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南京政府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170
  “總理,我們的國庫現在是空的。一千銀元都拿不出來。”

  比起張學文這裏動作頻頻,南京這邊的工作已經是陷入了癱瘓當中。甚至政府機構的運轉都有很大的問題。以至於有些重量級部門的領導,上任幾天之後都跟孫中山辭職。

  因為實在是幹不下去。

  胡漢民這些天一直都是憂心忡忡。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後,胡漢民被任命為秘書長。地位很高,權力也很大。但整個臨時政府現在都癱瘓,他這個秘書長更是什麽都做不了。

  不可能不如此。

  雖然想過南京的情況會很艱難,但真正來到南京之後,情況遠比想象的更加差。南京這邊並沒有多少同盟會自己的武裝,但軍隊人數卻是多的驚人。

  這裏麵有光複會的江浙聯軍,有各地趕來的各種部隊。還有一大堆的會黨武裝雲集南京,都在等著南京臨時政府加官封爵。

  孫中山進入南京之後,短時間之內雲集在南京的部隊超過十萬人。

  這麽多軍隊每天的後勤就是一個驚人的數目。

  軍餉更是讓南京政府想都不敢想的大數目。現在的南京臨時政府不要說是給軍隊發響,就是政府機構的政府人員的薪水都付不起。

  張學文用川湘滇黔鄂五省養活十幾萬部隊,現在都是焦頭爛額。天天都在考慮怎麽掙錢,怎麽節約。臨時政府現在隻管南京一個地方,上哪裏弄這麽多錢養活這麽多部隊。

  其實說起來,南京不應該這麽窮。

  張學文攻破武昌之後,都截留了超過四千萬的錢。以江蘇的富裕,南京應該更有錢才對。就算南京的國庫錢少一點,但應該還是不少的。

  可是江浙聯軍攻克南京之後,南京的籓庫沒有保護好。裏麵的錢都不知道被誰給拿走了。其他的好地方,也都被人順手牽羊拿走。等到孫中山接手,南京國庫根本就看不到錢。

  一個子都見不著。

  就如孫中山剛剛成為總統,有人過來找孫中山批示。孫中山順手就批示,說撥款十萬。可是那個人拿著孫中山的條子要錢,才發現孫中山不要說十萬,連一千都沒有。

  這就是南京的現狀。南京臨時政府到現在都沒有倒台,還是因為張靜江這些同盟會給孫中山籌集了一些資金,才讓政府機構繼續運轉。

  可是那些商人捐的錢,那才幾個錢。沒錢什麽都幹不了。

  總統?

  看起來挺威風。但軍隊管你要錢,政府工作人員管你要錢。你要是發不出錢,政府工作人員頂多就是罵你兩句,頂多就是不幹了。

  但是軍隊沒錢,那就問題很大。

  這裏麵可有不少都是會黨武裝。而且不要認為隻有會黨武裝的軍紀不好,那些新軍、巡防營改編的軍隊,軍紀也未必就好。

  沒錢,他們就自己弄錢。一旦讓軍隊自己弄錢,那麽就真的大壞。軍隊如果有本事自己弄錢,那麽這些部隊就會成為軍閥。如果沒辦法自己弄錢,他們就會變成土匪,開始搶錢。

  不管是那種結果,軍隊沒錢後果很嚴重。

  因此孫中山真是急的頭發都白了。

  “展堂,和日本人談的如何?”

  “他們想要漢治萍公司。”

  “這……”

  孫中山皺眉。

  漢治萍公司,這可是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整個滿清百分之九十的鋼鐵都是漢治萍公司提供。是合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成立的。

  不過這個公司因為缺錢,借了很多錢,特別是日本商人的錢。日本商人借錢太多,野心也是越來越大。他們想要拿到漢治萍公司。

  隻不過前些年袁世凱權勢巔峰的時候,正計劃把漢治萍公司收歸國有,讓日本人的如意算盤沒有成功。現在孫中山缺錢,準備從日本借款千萬。

  日本人提出的條件就是拿走漢治萍公司。

  孫中山為難。

  因為孫中山知道,漢治萍這樣的公司是不能隨意的賣給外國。特別是目前的漢治萍公司,大都是張學文的控製之下。張學文的代表譚人鳳和孫中山談過。

  張學文和袁世凱一樣,都是準備把漢治萍公司收歸國有,至於欠日本人的錢,張學文願意慢慢的還。因為那筆錢太龐大,欠款大約兩千萬。這筆錢張學文現在可是拿不出來。

  可就算是拿不出來,張學文也已經準備把漢治萍公司收歸國有。

  明白張學文的打算,可是現在的孫中山完全是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

  他需要錢。

  不管幹什麽都需要錢。現在川湘滇黔鄂五省的報紙,還有川湘滇黔鄂五省革命黨人在上海這些地方舉辦的報紙,都對於孫中山寄予厚望。

  都高度評價孫中山。

  都指望孫中山能夠帶領南方各省北伐,徹底推翻北洋軍。把孫中山捧到了很高的位置,讓孫中山不知道該怎麽辦。在南京內部,妥協的氣氛很濃。

  都希望跟袁世凱談判。

  孫中山倒是希望能夠和袁世凱一戰,然後在談合作的事情。但想要打仗,就需要錢。所以孫中山隻能是和日本談判。除了日本沒有其他任何國家願意借給孫中山錢。但日本人的條件就是漢治萍公司。

