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當代武穆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944
  “哈哈。兩位,鄙人張學文。未能遠迎,實在是失禮。”

  雖然張學文並不認識兩個人,但一眼就能夠發現兩個人誰是誰。因為李鏡清穿著馬褂,而周務學則是一身軍裝。雖然李鏡清也是棄文從武,在東北擔任奉天巡防營統領,但他還是認為自己是文化人。

  穿衣打扮就能夠看出來。

  而周務學已經是把自己當成是軍人,所以一身戎裝。

  “鄙人李鏡清。”

  “在下周務學。”

  兩個人看到張學文進來,也是立馬站了起來。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張學文。兩個人雖然聽說過張學文的年齡,但是看到張學文的片刻,還是不由得吃驚。

  太年輕。

  年輕的有些過分。卻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西南王。

  但名聲再大,他們看到張學文年輕的麵孔,心裏總是有一些不舒服。還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有如此的成就。

  “兩位請坐。我旁邊這位是何成濬,此次進軍甘肅的總參謀長,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隨著陸軍大臣錫良,統帥兩個標的人馬南下攻擊漢口。不過他是我同盟會,所以直接來到了武昌。目前是我同盟會西南支部軍務部副參謀總長。”

  張學文介紹何成濬的時候非常詳細。

  就是告訴這兩個人。我身邊隨便一個都是大人物。何成濬在投奔武昌之前,在北洋軍就已經是以參謀的身份領導兩個標三千人的大人物。

  以參謀身份率領兩個標,在北洋軍都是大人物。

  “兩位好。”

  何成濬簡單的抱拳。

  李鏡清和周務學也是趕緊回禮。

  張學文的介紹,的確讓李鏡清和周務學驚訝。沒想到這個跟在張學文身旁的人,在北洋軍也是地位很高的人。看何成濬的樣子,也是年級不大,應該不到三十歲。

  兩個人都感歎。

  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剛剛進來的時候,看到張學文這邊的那些軍官,一個個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鑒亭先生,周將軍。兩位的大名我早有耳聞,今天能夠見到兩位,是我的榮幸。”

  “不敢。”

  李鏡清進來之後,就在觀察張學文。張學文目前來說,絕對是中國最有實力的革命黨。手握川湘滇黔鄂五省,手底下擁有十萬兵馬。甚至可以抗衡北洋軍,抗衡袁世凱。

  而張學文才幾歲,二十七歲而已。

  如此年輕,就有如此的成績。李鏡清看來,張學文就算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此時肯定也會非常驕傲。這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李鏡清在東北的時候,認識東北很多年輕將領。那些從日本留學歸來的人,一個個都是年紀輕輕就成為新軍高級將領。最低都是營管帶,名氣大的直接就是標統,甚至是協統。可謂是起點非常高,很多國內軍校畢業生一輩子都達不到這個高度。

  包括吳祿貞、張紹曾、藍天蔚這些革命黨人。這些人都是年紀輕輕就成為新軍高官。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二十幾歲就個個都是標統、協統,一個個和那些老將軍一樣顯赫。

  因此一個比一個驕傲。

  這三個人當中,藍天蔚算是最謙虛的。張紹曾則是富家公子脾氣,對這個也看不上,對那個也看不上。真可謂是眼高於頂。

  但性格卻是優柔寡斷。

  最讓人推崇,但也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吳祿貞。

  吳祿貞真的是英雄豪傑,一身的英雄氣概,讓人信服。隻要和他接觸過的人,無不為他的英雄氣概叫好,無不被他的英雄氣概所感染。

  可也僅僅是如此。

  如果更深入,就會發現吳祿貞身上很多難以忍受的東西。

  吳祿貞此人,比張紹曾更加眼高於頂,目中無人。因為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吳祿貞此人自視甚高,很少有真正看得起的人。而且每次喝酒,都是指點江山。甚至認為革命的領導者就必須是自己一樣。

