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驚駭大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4173
  “子清,你終於來了。出了大事情。”

  張學文剛剛和入藏部隊談完話,整編他們的部隊。然後告訴羅長琦,打個報告領裝備。然後帶著潘文華,剛剛回到自己的住處。楊庶堪和張培爵就著急忙慌的過來找張學文。楊庶堪的臉色很難看,來到了張學文這裏。

  “怎麽了?”

  張學文一瞬間想到的是,成都是不是出事了?

  兵變?

  這是張學文最擔心的。

  不過成都附近並沒有可以兵變的部隊。之前雖然有過強大的邊巡隊,隻聽從於趙爾豐的命令。不過成都起義之後,楊庶堪他們禮送趙爾豐離川。邊巡隊沒有了效忠的對象,而且沒有成都的支持,他們連軍餉都沒有。因此趙爾豐離開之後,四川已經是改編了這支戰鬥力強悍、擁有三千人的邊巡隊。而且收編的時候,直接打亂。裏麵的軍官,都被四川新政府用錢打法走了。而且在成都附近,不僅有林德軒的十一師,還有唐生智的警衛團。

  更有剛剛從西藏回到成都的部隊。

  除了這些部隊也隻有哥老會有點實力,並沒有能夠發動兵變的部隊。畢竟他們要麵對的是,全副武裝萬人的部隊。

  如果不是成都,那麽是北洋軍?

  難道是北洋軍在漢口再次發動進攻?

  又或者是去接應正定起義軍的先遣軍出現了問題?

  反正無數的問號一瞬間在張學文的腦海當中浮現。弄得張學文也是非常著急,著急的看著楊庶堪和張培爵。楊庶堪並沒有發現張學文變化的表情。

  但張培爵看到了。

  因此張培爵趕緊道:“陶成章被暗殺,死在上海。”

  “暗殺?”

  張學文的心立馬定了下來。

  隻要不是成都出事,隻要不是北洋軍壓上,那麽就沒有多少問題。可能看多了死傷,張學文的心也跟著硬了。陶成章死了,竟然沒有讓張學文感傷的情緒,就像是聽故事一樣的感覺。反正自己這邊沒事,因此張學文立馬冷靜下來,然後道:“怎麽回事。”

  陶成章暗殺。

  雖然現在的曆史已經變化很多,但張學文在一瞬間就已經是鎖定了暗殺陶成章的那個人。陶成章的敵人不在少數,特別是他公開和同盟會決裂,可是得罪了一大批的同盟會會員。更是和孫中山兩個人隔空對罵,當年是鬧得不可開交。

  不過這些都是意氣之爭。

  孫中山和陶成章矛盾很大,但並沒有到需要打生打死的地步。

  就目前來說,和陶成章矛盾最大,甚至水火不相容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滬軍都督陳其美。因為光複會在浙江實力強大,浙江都督湯壽潛馬上要到新政府擔任交通總長,因此離開浙江的時候舉薦章太炎和陶成章代理浙江都督。

  章太炎和陶成章好的穿一條褲子,章太炎又是一個文人。因此他極力推薦陶成章成為浙江都督。就是浙江士紳,也都是希望陶成章成為浙江都督。這可是讓陳其美火冒三丈。

  因為成為滬軍都督之後,陳其美其實把江浙兩地都當成是自己的地盤。不允許其他人染指這兩個地方。南京馬上就要成立臨時政府,他先放下,但浙江他是不可能給其他人的。

  可是光複會在浙江實力強大,秋瑾當年留下的一班人馬現在都掌握軍政大權。他們都是光複會,當然是支持陶成章。

  除了這個,陳其美看不慣陶成章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陶成章在江浙兩地,利用光複會組建光複軍,自領總司令的位置。然後開始籌款,練兵,這都給陳其美很大的壓力。

  陳其美是什麽人。

  這可是殺伐果斷之人。

  之前因為和林述慶、陶駿保有嫌隙,特別是林述慶部隊是第一個打進南京功勞很大,在江浙聯軍當中林述慶的部隊也是實力最強的部隊。本來就是陳其美的眼中釘,林述慶竟然還支持江蘇統一號令,這就大大得罪了陳其美。

