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革命公債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4193
  不打仗了。

  詭異,非常詭異,這段時間整個中國都相當平靜。

  南京的北伐部隊在山東停留,和張勳的部隊對峙,但不打仗。同樣在湖北張其鍠的第一軍和陸軍第一鎮對峙,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交火。

  在山西也是如此。

  盧永祥回到太原之後,第三鎮也是努力維持太原府的局麵。

  程潛的部隊占領平陽府、霍州、沁州等地,而溫壽泉的部隊則是占據蒲州、解州、澤州府、潞安府。雙方人馬把太原以南的山西南部都給占據。

  但很有默契的和盧永祥保持和平局麵。

  同樣狼狽逃竄到晉北的閻錫山,隻能是在朔平府舔傷口。在晉北地區,這裏是一個講究實力的地方。那些蒙古王公貴族不說,這裏橫行非常多的土匪。

  和內地的土匪完全不同。

  內地的土匪,都是占據一個山頭當土匪。這些土匪除了下山搶劫,更多的資金來源是收過路費。

  但是晉北和蒙古的土匪都是來去無蹤的,一個個都是騎兵。他們這些人當中有專門搶劫商旅的,也有很多專門搶劫大戶的。這些人有些實力非常強大。

  有兩三千騎兵的土匪,幾乎沒有人敢惹他們。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隻認實力。

  之前閻錫山手上有上萬人,光是長槍就有七千多杆,而且還擁有一些山炮。那些人都不敢惹閻錫山,碰到閻錫山都是繞道而走。而且很多蒙匪當時都投靠閻錫山,成為閻錫山部隊的騎兵。可是現在閻錫山落難,這些之前對他畢恭畢敬的蒙匪老大,都開始劫掠閻錫山的糧草。

  這讓閻錫山現在很困難。

  雖然袁世凱願意承認閻錫山山西都督的位置,重新任命閻錫山為山西都督,但又有什麽用處。山西最重要的地方太原駐紮北洋軍第三鎮,還有支持北洋軍的地方民軍,加起來近一萬人。

  而晉南,有程潛帶來的近九千人,加上正定起義軍的一千四百人,還有從忻州救出的孔庚近兩千人。一萬兩千人的軍隊駐紮。

  還有溫壽泉的部隊,也有七千多人。

  雖然溫壽泉也好、孔庚的人馬也好,本來都是閻錫山的山西革命軍。但是溫壽泉嚐到了自己一個人在晉南一把手的位置之後,再讓他把部隊交給閻錫山,估計他也不幹。

  而且閻錫山也不敢接受。

  山西獨立之後,閻錫山是都督,溫壽泉是副都督。本來溫壽泉的地位就並不比閻錫山低多少,兩個人都是日本士官學校第六期的畢業生,都是同時回國,回到山西的。現在溫壽泉有七千多人,閻錫山隻有一千來人。

  閻錫山還真不敢接納溫壽泉。

  而孔庚、劉樾西他們卻不滿意閻錫山。

  帶領上萬人,近六千人在一瞬間崩潰。這讓孔庚和劉樾西是怎麽都想不明白。後來從一些俘虜交換當中過來的人當中聽到,在受到襲擊那一刻,閻錫山隻是做了簡單的抵抗,看到不行自己先帶著人跑了。

  導致整個防線都被攻破。

  因此孔庚、劉樾西這些人對於閻錫山有很大的不滿。你一個山西都督放棄部下,第一個逃跑,有什麽資格繼續擔任山西都督。

  山西現在有四方勢力,閻錫山這個山西都督想要坐穩,簡直是天方夜譚。甚至閻錫山都不敢南下,隻能是在朔平窩著,觀察局勢的發展。

  就這樣,整個中國都在一片難得的平靜當中。

  現在全中國的目光都放在袁世凱和南京的身上。因為南京那邊孫中山已經辭職,而且參議院也已經選擇袁世凱成為新的大總統。

  可是袁世凱成為大統領之後,袁世凱和南京方麵開始打起來羅圈官司。

  南京方麵讓袁世凱趕緊到南京接任總統的位置,但是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之後,開始表示北方不安穩,無法離開北京。然後表示北京連著東北和蒙古,為了邊疆的安全更是不能把首都放在南京。袁世凱希望南京方麵考慮一下,把首都定在北京。如果南京那邊一定要自己南下,那麽袁世凱就願意辭職。

