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鐵路問題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3563
  1911年12月15日,北京。

  袁世凱正式就任中國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著軍服,佩長劍,麵南正立,宣讀誓詞說:“世凱深願竭其能力,發揚共和精神,滌蕩專製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願望,祈達國家於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

  蔡元培代表參議院接受誓文並代表孫中山致祝詞。袁在答詞中再次表示:“世凱衰朽,不能勝總統之任,猥承孫大總統推薦,五大族推戴,重以參議院公舉,固辭不獲,勉承斯乏。願竭心力,為五大民族造幸福,使中華民國成強大之國家。”

  從此袁世凱正式成為中國民國的大總統。

  當然是臨時大總統。

  而且因為南京臨時政府還沒有遷移到北京,所以袁世凱的很多工作還不能展開。

  但既然成為了臨時大總統,一些大總統命令他還是能夠宣布的。就在就任大總統的當天,袁世凱就以“中國民國大總統”的名義宣布“大赦令”和“豁免錢糧令”。

  宣布在1911年12月15日之前“除真正人命及強盜外”,一切罪犯“無論輕罪重罪、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者,皆除免之”;“所有中華民國元年以前應完地丁、正雜錢糧、漕糧實欠在民者,皆予除免”。

  不過他隨後又發布補充令:豁免錢糧範圍以宣統二年(1910年)為限,辛亥年應完錢糧征收期限“不在免除之列”。同日,袁連發數道命令,強調“破除私見”,“服從中央命令”,“以期實行統一”。並令“所有從前施行之法律及新刑律,除與民國國體抵觸各條應失效力外,餘均暫行援用”。

  袁世凱真是風光無限。

  終於成為了大總統,算是袁世凱的人生進入了最巔峰的狀態。

  可惜他也生氣。

  最生氣的是袁世凱12月15日剛剛就任臨時大總統,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12月16日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讓袁世凱是勃然大怒。

  不由得不生氣。

  南京這幫混蛋,正經事不做,這種背地裏玩陰招卻是一個接著一個。都說讀書人陰狠,果然是如此。

  因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限製袁世凱權力的一份文件。當然他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為了限製袁世凱。

  宣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之後,南京還給袁世凱發了電報。說南京參議院承認袁世凱成為大總統,但不忘告訴袁世凱:“本院代表國民,尤不得不拳拳敦勉者:臨時約法7章56條,倫比憲法,其守之維謹!勿逆輿情,勿鄰專斷,勿狎非德,勿登非才!”

  就是告訴袁世凱,我們已經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你一定要遵守。不遵守我們可不承認你大總統的位置。

  袁世凱是憋屈。

  自己好不容易當上總統,這是多麽不容易。南京這幫混蛋還給自己這麽多的條條框框。

  弄得袁世凱的心情不是很好。

  你孫中山玩總統製,到了我這裏就變成內閣製。

  袁世凱現在鬱悶,張學文這裏則是開一個西南幾省經濟會議。西南五省的省長,還有李湛陽這個平涼民政長,李龢陽這個西南銀行行長,以及黃忠浩這位能源部長。

  反正五省經濟大員基本上都來到了長沙開會。

  “子清,你隻要開始建造鐵路,那麽花出去的錢就不是一點點。而是幾百萬,幾百萬。我們現在的財政是不允許我們這樣使用的。”

  李根源說出來自己的擔心。

  鐵路這種東西,需要幾方麵配合。而且建造鐵路需要的錢太多,一般一百公裏的鐵路大約需要八百萬到九百萬。這是多麽一大筆錢。

  如果說武昌和長沙,連一個鐵路就是三百多公裏,快三百五十公裏。這要是建造一個這樣的鐵路,就需要投資三千萬左右。

  這筆錢哪裏是現在西南省份能夠負擔得起的。

  不要說是西南五省,就是滿清朝廷當時也拿不出錢來大規模修鐵路。

  “雪生兄,鐵路是需要錢。但就算再怎麽困難,這也需要慢慢的推進。而且你想想,鐵路的建設帶來的好處。需要的鋼鐵能夠養活我們的鋼鐵廠,可以使用很多工人。而且鐵路沿線的土地會漲價,也會帶動城市開發和建設。城市開發和建設需要水泥廠、需要大量的工人。這都會帶動一大批的產業發展。而且鐵路會大大的縮短貨運距離,活躍鐵路沿線的生意。這些都是鐵路帶來的好處。雪生兄,你應該知道一點。這幾年朝廷辦的鐵路,隻要開通就沒有賠錢的。”

  鐵路的確是很耗費資金的。

  但也絕對是一個帶動無數產業發展的大項目。看看京漢鐵路,也就是盧漢鐵路。1905年,盧漢路分段竣工通車,僅這一年,所得的淨利為237.5萬兩白銀。1906年,全線通車,所得淨利為353.4萬兩。

  想想這個利潤。

  而且京漢鐵路開通之後,武漢的發展是一日千裏。迅速的成為了湖北的中心,更是迅速的成為南方省份的中心。

  當然更主要的是,張學文希望以後調動部隊能夠快速。也把自己控製的地方能夠聯係起來。

  “子清說得對。鐵路會帶動一大批的產業,讓我們西南省份迅速成立一大批的工廠。這是一個好項目,隻不過速度不能太快。”

