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下野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5263
  33

  “馮將軍,久仰大名。”

  “李燮和,副總理。哈哈!!!!”

  馮國璋在上海和李燮和會麵。

  看著比自己小十四歲,今年四十一歲的李燮和,馮國璋突然真的感覺自己老了。李燮和四十一歲,已經是中國的副總理,手握大權,這一次更是來到上海處理馮國璋的事情。

  就是在人民黨內部,李燮和雖然沒有進入常務委員會,但大家都認為他未來會是禹之謨的接班人。因為李燮和的組織能力非常強,管理錢財方麵也是一把好手。

  馮國璋當然也聽說過李燮和的大名。

  之前在西北處理甘肅、山西、陝西的事情,這一次又是派到上海。人民黨需要衝鋒陷陣,處理重要事情的時候,李燮和都是會在場。

  因此看到李燮和,馮國璋很是失落。本來袁世凱活著的時候,馮國璋其實也是這樣的地位,也是這樣風光無限的。可惜這幾天對於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如浙軍第五軍這樣的部隊嘩變,馮國璋並沒有多少惱怒。

  因為馮國璋進入江浙滬之後,本來就沒有控製住浙軍第五軍。

  第五軍本來就不是北洋軍的老部隊,是光複會的武裝。

  但是雷震春和揚善德兩個人的背叛,讓馮國璋是非常難受。雷震春和揚善德都是段祺瑞的人。可是段祺瑞都已經被張學文俘虜,在軍務部擔任什麽顧問。

  也就是養老的職務。難道你們還準備忠於他。

  大家都是北洋軍,怎麽能內訌。

  隨著他們的倒戈,馮國璋這邊壓力立馬很大。很快坐鎮江蘇通州的第十九師這個牆頭草立馬表示自己也擁戴中央。當然十九師本來就是牆頭草,從辛亥革命到二次革命不知道倒戈多少次。可是十九師這一下弄的馮國璋手上隻剩下了盧永祥的第八師,王占元的第二師,靳雲鵬的第五師,李純的第六師,張宗昌的騎兵旅。

  而隨著雷震春的反戈一擊,這些人也開始搖擺不定。

  特別是王占元。

  他的位置特別尷尬。

  王占元的第二師目前在揚州府,北有林祖坤率領的第一師、第五師、第十師。南邊有揚善德的第四師,還有第十九師,以及南京韓恢的部隊。

  王占元是位置尷尬。

  那麽靳雲鵬則不是。他本來也是段祺瑞的人,隻不過反應快靠上了馮國璋。但是現在看到馮國璋這顆大樹,好像也不是很穩固,因此靳雲鵬開始有其他的想法。

  看著全線動搖,馮國璋無奈之下奔赴上海,親自和李燮和談談。

  “李總理,我很好奇。你們給雷震春什麽條件,讓他這樣選擇。”

  馮國璋是真的不明白。

  雷震春也是北洋老人,怎麽就會如此選擇。李燮和笑著道:“馮將軍,其實我們並沒有開出什麽條件。隻是因為雷將軍看明白現在的情況。”

  “馮將軍,你自己看看。我們人民黨已經是控製了全國大部分地方,隻要我們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走。你認為你們能夠抗衡全中國嗎?江浙滬雖然富裕,但人口加起來也不過五千萬人。江蘇又被我們占據一半地方,還有十九師、第五軍這些並不完全屬於馮將軍的部隊。這樣算下來馮將軍實際能夠控製的地方人口還不足三千萬,也就是堪堪超過兩千萬。”

  “而我們人民黨呢?控製的地方人口達到兩億五千多萬。江浙滬除了有錢,什麽都沒有。而且江浙滬有錢,不代表馮將軍你們有錢。雷將軍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明白你們沒有前途。”

  馮國璋哈哈大笑。

  然後道:“就算雷震春走了,我手上還有七萬人。你們真的認為你們勝利了?”