  李鏡清本人也是一個眼高於頂的人物,因此不喜歡和吳祿貞這樣的人來往。

  李鏡清更喜歡和藍天蔚交往。

  本來以為張學文和吳祿貞一樣,但進來之後的觀察,讓他發現張學文此人身上竟然沒有一點點的驕傲之氣。相反和和氣氣,渾身上下透漏出的不是驕傲,而是自信。

  這種發現讓李鏡清很是擔憂。

  吳祿貞太驕傲,所以死於宵小之手。但張學文這樣,卻是能成大事情的。

  “巡閱使坐鎮西南,名鎮天下。我們都是敬佩不已。”

  李鏡清給張學文小小的拍了馬屁。

  張學文笑了笑,並沒有說話,而是繼續看著李鏡清。李鏡清發現張學文不接話,所以隻能是繼續道:“巡閱使,趙大人已經得到了南京政府的承認,擔任甘肅都督。你的部隊繼續這樣往蘭州進發,是不是有些不妥當。”

  “哈哈。”

  張學文忍不住大笑。然後對著李鏡清道:“鑒亭先生,大家都是明白人。今天這裏也沒有其他人,我們打開窗戶說亮話。”

  “目前的中國革命黨很多,到底有多少地方革命黨,我本人也數不清楚。不說那些會員人數少的,就說那些影響力很大的革命黨。有我們同盟會,也有江浙地區的光複會,當然之前的共進會、文學社都是。甘肅也有本地的革命黨,黃鉞就是我同盟會的人。他領導的秦州起義,就是我們同盟會領導的起義。他才是我們同盟會承認的甘肅革命黨。”

  談判。

  張學文不是談判人員,張學文也沒有時間磨嘰。李鏡清和周務學也都是甘肅實力派人物,張學文就沒有跟他們拐彎抹角。

  “至於趙惟熙?哼。不過就是看到形勢不好,想要轉個方向的牆頭草而已。至於駐紮在寧夏的馬安良,還有馬麟、馬麒幾個人鎮壓我們革命黨的時候,一個比一個積極。他們鎮壓寧夏革命黨的時候,我可是看到他們一點都不手軟。怎麽,轉個方向,就能成為新政府的官員。”

  張學文進入甘肅,並沒有想過大肆清洗。

  但某些人做過的事情,張學文都是記在心裏的。如馬安良、馬麒、馬麟幾個人帶領他們的部隊,鎮壓寧夏革命黨的起義可是一個比一個起勁。而且進入寧夏之後,燒殺搶掠,殺人無數。而且也是甘肅最積極鎮壓陝西革命的一個人。

  “趙惟熙想當甘肅都督?南京政府承認,我還沒有承認。不過我也不想蘭州血流成河,因此給他提案。黃鉞擔任民政長,季雨霖擔任甘肅護軍使。那麽我就承認趙惟熙擔任甘肅都督。不然大軍進入蘭州,他還想當都督。南京承認有什麽用,我手中幾萬人馬不同意。”

  李鏡清和周務學麵麵相覷。

  他們本來以為,隻要有南京政府的承認,趙惟熙的位置就穩了。可是沒想到張學文完全不搭理南京政府那邊。這讓他們非常難辦。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張學文是不怎麽搭理南京政府,但並不會真的去攻擊趙惟熙。

  畢竟趙惟熙是南京政府承認的甘肅都督,如果張學文真的去攻擊他,那麽就真的要和南京政府分裂。張學文在革命黨內部也會受到大家的非議。

  甚至報紙媒體也會攻擊張學文。

  張學文至今積累的名聲,有可能受到巨大的損失。畢竟張學文不是甘肅人,張學文的巡閱使也管不到甘肅。如果真的幹涉甘肅,找來很多非議。

  這樣的事情張學文絕對不會幹。

  張學文這個隻是嚇唬嚇唬李鏡清和周務學而已。李鏡清和周務學都是能文能武的人。兩個人都是文人,治理地方也非常不錯。可是最後都進入行伍,成為了將軍。

  他們放在任何地方都是獨當一麵的人物。

  可畢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他們是獨當一麵的大才,但有些方麵就不是特別擅長。他們並不知道張學文的底細,也不知道張學文的脾氣。根本猜不透張學文的想法。因此他們根本不知道張學文是不可能真的去攻擊趙惟熙的。

