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賣議員名額?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4766
  要做的事情太多,但能做的事情太少。

  這就是現在張學文的情況。張學文真的是希望在幾年之內讓中國成為英美那樣的工業強國,幾年之後就成為世界強國。為了這個,張學文真希望每年建造上千公裏的鐵路,每年出產幾千萬噸的鋼鐵。

  可惜這都是不現實的。

  為什麽。

  張學文手上沒錢,手上沒人。

  目前張學文的錢,大部分都是投入了軍隊,還有成立的好幾個重型企業當中。就如鋼鐵集團、煤礦集團、銻礦集團,當然費錢最多的還是各種基礎設施。

  如鐵路、公路等等。

  因此現在的張學文幾乎是一分錢都要掰著花。

  很多雄心壯誌,在缺錢的情況之下根本就弄不出來。因此張學文從雲南到貴州,和這兩個省份的士紳是頻頻的見麵。一個是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不過主要是為了讓民間資本進入市場。

  雖然西南窮,但西南民間還有很多資本沒有利用。不少大地主紮根地方上百年,家族還是非常有錢的。這個時代雖然李耀庭、王熾他們輝煌無限,很多人都在猜測李耀庭、王熾他們的資產有多少,猜測他們在全國富豪當中能排多少位置。

  但其實他們發家時間太短。

  和那些紮根地方幾百年的大家族相比,底蘊還是差了不少。財富的積累速度雖然快,但比不上大家族幾百年積累的財富。在西南一些大地主擁有幾十萬畝的土地,甚至還有一些隱藏的大地主有上百萬的土地。光是這些田地,資產就不是小數目。張學文要的就是這些地主,不要把目光隻盯在那些土地。

  隨著小農經濟的破產,農業是掙不了多少錢,想要掙錢還是應該在商場上。

  很多暴富的那些人,包括王熾、李耀庭、朱昌琳這些人都是在商場上,僅僅幾十年就聚斂了很多大家族需要好幾代才能夠完成的財富。因此說起來還是商業聚斂財富的速度更快。

  因此張學文在雲南和貴州總共待了一個多月,和當地的富豪士紳見麵。和當地一些基層官員見麵,聽取他們的意見。

  然後才慢慢的回到長沙。

  “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張學文從貴州去長沙的之後,中間經過株洲。這才五十來天,但是株洲已經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張學文離開的時候,這裏的工程才剛剛開始。

  也就是有幾個房子。

  然後完全是一片平地。可是近五十天之後,再次過來一看,這裏已經是最繁忙的地方。到處都是“叮叮當當”建造新的房子,甚至一些聰明的人已經在這邊弄一個簡單的客棧,開始做起了生意。

  熱熱鬧鬧。

  錢真是好東西。

  當江浙商人幾百萬,幾百萬砸下來,這一片空地當中,很快就會出現一座新城。當然不僅僅是江浙商人在這裏砸錢,張學文在這裏也是砸了不少錢。

  估計光是這五十來天,這裏麵已經是砸進去近百萬。才會出現這麽多的廠房。

  “有些簡單的廠子,再有一個來月就能夠開始開工。”

  “好。”

  張學文大喜。

  雖然目前這裏開辦的基本上都是輕工業的小廠子,但隻要生意好,張學文也是能夠收稅的。雖然給他們一些優惠的稅,但數目也不會太少。而且這裏開廠子,就會帶動此地服務業的發展。

  就如客棧這樣的。

  而且還會帶動這裏的船運、客運,都是一環帶著一環。城市發展從來不是孤立的,會帶動一大片關聯的產業。

  “季直先生,株洲的規劃一定不能太小氣。要往前看。以後這裏的人口會是幾十萬,上百萬。甚至有可能是幾百萬。因此不要把城市給規劃死了。”

  “你放心。”

  張謇這段時間所有精力都放在株洲的建設上。

  株洲這個新的經濟園區,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為了建設這麽一個城市,張謇可是付出了很多。為了建造一座新城,張謇可是從江浙地區請來了不少這方麵的專家。甚至還邀請了一些外國人,過來當參謀。

  “季直先生,兩院議員選舉法施行細則你看了沒有?”

  “看了。”

  “你怎麽認為?”