  “馮將軍,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拐彎抹角。你手上說是有七萬人,現在你能夠調動的又有多少。現在這樣的情況,你真的認為你能夠讓他們都聽你的話。靳雲鵬會聽你的話?王占元就算是想聽你的話,他怎麽聽你的調動?李純?還是盧永祥?”

  李燮和直接說出了馮國璋的軟肋。

  指揮不動。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說實話目前留在江浙滬的馮國璋實力依舊很強。但隨著雷震春、揚善德的倒戈,讓很多人開始對於馮國璋有懷疑。

  懷疑馮國璋對於部隊的控製力。

  這種懷疑隻要出來,就會嚴重影響馮國璋對於部隊的控製力。

  靳雲鵬在浙江已經是蠢蠢欲動,李純在安徽也是如此。現在大家都承認馮國璋是這些人的頭頭,但是讓馮國璋指揮調動他們,就不是那麽容易。

  他們都非常擔心。

  擔心一旦亂動,後果就不堪設想。

  特別是浙江、江蘇的本土派都倒向張學文的情況之下,他們在江浙滬不過就是一群外來戶而已。

  “馮將軍,你是聰明人。事已至此,難道你真的要跟我們死磕?你可是和我們人民黨有死仇的。當初在漢口保衛戰的時候,我們的軍隊死傷慘重。裏麵包括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十師、第十七師,付出了近兩萬人的傷亡。”

  馮國璋靜靜的聽著。

  漢口保衛戰。

  那個時候馮國璋帶著部隊意氣風發,一定要平了這股亂黨。可是在漢口被人阻擊,最後也沒有攻破漢口。沒有攻破漢口,一直是馮國璋的一大遺憾。

  “當初第一師的師長張其鍠已經是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是直隸軍區的司令員。第二師師長趙恒錫目前是第八軍軍長,第三師師長程子楷進入軍事委員會,第十師師長林祖坤是第十軍軍長,第十七師師長楊傑也進入軍事委員會。”

  “再看看當時損失慘重的湖北革命黨,劉公是監察部部長,張振武是總裝備部部長。再看看當時的一些團長,現在都是各個部隊的師長。商震已經是原北洋軍第三師的師長,譚道源是第十師師長,陳複初是第二師師長,方聲濤是十七師師長,”

  “你跟他們可是結仇很大。”

  馮國璋聽著這些話,立馬冷笑道:“你看我像是怕死的人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

  李燮和搖搖頭,道:“我是想告訴馮將軍,你跟我們的仇很大,甚至是死仇。現在是最好的時候,如果馮將軍放棄和我們對抗,那麽這些事情不僅一筆勾銷,而且我們還邀請馮將軍來到政治協商會議,繼續為國家的發展盡一份力。何樂而不為。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有些混亂,我們願意給馮將軍一筆資金,讓你去國外考察考察軍隊建設。”

  “如果我說不呢?”

  李燮和笑著不說話。

  馮國璋感到悲哀。北洋軍當年是何等的強大,今天竟然是淪落到這樣的地步。應該說自從袁世凱死了之後,北洋軍的結局已經注定。

  因為北洋軍除了袁世凱,誰也不能控製。

  等到袁世凱死了,馮國璋雖然勉強整合了北洋軍。但在張學文步步緊逼之下,終究還是要分崩離析。那些本來就不是馮國璋一派的人,經過張學文的說客,加上他們帶來的豐厚資金的賄賂之下,紛紛開始離開馮國璋。

  其實他們又何嚐不知道,如果他們今天背叛馮國璋,明天張學文一樣會收拾他們。

  但這些人當中,終究是有眼光淺的。隻要有一個人心動,就會帶來一係列的影響。有些人現在甚至已經是想到了。北洋軍的曆史已經過去了。

  既然如此,何必拚死拚活。

  趁著現在還有機會,跟張學文討價還價,未來當個富家翁也不錯。總比死在戰場上好,或者跟張勳、倪嗣衝那樣的下場就不好了。

  這就是現在的北洋軍。

  “哎——”

