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永江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654
  “王永江到了?”

  各地都在平穩當中慢慢的發展。

  這段時間隨著時局穩定,張學文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建設當中。不過西南五省的基礎太差,除了湖北稍微好一點之外,其他的四個省份都是比較貧窮的地方。就是湖南也是如此。

  在這樣貧窮的地方,想要建設,難度可想而知。越是如此,張學文對於人才是越來越渴望。畢竟各種機構越來越多。

  現在的張學文是什麽都缺。

  缺錢,缺的不是一點點。雖然有江浙商團、南洋商團的投資,但這些投資也無法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這些錢雖然多,但對於西南五省擁有一個多億人口的地方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

  缺人,各行各業都缺人。都需要人才,但都缺少人才。如果張學文有出色的技術人員,那麽就不需要買那麽多的機器。可是技術人才哪裏是短時間之內培養的,估計沒有幾年、甚至十年的耕耘,是不可能出現太多的。

  行政官員也很缺少。

  革命黨太年輕,很多人當年都是為了推翻滿清參加革命黨的年輕人。他們可以憑借著滿腔熱血參與革命,參與戰爭。可是滿清熱血是不能治理國家的。他們對於治理國家幾乎是兩眼一抹黑,但一個個都身居高位。

  不過張學文又不能因為如此就讓他們滾蛋。

  因為他們都是革命功臣,再怎麽說要給他們一些匹配的位置。不然一句卸磨殺驢、苛待功臣的名聲就落到張學文身上。張學文可不能擔待這樣的罵名。

  這是一個大問題。

  因此聽到張作霖的財神王永江來到長沙,心情大好。

  王永江。

  張學文前世就是東北人,對於張作霖的故事也是看過很多、聽過很多。因此對於張作霖手底下的這位財神佩服有加。能夠在同樣貧瘠、人口稀少的東北,可以讓張作霖養活幾十萬軍隊,這本事大的驚人。

  當年在中國的那些軍閥,每個人都有幾十萬軍隊。但是他們控製的地方,很多都被他們治理的一片混亂。甚至四川都出來過,收稅收到百年之後的事情。還有一些軍閥規定,隻要一個家庭生一個孩子,就要交人頭稅。

  可是王永江在東北,不僅養活幾十萬軍隊,還有錢開辦各種學校、各種兵工廠。最後財政還有結餘。如果不是張作霖後來戰爭越打越大,東北財政也不會崩潰。

  而且王永江開始不是做經濟的,也不是幹刑警的。他隻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可是他不管是建立學校,還是建設巡警,甚至是控製財政,都是一把好手。

  可謂是民國時期的一代奇人。

  “他人呢?”

  “在客棧。”

  “怎麽能讓他住客棧。讓他過來吧。”

  “這個……”

  陳宧有些尷尬的笑了笑。然後道:“他希望巡閱使親自去見他。”

  “哈哈哈。”

  張學文聽到陳宧的話是哈哈大笑,道:“我們這位大才子看起來架子很大。”

  “巡閱使,這個……”

  陳宧想跟張學文解釋一下。

  畢竟王永江是陳宧介紹給張學文的。而且陳宧還想和王永江結成聯盟,在張學文這裏好好地幹一場。因為陳宧現在是越來越看好張學文,認定張學文能夠幹一番大事情。因此看到張學文大笑,所以要解釋解釋。

  張學文揮揮手。

  “二庵將軍,不用如此。你應該知道,我們家也算是詩書傳家。讀書人的脾氣,我們家長輩也有很多。”

  讀書人。

  應該說是知識分子。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架子。他們希望人尊重他們。特別是看過王永江的資料之後,張學文更是這樣認為。王永江此人從小就是當地知名的神通,後來在遼陽和他來往的也都是袁金鎧這樣的遼陽才子。

  可謂是年紀輕輕就名震奉天。

  可是相比起他的名氣,他的經曆實在是讓人難堪。王永江還有一個哥哥,兩個人都是少年才子,在遼陽名氣非常大。當時遼陽有一個富商非常看好王家兩兄弟,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們兩兄弟。

  但王永江的哥哥是後補知縣,獨自到直隸省城保定府等候填補縣令空缺,卻因為沒錢送禮、無人幫忙,苦苦等了一年多,又氣又憂,急火攻心,英年早逝。

  後來王永江用老丈人的錢開了一個雜貨鋪,天天賠錢。沒辦法又借錢開始弄了一個中藥鋪,沒想到賠的是傾家蕩產。都沒有臉回家見妻子。

  作為從小就受到大家讚揚的少年才子,混到這個地步真的是讓他羞愧。而他的好友袁金鎧這個時候已經是人家趙爾巽的得力幹將,在奉天不敢說橫行無忌,但也是呼風喚雨的角色。王永江這樣的大才,就這樣浪費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無人賞識。

  不過還好他有一個好友。當時已經在趙爾巽那裏分量很重的袁金鎧提攜了自己的老朋友,讓王永江成為遼陽警察所長。又被趙爾巽看上,甚至趙爾巽跟他談完之後驚為天人,直呼“奇才”,想要任命他為奉天民政長。

