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忌憚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4      字數:3616
  “子清,你看看。這是他們最近投資的項目。”

  譚人鳳給張學文一批數據。

  譚人鳳是內務部長,觀察中國各個部門,也監視中國各個行業,看看有沒有什麽異常情況。對於一些已經宣布下野的北洋軍高層也進行一些監查。因為他們畢竟曾經實力強大,現在的中國還沒有完全穩定。

  可是這麽一觀察,就發現了問題。

  “他們的資金能力很強。”

  “是。”

  譚人鳳點點頭,然後指了指上麵一行道:“我們成立中國建設銀行,對外募資六百萬,他們成立的這家公司就買了三百萬。一下就擁有建設銀行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百分之十五。”

  張學文都大為驚歎。

  張學文入主中央之後,隻成立了兩家銀行,或者說是整改了兩家銀行。一個是中國人民銀行,也就是中國的中央銀行。這是張學文把中國銀行和西南銀行合並的中央銀行。西南銀行是張學文在西南成立的銀行,本來就是為了管理西南金融秩序的。

  而中國銀行,則是之前的大清銀行改變的。

  也就是之前的滿清中央銀行。

  張學文入主中央,就把中國銀行和西南銀行合並,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成為了新政府的中央銀行。因為滿清的中國銀行已經頗具規模,加上西南銀行本身在西南也是相當有實力。

  因此兩家銀行成立中央銀行,算是強強聯合。

  除了這個之外,就擴建了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是滿清1908年成立的,掛靠在郵傳部。張學文除了一個中央銀行之外,也準備辦一個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但是政府沒有多少錢。

  因此把原來的交通銀行,然後國家再投資四百萬,接著又從中央銀行給交通銀行存入一批黃金,作為交通銀行的起步。然後從民間籌集六百萬,賣出交通銀行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對於交通銀行,張學文是寄予厚望的。

  希望能夠把那些洋行、還有不規則的一些銀行,都給清理出中國。交通銀行是張學文規劃當中未來中國商業銀行的頭把交椅。

  沒想到竟然有人如此有眼光,一次投入三百萬,拿下交通銀行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目前來說,其實國家辦的銀行都沒有太過成功的。還沒有那些私人錢莊更出色。因此對外的招募情況隻能說是一般般,沒想到這個公司一下投入三百萬。

  “他們到底是誰在主持這些資金。”

  “王揖唐。”

  “王揖唐?”

  張學文想了想之後,慢慢的點了點頭。自己看過他的資料,但印象不是很深。因此有些好奇的道:“是不是那個加入一大堆黨派的那位北洋軍將軍。”

  “對,就是他。”

  譚人鳳好笑的道:“此人是真的厲害。今年三十七歲,是滿清最後一科科舉考試的進士出身,後來去日本學習軍事。辛亥革命結束之後,此人擔任軍谘府軍谘使,統一黨理事長,共和黨幹事,進步黨理事,總統府秘書、參議、顧問。方方麵麵都吃得開,本人是段祺瑞最喜歡的大將。和那些地方士紳關係也很密切。”

  張學文也忍不住笑了笑。

  不服不行。

  統一黨的理事長。統一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黨派,裏麵有從同盟會出來的,有北洋軍內閣的官員,更有很多地方立憲派。反正就是一鍋大雜燴。

  但王揖唐能夠擔任理事長,這能力你怎麽能不服。

  至於共和黨,主要是地方實力派組成,或者說地方士紳組成。進步黨不用說,是為了對抗當時國會勝利的國民黨成立的。

  “有他們公司的資料?”

  “有。你看看,這家公司的股東全是北洋軍大將,大部分都是段祺瑞派係的。”

  “段祺勳,這是段祺瑞的弟弟。”

  “是。現在是正豐煤礦的總經理,正豐煤礦也有段祺勳的股份。”

  張學文點點頭。

  段祺瑞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在北洋軍高層當中,算是很清廉。但段家卻是大家族,很多人靠著段祺瑞飛黃騰達。就如段祺勳當初能夠成為正豐煤礦的總經理,除了他自己能力之外,更多是因為他和段祺瑞的兄弟關係。當時的正豐公司被井陘煤礦打的喘不過氣來,因此他們希望用當時擔任陸軍總長段祺瑞的名義,救活正豐煤礦。

  “段芝貴、盧永祥、靳雲鵬、揚善德、何豐林、傅良佐,還真都是段祺瑞的幹將。看起來這些人的家產不少。”

  “嗯。他們本身就不缺錢,每個人的身家上百萬都是有的,有的善於掙錢的,有個三四百萬也不是不可能。加上為了解散他們的部隊,我們還付給他們三百萬的遣散費。現在這些錢大部分都進入了他們新成立的這家公司。他們的那家公司我調查過,資金能力非常強。最近他們到處投資,已經撒了快九百萬。”

