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軍改3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4216
  “同盟會西南支部各部隊整編如下。”

  蔣作賓說到這裏,很多將軍才精神一震。因為對於很多將軍來說,他們大部分都要在一線部隊,也就是作戰部隊。因此他們更關心自己能夠有多少部隊。

  “張其鍠。”

  “到。”

  “張其鍠,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下轄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

  “是。”

  本來張學文是想讓張其鍠在自己旁邊,擔任自己的總參謀長。但是最後想了想之後,還是放他出去。張其鍠是大才,留在自己這裏實在是大材小用。

  張其鍠如果繼續從軍,那麽就是可以坐鎮一方的帥才。就算從政,可以輕鬆成為地方大員,如果去中央能夠成為軍機大臣。這樣的大才,張學文實在是不想留在自己身邊浪費。

  “曾繼梧擔任第一師的師長,趙恒錫擔任第一軍副軍長兼任第二師的師長,程子楷擔任第一軍參謀長兼任第三師的師長。”

  “是。”

  曾繼梧是最高興的。

  他因為沒能夠參加起義,所以一直留在長沙做新兵工作。本來他一直帶著一支新兵師,沒想到這一次一下成為了第一師師長。

  第一師是張其鍠的嫡係部隊,是長沙巡防營改編而成。

  楊文鼎成為湖南巡撫之後,最器重的就是張其鍠。因此在資源上也是往張其鍠的部隊傾瀉。導致長沙起義的時候,張其鍠的部隊有4700多人,比湖南新軍人數還要多。而且武器裝備很精良,訓練很出色。

  加上經過了漢口保衛戰,經過戰爭之後戰鬥力更加強悍。在川湘滇黔鄂部隊當中,第一師的戰鬥力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雖然趙恒錫和程子楷都進入軍部,隻要一有機會就會成為軍級幹部。現在是因為軍官缺乏,他們才兼任。可是曾繼梧一點不羨慕。

  因為他成為了第一師的師長,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曾繼梧知道,如果這一次的軍改他沒有趕上,那麽以後那些原來的同學都要直接甩開他了。

  “第一軍其他軍官任命很快就會下達。”

  “第一軍接受補充之後,就要北伐。把近衛軍和陸軍第一鎮趕出湖北。因此第一軍每個師滿編八千人,總動員部率先補充第一軍。”

  第一軍,也就是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在此次漢口保衛戰傷亡非常嚴重。

  但同樣,他們經受住了戰爭考驗。活下來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隻要補充新兵,稍加訓練,到時候戰鬥力就會非常強大。如果傷病回歸,那麽一定會成為整個中國都數得上號的精銳部隊。

  目前川湘滇黔鄂五省軍隊當中,第一軍是戰鬥力最強悍的部隊。

  “羅佩金。”

  “到。”

  “羅佩金擔任第二軍軍長。”

  “是。”

  “第二軍下轄第四師,第六師,第十一師。第四師師長彭家珍,第六師師長劉顯世,第十一師師長程潛。程潛擔任第二軍副軍長,兼任第二軍參謀長。”

  幾個軍,張學文可不會按照省份來決定。

  如果真的按照省份,那麽很快就會出來所謂“湘軍”、“滇軍”、“川軍”、“鄂軍”這種說法。因此進行混編是最好的。

  當然一旦混編,那麽摩擦肯定會有的。

  本來第二軍軍長,張學文是屬意程潛的。可是湖南高級軍官太多,第一軍軍長已經是張其鍠,如果第二軍軍長又是程潛那就說不過去。

  而且羅培金是雲南革命黨二號人物,在同盟會西南支部都是能夠排的上號的人物。同盟會內的地位,遠遠超過程潛。因此讓羅培金成為第二軍軍長。

  這都是一種平衡的手段。

  有些時候這樣不利於軍隊的戰鬥力,但卻有利於團結。兩害相權取其輕,對於現在的張學文來說,整合五省部隊,團結五省部隊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軍駐守勳陽府到保寧府這段,負責湖北西部和四川北部的安全。也準備策應甘肅和陝西的革命黨。”

  “朱慶瀾。”

  “到。”

  “朱慶瀾擔任第三軍的軍長。”

  “是。”

