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唐紹儀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160
  “我已經老了,就不擔任新政府任何的職務了。感謝總統的好意。”

  對於張學文的邀請唐紹儀搖搖頭。

  張學文和西方列強一直是若即若離,因此張學文這裏並沒有多少外交人才。相反北洋軍這邊情況完全不同。從滿清末期開始培養的外交人才,經過了滿清、北洋,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外交人才。

  這些人都有非常多的外交經驗。

  特別是唐紹儀。

  因此張學文希望邀請唐紹儀出山,擔任新政府的外交部長。可是唐紹儀一直推辭,表示自己沒有意願加入新政府工作。

  “剩下的時間,我想做做生意而已。”

  “嗬嗬。少川先生這是不滿意我否決了責任內閣製。”

  對於張學文玩的把戲,局內人身在局中,反而不是很清楚。相反局外人冷眼旁觀,看出一些名堂。就如唐紹儀看到張學文以目前國內局勢複雜為由,弄出什麽政治協商會議之後,立馬就明白張學文的目的。

  這是要繞過“臨時約法”的限製。

  對於目前中國的上位者來說,最製約他們的是什麽。那就是“臨時約法”。“臨時約法”規定總統的命令,需要內閣的簽字才能夠生效,這就是典型的責任內閣製。開始虛化總統的位置。

  袁世凱在的時候就是如此。

  袁世凱最為惱怒的就是“臨時約法”。同樣袁世凱在國會選舉之後,給宋教仁送錢,就是因為這個。“臨時約法”束縛住了總統的手腳,讓總統還要看內閣的臉色。

  唐紹儀並不是這樣敏感的政客。

  相反唐紹儀一直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唐紹儀和宋教仁一樣都是責任內閣製的推崇者。可是對於所謂的責任內閣製,袁世凱並不熟悉。

  因此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之後,就選擇了唐紹儀擔任內閣總理。

  理由很多。

  最大的理由就是唐紹儀是一個方方麵麵都吃得開的人物。

  首先唐紹儀是袁世凱多年的好友,也是袁世凱的嫡係人馬。而且唐紹儀此人在南北和談的過程當中,和革命黨也是非常熟悉。甚至他宣布加入同盟會。

  因此才會被任命為總理。

  袁世凱的想法是很簡單的。你唐紹儀可是我的人,我讓你加入同盟會,讓你成為總理,那是希望你幫我安撫同盟會,然後幫助自己集權。

  可惜唐紹儀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唐紹儀是一個支持責任內閣製的人,既然自己成為了總理,就應該嚴格的按照“臨時約法”走。弄得袁世凱是火冒三丈。老子讓你當總理不是給我下絆子,而是讓你去對付同盟會的。

  因此袁世凱和唐紹儀的矛盾越來越大。

  袁世凱的善後大借款談判的時候,唐紹儀就認為條款太過苛刻,因此就不批準。唐紹儀不批準,那麽善後大借款就不能生效。最後袁世凱一怒之下,就把內閣任命的直隸都督王芝祥給打發到了南京。

  借口更是簡單。

  告訴唐紹儀說,是將士反對。

  王芝祥的事情,讓唐紹儀這個總理威信掃地,也讓內閣威信掃地。因此唐紹儀就直接提出了辭職,離他擔任總理位置也不過是三個月左右。

  有了唐紹儀的前車之鑒之後,袁世凱就找一個性格比較軟弱的陸征祥擔任總理。但後來袁世凱發現,陸征祥雖然性格軟弱,但也有一些書生意氣。因此他連陸征祥也給免了,然後直接提拔自己最嫡係的趙秉鈞擔任總理。

  可以看出“臨時約法”對於袁世凱的製約。

  正是有了這樣的經曆,唐紹儀有些心灰意冷。也比任何人更快、更準確的判斷張學文成立政治協商會議的目的。

  “是。”

  唐紹儀沒有隱瞞自己的想法。

  我就是認為你這麽做不對。

  “中國的朝代為什麽都是遇明君則強,遇常君則弱,遇昏君則亡。就是因為天下安危就在一個人身上,天下的事情也隻有一個人決定。那就是皇帝。如果總統製,天下依舊是總統一個人算話,那麽和以前有什麽分別。大家天天喊共和,但又有什麽用。”

  “少川先生,你的話很對。”

  張學文點點頭。

  “可是,少川先生顯然是想錯了一點。所謂的總統製也好,責任內閣製也罷,和以前的製度之所以有不同,就是因為皇帝他是家天下,他是一輩子當皇帝,死了就會傳給自己的兒子。這就是之前的王朝。”

  “但我們不同,我們成立的民國不同。我會努力,幾年之內會弄出年齡限製,弄出一套退休製度。省以下的幹部,六十歲退休。省級幹部,也就是目前中央各部部長的退休可以放寬到六十三歲左右。到總統、總理位置可以推遲到七十歲。當然也可以有個規定,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不能當選總統或者是總理。選擇總統、總理的時候,他們的年紀必須是六十五歲以下。而且以後也可以有規定,總統、總理隻能連任兩屆。也就是最多不超過十年。難道這些不是共和嗎?”