  因為陳其美的滬軍都督,可不是隻為了統治上海一地。陳其美在上海用恐嚇、暗殺的手法把光複會排擠出去之後,立馬以上海為中心,開始在江浙地區瘋狂的增加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

  可是你林述慶支持江蘇統一號令,就是讓已經在江蘇有很大權力的陳其美退出江蘇,這豈能讓陳其美滿意。因此陳其美以開會為名義,召集林述慶和陶駿保兩個人。

  林述慶聰明,逃過一劫。陶駿保進入滬軍都督府,當場被抓,直接槍斃。槍斃都槍斃了,雖然有很多非議,但誰又能怎麽辦。

  陳其美給陶駿保一大堆的罪名。

  這就是陳其美。

  連陶駿保此等光複會大佬也是說殺就殺。而光複會在陶駿保被陳其美槍殺之後,竟然也沒有幾個人追究。弄得陳其美是越來越小看光複會。

  陶成章是浙江都督呼聲最高的人,還在籌款組建光複軍。陳其美豈能讓他如意。

  “不清楚。陶成章在醫院被暗殺。現在整個輿論一片嘩然。”

  陶成章的地位太高,影響力太大。

  陶成章是光複會目前的魁首,是江浙革命黨的代表人物。江浙獨立,光複會貢獻很大,也就是陶成章的功勞很大。這樣的人物被殺,當然是驚人的大事情。

  因此楊庶堪他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是立馬過來告訴張學文。大家都清楚,陶成章一死,光複會基本上就要散架。

  光複會組織並不嚴密,而且也沒有眾望所歸的領袖人物。甚至他們都找不到幾個獨當一麵的人物。論起生命力,還不如同盟會。

  蔡元培也好、章太炎也好,名氣倒是非常響亮,可兩個人都是書生,根本沒有能力引領一個組織。陶成章此人英雄氣十足,但建設組織也不是他的長項。

  現在浙江的同盟會組織,還要追溯到四年前犧牲的秋瑾身上。陶成章回國雖然恢複了光複會組織,但光複會的組織並沒有多少發展。基本上還是當年秋瑾發展的那些人。

  因此陶成章一死,光複會就完全是後繼無人,根本就沒有能夠統領光複會的大佬。這方麵完全不如同盟會,孫中山不在的時候有黃興主持。兩個人都不在,同盟會依舊有無數的幹將。

  同盟會有可能散架,但絕對不會消失。因為同盟會的大人物,能夠扛起同盟會大旗的人很多。

  江浙地區實力最強的光複會即將出現大變化,楊庶堪他們豈能不著急。

  “陶公一代英雄,卻死於宵小之手。可歎可悲。”

  張學文長歎一口氣。

  其實張學文從來沒見過陶成章,隻是聽過他的名字而已。不管他有過什麽貢獻,還是有過什麽錯誤,這都是革命黨的大人物。

  竟然就這樣死於暗殺。

  真是。

  雖然並不是同盟會,而且和同盟會的關係不佳,但張學文依舊反對這樣的暗殺行動。

  “南京那邊的情況如何?”

  “具體的不是很清楚。隻知道南京臨時政府已經給滬軍都督陳其美發了嚴厲的電報,讓他趕快抓住凶手。”

  “賊捉賊,豈能捉的到。”

  張學文搖搖頭。

  讓陳其美抓人,抓個屁。

  說不定同盟會上層對於陳其美幹掉陶成章都清楚,但都是樂觀其成。現在的同盟會在南京最大的對手就是光複會,砍掉光複會大佬陶成章,符合同盟會的利益。

  說不定很多同盟會大佬都在拍案叫好。

  “你是說陳其美是凶手?”

  “十有八九。”

  “怎麽能這樣。”

  楊庶堪和張培爵之前都是讀書人,怎麽都不敢置信。他們並不認識陳其美,但兩個人都知道陳其美是光複上海的革命元勳,是同盟會大佬人物。

  “嗬嗬。陳其美在青幫地位那麽高,青幫慣用這種手段。”

  “那我們怎麽辦?”

