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長沙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847
  “稽停兄,辛苦了。”

  張學文回到了長沙,並沒有直奔家裏。而是先來到布政使衙門,現在的湖南省長辦公室,來見禹之謨。了解一下湖南目前的情況。

  看到禹之謨的時候,張學文嚇了一跳。

  禹之謨雖然本來就瘦小,但才五十來天沒見,禹之謨變得更瘦。眼睛都凹了進去,可以看出他眼睛裏麵的血絲。這段時間看起來禹之謨非常累。甚至應該是睡眠不足。

  “我有什麽辛苦。你在前線才辛苦。”

  “我又不需要親臨戰場,我有什麽可辛苦的。稽停兄,這段時間我知道給你的負擔太重。”

  湖南自從長沙起義之後,組建軍隊最多。從湖南進入湖北的軍隊,超過三萬人。而包括四川的部隊,他們的後勤都是湖南這邊管的。

  給湖南的負擔太重。

  禹之謨擔任湖南省長,為這麽多軍隊籌集後勤資金。還要梳理湖南這邊的官場,穩定湖南的局麵,身上的壓力真的很大。

  而且禹之謨年級不小。

  今年已經是四十五歲。在這個年代,四十五歲已經不是很年輕。五十來天沒有好好休息,現在沒有倒下,已經是身體相當棒了。

  “稽停兄,還是要保重身體。未來有很多的事情等著我們。”

  “你們兩個人,才一個月沒見,這麽客氣幹什麽。”

  寧調元看著兩個人的樣子,立馬就笑著打斷。雖然禹之謨和張學文兩個人年齡差距比較大,禹之謨比張學文大了近二十歲。

  但兩個人認識也有六年時間。

  張學文是一把手,禹之謨就是二把手。兩個人一直以來配合還是相當默契。

  “是啊,才一個多月。”

  張學文點點頭,然後露出笑容道:“不過這五十來天形勢發展很快,現在已經有一大半的省份宣布獨立。總理剛剛到了上海,估計很快就會去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已經是迫在眉睫。”

  幾個人都是麵帶喜色。

  畢竟大家拚死拚活的,目的就是為了共和。雖然隻是要成立一個臨時政府,但禹之謨也好、寧調元也好、劉道一也好,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不錯。

  因為成立臨時政府,那麽就表明革命成功一半。

  “炳生,聽聞霖生哥已經回國。”

  “我聽說了。”

  劉道一點點頭。

  張學文、劉道一、王亮幾個人都是一起長大,從小一起學習,私交是最好的。因此和劉揆一的私交也非常不錯。但劉揆一這一次回國,卻沒有來湖南,而是直接留在上海。

  對於劉揆一、劉道一他們來說,革命才是最重要的。他們兩兄弟都沒見麵五六年,但比起革命大業來說,這點兄弟情都不算什麽。

  “稽停兄、仙霞兄、炳生,臨時政府成立在即,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態度。我已經給總理和克強先生帶去了我的話。我支持總理擔任臨時政府的總統,支持克強先生成為大元帥。如果沒有大元帥這個職務,我支持克強先生成為陸軍部的總長。但是臨時政府在成立兩個月之內,必須要組織軍隊北伐。滿清皇帝不退位,絕不停止革命。如果臨時政府無法擔當這個重任,我們隨時都有退出的自由。臨時政府不北伐,我們自己組織北伐。”

  “好。”

  寧調元大喊一聲好。

  雖然已經是同盟會西南支部舉足輕重的人物,但寧調元的性格依舊。

  “子清,你說的太好。最近有很多很不好的風氣,大家說什麽革命到了現在已經可以享受果實。不少人都到我這裏,想要混一個官當當。還有不少人都支持和袁世凱談判,簡直把袁世凱當成了救世主。他們簡直都忘了革命的初衷,忘了我們革命的目的。而且我們革命,豈能是怕這個怕那個。如果總理和克強先生無法領導大家北伐,那就幹脆把位置讓出來。子清,如果不行,你上。”

  “仙霞兄,你真是。”

  寧調元就是這種性格,張學文也不能說什麽。雖然寧調元性子急,但他辦宣傳絕對是一等一的。現在同盟會控製的幾個報紙,辦的真是虎虎生威,打的其他一些報紙節節敗退。

  不僅僅是如此,這些報紙在上海、南京都有分社。在那裏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報紙,不停地宣傳川湘滇黔鄂現在的情況。

  寧調元在宣傳領域,真的是一員虎將。

  “這種話你可不能往外說。鈍初兄,已經對我非常不滿。如果這種話傳出去,對我們都不好。”

  “其實仙霞兄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一直很沉默的劉道一慢慢的開了口。說起來自從萍瀏醴起義之後,劉道一就一直很沉默。雖然他現在位置很高,但每次會議當中也是如此,話不會太多。

  隻是默默的做工作。

  萍瀏醴起義,幾千人的傷亡對於劉道一的刺激太大。以至於才二十七歲的劉道一,已經開始有白頭發。而且不少。都是因為他心思太重有關係。

  “雖然我對於南京的情況不算很了解,但我也知道那裏現在是泥潭。我們同盟會在那裏沒有多少力量,總理和克強先生就算去了南京又能幹什麽。當初克強先生和鈍初兄,選擇南京作為臨時政府的首都,本來就是錯誤的。選擇我們長沙,或者選擇武昌,都比南京基礎好。更是大有作為。”

  “你沒聽說過南京有帝王之氣。”

  寧調元調侃了一下。

  不過這倒不是寧調元瞎扯淡。很多人都說南京有帝王之氣,而且這句話出來很多年。很多人都相信這一點。

  “克強和鈍初這是懷疑我們,忌憚我們。”