  雖然張學文現在是西南巡閱使,而且在這個位置上已經是做了十個月的時間。但是論起施政能力,論起對於局勢的判斷,張謇這樣的人更有經驗。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在二十多天前,也就是國民黨剛剛成立的時候,公布了《國會組織法》、《眾議院議員選舉法》和《參議院議員選舉法》。而最近又是剛剛才公布《眾議院議員選舉法實施細則》。

  不僅僅是如此,四十多天之後就要開始全國選舉。

  “荒唐。”

  “其實整體來看,我認為他們公布的還算可以。雖然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但是整體來看是一個很進步的表現。”

  張學文是真的沒有想到,在滿清剛剛結束之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時候。袁世凱目前還是臨時大總統,而參議院也是臨時參議院。

  不過他們公布的《國會組織法》、《眾議院議員選舉法》、《參議院議員選舉法》,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非常進步。

  因為中國剛剛擺脫兩千年帝製,這才不到一年時間。就弄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議員選舉法,讓張學文是非常驚喜的。

  可是沒想到張謇隻給了兩個字,荒唐。

  “絕對是荒唐,而且不是一般的荒唐,是亂彈琴。你應該知道當年是怎麽選舉谘議局議員的。”

  “恩。”

  張學文點點頭。

  谘議局成立的時候,張學文正在湖南。而且為了增加自己的實力,張學文也是積極參加立憲運動。雖然因為有官職,不好貿然出頭。但一直是支持立憲派的重要力量。

  當年張學文也是湖南有一號的立憲派人物。

  因此對於當年谘議局的成立比誰都清楚。

  1907年10月清廷諭令各省籌設谘議局,1908年7月公布了《各省谘議局章程》和《谘議局議員選舉章程》,限各省一年之內成立谘議局,各省士紳積極與官府合作,成立籌備處,組織培訓班,訓練辦事人員,經過一年的時間,1909年夏天舉行選舉,1909年10月各省谘議局成立。

  “從朝廷宣布設立谘議局開始,到真正成立谘議局用了兩年時間。當中做了很多工作,讓大家明白怎麽選舉,明白谘議局的功能,然後才開始選舉。但這樣還出來了一大堆的問題。”

  張謇對於谘議局就更熟悉。

  張學文是為了擴大同盟會的影響力,所以用立憲派的麵目出來,讓同盟會借雞下蛋。而張謇是真正的立憲派,當年在江蘇非常活躍,是江蘇立憲派的頭麵人物。

  因此張謇對於當年的谘議局選舉情況是非常了解。

  “可是,你看看。這一次兩會選舉,範圍更大。當年谘議局選舉的時候,我們江蘇省有資格參加選舉的是十六萬人,而這一次兩會選舉一下變成了兩百萬人。湖北當年谘議局選舉的時候是十萬人有資格參加投票,但是這一次五百七十萬人可以參加投票。這麽大規模的投票,是不是需要謹慎。是不是需要一個完善的投票機構。是不是需要更加縝密的計劃。”

  “是啊。”

  張學文明白了張謇的意思。

  張謇的意思是太匆忙。

  現在才剛剛宣布如何選舉,四十多天之後就要選舉。四十多天哪裏有時間弄一個完善的投票機製,哪裏有時間弄出一個審核投票的機構。既然沒有完善的投票機製,那麽誰能夠保障投票的準確性。

  特別是現在中國各省份都被地方實力派控製。

  就如西南五省。隻要張學文願意,那麽參議院也好、眾議院也好,這西南五省出來的議員都是張學文派係的。不會給其他任何黨派一絲絲的機會。

  按照統計,全國能有資格投票的是四千萬人。

  動員這麽多人投票,不準備個一年半載,根本就無法實施。因此張謇才會搖搖頭,說荒唐。

  “不過這個法案一出來,在國會人民黨的勢力大漲。”

  按照目前選舉的標準,參議院是各省每個省十名,隻有一些特殊的省份,就如蒙古地區的參議院人數比較多。而參議院是各省議會,也就是之前的谘議局選擇。

  而眾議院則是按照人口分配。每八十萬人就一個名額,當然就算人口少的省份,也必須要有十個人的名額。這樣算下來張學文控製的西南各省有一百五十人上下的眾議院名額,還有五十個參議院名額。

  目前參議院和眾議院加起來有八百四十一人的名額,張學文的西南巡閱使就能夠擁有兩百人。這還不算張學文在甘肅、陝西、山西控製的勢力。如果張學文稍微努力,說不定人民黨還能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正因為如此國民黨才會要跟張學文攜手。

  張學文在國會的實力,已經是能夠和國民黨鼎足而立。

  不過看到這份條例,張學文就已經知道,袁世凱是一點都不重視這一次的國會選舉。估計袁世凱根本就沒有把國會放在眼裏。

  袁世凱的北洋集團就是武人集團,而且是一個封建性質很濃厚的武人集團。

  玩國會這種東西,根本就沒有概念。等到國會製定一大堆的法律限製袁世凱權力的時候,袁世凱就會明白,什麽叫作繭自縛。

  “季直先生,你看我們應該如何?”