  這袁世凱剛剛成為總統,就要辭職,這可是讓南京方麵很難堪。

  因此南京方麵再次要求袁世凱南下。

  雙方幾天之內電報來往頻繁,最後南京方麵看到袁世凱一直在拖延。因此派出了龐大的代表團,準備去說服袁世凱南下。正是因為袁世凱和南京你來我往,開始談定都的問題,所以弄得整個中國都靜悄悄的。

  可是在這穩定的局麵之下,其實暗藏著殺機。

  特別是各地方。

  本來大家一致對外,可是隨著外部的壓力下降,內訌是越來越嚴重。本來南方各省份都是革命黨、地方士紳、會黨還有滿清老式官員組成。

  以前還沒什麽事情,但是現在大家的關係開始變得劍拔弩張。

  而此時的張學文卻沒空搭理他們。

  因為1911年馬上就要過去,張學文要考慮五省的問題。盡快的整合川湘滇黔鄂,是目前張學文最主要的目的。因為缺錢,張學文在長沙召開革命公債大會。

  公債,就是要借錢。

  川湘滇黔鄂很多有頭有臉,有錢有勢的人都來到了這裏。

  張學文是親自主持這一次的借債。因為張學文手上現在也缺錢,雖然到了年末有了一大筆的收入。可是相比起目前膨脹的軍隊開支,相比起投入到工業當中的資金,張學文手中的錢是越來越少。

  因此張學文也準備借債。

  這一次的革命公債,張學文計劃要籌集近千萬的資金。而且現在是年末,地方開始有收入。這樣明年年初就可以有一大筆錢,可以做很多計劃。

  手裏有糧,心裏不慌。

  現在的張學文就是要手裏有錢,才能夠心裏不慌。未來不管有多少計劃,沒有錢都是空中樓閣。隻有手上有錢,那些計劃才能夠推進。

  “今革命勝利,滿清皇帝退位。不過幾個月的戰爭行動,讓各省財政負擔很大。因此今天我新政府希望發行一些革命建設公債,希望大家能夠支持我們新政府。錢,我們不嫌多。同樣我們也不嫌少,多或者少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我們是一分的年利率。”

  其實今天來這裏的人,並沒有幾個人真的是想要掙錢。對於利率看的也不重。

  大部分人更多的是信任張學文西南巡閱使這個人。相信目前的這個政權,所以才會提前投資。希望提前投資,以後有所回報。

  畢竟中國是幾千年的官本位。

  這些人希望投資張學文之後,張學文未來能夠記得這些幫助過他的商人。

  “這是借給我們西南巡閱使政府的,既然如此,我作為西南巡閱使,我先表個態。我以我們家湘潭地區一千頃地當做二十萬銀元,購買二十萬銀元的公債。”

  “嘩——”

  一瞬間會場上很多人都是驚詫莫名。

  一千頃地,那就是十萬畝地。按照現在的土地價格,如果是上等好田,價格甚至可以達到上百萬。就算是下等田,也可以賣出四五十萬。

  但張學文竟然直接當做二十萬,這簡直是損失很多錢。

  不過下麵的有些人卻撇撇嘴。

  奶奶的。

  你就是巡閱使,你就是西南王。西南這個地方,你就是老大,整個西南都是你的。你獻出的這十萬畝地,還不是從左手跑到右手。

  其實這一次弄一千頃地,張學文可是很艱難的說服了自己的父親。

  畢竟整個張家也不過是三千多頃地,張家本家擁有的才兩千多頃地。這一下張學文就拿出了自家三分之一的田地。好在張學文老爸明白,張學文的西南王位置坐得穩,張家未來的發展無可限量。

  如果張學文的西南王位置做的不穩,那麽張家就失去一次一飛衝天的機會。所以才會同意。

  “那我也獻出一百頃地,作價兩萬。另出十萬,買革命公債。”

  梁煥奎在下麵很平靜的舉手示意。

  隻要有人說,那麽就立馬有人開始做票據,蓋上巡閱使衙門的大印,給他們憑證。

  “我也來一百頃地。然後再出十萬買革命公債。”

