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隆中對?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4617
  “巡閱使,那我就說兩句。”

  “請。”

  為了今天見張學文,陳宧是準備了很久。

  陳宧是一個幕僚出身的人,知道見到主家的時候應該怎麽樣,應該怎麽應對。陳宧在天津呆了快一個多月,不停地觀察中國的局勢。

  他當然在家裏有不停地分析,不停地推演。因為他要出山,就要選擇最有可能的。因為一旦選擇錯誤,再想選擇就會非常困難。因為到了陳宧這個地步,想要重新選擇一次會相當的困難。

  因此他非常小心,進行過無數次的推演。已經有一套想法。

  都是為了見到張學文之後要說的。

  “巡閱使,我就先說說大方向,先說說中國的大形勢。袁宮保雖然被南京的參議院推舉為大總統,但袁宮保想要真正成為大總統,還需要一段時間。雙方目前為了首都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估計短時間之內很難有結果。”

  “二庵將軍,那麽你認為最終會是北京還是南京。”

  “當然是北京。”

  陳宧很肯定。

  然後非常有自信的道:“南京的不少人想法幼稚。這種釜底抽薪的辦法,袁宮保豈能上當。以袁宮保的實力,怎麽會願意去南京當一個傀儡。現在孫中山已經辭職,根本就沒有退路。袁宮保實力占優,南京拖不起。越拖對於袁宮保更有利。袁宮保是絕對不會離開北京,南京那邊想的太幼稚。”

  “不過袁宮保和南京扯皮的時間越長對巡閱使越好。而且袁宮保就算是真的在北京就任大總統的位置,也隻是臨時大總統。他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改革各機構,還要弄一個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北方的實力派和南京那邊還有一番龍爭虎鬥,去爭奪內閣的位置。甚至半年之後,袁宮保成為正式總統,但是想要梳理中央也需要時間和精力。特別是弄出責任內閣製,同盟會就是留了一個尾巴,就是為了限製袁世凱。他們一定會在國會當中掀起一番風浪,去限製袁宮保的權力。袁宮保要應付他他們又是需要時間。”

  張學文聽著點點頭。

  曆史教科書都說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但袁世凱成為總統之後還真是無法為所欲為。因為他要忙的事情太多。從滿清變成共和,各個部門都要改變。而且改變之後,大家還要搶位置。

  你北洋軍實力強大,但現在南方革命黨的實力也是最巔峰的階段。

  南京那邊雲集十多萬軍隊,雖然因為沒錢打不了仗。但如果真的惹急了,南京豁出去,也會給北洋軍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南京那邊的高官,很多也都是中國都知名的人。

  你不能在新的內閣當中,隻選你們北洋軍派係的人。

  這樣平衡就需要袁世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畢竟現在的袁世凱還隻是臨時大總統。等到幾個月之後,正式選舉之前,袁世凱都不可能做太多的動作。更多的是還要妥協。

  而等到成為正式大總統,他還要跟國會議員打仗。

  曆史上就是如此。

  這段時間袁世凱雖然成為大總統,但也是比較憋屈。一直到宋教仁被暗殺,南北方開始大決戰,袁世凱才狠狠地出了這口惡氣。

  掃蕩了南方革命黨實力。

  “而南方各省實力已成。不說我們西南地區,就說說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江西都督李烈鈞,當然還有廣西都督陸榮廷。這些人在自己的省份都有自己的勢力,有自己的地盤,擁有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廣東的龍濟光等人也是地方實力派。袁宮保的北洋軍勢力隻局限在北方地區,根本就無法插手南方地區。這就造成一個很大的矛盾。”

  “袁宮保成為大總統,很多革命黨本身就不滿。就算袁宮保成為大總統,也不可能隨意的動這些地方實力派。因為他怕受到反彈。因此袁宮保在未來幾年之內,肯定是通過一些政府的任命,來挑動這些省份的內訌。無法擺平這些地方實力派,袁宮保的大總統就會是有名無實。這就是中國,不是說兩句共和,就真的能夠共和。因為對於袁宮保他們來說,真正用武力掃平所有對手他才會滿意。”

  “正是因為這個矛盾,現在袁宮保是提倡中央集權,而不少地方實力派則是強調地方自治。因為大家都不想放棄到手的權力。中央集權,地方自治,在很長一段時間會是爭奪的焦點。”

  陳宧此人在天津真的是考慮很多。

  考慮了以後中國的走向。他之所以沒有選擇袁世凱,就是因為他看到袁世凱當選總統之後各種掣肘。反而不如他沒有當選總統的時候那樣自由。

  雖然有了中央的名義,但反而很多手腳都給束縛住了。雖然很多事情可以名正言順,但同樣很多事情需要小心。

  因此陳宧看來,張學文這個西南王反而更像是黃雀。靜靜的在西南發展自己的勢力,等待局勢的變化。等到袁世凱和其他人鬥個不停,他在後麵可以撿漏。

  “二庵將軍,那我該怎麽辦?”