  可惜王永江得罪了張作霖。

  最近的張作霖很風光。因為袁世凱在關內兵力損失太大,把陸軍第六鎮、第二十鎮、混成第二協這些北洋軍的部隊都撤回關內。

  導致張作霖在奉天實力突然大增,成為新任命的二十七師的師長,他的拜把子兄弟馮德麟擔任二十八師師長。一下竟然成為了左右奉天局勢的力量。

  奉天的本地派看到張作霖這個土匪一下實力大增,成為奉天的實權派,因此立馬是過去拍他的馬屁。可是王永江是什麽人,是一個舊知識分子。張作霖一個大老粗,一個土匪出身的人,讓王永江過去拍馬屁,那不是扯淡。甚至王永江心中是瞧不起土匪出身的張作霖。

  張作霖手下的人一看,所有人都過來拍張作霖馬屁,你王永江是個什麽東西,也敢不給張作霖麵子。

  王永江一個酸秀才,焉敢如此。

  所以處處給王永江下絆子,弄得王永江的工作根本沒法展開。

  後來趙爾巽看到這樣的情況,就跟王永江說,你還是過去和張作霖好好談談。王永江隻好硬著頭皮過去,可是去的時候卻是兩手空空。聽到門人的匯報,張作霖就故意沒有出去,想要給這個書生一個下馬威。王永江是什麽人,是一個文人脾氣很大的人,枯坐半個小時,一怒之下拂袖離去。當晚,他就辭職回到金州。

  然後寫了一首詩。

  士元竟以酒糊塗,大耳如何慢鳳雛?才得荊襄寧誌滿,英雄通病是輕儒!

  本來他是沒想過南下,可是受到張作霖的侮辱之後,他隻能是選擇了南下。畢竟在奉天得罪張作霖,你這個官是真的到頭了。他的好友袁金鎧現在都要巴結張作霖,王永江又能如何。可是就算他過來投奔張學文,也是端著自己的架子。是絕對不會親自過來見張學文。

  他這是要張學文親自去迎接他。

  知識分子的通病。

  “鳴階,把我的巡閱使軍裝拿來。我親自去迎接王先生。”

  …………

  王永江。

  被他的好友袁金鎧號稱是天下奇才。

  甚至袁金鎧給趙爾巽推薦王永江的時候,直接表示王永江是天才奇才,在趙爾巽手下那麽多重臣當中,沒有一個人的能力比得上王永江。

  對於王永江的評價非常高。

  和王永江有過交流的人,都知道王永江真的是滿腹韜略。

  可惜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你厲害,就能夠成功。沒有一個賞識你的伯樂,千裏馬也隻能是去當一個拖馬車的。王永江就是如此。從幾歲開始他就是當地的神通,十幾歲已經是名滿遼陽。二十來歲甚至整個在整個奉天都有人知道他。可惜那又有什麽用,王永江依舊是碌碌無為的過了四十年。

  可以說已經是度過了半生。

  卻一直是沒什麽建樹。

  接到陳宧的信之後,王永江想了很久。對於王永江來說,他更是沒有什麽政治態度。他是一個舊式文人,對於現代政治不是很了解。

  甚至可以說王永江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

  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賞識自己才華的人,來施展自己的才華。他希望自己是諸葛亮,可以尋找一個劉備輔佐。可是到現在為止,他一直是磕磕絆絆。袁金鎧這位好友鼎力幫助,終於讓王永江看到了一絲希望。

  因為趙爾巽很賞識自己。

  可惜。

  碰到了那個大老粗,大土匪。

  這一次南下,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王永江和陳宧並沒有多少私人交情,僅僅是認識而已。不過兩個人都是名氣很大。一個是湖北三傑,一個是號稱天才奇才。

  “咚咚咚——”

  “誰?”

  “王先生,在下張學文拜見。”

  “張學文?”

  王永江想了片刻,立馬大驚。本來他一時之間沒想到張學文是誰?倒不是他不認識張學文。畢竟現在的張學文是名副其實的西南王,也是王永江這一次投奔的對象。

  他怎麽可能不知道張學文這個名字。

  隻不過他是沒想到張學文這麽快就親自到了這裏。當明白張學文來到門口之後,他立馬上前開門。看到了一個穿著軍裝的張學文,他一看就知道這是隻有在重要場合才會穿的衣服。

  就這麽一下,王永江就非常感動。

  因為張學文他們平常是絕對不會隨意的穿這種衣服。今天穿著這樣一身的衣服過來見自己,本身就給了自己最大的麵子。說實話王永江雖然在奉天被人稱為天下奇才,但進入關內的話根本就沒什麽名氣。

  和陳宧完全不在一個等級線上。

  陳宧是整個中國軍界,都大名鼎鼎的人。王永江離了奉天,根本就沒有人聽說過。可是張學文如此重視,光是這一點王永江就已經是感激涕零。

  王永江就是這樣的舊式讀書人。

  信奉的就是那句,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公能來長沙,子清幸甚至極。”

  “永江見過巡閱使。”

  張學文給王永江這麽大的麵子,王永江激動之下立馬是給張學文鞠了一躬。

  “萬萬使不得。久聞公乃天下奇才,子清冒昧來訪,望公不吝賜教。”

  張學文立馬上前扶住了王永江。

  給讀書人麵子。

  這對於張學文實在是太簡單。因為張學文就是大家族出來的,這種東西張學文作為大家族的接班人是從小開始學習的。效果很不錯。

  還沒有開始談,王永江已經是感激涕零。

  “巡閱使有所問題,鄙人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