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株洲發展藍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3309
  “季直先生,你認為這裏如何?”

  “很不錯。”

  當各個機構成立之後,張學文也慢慢的從瑣碎的事情當中走出來。張學文要做的就是給這些機構找一個合適的領導者,然後讓他們做事情。最近張學文任命目前擔任長沙市市長的汪文溥擔任湖南省副省長,主抓湖南日常事務。而鄒永成擔任汪文溥留下來的長沙市市長的位置。

  然後讓禹之謨慢慢的開始擔任自己的副手,處理巡閱使指揮室平常的一些瑣碎事情。

  而且隨著西南巡閱使下屬機構越來越完善,張學文插手太多也不是好事情。畢竟張學文在具體的事情處理能力上,還沒有那些專業人才出色。因此現在的張學文慢慢的隻重視一些最重要的事情。處理一些最要緊的事情。

  就如最重視的株洲經濟園區。

  這不是簡單的經濟園區。張學文是準備在這裏成立一個工業園區,在這裏開始自己的工業夢想。當然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先把這裏發展起來再說。

  “地理位置好,交通也不錯。”

  “其實季直先生,這裏的礦產也很豐富。”

  “恩。”

  張謇點點頭。

  今天親自過來看看株洲,張謇的確是比較滿意。有水路,有鐵路,還有不錯的公路,交通雖然比不上江浙地區,但也是四通八達。而且張學文保證,會在這裏繼續建設短途的鐵路。

  而且有些公路建設已經開始。

  隻要交通好,那麽就有了發展的基礎。

  “季直先生,給你介紹一個人。張遠,來。”

  “是。”

  “季直先生,他曾經是我們湖南巡警學堂的老師,後來擔任長沙城外分局的襄辦。革命之後就成為湘潭警察局長,我現在把他調過來。以後擔任株洲經濟園區的警察局局長。”

  “你好。”

  “季直先生,您好。”

  張遠知道張謇是大人物,因此表現的非常恭敬。

  “季直先生,你放心。張遠給你當這個警察局長,沒有人敢在這裏來鬧事。他會全程保障這裏的一切。”

  “好。”

  張謇雖然點點頭,但心中卻是疑惑的。

  因為他看出張學文對於這個經濟園區的期待和重視,相信這裏一旦發展起來會是西南的中心地區。到時候各種各樣的勢力都會摻和進來,到時候各種衝突也會很多。一個小小的警察局長,而且年級看起來很小。

  張遠現在才二十五歲,當然看起來年級很小。而且張遠個子不高,就更加顯得年級小。

  “季直先生,我們到前麵看看。”

  “好。”

  “季直先生,張遠小時候是我的書童,和我一起長大的。後來我去日本留學,他也一起去學習巡警。回國之後擔任巡警學堂的老師。”

  張學文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張遠。

  這個時代就是如此。

  就如唐天喜,那是什麽出身。是這個時代的人最鄙視的戲子出身,可是靠上了袁世凱,成為了連北洋大將都不敢輕視的人物。雖然大家背地裏都說唐天喜是袁世凱的男寵,但是誰敢在當麵不給他麵子。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個並不是說說的。

  張遠是張學文書童出身,但是到了現在的位置,誰敢說什麽。張學文現在是名副其實的西南王,別看人家張遠曾經是張學文的書童,但正是因為這個關係讓很多人更是不敢得罪張遠。

  而且這也是最牢靠的綁定。

  誰都知道張遠的身份,根本就沒有人敢得罪他。

  張謇點點頭,這才明白張學文的意思。張遠這個身份坐鎮株洲,誰敢在這裏找事。對於張學文的安排非常滿意。因此走了幾步之後,對著張學文道:“巡閱使,其實要打造一個經濟區,想要讓很多工廠入主,還需要很多配套。你要解決吃的喝的,還要解決電的問題。”

  “是。”

  張學文歎口氣。

  湖南畢竟比不上人家江浙地區,那裏曆來是中國最富裕的地方。就如上海,他們那裏有電已經快三十多年時間。但是湖南長沙這邊,連自來水都很難供應。

  這就是差距。

  想要打造一個新型的工業城市,水、電都是要有足夠的保障。

  “季直先生,你放心。我已經和我們西南的商人談過。我們長沙首富朱昌琳先生,願意投入十五萬,在株洲建一個能夠供給十五萬人的自來水廠。就在北邊,工程已經開始了。”

  “可是還是小了。”

  “沒辦法。我們都沒有經驗。我跟朱昌琳先生說過,留下擴充的空間。未來可能需要給三十萬、五十萬甚至是上百萬、幾百萬的人供水。可是這也僅僅是紙上的規劃,想要完成不是那麽容易。”

