這樣打仗。這其實就是工業的差距,這就是後勤的差距。

  但歐戰越是慘烈,張學文這邊越是放鬆。

  張學文明白,1914年和1915年的戰爭才是一戰的開始。真正殘酷的戰爭還沒有開始,未來殘酷的戰役會越來越多。特別是進入1916年,那才叫真正的殘酷。

  真正可是要一直打到1918年,留給中國大把大把的時間。

  “總理,海關問題談的如何?”

  “他們已經答應把存在匯豐銀行的關稅存到我們指定的銀行。”

  “好。”

  張學文明白,歐戰的激烈,讓英國人現在感受到了壓力。不是感受到了張學文的壓力,而是感受到了歐戰的壓力。德國人實在是太猛,幾十萬、幾十萬的部隊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戰役。

  英法兩國的損失每天都在增加。

  朱爾典現在是不想得罪中國。

  因此才會慢慢的讓步。

  “總理,這還是第一步。我們需要的是把中國海關的權利收回到我們政府手中。繼續跟英國人談判,要給英國人施加一些壓力。我們繼續慢慢的提高出口關稅,而這部分錢必須要掌握在我們手中。”

  進口關稅張學文管不了。

  出口關稅就要掌握在自己手裏。反正現在來說,因為歐戰正酣,所以歐洲貨物根本不會來到中國。而日本剛剛和中國打過仗,他們的貨物也被民間抵製,因此也沒有多少日本貨。

  因此中國現在的情況是,進口非常少,出口非常活躍。

  關稅的主要收入就是出口關稅。隻要掌握這一點,那麽政府收入就不會有問題。按照現在的發展來看,今年的出口關稅能有上億的收入。

  “總統,我們是不是應該成立自己控製的海關總局,而不是財政部負責。”

  陸征祥最近意氣風發。

  雖然他這個總理隻是管外交,但這段時間外交問題很多。因此他這個總理和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甚至美國、俄羅斯都要天天談判。

  看著以前丟失的權利,一點一點的收回來,陸征祥不知道有多麽高興。

  陸征祥的性格依舊是偏向於書生。

  因此對於這些改變欣喜若狂。所以他現在是越來越進入角色。本來他在政府辦公會議的時候,話不是很多。因為他自己也明白,自己這個總理隻是過渡的。

  很明顯大權就在禹之謨的手上。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陸征祥是越來越活躍,說出自己的想法。陸征祥認為現在國家的國力正是上升階段,自己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有貢獻的。

  “我認為也是如此。我們和英國的談判,肯定是長時間的談判,估計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有什麽效果。在這之前我們應該慢慢的建立屬於自己的、完善的海關係統,這樣以後我們收回海關權利的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

  禹之謨點點頭,同意陸征祥的意見。

  “可以。”

  關稅,這是非常重要的收入。

  隻要掌握關稅,那麽中國的財政收入立馬增加上億,甚至按照目前的發展幾億都有可能。是應該成立一個自主的,政府掌握的海關。

  “大家有沒有合適的人選,讓他負責海關。”

  “章宗元,他非常合適。”

  周學熙答話。

  “章宗元?”

  張學文考慮一下。

  章宗元此人倒是很出色的人物。這位說起來也不是什麽派係的,並沒有什麽一個明確的政治傾向。雖然很早就留學美國,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商科。

  但他回國之後,也沒有排斥滿清政府,在滿清政府擔任職位。

  中國第一個民法草案《大清民律》,他就是其中一個修訂者。中華民國成立之後,他在北洋軍政府擔任過財政次長,審計處總辦。

  本來前段時間成立的中國交通銀行的行長人選當中,章宗元也是得力人選。

  “大家覺得呢?”

  “我認為不錯。我們成立的新海關,肯定要和英國人打交道。章宗元是美國留學歸來,也適合和他們打交道。”

  看大家都同意。

  張學文也是點點頭。

  “總理,既然如此,我們就成立中國海關總局。讓章宗元擔任海關總局的局長。盡快的在各個港口成立我們自己的海關。海關需要屬於自己的緝私警察。這個需要公安部大力配合。”

  “好。”

  “總理,最近一段時間趕緊和比利時領事商量,讓他們歸還比利時在天津的租界。”

  趁火打劫。

  張學文就是如此。比利時和中國一樣,在一戰開始之後都是宣布中立。可是德國人才不管你是不是中立,照打不誤。比利時軍隊抵抗了半個月時間,但還是被德國占領。

  顯然幼稚的比利時認為,自己宣布中立,別人就真的不會動他。可惜他忘記了,大炮才是一切。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比利時都被德國占領了,張學文當然要拿回比利時在天津的租界。英法的租界,目前張學文還沒有實力,但比利時租界都收不回來,那成什麽樣子。

  “好。”

  “總理,一旦收回比利時租界,那麽就以這個為範本,立馬跟英法俄這些國家談判。”

  “我知道了。”

  看到張學文和陸征祥談完比利時在天津的租界,梁士詒立馬發言。

  “總統,我有一句話要說。”

  “梁部長,說。”

  “總統,這一年多來,除了我們政府在建設鐵路之外,還有一些民間籌集建設的一些短距離的鐵路。大家投資鐵路的熱情還是很高。”

  “梁部長,有什麽話就痛痛快快的說。大家都忙著,餓肚子呢?”

