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臨時政府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601
  “子橋兄,我早就從頌雲兄那裏聽說過您的大名。”

  會議結束,還有很多需要弄得東西。就說最簡單的,總參謀部那麽多機構,雖然上麵不少人已經有任命。但是這些機構要完善,就不是幾天之內能夠完成的。

  利用這段時間,張學文再次頻頻和軍隊高層見麵。

  如果說會議之前和軍隊高層的見麵,那是為了會議的順利進行。那麽會議之後和軍隊高層見麵,是是為了增加和軍隊高層的感情。

  因為這些軍隊高層,張學文自然和不少人關係不錯,或者之前就認識。但有些人張學文卻從來沒有見過,或者說從來就不認識他們。

  雖然張學文已經做了很多的工作,防止軍隊出現軍閥。但現在畢竟是1911年,誰也不敢保證這一點。不說其他人,就說說張本的部隊。

  他的部隊就是他一手打造出來的。從護商隊開始,到後來的巡防營,這個部隊就是張本私人部隊。如果有一天他真的有其他的想法,張學文還真是很難控製。目前的川湘滇黔鄂五省部隊,有不少是這樣的情況。雖然張學文進行了軍改,但急促之間,還無法完全改變這樣的情況。

  控製軍隊,有些人當然是用組織控製,有些人要用恩義拴住。

  而且以後有什麽事情的時候,張學文如果得到軍方高層的支持,很多事情也好辦很多。現在張學文控製同盟會西南支部,等到哪一天張學文控製同盟會的時候,控製力可能就沒有現在這麽強。到時候位置不安穩,有軍隊的支持,會是非常大的幫忙。軍隊永遠是一個最敏感的問題,因此是必須要掌握在手中的。

  “子清,我雖然早就知道革命黨年輕,但你這麽年輕的革命黨領袖卻是難得一見。”

  朱慶瀾嘖嘖讚歎。

  說起來朱慶瀾和張學文兩個人都是兩個省份的重量級人物。當然朱慶瀾在四川地位更高,權力更大。不過幾天之間兩個人的位置完全出現變化。

  隨著這一次的軍改,張學文已經是實質性的西南王,地位陡然提升很多。

  “子橋兄,這就高看我了。你應該知道我們湖南最不缺少的就是革命黨。就說說我那位老鄉宋教仁,就比我大兩歲。還有幾年前領導我同盟會第一次起義萍瀏醴起義的劉道一,跟我年級一樣。我們湖南年紀小,革命資曆超過我的一抓一大把。”

  這不是張學文謙虛。

  現在的革命黨就是如此。很多革命黨十六七歲就已經是學生領袖,十八九歲名氣已經很大。和他們相比,張學文二十歲才進入華興會,革命資曆完全比不上他們。

  “就因為這樣,更讓人佩服。子清,我聽說臨時政府要成立了?”

  “是。”

  朱慶瀾雖然之前不是同盟會,但自從支持四川革命之後,自然而然要進入同盟會。不然這一次也不會成為第三軍的軍長,擁有三個師。

  隻不過畢竟是外人,張學文分給他的三個師沒有一個是他的嫡係部隊。

  餘欽翼和彭遂良的兩個師,加上熊克武的一個師。雖然熊克武的部隊是來自四川的部隊,但是和朱慶瀾沒有關係。朱慶瀾是新軍統製,而熊克武的部隊是同盟會在重慶發展的部隊,主要是李湛陽在重慶的巡防軍發展而來的部隊。兩個人之前沒有任何的淵源。

  也算是一種製約。

  當然如果朱慶瀾以後的表現好,對於他還是會大用的。畢竟他現在還沒有四十歲,還屬於年富力強的時候,就算退休也有二十多年時間。這樣有能力、又年輕的軍官,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和朱慶瀾相似,湘北指揮使王正雅、譚延闓他們都加入同盟會。不管他們是因為什麽,就算是為了投機革命,反正他們姿態都挺好,願意加入同盟會。因此張學文現在都委以重任。唯獨蔡鍔始終不願意加入同盟會。

  可能蔡鍔真的是梁啟超的忠實信徒。

  但張學文的做法很簡單。你加入同盟會,那麽高官厚祿都有。按照你的能力,政府高官還是軍隊高層,都有你一席之地。但你不加入同盟會,那麽對不起,同盟會的官位沒有你的份。

  蔡鍔在攻破武昌開始,一直是湘鄂聯軍的總指揮。但因為他不願意加入同盟會,這一次軍改根本就沒有他的位置。如果他願意加入同盟會西南支部,這一次的總參謀長位置就是他的。

  可能那些加入同盟會的,反而更多的是牆頭草。但對於張學文來說,牆頭草能用。反而是蔡鍔這種,有自己一套想法的人,現階段反而是不能用。

  朱慶瀾是哪一種,張學文不清楚。但朱慶瀾很有能力,這一點張學文清楚明白。

  “在哪裏成立。”

  “應該是南京。”

  朱慶瀾皺了皺眉道:“子清,為什麽不是武昌,或者是長沙。我認為武昌最合適。”

  朱慶瀾很懂得擺正自己的位置。

  他是同情革命,心中還有那麽一點支持革命。所以才會對於革命黨很是容忍。而且他心中不是沒有期待。當林德軒、程潛他們起義找他的時候,他也不是不想在這個混亂的情況下做一些美夢。