  自來水廠。

  其實現在長沙大部分人還是要挑水喝的。打造自來水廠也是當務之急。可是大家都沒有經驗,想要弄一個幾十萬人用的自來水廠,並不是那麽容易。

  還是朱昌琳很有魄力。

  明白張學文想要在株洲發展一個工業城市之後,立馬就開始投入金錢,開始打造一個自來水廠。因為朱昌琳相信,自己投錢肯定能夠掙錢。

  “好。”

  張謇邊說邊點點頭。

  “至於發電,這個我們更是沒有經驗。我已經派人和美國人接觸,他們會派人過來在這裏建立一個發電廠。這筆錢我們政府來出。”

  現在美國的發電量已經是二百五十億,而中國的發電量還不到一億,隻有0.4億。而且能發電的也隻有北京、上海、天津這些寥寥幾個大城市而已。而且就算是在這些大城市,也不過是一些租借和重要的地方。大部分地方依舊是沒有電。

  發電機這種東西,中國根本就無法生產。

  “巡閱使,既然巡閱使這麽相信我。這個發電廠我投錢,我讚助這個發電廠四十萬。”

  張謇很豪氣。

  他在官場失敗之後,一直都是信奉實業救國。因此看到張學文如此重視一個經濟園區,要在這裏建造一個工業區,所以決定幫忙。

  一出手就是四十萬。

  “季直先生,我們有很多東西無法製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這方麵的人才,我們已經落後很多。如果我們有能力自己製造發電機,那麽建一個電廠就非常簡單。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多送學生去國外留學,讓他們去國外學習這些先進技術。你這四十萬我拿了,不過我一分都不動。全部作為留學基金,讓更多的學生去國外學東西。”

  “巡閱使,這個想法好。教育才是根本。”

  張謇點點頭。

  張謇因為信奉實業救國,因此也一直認為想要實業救國,那麽必須首先要教育救國。所以他在江蘇那邊是投資建造了不少學校。

  對於教育,張謇一直以來都不吝嗇投錢的。

  “季直先生,你去找那些投資人的時候,告訴他們。我們西南五省準備未來五年之內架設大約一千公裏的鐵路,還要進行大規模的道路建設。需要大批的配套設備,需要大批的水泥。還有自行車這種,我們政府和軍方未來也會大力采購。如果有人能夠保證質量,那麽我優先從這些工廠當中買。”

  “你放心。”

  考察完之後,張謇自信滿滿。

  因此笑著道:“巡閱使,別的我不敢保證,但是千萬的資金我可以給你保證。我現在就動身去江蘇,兩個月,最多兩個月之內我給你拉來千萬的資金。”

  “太感謝。”

  張學文興奮不已。

  現在西南最缺少的就是資金。如果有一千多萬的資金投入到株洲,短時間之內一定能夠讓株洲出現大變化。輕工業不比重工業。

  重工廠的建立需要時間,可能需要幾年、十年為單位。但是很多簡單的輕工廠的建立很簡單。隻要有廠房,買一些機器,然後有錢就能夠很快開工。甚至幾個月時間工廠就能夠開工。

  一千萬。

  這是很大一筆錢。也隻有張謇有能力,敢這樣誇口。因為他本人就是江蘇士紳領袖,江蘇商界領袖。而且和上海、浙江的商團都有密切的關係。

  江浙滬三地聚集了中國財富的一大半,這裏的富豪擁有的實力,冠絕中國。

  “巡閱使,我隻希望株洲真的能夠成為你所說的,中國工業的搖籃。”

  “會的,一定會的。”

  張學文很嚴肅的給承諾。。

  “巡閱使。”

  張學文和張謇繼續討論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潘文華急急忙忙的來到了張學文旁邊。

  “怎麽了?”

  “禹省長派人找巡閱使。說是同盟會高層人物來到長沙,想要和你會麵。”

  “我知道了。”

  張學文想不明白是誰。目前的同盟會大佬,孫中山開始退出政治,黃興留守南京現在是焦頭爛額,主要工作就是遣散軍隊。本來孫中山和黃興離開之後,是把同盟會黨務工作交給了汪精衛。

  可是汪精衛提出“不做官、不做議員、不嫖、不賭、不納妾、不吸鴉片”的“六不主義”,然後把同盟會總務部主任幹事的職位讓給了宋教仁。

  因此宋教仁開始掌握同盟會的黨務實權。

  可是宋教仁已經到了北京,這些天一直在考慮怎麽在內閣當中成為第一大黨努力。哪裏有空到張學文這裏來。

  除了他們幾個,現在的同盟會所謂高層,又有幾個能夠和西南這邊相比。西南這邊的同盟會一個個都是同盟會頂級大佬人物。

  也不知道這一次來的是誰。

  “季直先生,我同盟會總部派人過來,我準備過去。很是抱歉。”

  “你忙你的。我回去收拾一下,就去江蘇。”

  “麻煩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