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湖北布局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158
  “祖安兄,委屈你了。”

  “怎麽會。”

  譚延闓。

  張學文的確是準備離開武昌,回到湖南長沙。處理長沙的一些事情之後,還要去考察一下貴州、雲南。最後要去四川,一定要解決甘肅的問題。

  但是離開湖北之前,張學文要安排好湖北的一些事情。

  不過目前來說,張學文還沒有完全控製湖北。畢竟近衛軍和陸軍第一鎮還留在湖北,並沒有跟隨北洋軍回到河南,和張其鍠的第一軍對峙。

  就是林祖坤的第四軍,也在那裏呼應第一軍。

  當然就算如此,張學文也是不放心。因此把朱慶瀾的第三軍第五師放在武昌附近。軍隊方麵來說,張學文在湖北已經是站穩了腳跟。

  有些原來屬於其他省份的部隊,現在裏麵也有一大堆的湖北人。

  就如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他們在漢口保衛戰損失慘重,因此補充的新兵很多都是湖北人。不過這也是張學文希望的。

  但控製軍隊,還不至於控製湖北。

  張學文還要在湖北留下管理民政的。張學文選擇了譚延闓。雖然張學文一直非常忌憚譚延闓,但譚延闓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留在湖南,譚延闓的影響力太大。

  如果讓譚延闓主政湖南,那麽湖南的政務係統很快就成為譚延闓私人的。因為譚延闓在湖南影響力太大,人脈太廣。幾下之間,湖南上上下下都會成為譚延闓的人。

  但是到了湖北,譚延闓雖然也是影響力很大,但比不上在湖南。畢竟譚延闓不是湖北人。所以張學文就認命譚延闓為湖北民政長,幾乎跟湖北省長沒什麽區別。

  然後任命蔡濟民為湖北副民政長,同時也擔任武昌市市長。管轄武昌、漢口、漢陽幾個地方。

  任命王憲章為同盟會西南支部湖北分部的負責人。

  三方麵算是可以互相牽製。

  譚延闓是湖南立憲派領頭的,蔡濟民是共進會的高層,王憲章更是文學社的社長。留下軍隊穩定局麵,然後讓他們三個人負責湖北的事情。

  但和當初張學文答應給譚延闓的湖南省長的位置不同,所以張學文跟譚延闓道個歉。

  “子清,你放心。湖北的問題我一定給你梳理幹淨。不管是孫武留下的問題,還是湯化龍他們的事情,我都會幫你解決幹淨。”

  譚延闓很直接。

  雖然是湖北,不是湖南。但譚延闓心中並沒有感到生氣。甚至譚延闓知道張學文為什麽讓自己在這裏。除了忌憚自己在湖南的威望之外,更多的是想要梳理一下湖北這邊。

  湖北各種勢力很多。

  雖然張學文憑借著吞並共進會和文學社,加上強橫的軍事實力站住湖北。但湖北畢竟有各種組織,進入同盟會的共進會、文學社,還有和孫武一起出走的共進會。

  當然除了這些勢力,還有湖北的士紳。

  這都是湖北本地勢力。張學文到了現在的位置,做到現在已經很不錯。雖然壓製了不少人,但也僅僅是掩蓋了矛盾而已。不過張學文的身份,做到現在已經是無法繼續做下去。如果繼續做下去,就會嚴重的得罪人。

  張學文需要一個人幫助,幫助自己梳理這些關係。

  目前湖北本地革命黨沒有這樣的人手。最適合的就是眼前這位譚延闓。張學文沒有明說,但聰明的譚延闓已經是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譚延闓如果是在湖南,絕對會小心翼翼。因為他本身就是湖南士紳的代表,不可能對他們下狠手。但是在湖北,他完全是外人。

  他可以下狠手。

  對於譚延闓來說,他越來越看好張學文的未來。因此他願意成為張學文手上的一把刀,幫助張學文梳理一下湖北官場。

  聽到譚延闓的話,張學文很高興。

  譚延闓真是聰明人。難怪曆史上湖南革命黨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被他玩弄於鼓掌之間。後來還是國民黨大佬,從孫中山開始到後來的蔣介石,對於譚延闓都非常待見。

  譚延闓這種能力,不服都不行。

  “祖安兄,你我還年輕。”

  不說張學文,就算是譚延闓現在也不過三十一歲。還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未來在政壇上蹦躂三四十年沒有問題。張學文也是暗示譚延闓。

  都年輕,把目光看的遠一點。

  “是。你我還年輕。”

  譚延闓哈哈大笑。

  如果說以前的譚延闓隻是考慮湖南的問題,那麽現在的譚延闓已經在憧憬未來去中央部門。張學文推辭總統的位置,那些年輕的革命黨人歡呼張學文高風亮節,有些張學文的嫡係人馬感到憋屈。