  “巡閱使,聽我說兩句。”

  “周將軍,請說。”

  周務學進來之後話不多,一直都是李鏡清說話。沒想到這個時候周務學站了出來。

  “巡閱使,現在全國動蕩。當然對於內陸省份來說,目前隻是朝廷和革命軍的對峙。隻要有一方勝利,那麽很快就會恢複正常。但是對於邊疆,對於甘肅這種各民族混雜的地方卻是完全不同。”

  周務學一邊說,一邊看張學文的表情。

  看到張學文很認真的聽自己的話,周務學非常高興。因此他繼續道:“就如新疆,現在到處都是蠢蠢欲動。有革命黨的軍隊,朝廷的軍隊,還有一些其他民族的軍隊。甚至裏麵摻雜俄羅斯、英格蘭的勢力。巡閱使,如果不小心應對,新疆從此就不屬於我們。如果等到中原穩定,然後再關注邊疆的時候,說不定邊疆早就不屬於我們中國。”

  張學文雖然沒有說話,但表情比較凝重。

  因為周務學說的是事實。現在新疆、西藏、蒙古、東北,這些地方外國勢力太過強大。他們無時無刻不希望吞掉中國。隻不過中國太大,因此他們希望一口一口的慢慢的吞掉中國。而這些邊疆城市就是他們下手的第一個目標。就算不是吞掉,也希望他們從中國分裂出去。來慢慢的削弱中國這樣一個大國。

  特別是目前這樣全國大亂的時刻,這些邊疆城市更是危險。

  “不說新疆,說說我們甘肅。這裏民族成分複雜,漢族、回族、藏族等民族聚集此處。巡閱使應該知道,這裏的回漢矛盾有多大。這裏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大衝突。我們需要的是平息矛盾,而不是增加矛盾。一旦蘭州打起來,到時候整個甘肅都會出現大問題。甘肅可是新疆的大門戶。”

  “巡閱使,我懇求你好好的想一想。盡快的平息甘肅,甘肅不能出現大亂。”

  張學文仔細聽著。而且看如此誠懇的周務學,心中也有一些波動。因為周務學說的非常好。

  最後張學文忍不住再次仔細的看了看周務學,慢慢的開始想起眼前這位是誰。難怪周務學這個名字有一些耳熟。周務學,這不就是民國曆史上自殺殉國的那位名將。周務學的其他事情張學文不了解,但有一件事卻是知道。

  他當年在新疆,麵對數千人的白俄羅斯軍隊,並沒有選擇撤退。而是選擇自殺殉國。這是在民國曆史上,少有的自殺殉國的將軍。周務學死在了新疆,是為了保衛新疆。

  因此他的名氣還是很大。更是受到很多人的敬重。

  隻不過張學文之前沒有想起來。現在聽周務學的話,張學文才想起來,原來這位就是那個周務學。聽聞周務學最崇拜的就是嶽飛嶽武穆,他最後真的是和嶽飛一樣,完成了精忠報國。

  “周將軍,那麽你認為該怎麽解決現在的事情。”

  周務學的話,張學文聽進去了。

  是。

  甘肅和湖南、湖北、四川不太一樣,這裏各種民族混居。特別是回族和漢族之間矛盾很大。張學文如果帶兵在蘭州和回族武裝打的太狠,有可能激怒這個地區的民族矛盾。

  張學文想要的是一個穩定的甘肅,而不是在甘肅引起一場大混戰。

  “談判。雙方達成協議。巡閱使,甘肅經不起大亂。一旦甘肅大亂,新疆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根本就來不及支援。如果新疆出現任何的問題,我們都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