  “恩。因此我提議,我們這兩年主要是把粵漢鐵路的湖北和湖南段連起來。”

  這是張學文五年計劃當中的第一條鐵路。

  粵漢鐵路。

  早在1896年,清政府就批準粵漢鐵路的修築。可是修築一個鐵路哪裏那麽容易,而且粵漢鐵路全長一千多公裏,估計需要上億的資金。

  滿清哪裏有那麽多錢。

  因此首先是官辦,但是朝廷拿不出前來。因此後來選擇私人招募,可是民間雖然有錢,但兩湖地區的民間士紳也弄不出這麽多錢。因此朝廷還準備跟外國借錢。

  嚷嚷了很長時間。

  反正最後是1900年才開始修築,而且到現在已經是十年時間。但是在湖南僅僅完成了長沙到株洲這一段,離全線貫通還早著。其實曆史上這條鐵路一直到1936年才全線貫通。

  張學文當然是等不到1936年。

  張學文是希望利用一兩年的時間,把武昌到長沙的通道連上。張學文希望利用這一次的鐵路建造,整合湖北和湖南不少產業。包括鋼鐵公司、沿線的土地、還有趁這個機會培養一批專業工程師團隊,專業工程大隊等等。為後來在中國大規模建設鐵路做好準備。

  “錢怎麽算?”

  “公布這個消息,把地價吵起來。然後賣地。”

  這需要的資金太多。

  張學文的西南省份根本就拿不出這麽多錢。張學文想了一會之後,隻能是賣地籌錢。鐵路沿線的地價肯定會漲,雖然可惜但也隻有這個辦法。

  而且把沿線的地賣給私人,讓他們出錢建設,也是一個帶動沿線經濟的好辦法。

  “子清,已經晚了。在粵漢鐵路公布的時候,沿線的土地都被很多人收購了。”

  禹之謨苦笑。

  這個時代聰明人多了去了。在粵漢鐵路剛剛計劃,剛剛開工的時候,沿線的土地已經被很多富豪給收購了。現在沿線的土地基本上都在私人手中,總不能把地搶回來。

  “這就需要我們的大工程師。當年的粵漢鐵路規劃的時候,因為湖北、湖南、廣東各省份各自扯皮,因此隻能是每個省份自己修築屬於自己的那一段。因此整體規劃並不怎麽樣,問題還是不少。因此我想重新規劃一下,繞開原來的方案。”

  “這……”

  在場幾個人都愣住。

  沒想到張學文還要這樣。張學文這個真的有些太損。但是同樣這樣會得罪一大批人。畢竟不少人買地,就是等著他升值。張學文這樣會讓他們罵娘。

  而且買地的這些人無一不是有錢人。

  這樣得罪人太多。

  “從現在開始,我們西南五省目前不屬於私人的土地,以後全都屬於政府,不管是什麽都不許賣。以後土地的所有權永遠是屬於政府,以後我們賣土地隻賣土地的使用權。任何人買土地,隻能是買使用權。在買地的時候,必須要在政府報備,然後公布土地的使用用途。”

  張學文的想法很簡單。

  土地以後一定要歸為國有,這是為了防止出現那些大地主。雖然現在自己沒有能力,但是張學文一步一步就是要如此。

  “先不說這個。關於土地的問題,我們以後專門商量。我們先請詹公來說說這份計劃的可行性。”

  詹天佑。

  張學文邀請的就是詹天佑。

  詹天佑在辛亥革命之前擔任粵漢鐵路的總工程師,也兼任川漢鐵路的總工程師。正好辛亥革命的時候,他在武昌正在討論川漢鐵路的事情。所以張學文就把他留在了這裏。

  “巡閱使說的不錯。重新規劃一條路線並不難,而且跟現在的鐵路連線也不是不可能。”

  詹天佑之所以留在張學文這裏,是因為張學文給了詹天佑最大的權力。讓他負責西南五省未來五年的鐵路規劃,而且全心全意的支持詹天佑。

  “為了力保這次鐵路的成功,任命袁家普為西南鐵路局局長。配合詹公,順利實行未來的五年計劃。”

  “子清,你這是挖我的人。”

  李根源無奈的搖搖頭。

  張學文任命的袁家普,是雲南新政府的財政司司長。擔任僅僅三個月時間,竟然是奇跡般的整理了雲南財政。雲南財政每年平常的漏洞都有兩百萬左右,但是袁家普此人清理雲南舊債、進行人員改革,按照巡閱使指揮室公布的稅收政策進行稅收改革。然後他本人也開始在雲南進行丈量土地。

  短時間之內竟然是讓雲南籓庫增加兩百多萬,能夠讓雲南順利的度過辛亥革命這階段。

  讓張學文都刮目相看,應該說是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袁家普這種雷厲風行的能力,讓張學文看上。所以任命他為鐵路局局長,希望西南鐵路也能夠開創一番新局麵。

  “人才是不嫌多的。雪生兄,你應該感到高興。你們雲南人才輩出。”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