  袁世凱成為總統之後,雖然有各方掣肘。但是他畢竟是大總統,還是可以插手很多省份的人事任命。如果他亂插手西南的人事任命,雖然張學文不怕,但也夠讓張學文頭疼的。

  張學文很想聽聽陳宧的意見。

  陳宧看著張學文道:“巡閱使,你的西南巡閱使是南京臨時政府正式確定的。袁宮保和南京臨時政府談判的時候,可是有過條件。那就是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法律條令,還有對於各省份的任命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說你的西南巡閱使是受法律保護的任命,袁宮保成為大總統,也沒有權力撤銷這個命令。”

  張學文笑著點點頭。

  名正言順。

  名號問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張學文沒有了西南巡閱使這個稱號,雖然靠著強大的軍隊繼續控製西南五省沒什麽問題。

  但好說不好聽。

  會給自己的治下帶來混亂。

  而且說不定到時候,袁世凱插手張學文手下的將領,策反他們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有些人如果隻是團長,袁世凱給他一個師長,給他一大筆錢,你說會不會動心。

  人心永遠都是最難測的。

  還好自己現在有西南巡閱使這個稱號,可以名正言順的領導西南五省。

  “其他地方不管怎麽亂,巡閱使隻要好好地治理西南五省,讓西南五省穩定就可以。然後慢慢的看袁宮保和南方實力派之間的爭鬥就可以。當然不代表這段時間什麽都不幹。因為目前甘肅、陝西、山西三省內部傾軋越來越厲害,等到袁宮保成為大總統,他們裏麵的內訌肯定會更嚴重。暗殺、內訌,都有可能出現。”

  “繼續。”

  甘肅、陝西、山西三省各方勢力交叉,內訌很嚴重,這一點張學文當然明白。

  “這三省關係到未來誰勝誰負。如果巡閱使掌握這三個省份,那麽就能夠壓倒袁宮保。一旦真的發生衝突,那麽巡閱使的軍隊完全可以幾路出擊。當然如果袁宮保掌握這三個省份,那麽對於巡閱使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因此未來一兩年之內,巡閱使除了整合西南五省之外,就是跟袁宮保爭奪這三省的主導權。這是成敗的關鍵。”

  張學文聽到這裏,立馬站了起來。

  雖然陳宧因為並不太了解張學文這邊所有的事情,因此隻能是說出個大概。但已經讓張學文驚為天人。陳宧說的非常符合現在張學文的情況。說的非常清楚明白。

  也清晰的把張學文未來兩年要做的事情說了出來。

  雖然隻是大概,但張學文已經很高興。

  因此張學文跟陳宧抱拳,很真摯的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二庵將軍,張學文有禮。鬥膽邀請二庵將軍,擔任我巡閱使指揮部的秘書長。”

  “不勝榮幸。”

  陳宧也是站起來接受張學文的邀請。

  這讓張學文大喜。

  能有陳宧這樣的大將來到自己這邊,張學文豈能不高興。因此張學文道:“二庵將軍,不瞞你說。革命驟起,幾個月之間就擁有西南五省。我這裏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地方缺少治理大才,軍隊缺少帶兵打仗之人,學校缺乏老師,醫院缺乏醫生,反正各行各業都缺少人。二庵將軍,我知道你交遊廣闊。如果可以,要多多介紹大才。我們這裏哪裏都需要人。”

  “義不容辭。”

  陳宧並沒有認為張學文的要求過分。

  相反陳宧很喜歡這個。

  陳宧來到張學文這裏是孤身一人,雖然是通過李書城和張學文見麵。但他離開湖北多年,在湖北已經沒有多少朋友。而且目前張學文手底下的人,基本上都是革命黨。而陳宧以前雖然是革命黨,但已經多年和革命黨沒有聯係。因此在這裏陳宧隻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幫助張學文引進更多的人才,那麽那些人以後在張學文這裏,就會和陳宧合作,成為一個派係。

  陳宧來張學文這裏是幹大事的。

  沒有幾個人幫襯怎麽可以。

  陳宧跟著錫良多年,而且在北洋軍多年,認識很多日本士官學校的畢業生和保定軍校的畢業生。畢竟陳宧湖北三傑的名聲很大,有很多人願意跟他接觸。

  隻要他寫信,還是會有很多人過來投奔張學文。

  “那我就拭目以待。”

  “有兩個人我想特別給巡閱使推薦。”

  “誰?”