  但譚延闓不一樣。

  譚延闓就感到張學文此人的可怕。

  連近在咫尺的總統位置都推辭,這才是幹大事的。

  因此譚延闓越來越感覺到張學文是個人物,未來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年輕革命黨多得是熱血,卻不懂這些道道。譚延闓是官宦世家出身的人,一看就明白張學文玩什麽把戲。

  張學文絕對不是對於總統的位置不感興趣,而是在以退為進。不僅得到了好名聲,還得到了實惠。

  然後先看看情況。

  這才是做大事情的人。

  “祖安兄,有什麽事情可以隨時找張廷輔和彭楚藩兩個人。特別是有事情解決不了,可以隨時找彭楚藩此人。我準備讓彭楚藩擔任未來的湖北警察廳長。讓高元藩擔任武昌警察局長,汪秉乾擔任襄陽警察局長。”

  “我知道。”

  譚延闓明白,張學文對待共進會和文學社是有所不同的。

  共進會的不少人,張學文都是提拔到最高指揮部,也就是調到中央。像劉公、居正、張振武這些人都是調到最上麵,擔任重要位置。

  一個個算是位高權重,但很少留在地方的實力派。不掌握地方的實力。

  如果說共進會留在湖北的實力派人物,也就是目前的蔡濟民,還有就是黃申薌有個部隊。但也僅僅如此。而且蔡濟民當初跟著孫武離開,和劉公他們的關係也不太好。

  因此可以說大部分的共進會大佬都給張學文弄到身旁。

  而文學社就完全不同。

  張學文讓他們一個個都成為了掌握實權的實力派。不是占據湖北巡警係統,就是成為軍隊高層。在湖北這個地麵上,文學社原來的會員個個都舉足輕重。

  對於張學文這點小伎倆,譚延闓心知肚明。

  共進會大佬名氣大,張學文怕他們的影響力太大,在地方盤根錯節,以後不好控製。所以全弄到上麵,看起來高高在上,權力很大。但其實權力上的限製比較多。

  而文學社的人名氣小,地位低。在武昌起義之前,都是基層小軍官。現在張學文大力提拔他們,以恩情拴住他們。讓文學社的人,對張學文忠誠。

  用兩種方式,來控製湖北革命黨。

  現在來看效果真的不錯。共進會的大佬都是讀書人出身,自身比較好名聲,到上麵工作之後都非常滿意。而且張學文給的位置也算是位高權重,隻不過開始遠離湖北而已。

  至於文學社就不用說。

  他們被張學文委以重任,一個個在湖北占據重要位置。對於張學文非常感激,一個個慢慢的成為張學文的嫡係。畢竟一個個能夠有現在的地位,張學文的提拔是很重要的。

  正是張學文這種做法讓譚延闓更喜歡。

  有能力、有心機。

  “祖安兄,還有一個。湖北這地方外國勢力也強,特別是英國人。我還是那個意思,勾踐臥薪嚐膽,我們現在和他沒什麽區別。我們隻能先當孫子。以前怎麽樣,我們現在就怎麽樣。”

  湖北這邊相比川湘滇黔四省來說,外國勢力更大。需要考慮外國的很多立場,這讓張學文很無奈,但有時候又必須要考慮。

  “我知道怎麽處理。”

  “不過,祖安兄。我們雖然當縮頭烏龜,但也不能太過縱容這幫人。如果有犯法的外國人,該處罰的時候千萬不要猶豫。如果我們太軟,這幫強盜還真以為我們是泥捏的。”

  等有一天試試。

  現在大方向上,張學文不能得罪外國勢力。但是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滅滅外國人的威風還是可以的。畢竟現在的張學文也已經是傭兵十多萬、稱霸一方的霸主。

  如果太軟弱,這幫洋鬼子就會小看張學文。

  “恩。你放心,一些提氣的事情我會做的。”

  “還有。祖安兄,你可以試著和他們接觸。表示我們願意貸款,願意用他們的貸款來修鐵路。而且可以告訴他們,是一大筆貸款。”

  “子清,你真的要貸款?”

  譚延闓皺了皺眉。

  譚延闓雖然是一個政客,但也有他反對的。就如把中國的鐵路利益、礦產利益等等交給外國人。

  “哼,就是要穩住他們。我隻是告訴他們,我們革命黨願意和他們做生意。祖安兄,我現在需要時間。我隻要穩住他們兩三年時間,那麽以後我們就再也不用看他們的臉色。”

  張學文等一戰。

  隻要一戰開始,他們都是棒槌。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那就拜托了。祖安兄,湖北就拜托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