  段祺瑞的這些幹將。

  這些人本來是北洋軍的一個派係,是軍事派係、政治派係。連袁世凱都要給麵子的一群組合。沒想到退出民國政壇之後,開始在經濟界呼風喚雨。

  如果他們一個一個單獨出來,其實資金能力並不強大。而且他們能夠聚斂這麽多財產,靠的就是他們當年在北洋軍的地位。現在沒有這些地位,他們的實力並不強。

  隨著這幾年商業的發達,在江浙滬地區身家幾百萬的非常多。

  可是這群人一旦合作,那就不能等閑視之。他們這些人,加上一下他們派係的小嘍羅,資金能力甚至能夠有兩千萬上下。這在目前的中國絕對是驚人的。

  “可是王揖唐的資曆應該不深,他怎麽能夠領導他們。”

  “王揖唐此人能說會道,本來就是段祺瑞籠絡自己派係時候的重要人物,和他們方方麵麵的關係都非常不錯。而且段芝貴手底下的人都是武人,玩這種經濟上的投資,應該沒有人比得上王揖唐。”

  張學文不能不關心。

  如果這些人隻是想要當一個大富豪,那麽張學文還真沒興趣管他們。

  畢竟他們已經退出政治圈,北洋軍的曆史也結束了。可是這家公司實力太強,而且他每次瞄準的投資對象,都是張學文準備大力扶持的。

  他們不僅購買了建設銀行的股份,而且前段時間還在西南電力集團投入了兩百萬。現在張學文的政府因為缺錢,所以有些企業雖然是政府控製,但會慢慢的減少國有控股的比例。

  如西南電力集團,目前政府控製的股份已經是下降到了百分之六十。開始的時候可是占據百分之八十七。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為張學文需要民間資本。

  有了民間資本之後,西南電力集團這幾年的發展還是非常快。像長沙、株洲這些地方的水電廠,已經開始有了盈利。雖然還不足以把投資的錢掙回來,但這是一個好的方向。

  除了西南電力集團,他們還給張學文目前成立的西南汽車公司投入了兩百萬。

  這不能不讓張學文警惕。

  這些企業,在張學文的計劃當中都是未來巨無霸的企業。雖然他們購買的股份比例不大,但也都有百分之十以上。就算現在不成問題,等到這些企業真的成為巨無霸之後,這些人在公司的話語權就會大大增加。

  張學文不知道,王揖唐他們到底要幹什麽。

  “有沒有發現他們和政府當中曾經的北洋要員有聯係?”

  政商,政商。

  張學文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北洋是一個大派係,是當年統治中國的大派係。雖然北洋軍覆滅,但北洋軍不少大將張學文目前還是重用。

  總理陸征祥、財政部部長周學熙、交通部部長施肇基、鐵道部部長梁士詒、教育部部長熊希齡、外交部部長唐紹儀、工商總局局長孫寶琦、郵政局局長朱啟鈐。

  這些人都是出自北洋係。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什麽庫倫大臣陳毅,軍務部秘書長徐樹錚,還有一大堆的中堅幹將都在新政府。

  張學文是真的擔心。

  這可不是一個小勢力。

  張學文從來不相信,自己現在成為總統,他們就會磕頭膜拜,對於張學文的忠心立馬提升到滿分,這是完全不可能的。隻要是一個組織就會有派係,而張學文作為上位者需要的就是平衡派係。北洋軍是一個已經失敗的派係,張學文不希望北洋軍有再次崛起的機會。

  大規模使用北洋係的幹將,也是無奈之下的選擇。畢竟中國的大才,很多都在北洋係,張學文不可能不用他們。

  可是一旦他們再次合作,在政壇當中是一股誰都不能忽視的力量。

  張學文不希望發生這樣的情況。

  “到現在還沒有。都隻是正常的來往。”

  “嗯。”

  張學文突然笑了出來。然後道:“這個王揖唐倒是有些眼光,把我的想法摸透了。可是他選錯了目標。他選擇的這幾個行業,需要的都是長期投資。短期之內是很難有分紅,或許股票價值漲倒是有可能。他有這個眼光,我不相信其他人都是這樣的想法。等到一兩年之後,他們分不到錢,能不能維持現在的合作,還真是一個問題。”

  其實張學文真是有個衝動。

  把他們的家產給充公。

  可是知道這樣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們都是正規渠道投資,張學文也不可能攔著。但張學文還是有些好笑。王揖唐的確是有些眼光。

  可惜他不明白,不管是西南汽車公司,還是西南電力集團,現在並不是掙錢的時候。未來幾年之內,估計還是需要繼續投資。想看到掙錢,就看他們有沒有耐心。

  有耐心的,十年之後,如果他們還擁有這些企業的股份,那麽就會是一方巨富。

  但又有幾個人有耐心等。

  一旦有些人沒有耐心,王揖唐資曆這麽淺,能不能壓製的住反對意見。張學文是有些不看好的。不過對於這個王揖唐,張學文倒是非常有興趣。

  因此剛剛的擔心稍微放了下來。但還是對譚人鳳道:“譚老,對於這些人還是需要好好的盯著。”

  現階段政權雖然比較穩固,但問題也不小。

  這個時候張學文還是擔心這些人會出來鬧事。不鬧事最好。

  “我知道。那麽他們這個公司?”

  “隻要給我按時交稅,不偷稅漏稅,就不用管。他們隻要沒有違反法律,就不用管他們。而且我們現在的確需要資金,他們的資金進來,也是好事情。”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