  馮國璋搖搖頭,慢慢的離開了談判地點。

  “總理,我們是不是應該把他扣下來。”

  宋哲元在旁邊跟李燮和說話。

  宋哲元是陸建章的嫡係,也是北洋軍出身。隨著陸建章在人民黨受到重用,宋哲元的官職也是跟著升高。李燮和來了之後,宋哲元給李燮和擔任保衛任務。擔任李燮和的警衛營營長。

  李燮和對於宋哲元也是非常欣賞。

  因為宋哲元帶兵沉穩,他的警衛部隊被他訓練的非常出色。李燮和甚至想過,這一次搞定馮國璋之後,給宋哲元一個帶兵的機會。

  “現在我們有大優勢,隻需要步步為營,不需要兵行險著。明軒,以後帶兵也好、做事情也好,都要記住。堂堂正正正麵戰勝對手才是大道,兵行險著是無奈之下的選擇。平常千萬不要老是想著兵行險著。”

  “我們扣他,輿論對我們不利,對於以後收拾這些地方諸侯更加不利。沒有那個必要。”

  “是。”

  宋哲元點點頭。

  宋哲元二十九歲,但目前才是一個營長。他是有野心的,可是陸建章雖然目前地位不低,但畢竟是北洋軍投靠過去的。不好大力提拔自己的嫡係。

  這一次正好有如此的好機會。

  和李燮和接觸。

  如果李燮和願意提攜,那麽宋哲元知道自己的未來非常光明。

  …………

  “新來的電報。”

  “馮國璋在杭州宣布辭去江浙滬巡閱使職務,接受中央任命的國外軍事觀察團團長的職務。準備到日本、美國等地考察當地的軍隊建設。”

  隨著楊度讀馮國璋的下野通告,在場的人民黨高層都是喜笑顏開。

  1914年3月28日,馮國璋在杭州宣布了他下野的通告。從辛亥革命的時候開始,一直和革命黨對峙的馮國璋,一度率領十萬北洋軍的北洋軍大將馮國璋,正式決定離開目前的中國政治漩渦。

  下野。

  選擇了一個最體麵的方式。張學文也給了他足夠的麵子,讓他以什麽軍事觀察團團長的名義去國外避避風頭。張學文是不希望馮國璋這個時候留在國內的。

  因為隻要馮國璋一天不離開,那麽江浙滬的北洋軍一天無法解決。

  “太好了。”

  “馮國璋服軟,對於我們解決國內諸侯是一大裏程碑。”

  “是啊。”

  馮國璋。

  這是國內最大的實力派,擁兵十萬控製江浙滬這個中國最發達的地方。一直和張學文的人民黨中央不對付,對抗人民黨。

  國內的諸侯每次做什麽事情都是先看馮國璋的意思。馮國璋頗為目前中國地方諸侯領袖的味道。

  因為馮國璋的實力太強,張學文不能硬來。

  因此隻能是步步為營。

  二次革命結束到現在已經是九個月時間,政治協商會議結束都快七個月時間。張學文利用張勳的事情,而且利用中央的名義不停的策反馮國璋麾下的將領,才得到了現在的成果。

  這中間張學文光是撒下去的錢,就有了兩百萬。收買了馮國璋屬下很多人。不然雷震春、揚善德、何豐林他們怎麽會突然背棄馮國璋。

  那都是張學文用錢打點的。

  馮國璋宣布下野。

  在國內的實力派當中,真正讓張學文擔心的隻有三個人。一個是江浙滬的馮國璋,一個是目前占據廣西的陸榮廷,還有就是東北的張作霖。

  就是這麽幾個人。

  而這些人當中,最讓張學文忌憚的也隻有馮國璋。因為馮國璋的實力最強。隻要解決的馮國璋,張學文的實力完全是可以碾壓陸榮廷和張作霖。

  所以這九個月,張學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對付馮國璋身上。

  其他人頂多就是策反他麽手底下一兩個人,給他們添堵而已。但馮國璋這邊,張學文是廣撒網的做法。現在終於有了成效,馮國璋宣布下野。江浙滬的北洋軍沒有了頭領,立馬就是四分五裂。