  “你是什麽想法?”

  “國會議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可是我現在到處都缺人,去北京那邊喝喝茶,還不如留在西南工作。因此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選擇。”

  張學文缺人。

  真的非常缺人。

  如果真的選舉,那麽張學文就要從人民黨送出兩百人去北京。說實話張學文這裏選擇兩百人輕輕鬆鬆。可是這些人去北京也就是開開會,吹吹牛。

  很快被國會限製住權力的袁世凱,就會開始和國會不停爭權。

  去那裏,還不如留在西南做工作。

  “那就賣吧。”

  “賣?”

  “把議員位置賣了。”

  張學文大驚失色。

  張學文沒想到張謇竟然說出這樣的話。因此趕緊搖搖頭道:“季直先生,這個萬萬不可。這種事情傳出去就是天大的醜聞。雖然我不怕,但也不能讓我們人民黨蒙羞。”

  “哈哈。”

  張謇看張學文緊張,因此笑著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人民黨現在控製西南五省,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次的投票完全沒有組織。我們是完全可以控製投票結果的。”

  對於這一點張學文點點頭。

  張學文也好,張謇也好,都有自己對於國家未來的看法。但是兩個人不管看法相同還是不相同,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兩個人都是現實派。

  很懂得尊重現實。

  可以隨著現實情況的變化,改變一些原來的主張。就如張學文在管轄西南五省之前,本來是希望收回礦權、鐵路、學校、還有其他一大堆的東西。

  但是當發現,以目前政府的財力根本就無法完成之後,張學文而是迅速的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讓民間資本大舉進入這些行業。

  雖然張謇說人民黨可以控製西南五省議員投票結果,這麽說有些不尊重這一次的選舉,但事實就是如此。就剩下四十天,要開始投票。袁世凱政府哪裏有能力組織一次有效的投票。

  因此其實所謂的投票,就要看誰控製這個地區。

  “現在我們人民黨控製西南五省。但是其他黨派也有很多西南五省籍的黨員。現在我們控製西南五省的大票倉,其他黨派的那些人就算是來了也沒什麽用。可是西南五省擁有中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這是誰也不能放棄的地方。既然巡閱使對於國會議員興趣沒那麽濃厚,那麽就可以告訴這些黨派。隻要給西南五省投錢,那麽西南五省的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的感謝,很有可能就會選他們作為議員。”

  張學文苦笑。

  沒想到張謇這樣的前請狀元,竟然會想出這樣的事情。

  不過這也是不錯的想法。雖然同樣都是賣議員資格,但聽起來就好聽很多。而且完全可以私底下透漏給他們。不過張學文猶豫道:“季直先生,國民黨可是很窮的。”

  “幾個議員的名額還是買得起的。而且共和黨、統一黨這些黨派還是很有錢的。為了一個國會議員肯定願意花錢。你之前一直在雲貴兩省,估計沒聽說過。國民黨那邊早就開始活動,截留一些地方財政款,開始在直隸、河南、山東大肆宣傳,大肆花錢。國民黨這一次看起來是勢在必得。因此隻要你敢讓出議員名額,他們就敢花錢。”

  “國民黨這麽快就動手了?”

  張學文很是驚訝。

  現在才剛剛開始出現這些議員選舉規則,國民黨就開始大灑金錢。看來宋教仁真的是要不惜一切代價組閣。

  “恩。目前來看,國民黨最積極。”

  “行,我考慮考慮。”

  張學文手握參議院和眾議院兩百個票數,把裏麵的幾十個票賣了,也有一百好幾十的票。依舊是國會內舉足輕重的力量。如果能夠用幾十個票,拿到幾十萬、上百萬的投資,這筆買賣還是能做。

  不過具體的事情,還是需要回去商量。

  “對了,子清。剛準備給你發電報,不過你要回來,所以就沒有發。南洋商團來了?”

  “南洋商團?”

  “對。你快回長沙看看。稽停一直陪著他們。這些人有意在國內,也就是西南這邊投資辦廠。”

  “這是好事情。”

  張學文覺得最近好事情不斷。

  現在株洲這邊的發展很順利,如果又有南洋商團過來投資,那麽一定能夠迅速讓西南五省發展。

  “我現在就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