  說起來朱慶瀾以前並不是同盟會的人,以前張學文也不認識朱慶瀾。但對於朱慶瀾的大名卻是如雷貫耳。朱慶瀾是四川總督趙爾巽一手提拔的幹將。

  他的發跡就是在東北,在趙爾巽擔任東三省總督的時候。曆任三營統領,鳳凰、安東知縣,東三省營務處會辦,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任陸軍步隊第二標標統。

  清宣統元年(1909年),趙爾巽調四川總督,隨之入川,任四川巡警道,第三十三混成協協統,旋升陸軍第十七鎮統製,成為四川軍隊的最高老大。

  比張學文在湖南混的還好。

  張學文明麵上也僅僅是湖南巡警道。可是這位即是四川巡警道,還在四川新軍擔任老大,權力大的無邊。因此林德軒和程潛兩個人在新軍發展,是繞不過這位。

  別看朱慶瀾這麽牛氣,其實現在的朱慶瀾也不過三十七歲而已。三十七歲的年級,就已經是四川巡警係統的老大,四川新軍的老大。

  這樣的實力派人物,在目前的中國各省都找不到幾個。

  可惜朱慶瀾祖籍是浙江紹興,出生於山東。而四川新軍的兩個主要將領林德軒和程潛是湖南人,下麵的軍官大部分都是四川人,很多都出自於四川武備學堂。因此在現在這個地域矛盾很大的年代,朱慶瀾並不能完全控製這些新軍。四川新軍的很多四川籍的軍官,都把朱慶瀾當成是外人。

  要是朱慶瀾是四川人,那麽他會被人當成是“四川袁世凱”。

  朱慶瀾很聰明,而且他在新軍當中是有親信人馬,而且不是一個兩個。當中最著名,而且在新軍當中位置很高的,就是剛剛來到長沙駐防的薑登選和郭鬆玲。

  薑登選和郭鬆玲,都是朱慶瀾的嫡係人馬。都是他從東北帶到四川的。

  因此對於新軍當中的情況朱慶瀾一清二楚。可他一直都是睜一眼閉一眼,才讓同盟會在四川發展那麽好,能夠在新軍當中發展那麽快。

  後來林德軒和程潛要鼓動新軍起義,他們就推舉朱慶瀾擔任新軍起義總指揮。

  朱慶瀾看到形勢,認為可以支持革命黨,因此接受林德軒和程潛的提議。成為了成都起義的總指揮。這一次軍改也成為了第三軍軍長。

  “第三軍下轄第五師,第十三師,第十六師。第五師師長彭遂良,第十三師師長熊克武,第十六師師長餘欽翼。”

  “是。”

  “林祖坤。”

  “到。”

  “任命你為第四軍軍長。”

  “是。”

  “第四軍下轄第十師、第十七師、武昌城防兵。第十師師長林祖坤兼任,吳兆麟擔任參謀長。楊傑擔任第十七師師長。第十七師下轄原教導旅和漢口民軍,教導旅改編為五十五旅,方聲濤擔任旅長。漢口民軍改編為五十六旅,唐犧支擔任五十六旅旅長。武昌城防部隊改為第十八師,張廷輔擔任十八師師長,黃申薌擔任十八師參謀長。十八師下轄五十七旅和五十八旅、五十九旅。五十七旅旅長顧品珍,五十八旅旅長王正藩,五十九旅旅長劉繩武。”

  “十八師坐鎮武昌府,兼顧漢口和漢陽。第十師和第十七師坐鎮黃州府。”

  “是。”

  雖然張學文已經是壓了足夠的湖南人,但是名單出來高層將領依舊是湖南人為主。這絕對不是張學文故意的,而是實在是如此。

  不要說在湖南,就是在四川、湖北軍隊高層很多都是湖南人。沒辦法高層軍官本來就這些,幾乎一大半都是湖南人。當然也跟湖南人投軍很多有關係。

  不過年輕一輩當中貴州人也不少。就如張學文非常欣賞的王天培,鄧漢祥都是貴州人。

  “殷承獻。”

  “到。”

  “殷承獻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

  “是。”

  這已經是第二個雲南出來的軍長。

  不過大家並沒有說什麽。畢竟在目前川湘滇黔鄂五省當中,最強大的除了湖南,就是雲南的軍隊。當然其實湖北也有很出色的軍官,可惜他們都不在湖北。如吳祿貞、藍天蔚都在東北,陳宦在德國。