  “展堂,你去和日本人繼續談。我找譚兄談談。”

  “總理,你真的要讓出漢治萍公司?我們就算說服了張學文,說服了湖北同誌。但一旦事情爆出去,輿論一定會抨擊我們。你可要三思。”

  胡漢民有些著急。

  胡漢民是真的為孫中山考慮。

  辛亥革命,其實是民族主義抬頭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革命黨很多都非常年輕,加入革命黨的都是一群學生。他們激進,他們有很強的民族感。

  這是一個很敏感的時刻。

  如果有人利用好了,那麽就能夠成為很強的助力。同樣如果用不好,就會割傷自己。

  孫中山不管在革命黨內部評價如何,同盟會實力派如何看孫中山,最起碼在學生群體當中依舊是領袖人物。那些學生隻要說起革命黨領袖,第一個必然是孫中山。就算是光複會的大本營江浙地區也是一樣。當孫中山在上海公開亮相的時候,不知道多少學生欣喜若狂。

  這就是孫中山多年革命宣傳後的影響力。

  孫中山目前在革命黨內部實力大損。

  黃興和宋教仁都開始和孫中山離心離德,光複會幹脆和孫中山鬧翻。而同盟會內部的一些實力派人物,如張學文這樣的,都開始對於孫中山的命令陰奉陽違。

  讓孫中山目前能使用的力量有限。

  如果再因為漢治萍公司的事情,激怒那些激進的學生,那麽名望也會失去。到時候孫中山就什麽都沒有。沒有名望,在同盟會內部沒有實力。

  “些許罵名我還不怕。你也知道臨時政府現在的情況,我也沒有辦法。”

  “總理,我們可以跟其他省份借錢。讓他們幫助臨時政府度過難關。隻要每個省份能給十來萬,我們就有不少錢度過難關。”

  “你看看這些。”

  孫中山無奈的把各省電報交給胡漢民。

  胡漢民看了一會之後,忍不住把各省電報直接摔在桌上,痛心的道:“他們簡直是……。”

  胡漢民生氣的理由很簡單。

  因為好多個省份的電報,竟然告訴孫中山,表示他們省份財政困難。要臨時政府撥款。這簡直是豈有此理。滿清末期,各省份的財政的確是入不敷出。

  包括川湘滇黔鄂五省都是如此。

  每年財政都有窟窿。不過好在張學文截留了武昌籓庫四千萬。

  而且現在是戰爭年代,張學文停了那些旗民的錢,還驅逐了不少滿清官員。少了給他們的錢,還有其他方麵的支出,所以錢才夠用。

  不過如果張學文明年不能夠整理五省財政,依舊會出現財政漏洞。

  但張學文他們就算有財政缺額,但最起碼有五省地盤,還是有收入的。但是臨時政府說是中央政府,其實能夠管的也就是南京一個地方。

  孫中山的命令出了南京,基本上就是廢紙。

  因此臨時政府是真的沒有收入。

  孫中山還沒有從各省收取稅收,這些省份竟然是跟孫中山要撥款。臨時政府哪裏有錢給地方撥款。

  “你現在知道了我們的情況。去和日本人談,出什麽事情,什麽罵名我都扛了。”

  “是。”

  胡漢民很是悲哀的離開了孫中山的總統辦公室。

  總統,總統。

  說是總統,誰知道這裏麵的困難。堂堂一個臨時政府的大總統,現在連一萬都拿不出來。這總統做的太憋屈。

  出來之後胡漢民忍不住長長的歎氣。革命如此艱難,當初總理要是聽我的話多好。以孫中山的名望,加上自己、廖仲愷還有一眾同盟會,留在廣東就大有可為。廣東經濟好,人口也不少,整合好了能夠訓練出幾萬兵馬。到時候北伐就遠比現在好。

  到了南京,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束手束腳。

  不過想起孫中山最後有一些悲切的語氣,胡漢民再次給自己鼓勁。總理為了錢的問題,甘願遭受萬人罵名,自己應該給總理分擔一些。

  很快整理自己的情緒,胡漢民堅硬的往日本人那裏去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