  對付幾個小軍閥,當然是比對付馮國璋容易很多。

  “我們要加快速度,不能給江浙滬的北洋軍反映的機會。”

  “對。”

  現在馮國璋剛剛宣布下野,整個北洋軍都會處在混亂當中。包括在安徽的李純,在河南的段芝貴、盧永祥,以及江蘇王占元,浙江靳雲鵬等人。

  這些人估計現在都不知道應該怎麽辦,都沒有來得及商量。

  正是各個擊破的好機會。

  張學文這邊需要快。

  “此地需要一個統一的領導。讓李燮和統一領導江浙滬的工作,陸建章穩定住北洋各軍,千萬別讓他們在這個節骨眼發生騷亂。讓何成濬立馬去整編北洋軍第七師,還有蘇軍十九師,王正廷和上海各國交涉。”

  此地不僅僅有北洋軍的勢力,還有其他國家的勢力。

  所以張學文才會派王正廷。此人別看現在才三十二歲,但他資曆很深。14歲即入天津北洋大學堂,畢業後曾赴日本留學,並加入同盟會。26歲始留學美國,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

  中華民國成立後,即為內閣成員。先後擔任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副議長、代理議長、代理工商部長。等到成立國民黨,他沒有加入國民黨,而是和張靜江他們一樣選擇加入人民黨。

  唐紹儀擔任目前外交部部長,王正廷就擔任外交部副部長。就連唐紹儀都明白,王正廷才是張學文著力培養的未來外交部部長。

  因為王正廷才三十二歲。

  這一次李燮和去上海,張學文就讓王正廷跟著。

  “讓何海鳴擔任江蘇省長,夏超擔任浙江省長,呂公望擔任第五軍軍長。”

  “對。我們先不要去動北洋軍,先把地方上的權利收上來。先把地方財政拿下。”

  大家都是點點頭。

  北洋軍雖然散了,但軍隊還是人多。

  現在留著他們,把地方財政握在手中。到時候沒錢,這些北洋軍回過頭還得求著中央。到時候收拾他們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不過,這還不夠。”

  譚人鳳發言道:“我們還要給他們一些壓力。應該讓歐陽武的三十師進入浙江。”

  “可以。”

  不過張謇突然道:“夏超此人在浙江權利太大。如果讓他再擔任省長職務,以後不好控製。”

  夏超。

  此人是浙江的“警察王”,而且和浙江本地軍隊關係千絲萬縷。就連馮國璋進入浙江都給他三分麵子,比朱瑞更讓馮國璋重視。

  可以想象夏超此人在浙江的地位。

  張謇是擔心。

  擔心夏超此人在浙江勢力太大,未來尾大不掉。

  “那季直先生的意思是……”

  “夏超此人能力很強,但在浙江關係太複雜。最好把他調出來。”

  夏超這一次功勞很大,而且能力更強。可正是因為如此,夏超此人留在浙江讓大家都不放心。張學文想了想道:“讓夏超去上海,擔任上海市副市長,兼任警察局長。把上海單獨列出來,從此成為和各個省份平級。這樣夏超升官,還不用留在浙江。”

  張謇考慮的很對。

  夏超此人不能留在浙江。

  但這樣的人又不能不用,而且還要升官。因此張學文才讓夏超去上海。

  “蔣尊簋,讓蔣尊簋再次回到浙江擔任省長。”

  “這個辦法不錯。”

  “還有,浙江的警察廳長一定要找一個地位高、威望高的。不然壓製不住夏超留下的人。我提議讓童保暄擔任。”

  剛剛進入浙江,人民黨不好大肆派人。

  因此隻能是從光複會那些人當中選擇。

  “童保暄不錯。”

  “可以。”

  張學文看大家討論完了,就道:“那麽就這樣下發命令。在他們都反應過來之前,先穩定住江浙滬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