  “李炳之。他在參謀本部擔任科長,而且本人還是一個讚成帝製,也是比較忠誠袁宮保的北洋幹將。畢業於保定軍校。”

  “那這個……”

  張學文疑惑。

  這不就是鐵杆的保皇派,現在滿清皇帝沒了,那就是鐵杆的北洋軍將領。

  “可是此人有膽有識,帶兵也有足夠的本事。在我見過的人當中,此人絕對是一個大才。西南這邊民族太多,處理起來很是麻煩。此人在處理民族問題上有很深的手段。這幾年蒙古那邊鬧得很凶,但一直沒有大問題,此人為第一功。以前在我手下,我寫信他應該能夠過來。但怎麽用,就要看巡閱使你。”

  “沒有問題。”

  張學文毫不在意。

  隻要這個李炳之願意南下,那就表明此人的功利心很強。為了前程,可以拋棄自己原來的想法。這種人是很危險,但能夠被陳宧如此高度評價,能力絕對是很強悍。

  其實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人。

  就如戰神李靖。

  他本來是隋朝死忠,可是被李淵抓住之後,並不想被砍頭。因為他有滿腔的抱負還沒有實現,因此就投奔了李唐,建立了巨大的功勳。

  韓信也是因為在項羽那裏無法發揮自己的才幹,才會轉投劉邦。這個李炳之為了發揮自己的才華,也有可能選擇南下投奔張學文。

  比起北洋軍,張學文這裏更缺乏人才。

  畢竟袁世凱的保定軍校都開辦十年時間,培養了一大堆的軍官。根本不缺乏人才。而張學文這裏不同。

  “你讓他過來。隻要有才,我就使用。那些從北洋軍投奔的人,一律都是如此。”

  “好。海納百川。”

  “那麽第二個人是?”

  “王永江。”

  陳宧很嚴肅的跟張學文道:“王永江此人,我跟他接觸不多。但此人在遼陽名氣甚大,因為他從小就是奉天非常出名的才子,也是少年秀才。但一直都是非常落魄。此人開個雜貨鋪賠錢,借錢開個中藥店也賠錢。不過此人有一個幼年好友叫袁金鎧,可能巡閱使聽說過,是趙爾巽的嫡係幕僚,管理遼陽警務。後來他看到自己老友落魄,就讓他考察一下旅順、大連等地的日本警察製度。沒想到考察完之後,王永江寫了一份調查報告,甚至拿出了符合遼陽的警務計劃。讓上麵大為驚喜,任命他成為遼陽警務局長。此時的王永江已經是三十五歲。”

  “恩。”

  張學文點點頭。

  落魄怕什麽。傳說當中薑子牙更加落魄,不一樣成為了丞相。

  “通過袁金鎧王永江認識趙爾巽,趙爾巽見到王永江之後驚為天人。趙爾巽都準備讓王永江成為奉天民政長。在遼陽很多人都說王永江滿腹才華,但他這個人也有毛病,那就是有一些孤傲,脾氣大。所以一直落魄,今年已經都四十歲了。”

  陳宧介紹到這裏,張學文突然想起這個王永江是誰了。

  這不就是曆史上張作霖的財神爺。張作霖擁有幾十萬軍隊,能夠製造飛機、大炮,沒有錢是不可能的。而給張作霖提供這麽多資金的就是王永江。王永江擔任張作霖的財政廳長,給張作霖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

  沒想到曆史上這麽出色的人物,竟然是如此落魄。

  不過張學文很快道:“他既然擔任遼陽警察局長,那麽他為什麽會來我們這裏。還有袁金鎧好像在東北混的很好。”

  “是。”

  陳宧笑著道:“他本來是很好的。可是他得罪了張作霖,張作霖現在正是實力上升階段。因此遼陽警察局長很難做下去。隻要巡閱使敢於用他,敢於信任他,那麽他這樣才華橫溢,又沒能施展才華的人,肯定會來投奔巡閱使的。”

  “好。那麽我寫一封信,邀請他來到我們西南。”

  張學文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如王永江這樣已經四十歲,落魄過、輝煌過的人正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