  禹之謨在旁邊歎了口氣。

  禹之謨是聰明人,自從黃興和宋教仁他們和各省代表選擇南京作為臨時首都的時候,禹之謨就想明白原因。禹之謨和黃興私交非常好,和宋教仁也認識很多年。

  因此心裏難受。

  甚至禹之謨心中是比較生氣。如果從資曆、影響來說,黃興和宋教仁的確是革命黨領袖。他們從哪一個方麵來說都超過張學文很多。

  但是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

  不管你黃興、宋教仁資曆多深,名氣多大,現實情況放在這裏,你不能無視。張學文做出來的功績,成就遠遠超過他們兩個人。就是孫中山也無法和張學文相比。

  畢竟張學文促成了川湘滇黔鄂五省革命,還親自領導湘鄂聯軍和北洋軍打過仗,擊退過北洋軍。這樣的革命成績,在革命黨內部隻此一人而已。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和張學文比擬。

  這樣大的成績,已經是到了必須要承認張學文地位的時候。

  可是呢?

  千方百計的避開張學文,不滿意張學文,忌憚張學文。

  難道你們的地位就必須要高過張學文?

  禹之謨清楚明白宋教仁的想法。他們就是認為張學文不配當他們的領導,他們忌憚張學文的原因就是張學文資曆太淺,在同盟會地位不高。宋教仁他們總是認為他們自己的革命資曆深,他們在同盟會的地位高,就一定要領導張學文,而不能屈居於張學文下麵。但是想要領導張學文,又忌憚張學文手上的實力。所以才會選擇南京作為臨時政府的首都。

  先確定名分,然後用臨時政府來壓張學文。

  這才是讓禹之謨最生氣的。

  因為在禹之謨看來,相比起權力,革命成功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是革命黨,都是為了推翻滿清建立共和,豈能為了權位斤斤計較。誰的能力強,誰的功業高,就應該聽誰的話。

  而不是講資曆,擺地位。

  禹之謨雖然是黃興、宋教仁的老友,但禹之謨是絕對不讚成他們的做法。禹之謨認為以張學文目前的功業來說,已經足夠去追逐總統的位置。張學文也有能力成為總統。

  論起來,禹之謨的資曆也遠遠超過張學文。

  但禹之謨就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應該領導張學文。誰功勞大,誰能力強,就應該承認,就應該服從他的話。這是禹之謨一貫的想法。因此禹之謨不嫉妒張學文因為首義功勳,名望直追孫中山和黃興。在禹之謨看來這是張學文應得的。

  這麽一想,禹之謨就對於黃興、宋教仁都有很深的不滿。

  “哎呀,你們扯遠了。我的意思是我們五省,誰要去中央擔任職務。先說說我們湖南。”

  “沒這個必要。”

  禹之謨搖搖頭。

  然後很直接道:“子清,這個臨時政府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甚至是要什麽沒什麽。臨時政府能不能正常運轉都是一個大問題,我們沒必要蹚渾水。”

  “可是……”

  禹之謨是務實派。

  在禹之謨眼中,臨時政府能不能號令南方各省都有問題。現在川湘滇黔鄂五省都缺人,還去摻和臨時政府幹什麽。而且宋教仁他們未必就願意張學文派去的人擔任職務。

  “子清,我們還是按照我們的步伐繼續擴大實力,擴大控製區域。”

  “對。子清,我同意稽停兄的意見。我們先不要理會那邊的事情,估計他們也不喜歡我們太關注那邊。抓到手中的實力,才是實實在在的。”

  寧調元平常是有些瘋,但腦袋卻非常明白。

  現在又是一個大混亂的開始。這個時候真正擁有實力的人,才能夠大聲說話。隻要是聰明人,誰不是在瘋狂的擴充自己的地盤,擴充自己的實力。

  如上海的陳其美、廣西的陸榮廷、西南的張學文,包括共進會的陶成章。也在積極組建所謂的光複軍,自稱為光複軍總司令。也是積極的招兵,積極的籌款。

  “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這麽想。”

  張學文猶豫。

  如果可能,張學文當然不想理會臨時政府。南京被江浙聯軍攻破之後,裏麵的錢都被當時的部隊給搶光了。孫中山去了南京,估計南京的籓庫裏麵一個子都沒有。

  你沒錢,就沒資格說話。

  這樣的臨時政府,到時候估計還要跟人化緣。這樣的臨時政府張學文真的是看不上。可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麽想。

  有些人說不定很想去中央政府任職。

  “子清,該去的攔不住。趁著這個機會整頓整頓也非常不錯。”

  劉道一輕輕地說了兩句。

  劉道一這一次進行了川湘滇黔鄂五省會員的統計,最後弄出來的會員達到近三萬人。也有很多革命之後加入同盟會的。

  不過劉道一在統計過程當中,也有很多不滿意。

  因為同盟會會員的成分太複雜。在劉道一看來,有些人完全是混進同盟會投機的。這樣的人劉道一非常看不慣。甚至同盟會西南支部的有些高層,劉道一也不滿意。現在革命才剛剛開始,北方還在北洋軍手上。

  但已經有不少大佬,準備開始享受革命果實。

  這樣的人,如果要去中央政府任職,劉道一非常讚成。甚至劉道一希望直接讓他們從同盟會西南支部滾蛋。趁著這個機會整頓一下同盟會西南支部。

  “對。革命自由,要去的也留不住。”

  寧調元也是點點頭。

  “稽停兄,你看呢?”

  “我同意。沒有我們同盟會西南支部的同意,擅自去南京的,一律從同盟會西南支部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