  因此這一次的高級軍官除了湖南人之外,就數雲南部隊出來的多。

  “第五軍下轄第八師和第九師,獨立第三旅。殷承獻兼任第八師師長,唐繼堯擔任第九師師長,張貫夫擔任獨立第三旅旅長。第五軍駐紮衡州府、桂陽州、郴州。”

  殷承獻的部隊,第八師和第九師都是雲南新軍直接改編的,戰鬥力很是不錯。而獨立第三旅是湖南南路巡防營和當地民軍組成的部隊。本來是獨立一團和獨立二團,兩個團長分別是張貫夫和譚二式。這一次整編為獨立第三旅,進入第五軍的編製。

  而且正是因為第五軍的雲南烙印太多,因此張學文反而是讓他們駐紮在湖南。

  “楊任。”

  “到。”

  “楊任擔任貴州護軍使,兼任第十四師師長。駐紮貴陽。”

  “是。”

  “沈汪度。”

  “到。”

  “沈汪度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下轄第七師、第十五師。第七師師長李鴻翔,第十五師師長庾恩暘。”

  “是。”

  相比起前線來說,貴州、雲南等地的兵力就開始下滑。一個軍也就有兩個師,而且很多師隻有編製,兵力缺乏。

  “林德軒。”

  “到。”

  “林德軒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下轄第十二師、第十九師。林德軒擔任十二師師長,劉存厚擔任十九師師長。”

  “是。”

  蔣作賓一個一個的進行任命。川湘滇黔鄂五省總共任命七個軍,十九個師,加上一個獨立旅。人數超過十萬人。

  “現在有些部隊隻有編製,並不是滿編狀態。這些部隊需要等待總裝備部和總後勤部統一的安排。大家回去之後,根據自己部隊的情況,可以給上麵打報告。”

  “張本。”

  “到。”

  “任命張本為川湘滇黔鄂五省剿匪總司令,級別相當於師級。從此刻起,剿匪的時候,所有的地方部隊、巡警都要受張本的節製。張本原來的部隊改編為獨立第一旅,四川重慶民軍部隊改編為獨立第二旅。都要接受剿匪司令部的命令。”

  “是。”

  “不過,張司令。我總參謀部對於張司令有要求,最多三年時間。必須要清除五省土匪,再也不許出現土匪的情況。如果完成,那麽最少官升兩級。如若完不成……”

  “我退軍職。”

  張本是聰明的,同樣也是心氣很高的。

  張學文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封了自己一個剿匪總司令的位置。不說其他的,剿匪張本是很有心得的。畢竟張本就是打土匪起家的。

  從當護商隊開始,到後來的巡防營,張本幹的就是剿匪。

  而且官升兩級,師級官升一級就是軍級。剛剛蔣作賓公布的時候可是說過,目前幾個部的部長職位和軍長是一個級別。

  官升兩級就是最高的軍頭了。

  因此張本知道這是一個機會。

  蔣作賓說完了之後,李書城站了起來,道:“對於目前各省都有陸軍小學,武昌還有陸軍中學,還有雲南講武堂等等,我們認為是一個浪費。所有的陸軍小學都裁撤,變成普通的中學堂。武昌陸軍中學改編為武昌陸軍大學,雲南講武堂改編為雲南國防大學。”

  “隻要擁有高等中學堂學曆,或者同等學曆的人,都可以考試考武昌陸軍大學和雲南國防大學。兩所大學,會是我們川湘滇黔鄂五省唯一的兩所軍事大學。”

  “當然軍隊的軍官,學曆不夠的定時也需要到陸軍大學或者國防大學深造。”

  “趙又新擔任武昌陸軍大學的校長,我會親自兼任國防大學的校長職務。陸軍小學裁撤之後,文化教官留在學校,等待學校變成普通中學堂。戰術教官到我這裏報道,按照實際情況安排他們。”

  李書城說完之後,蔣作賓再次道:“至此我川湘滇黔鄂五省軍隊的整編工作完成。以後沒有軍務部的命令,任何省份都不許私自擴軍,私自弄一些軍隊番號。軍隊的番號,隻有軍務部有權增加和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