  施肇基沒好氣的說話。

  因為政府那些撥款,被鐵道部拿走大部分。他這個交通部長拿到手中的錢非常有限,根本就施展不開。梁士詒明白施肇基這段時間的鬱悶,因此沒有搭理他。

  “現在有不少短距離的鐵路已經修好了,你看政府是不是暗示他們一下,訂購我們自己製造的機車。”

  “哈哈哈。”

  張學文忍不住笑了笑,然後道:“梁部長,你這是做生意做到了我這裏。”

  “當然,總統。我們投入那麽多錢,成立了西南機車公司,如果賣不出去那不是賠了。”

  “你們公司的機車如何?可別盲目製造。”

  “總統,你這是什麽話。”

  聽到張學文的話,梁士詒非常生氣。然後道:“總統,你是不明白我們機車公司的曆史。這一次成立西南機車公司,那是我們把西南機車廠和京奉鐵路機車廠合並的。京奉鐵路機車廠,開始是製作五噸、十噸、十二噸的運煤車。後來開灤煤礦產量越來越多,機車廠就開始研製蒸汽機車。三十年前,京奉鐵路機車廠還製造了一輛在鐵軌上的客車。雖然後來因為八國聯軍的原因受到了打擊,但他依舊是中國最好的機車廠。”

  “中國民國成立之後,有段時間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因為政府不撥款,也沒有新增的鐵路需要我們的機車,因此處於停頓狀態。不過我們的技術力量還在,後來搬遷到株洲,和西南機車廠合並。現在有國家投資,那些機器設備也在,技術力量恢複很快。隻要我們開足馬力,一年能夠造十幾輛蒸汽機車,貨車、客車我們都能造。”

  梁士詒忍不住給張學文普及一下。

  讓張學文非常驚訝。

  張學文一直以為中國想要造火車,那是需要時間的。沒想到中國的機車公司還有如此的實力,還有如此輝煌的曆史。竟然在三十年前就製造過蒸汽機車。

  當然現在國外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有內燃機機車。但是中國目前還沒有石油,相反中國的煤礦非常豐富。而且以中國的技術能力,發展蒸汽火車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甚至未來幾十年內,中國都應該是大力發展蒸汽機車。內燃機機車,倒是可以同步發展。現在既然是能夠自己製作蒸汽機車,那當然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因此驚喜道:“你的意思是,我們的機車廠完全可以滿足目前國內的機車需要。”

  “當然。總統,不是我誇口。現在我們機車廠有六千多員工,很多人都是經驗豐富的技工。雖然我們的機器都是從外國引進的,但是製造機車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我們投資建設的鐵路,當然會采購我們自己的機車。但是那些民間鐵路,我想是不是國家出麵推薦一下。”

  梁士詒雖然每年拿到的撥款很多,但是對於建設鐵路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

  因此梁士詒除了利用鐵路貨運、客運的錢補貼之外,還希望目前鐵道部下屬最大的企業,西南機車公司能夠創造利潤,來補貼鐵路發展。

  張學文想了想,然後卻是搖了搖頭,道:“我們自己鋪設的鐵路,我們當然應該采購我們自己製作的機車。但是那些民間鐵路是他們自己籌資建設的,我們沒有權利強製要求他們。不過你們可以讓你們機車公司的人,派代表過去跟他們談。我相信隻要你們的機車質量不差,他們應該是會支持國貨的。這個政府不能強製。”

  “總統……”

  “還有西南機車集團公司,也不應該是隸屬於你們鐵道部。這些擁有政府股份的企業,應該專門成立一個部門,管理全國的國有資產。”

  “這……”

  梁士詒大驚。

  自己為了這個西南機車公司奔波忙碌,這才成立了中國唯一一個可以生產機車的大集團公司。張學文就要把他從鐵道部剝離開。

  為了這個西南機車集團公司,自己花費多少精力,協調多少部門。

  “梁部長,你想想。你們自己修建鐵路,然後又從自己下屬的公司采購機車。買賣雙方都是你們鐵道部,這樣不行。以後鐵道部就專門計劃全國的鐵路鋪設,鐵路運營這些方麵。”

  “嗬嗬。”

  施肇基在旁邊很不厚道的笑了笑。

  “總理,這個管全國國有資產的部門,你們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應該怎麽管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