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嘴仗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3648
  “停戰協議已經生效,袁某也要接任臨時大總統位置,巡閱使意欲何為。”

  袁世凱真的是暴跳如雷。

  袁世凱的嫡係部隊就那麽一些。可是看看這幾個月當中北洋軍損失了多少人。這可是都是北洋軍最嫡係,北洋軍最精銳的部隊。

  而且袁世凱離開中樞機構的時間太長,加上滿清朝廷有意的排斥袁世凱的勢力。因此北洋軍雖然是他的嫡係部隊,但部隊當中也是各種革命思潮泛濫。

  弄得自己內訌,也讓北洋軍損失巨大。

  陸軍第二十鎮就不用說,一個正定起義就讓陸軍二十鎮損失一半人馬,讓二十鎮元氣大傷。想要重新恢複巔峰狀態,最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還有第六鎮,因為吳祿貞的原因,裏麵被吳祿貞安插了很多的革命黨。甚至吳祿貞之前擔任第六鎮統製的陳宧,當年也是革命黨出身。

  雖然因為吳祿貞被暗殺,讓第六鎮並沒有出現大動蕩。

  但吳祿貞被暗殺之後,陸陸續續離開第六鎮的官兵就有近千人。特別是很多第六鎮的軍官離開第六鎮,有的投奔南京,有的投奔張學文,更有不少人是投奔閻錫山。

  就如閻錫山麾下的孔庚、劉樾西他們都是從陸軍第六鎮投奔到閻錫山的。

  再看看第五鎮。

  第五鎮也是非常動蕩。第五鎮駐紮在山東,直接參與山東起義,逼迫山東巡撫孫寶琦宣布山東獨立。當時的主力幹將就是第五鎮的臨時統製,也是第五鎮第十協協統賈賓卿。

  賈賓卿受到同盟會的遊說,帶領第五鎮的軍官直接逼迫孫寶琦。不宣布獨立,就不讓結束會議。而且表示自己已經把大炮拉到了會議場外,如果不同意就炮轟谘議局。弄得孫寶琦隻能是點頭同意。

  可是賈賓卿卻沒能夠控製局麵。

  因為在山東的第五鎮官兵,那些標統開始沒說話,那是因為他們不想打仗,不想南下跟革命黨打仗。不想成為滿清朝廷的炮灰。但是後來袁世凱複出,回到北京,這些人立馬轉向袁世凱。他們可不想和袁世凱打仗。

  因此賈賓卿隻能是黯然離開第五鎮。

  不過賈賓卿在第五鎮多年,特別是他的第十協,嫡係部隊很多。賈賓卿在山東的時候,他的第十協隻有二十標在山東,因此他沒能夠壓製陣腳。

  可是賈賓卿辭職離開,也影響了第五鎮第十協的官兵。

  這都是因為袁世凱被載灃逼迫離開中樞兩年的結果。載灃為了削弱袁世凱的實力,罷黜了很多袁世凱嫡係軍官。提拔了很多不屬於袁世凱的軍官,造成了北洋軍實力大大下降。

  如吳祿貞、張紹曾、藍天蔚、賈賓卿這些人都是如此。

  不過載灃不知道的是,他提拔的很多新軍高級將領,百分之九十都是革命黨。要不是辛亥革命,讓載灃再弄兩年,北洋軍一大半的軍官說不定就真的都成為革命黨。

  北洋軍自己內訌損失的人就已經讓袁世凱很鬱悶。因為自己鬧內訌損失的就有近萬人。而這些日子和革命軍作戰,北洋軍的損失也很大。第三鎮已經損失了一個協,如果第二鎮在陝西再損失一個協,到時候袁世凱就真的肉疼。

  可是李純的二十一混成協在潼關已經非常用力,但依舊是沒能攻破潼關。反而損失慘重。兩天的攻擊當中,已經是付出了一千多人的傷亡。這對於北洋軍來說,真是很大的傷亡。

  李純的二十一混成協在湖北的時候,已經是付出了一千多人的傷亡,實在是無法接受這樣的損失。

  袁世凱馬上就要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可是心情很壞。

  如袁世凱這樣的人,比誰都明白實力的重要性。如果自己不是擁有北洋軍,南京那些人怎麽會讓自己當總統。如果自己的北洋軍損失慘重,那麽誰還會服自己。

  因此袁世凱立馬就給張學文發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質問信。

  同樣袁世凱這邊的報紙開始大肆抨擊張學文,在破壞和平。讓張學文的部隊趕緊退出陝西。

  “袁宮保插手陝西事物,意欲何為。”

  反正就是打嘴仗。

  而且現在的情況是張學文的部隊占據優勢,張學文才不怕打嘴仗。因此立馬回擊袁世凱。同樣張學文這邊的報紙也是反擊。

  質問王占元的部隊為什麽進入陝西,為什麽屠殺陝西革命軍。

  臨時大總統就任?