  龍紱瑞代替龍家參加會議,也是獻出了一百頃地。他不知道張學文為什麽這麽喜歡土地,但他知道張學文這些日子一直在丈量土地。

  所以龍紱瑞也喊出一百頃地。

  對於龍家出一百頃地,還有十萬革命公債,大家都不意外。龍家本來就是湖南大家族,而且張學文還是娶了龍家女,出這點錢本來就是應該的。

  “我出五百頃地,作價十萬。然後再出二十萬,買革命公債。”

  “嘩——”

  大家再次發出歎息聲。

  太有錢。

  五百頃地,五萬畝地,作價十萬。然後還出二十萬,這個人太有錢。不過看到此人是誰之後,大家立馬沒有人說話。因為開口的是號稱長沙首富的朱昌琳。

  這可是長沙的一個傳奇人物。

  他當年拿到第一桶金,可是讓湖南所有人驚掉了下巴。因為他當年不僅用自己所有的錢,還借了一大筆錢,收購了超過十萬斤的糧食。

  當時的湖南正是大豐收,因此糧食非常便宜。

  而大家都笑他是傻子的時候,第二年洞庭湖發大水,很多地方顆粒無收。糧食價格在短時間之內暴漲十五倍,他把自己的糧食往外一賣,一躍成為長沙知名的大富豪。

  當然他的眼光不止如此。

  1864年,清政府實行票鹽製,招商交款領票運賣淮鹽。朱昌琳第一個在湖南“應招”,一下子買了一百票,成立“乾泰順”鹽號。沒多久,淮運大通,鹽票由最初的十金每票猛漲至萬金每票,這一下朱昌琳的收入就翻了幾百倍,上千倍。

  掙錢之後,朱昌琳和這個時代的很多人一樣,在自己的老家買了很多地。在常德地區也買了十萬畝的地。

  “謝養頤先生。”

  張學文也是站起來感謝這位。

  不說那五萬畝地,那二十萬也讓張學文非常高興。如果按照市場價,朱昌琳這一次是拿出了近百萬。

  “我出五十萬買革命公債。”

  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西南省份在中國來說,一直是比較貧窮的省份。但是有錢人真的是比比皆是,看看這些人這個買革命公債的氣魄。

  一個比一個有錢。

  貴州人華之鴻。

  在貴州的貴陽,有一句話叫“高家的穀子,唐家的頂子,華家的銀子”。說的就是貴陽三大家族,一個是貴州最大的大地主,在貴陽兩百多年曆史的高家。

  高家花園,也就是高家主所在的家園,光是占地就是五十畝地。各種田產就更多,有幾十萬畝的地。

  另外一個是貴州士紳家族唐家。

  唐家累世出現各種高官,被貴陽人稱呼為“唐家的頂子”。

  最後一個家族就是貴陽第一富豪,或者說是貴州第一富豪家族華家。他們家是老牌的鹽商家族,百年之間積累了幾百萬的財富。而現在的華家家主華之鴻接任家主位置的時候,他才十四歲。因為那個時候他父親剛剛去世。

  而現在的華之鴻今年四十歲,二十多年的經營,讓華家越來越富裕,越來越有錢。

  這一次他直接就拍出了五十萬。

  “感謝延厘兄。”

  張學文非常高興。

  因為革命公債的情況看起來非常順利。這才多長時間,已經是拿到了二十萬畝地,還有近百萬的公債。雖然這隻是借錢,但也表明大家信任自己。

  現在還有很多五省富商沒有開口,等到他們也開口,一千萬的計劃應該不會有問題。

  袁世凱和孫中山,慢慢玩總統的遊戲。張學文要慢慢的整合五省。

  “我以五十頃地作價十萬。”

  剛剛華之鴻出錢,貴州另一個大家族高家就用土地購買革命公債。貴州的這些大富豪更加積極。

  因為貴州貧困,或者說貴州實力不行。因此這些貴州富豪都知道,想要保住貴州的安全,保住自己在貴州的富貴,就要花錢買平安。

  所以才剛剛開始,這些貴州富豪就想給張學文留下一個好印象。

  希望張學文未來多多照顧貴州。

  張學文再次站起來致意。

  真是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