  “譴責。也督促陳其美趕緊抓凶手。”

  “這……”

  楊庶堪和張培爵麵麵相覷。

  兩個人沒想到張學文竟然是這樣的表態。看到兩個人的樣子,張學文苦笑道:“上海是陳其美的地盤,我們根本就做不了什麽。而且到底是不是陳其美下手,我們也不清楚。我們最多就是譴責兩句而已。”

  是啊。

  上海就是陳其美的。

  上海經濟發達,陳其美控製上海之後,錢財不缺。開始擴張自己的勢力。同盟會西南支部遠在西南,根本就無法幹涉陳其美。

  而且楊庶堪和張培爵雖然是讀書人,並沒有太多的勾心鬥角。

  但並不是傻子。

  經過張學文的一些解釋,兩個人也明白。這一次陶成章被暗殺,不管同盟會高層事先知不知道,但他們現在估計都非常高興。包括孫中山、黃興等人,都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去譴責陳其美。

  因為陶成章被暗殺,同盟會最大的一個競爭對手徹底消失。

  光複會的沒落就在眼前,同盟會大佬豈能不高興。等到光複會在江浙沒落,到時候陳其美在江浙可以為所欲為,同盟會在南京的日子也會好過很多。

  “子清,我現在有些明白你當年反對暗殺滿清大員的原因了。”

  “是啊。”

  楊庶堪點點頭,道:“暗殺太容易。看看光複會,估計馬上就要散架,退出曆史舞台。一次暗殺,讓一個強大的革命黨消失,一個光複江浙的革命黨消散,太容易。一旦上癮,以後大家都選擇這樣對待政敵,後患太大。以後大家會迷戀這樣的做法。”

  “上海太遠,我們也管不了。四川需要快速穩定,特別是鹽。”

  鹽是四川最重要的收入。

  鹽稅占據四川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川南鹽占據四川鹽稅的百分之九十。可是目前四川新政府居然還沒有控製川南鹽,川南被川南本地的民軍控製。

  這都讓張學文對於楊庶堪和張培爵的辦事效率很不滿意。

  “但是他們也是……”

  “沒什麽考慮的。那個什麽川南都督周鴻勳,要麽趕緊讓出川南,然後到四川新政府任職。要是他不同意,那麽就宣布他們的部隊是亂軍。這有什麽可猶豫的。我已經讓庾恩暘的十五師逼近川南。周鴻勳如果同意,那麽就順利解決,如果不同意就早點消滅。”

  四川不穩定,稅收收不上來。

  那麽就會出現財政漏洞。

  現在五省十多萬部隊,需要的錢很多。張學文很著急。那個什麽民軍,他們號稱川南都督,你們就束手束腳。真是書生之見。

  趕緊統一號令才是他們該幹的事情。張學文已經等不了楊庶堪和張培爵他們想明白。因此直接調動部隊。

  “我們立馬派人和他聯係。”

  “快,晚一天就損失一天的錢。而且要安排妥當的人去負責鹽田。你們有什麽人選沒有?”

  “這……”

  張學文見狀搖了搖頭。

  這兩個人真的是沒有經驗。川南鹽業,這麽很重要的地方竟然也不早點想一個管理人選。看起來應該快點讓王正雅趕緊來到四川,教教他們兩個人怎麽當官。因此張學文道:“我給你們介紹一個人。貴州人,戴戡。你們應該聽說過,梁啟超在日本非常喜歡的學生。蔡鬆坡臨走的時候給我推薦的,學的就是理化。在雲南錫業公司任經理。讓他臨時管理鹽田。”

  “好。我們會邀請他入川。”

  “四川要快點穩定。隻有穩定,新政府才能夠有穩定的收入。”

  “知道了。”

  “我會讓庾恩暘的部隊留在四川,那些還不聽從新政府號令的什麽都督,都給他們發個信。我給他們十天的準備時間,如果十天之後還不接受新政府的號令,還不讓整編部隊。那麽全都是亂軍,堅決予以消滅。”

  湖南那邊,張學文早就整編了各地民軍。

  哪裏還能讓他們盤踞地方。

  “可是,子清。當中有些是我們同盟會的武裝。”

  “那就更不行。你一個同盟會,敢不聽命令,一點組織紀律都沒有。告訴他們,同盟會的隻給他們三天。三天之後還敢不聽話的,全都從同盟會開除,不承認他們革命黨的身份。你們要果斷,不能太過猶豫。”

  楊庶堪和張培爵還不習慣,但也隻能是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