  唐紹儀有些驚訝。

  他驚訝的不是退休,因為中國早就有退休的概念。有些朝代是七十退休,有些朝代是六十退休。唐紹儀驚訝的是,那句總統、總理隻能連任兩屆這個話。

  因此他盯著張學文道:“總統,以後真的可以如此嗎?總統、總理隻任兩屆?”

  就是唐紹儀也不是很相信。

  隻有兩屆?

  唐紹儀雖然支持責任內閣製,但是在他看來袁世凱這樣的總統,估計要做一輩子。就算做了一輩子,也不會有人說什麽。

  “一定。”

  張學文點點頭,然後道:“我在這裏給你保證。我今年二十九歲,等我做完臨時大總統就是三十一歲。我要是跟你說我做完兩屆總統就會退休,我估計你也不會相信。當然我們人民黨內部人也不會相信,更不會同意。就是我自己也不可能如此,因為到時候我才四十多歲。但是我可以保證,在我的任期之內,我一定會實現退休製度,而且是嚴格的退休製度。還有一定會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以後的總統和總理都隻能連任兩屆。而且我還會完善關於總統選擇的流程。”

  唐紹儀沒說話。

  對於張學文的意思他聽懂了。他張學文本人肯定是不會遵守。但唐紹儀能理解。畢竟張學文現在才二十九歲,如果四十歲就退休,根本不可能。

  以張學文的名望和功勞,當然最主要的是以張學文的勢力,就算四十歲不幹總統,那些手底下的將軍會幹?

  如果到時候張學文做個其他的官,哪一個人敢管他。

  “我能問一下,總統是怎麽考慮未來的選舉。”

  “絕對不是現在這樣。我要改變國會議員的選擇方法。不再給那些選民設置障礙,什麽隻有男人可以選擇,必須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選擇。這些限製本身就不公平。我會規定,隻要是年級在十八歲以上的人,不管男女,不管有沒有錢,都有資格參與選舉。而且並不是這一次這樣鬧哄哄的選擇。其實參議院的選擇方法比較不錯,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張學文看到唐紹儀很認真的在聽,因此繼續道:“我準備層層選舉的方式。就如一個縣選擇他們縣的代表,然後這些縣代表來到市裏,在這些代表當中選擇市裏的代表。最後是這些市裏的代表來到省裏,從中選擇省代表。最後這些省代表就組成各省代表來到中央,選擇總統。”

  “同樣開會的時候,縣代表帶著他們縣裏的意見來到市裏,市裏則帶著他們市裏的意見來到省裏。最後這些意見匯總到省代表那裏,在中央會議上提出來。在中央會議就討論這些省代表帶來的議案。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從縣裏到市裏、省裏各方的意見匯總,可以讓中央根據這些意見做出政策。”

  唐紹儀沒說話。

  因為很多東西他沒有想過。說起來目前高喊革命也好,高喊共和也好,其實很多人對於具體的東西都沒有太深的了解。唐紹儀也是如此。

  唐紹儀讚成責任內閣製。

  但具體的選舉他是真沒有想過。隻知道選舉,但應該如何選擇卻從來沒有想過。

  因此有些蒙圈。

  張學文笑了笑,道:“少川先生,其實你又何必拘泥於這些。你難道不希望新政府有新的外交景象。你在擔任外交部長的同時,也可以觀察一下我。看看我是不是下一個皇帝。”

  “總統,你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想想可好?”

  “好。”

  張學文沒想過逼迫唐紹儀。因此站起來道:“少川先生,這些年你在外交上受累於國家實力,肯定受了很多委屈。但我給你保證,這種日子不會很長。很快你也會和朱爾典一樣,用不著看人臉色。國家失去的那些權利,我們一定會一一的收回來。我希望那個人會是你。如果你相信我,我會等著你的答複。”

  “恩。”

  唐紹儀五十一歲,從來沒有一個政客敢於說,中國要把那些失去的權利,一一收回來。就是袁世凱也從來不敢怎麽說。唐紹儀不知道是張學文無知者無畏,還是真的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