  但等到光複成都,光複重慶之後,他才明白四川同盟會還隸屬於同盟會西南支部。領導西南支部的竟然是湖南巡警道張學文。

  當知道這些之後,他立馬擺正位置。把自己也當成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一員。

  “子橋兄,給你說實話吧。宋教仁他忌憚我,不會選擇武昌或者長沙。不過他已經給我發出了電報,希望我去參加臨時政府的成立大會。”

  朱慶瀾點了點頭,聽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朱慶瀾不是傻子,他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麽多年,這點小貓膩還是知道的。同樣是革命黨,同樣是同盟會,但張學文實力膨脹很快。作為當年張學文的領導,宋教仁他們忌憚張學文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朱慶瀾很快道:“其實,子清。以你的功績,以我們現在的實力,何必管其他人的想法。我們完全可以自己在武昌成立臨時政府,或者你完全可以去南京競選總統。”

  “我?總統?”

  “是。”

  朱慶瀾很肯定的道:“子清,我來之前程潛找過我。我也和其他人,包括熊克武、彭家珍、蔣翊武、彭遂良、劉顯世他們都討論過。”

  張學文臉色立馬變得嚴肅。

  因為朱慶瀾說的這些人,都是軍隊高層。代表軍方實力派的意見。這裏麵熊克武的部隊是同盟會在重慶招募的部隊,當中熊克武的威望很高。

  彭家珍的部隊,裏麵就有彭家珍的巡防營。彭遂良不用說,他的主力部隊是他在湘潭帶了多年的巡防營。劉顯世的部隊,一半是他多年的巡防營,另外一半則是貴州新軍。

  這個時代就是如此。

  特別是巡防營的部隊,很多都是主官的嫡係人馬。所以就算張學文一直在削弱軍閥誕生的可能,但有些事情急不來。畢竟那是曆史形成的。

  因此就目前來說,這些軍隊主官分量還是非常重的。

  “子清,我們都認為你應該競爭總統的位置。”

  張學文笑了笑。

  心中明白一點。革命形勢現在越來越好,革命黨的想法也開始變化。畢竟現在全國十幾個省份獨立,革命黨勝利看起來並不遙遠。

  有些革命黨開始有其他的想法,開始有野心是正常的。

  如果說剛開始革命的時候,張學文需要用組織來壓著同盟會西南支部。然後用首義功臣的巨大聲望來和革命黨領袖對抗,開始整合西南的部隊,那麽到了現在這些開始變得虛化。

  因為張學文已經成為川湘滇黔鄂五省革命黨的代表,也是川湘滇黔鄂利益的代表。

  現在隨著大家要分革命果實,開始排排坐吃果果,這些人當然希望張學文更進一步。因為他們明白,隻有張學文更進一步,他們才能夠更進一步。張學文和川湘滇黔鄂五省的利益已經是連在一起的。

  到了現在,有很多人都希望張學文入主中央,他們也好一起升官發財。

  不說其他人,就說說這些軍方高層。現在他們是師長、團長,等到張學文真的成為總統,他們說不定立馬就更上一層樓。成為左右中央政府的軍事力量。

  軍閥,所謂的軍閥應該就是這樣出現的。

  可能開始的時候,軍閥他們本人還沒有想過。但是他們手底下那些人都不滿足於自己的地位。就會推著這位往前走,最終成為曹操一樣的人物。

  張學文搖搖頭,道:“子橋兄,我感謝你們的抬愛。但我是不會去競爭總統的位置。我們同盟會能做這個位置的隻有總理一個人。”

  就是那些和張學文關係很好的將軍,張學文也不太可能把心裏話都說出來,更何況是朱慶瀾。

  南京臨時政府那就是一個爛攤子,那就是一個泥坑。南京周圍的江浙地區,那就是光複會的地盤。不要說光複會的老巢浙江,那裏完全是光複會策動起義。

  就是上海,有一半的貢獻是光複會。然後就是江蘇。能夠策動程德全和革命黨合作,裏麵就有光複會的貢獻。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光複會和同盟會關係不好,或者說孫中山和光複會大佬陶成章、章太炎的關係非常不好。

  把臨時政府放在南京,怎麽控製江浙地區。無法控製江浙地區,哪裏有錢。臨時政府需要的錢更多,沒錢你什麽都不是。

  現在南京聚集一大堆的軍隊。裏麵有新軍、巡防營,還有各大會黨武裝。幾萬幾萬的部隊,估計成立臨時政府的時候,都有超過十萬部隊。

  這麽多部隊,沒錢發薪水,累死他們。

  張學文現在主要的工作是整合川湘滇黔鄂五省,然後看看袁世凱的虛弱,給袁世凱一擊。而不是為了一個總統的虛名,去蹚渾水。

  “孫中山?”

  朱慶瀾一臉嫌棄道:“我們在這裏拚死拚活,終於有了這麽好的局麵。他憑什麽就過來當總統。”

  “子橋兄,話不能這麽說。如果沒有總理倡導革命多年,怎麽會有那麽多年輕人成為革命黨。包括我在內,很多年輕人當年留學日本,都是為了去認識總理的。”

  “那也不能他想,他就成為總統。”

  “嗬嗬。這個就留給南京那些人想吧。你放心,不管誰當總統,我們五省不會有任何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