  本來袁世凱成為大總統是這段時間全國最關注的事情,但是陝西的戰爭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有的人看熱鬧,有的人擔心袁世凱和張學文是不是要全麵開戰。

  不過態勢真的很危險。

  當李純的部隊攻擊潼關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張學文也開始調兵遣將。

  第一軍往前壓上,第四軍也北上,逼迫禁衛軍和第一鎮。而第三軍從襄陽府進逼河南,在一瞬間張學文調動七八萬人做出要北伐的態勢。

  連南京政府都嚇壞了。

  開始頻頻找人和張學文、袁世凱接觸。

  張學文當然不想打仗。但張學文這樣的態勢,讓袁世凱這邊譴責一些日子之後,明白張學文和南京那些人不同。袁世凱等不及。

  相比起就任大總統,他更看重的是自己被陷在陝西的部隊。那可是近六千人的部隊,這要是全都損失,第二鎮就要變成第四協,隻剩下四千人。損失比第三鎮慘多了。

  所以袁世凱隻能是讓人和張學文談判。

  …………

  “孫嶽有古之名將之風。”

  張學文現在的心情非常好。

  本來張學文是慢了一步,張學文最好的想法是希望能夠和陝西革命黨合作,分陝西一半天下。因為就算北洋軍進入西安,陝北地區依舊屬於陝西革命黨控製。

  張學文最低的要求就是控製陝北。

  隻要控製陝北,那麽張學文依舊憑借著甘肅、陝北、還有山西平陽府等地,牢牢控製這些地區。這是張學文開始最大的希望。可是孫嶽給了張學文巨大的驚喜。

  圍魏救趙不用說,之後憑借著華陰,玩了一個圍城打援,接連殲滅兩支援軍,然後占據潼關和華州。這一係列的表演實在是太精彩,讓張學文是拍案叫絕。

  而之後的表演更精彩。

  讓孫兆鸞防守潼關之後,孫嶽竟然是大張旗鼓的要去攻擊渭南。渭南可是王占元在陝西的大本營,而且隨著王占元的主力部隊回到渭南,這裏已經聚集王占元近六千人的部隊。

  這麽多部隊,其實是可以橫行整個陝西。

  但是看到孫嶽如此大張旗鼓的準備攻擊渭南,王占元一瞬間竟然是猶豫。他不清楚孫嶽到底有多少軍隊,因此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突圍,而是選擇固守待援。

  等著北洋軍過來救自己。

  等到兩三天之後,王占元才發現自己上當。孫嶽並沒有那麽多部隊,和胡景翼、陝西革命軍會合之後,實力也沒有強到可以圍著北洋軍六千人的地步。但是經過兩三天之後,王占元部隊士氣全無,根本就無法組織突圍。而且這些日子為了防守,他又打出去不少子彈。

  現在部隊子彈及其缺乏。

  到了現在張鈁的部隊、胡景翼的部隊、孫嶽帶領的部隊把渭南是重重圍困,王占元根本就跑不出來。這一次的陝西之行,竟然能夠殲滅北洋軍八千人,對於張學文來說絕對是意外之喜。

  “是啊。這一仗,北洋軍損失慘重。”

  下麵的張孝準也是嘖嘖讚歎。

  這仗打的太漂亮。甚至已經是無法用語言來說明。

  “現在看來北洋軍也不是不可戰勝。如果是麵對麵正麵防守,我們會損失慘重。但是野戰當中,其實並不需要麵對麵。可以尋找戰機。”

  隨著程潛和孫嶽兩次大勝仗,張學文心中對於北洋軍的忌憚已經慢慢的減少。

  紅軍當年的武器劣勢更大,一樣打了那麽多勝仗。靠的就是運動戰。靠的就是打你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北洋軍武器好、訓練好,是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但缺點也非常明顯,戰鬥方式其實也非常機械。而且他們整體人少,顧頭顧不了尾。就如王占元的部隊,進入陝西的有八千來人。看起來不少,但對於一個省份來說,根本就算不上什麽。孫嶽沒有硬碰硬去救援西安,而是直接攻擊他的後麵,這個好,這個選擇好。”

  以前整個中國的新軍才二十來萬人,可是隨著辛亥革命的開始,這種情況就要徹底改變。

  二十萬。

  未來占據一個省的軍閥,都會擁有二十萬人。曆史上北洋軍在短時間之內就擴充了百萬部隊,就是看到了現在的情況和以前開始完全變化。

  北洋軍現在這點兵力,根本就無法控製全國。甚至都無法控製北洋軍目前控製的省份。

  “是啊。”

  在座的人都點點頭。

  接連的大勝利,不僅僅是讓張學文去掉對於北洋軍的忌憚,其他人也都是如此。北洋軍看起來並不怎麽強大,我們是能夠戰勝的。

  “我們的新軍大部分都受到日軍的影響。熱兵器的發展,讓大家慢慢的迷信於槍炮的威力,戰法都有一些機械。包括北洋軍也是如此。我們的軍校以後培養軍官,還是要讓他們好好學學老祖宗的兵法。”

  張學文不是學軍事的。

  但也能夠看出現在中國軍隊的問題。一板一眼,戰法機械。其實如果中國的工業實力極其強大,槍炮非常精銳。那麽其實機械的戰法也沒有問題。

  人家美軍在二戰,其實玩的就是如此。我火力強,就用火力平推對手。

  可是中國不行。

  現在的中國可沒有美國那樣的國力。

  “這一次孫嶽就是巧妙的利用了我們老祖宗的兵法。聲東擊西,胡景翼吸引王占元的注意力,然後襲擊華陰。接著就是圍城打援,打掉了潼關和華州的援軍。應該在我們的軍校當中,當成是範例給大家學習。”

  “應該如此,應該如此。”

  李書城在下麵連連點頭。

  “巡閱使,現在打算怎麽辦?不會是真的要跟北洋軍決戰吧?”

  蔣作賓很擔心。

  因為張學文調兵的態勢,實在是太讓人擔心。十幾萬兵馬調動到前線,戰爭完全是一觸即發。在蔣作賓看來,雖然北洋軍這段時間損失慘重。

  可就算是如此,北洋軍依舊很強大。

  現在光是憑借著西南五省的兵力是很難戰勝北洋軍。

  “嗬嗬。連你也這麽覺得?那就成功了。嚇唬嚇唬袁世凱而已。你們看看,袁世凱的代表已經來到我們長沙。現在該是談條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