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袁世凱和黃興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4199
  “克強兄,你終於到了。”

  上海碼頭。

  宋教仁、陳其美等同盟會幾個大佬人物,在碼頭迎接黃興的到來。對於孫中山和黃興來說,黃花崗起義對於他們的打擊非常大。

  兩個人都認為中國革命需要更長時間。

  因此孫中山去了美國,黃興去了香港。倒是一直在同盟會不顯山不露水的宋教仁這個時候更有魄力。並不像孫中山和黃興那樣意誌消沉,相反來到了上海準備成立中部同盟會,積極領導長江地區的革命。

  其實宋教仁已經做的很好。

  他不僅聯絡了和同盟會鬧翻的光複會,還有同盟會分離出來的共進會,還有南方各地區的革命黨。光複會主要是江浙革命黨,共進會雖然說是包含十多個省份,其實主要都是湖北人。

  而宋教仁成立中部同盟會,那是聯係了光複會、共進會,還有廣西、雲南、安徽、江西、湖南、四川這些南方省份都包括在內。

  要不是張學文提前成立同盟會西南支部,那麽中部同盟會的聲勢絕對會很大。

  宋教仁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長江中下遊這些省份一起發動起義。所以他計劃當中成立的中部同盟會,是南方十幾個省份同盟會的合作。

  當然因為張學文的橫空出世,宋教仁的中部同盟會並沒有完全成立。被張學文的同盟會西南支部打亂了節奏。中部同盟會還沒有成立,張學文在長沙就開始了起義。

  黃興是在香港聽到了湖南獨立的消息,讓他大為欣喜。

  當時他立馬就準備回到湖南,但是還沒有動身,就聽到了雲南獨立的消息。之後他在路上聽到貴州、四川接連獨立。因此黃興立馬從香港坐船來到上海,在來的路上聽到了陝西獨立、江西獨立,這些好消息。

  革命形勢如此的變化,讓黃興非常震驚,也非常興奮。

  “鈍初,英士,我一直坐船,雖然能夠聽到一些零星的消息,但不是很準確。你們給我說說現在的情況。”

  黃興很著急。

  宋教仁其實比黃興更著急。本來中國的革命是他們這些同盟會領袖領導的。雖然中間有過光複會的出走,共進會的成立等等。

  但是說起革命黨領袖,孫中山、黃興、宋教仁他們才是排最前麵的。

  宋教仁也一直這樣認為。認為他們才是中國革命的領導者,中國革命也必須是他們領導。

  可是現在情況非常不好。

  國內形勢變化太快,有些人崛起速度太快,快的讓人來不及反應。如首義功勳張學文,名望現在是如日中天。全國各地的革命黨和年輕學生,都往張學文現在的武昌奔去。他們都已經把張學文看的和孫中山和黃興一樣的革命黨領袖。這讓宋教仁很是擔心。

  宋教仁本來就有一些神經衰弱,自從張學文橫空出世之後,宋教仁一邊感到高興,一邊卻非常擔憂。導致現在宋教仁是成宿成宿的睡不著覺。

  現在看到黃興到來,他總算是放下了心。

  宋教仁雖然也是革命黨領袖之一,但是他本人沒有孫中山和黃興的威望。就算是在湖南革命黨當中,宋教仁也無法讓人信服。

  宋教仁在東京本部的時候,很多湖南革命黨就不服氣宋教仁。這一點宋教仁有自知之明。

  可是黃興不同。

  黃興是無可爭議的湖南革命黨領袖,甚至可以說是兩湖革命黨的領袖。說起來黃興就是兩湖革命黨的代表人物。在兩湖地區,論威望就算是孫中山也比不了黃興。因為黃興本人就是湖南人,在湖北上學,是兩湖地區出來的最知名的革命黨領袖。

  黃興的到來,在宋教仁看來,是一次整合兩湖革命黨的好機會。目前的國內革命黨當中,兩湖革命黨的實力最為強大。

  因此宋教仁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跟黃興說了。

  黃興聽完之後,沉默片刻道:“我們去武昌。”

  “克強先生,我認為應該先去湖南。”

  陳其美在旁邊聽了一會之後,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陳其美,這是同盟會在上海的頭頭。說起陳其美,就不得不說他的弟弟陳其采。

  陳其采是比蔡鍔更早的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在湖南新軍當中也是大名鼎鼎。因為他是湖南新軍第一任的五十標標統,還擔任過四十九標的標統。也是湖南陸軍小學堂的提調。

  當年陳其采還在上海的時候,青幫大佬,甚至可以說是當時青幫輩分最高的一位青幫大佬範高頭的弟子打了洋人。當時英國要求清政府把他交出來。

  事情到了陳其采這裏。陳其采斷然拒絕引渡的要求,還告訴英國人,是英國人先打侍應生。所以要求審判那個英國人。陳其采當時的態度堅硬。到了最後是英國人賠禮道歉。

  這件事情讓陳其采在上海灘的名氣大振,也讓青幫大佬範高頭非常感激。因為當時自己的手下,一旦被英國人審判,那麽他這個青幫大佬就會顏麵掃地。

  正是因為這個事情,讓範高頭對於陳其采非常感激。

  後來陳其采離開上海,來到了湖南新軍。但範高頭並沒有忘記陳其采的大恩,知道陳其美是陳其采的哥哥之後,就跟他結拜為兄弟,告訴青幫小弟們,以後一定要尊重陳其美。

  這一下就讓陳其美成為青幫輩分非常高的人,是大字輩的青幫大佬。青幫在上海的勢力很大,雖然還沒有成為上流人群,但手底下的弟子很多。

  憑借著這個優勢,陳其美在上海青幫遊刃有餘,上海的革命形勢完全打開。連孫中山和黃興都大為吃驚。

  因為在此之前,甚至一直到1908年陳其美都是革命黨小輩,基本上沒有人聽過他的名字。孫中山、黃興他們就更不用說。可是在同盟會陷入低迷的時候,陳其美在上海異軍突起,成為同盟會在國內成績最亮眼的地方。也讓陳其美成為孫中山最倚重的幹將。

  “恩?”

  “克強先生,這個張學文冒頭太快。他怎麽想我們誰也不知道。克強兄,你應該先去湖南,穩住後方。然後再去武昌前線。”

  黃興皺著眉頭看了看陳其美。

  黃興雖然不是聰慧異常的人,但陳其美的意思他聽懂了。陳其美這是告訴黃興,先去湖南,憑借著黃興的身份搞定湖南革命黨。直接斷了張學文的後路。

  陳其美這個建議是對於張學文極度不信任。

  宋教仁在旁邊聽到陳其美的話,臉色一亮。相比起張學文,宋教仁當然是更信任黃興。在宋教仁看來,能夠領導中國革命的就隻有黃興。

  現在湖南省長是禹之謨,這是黃興的摯友。還有湖南很多革命黨,都跟黃興、宋教仁有很深的交情。宋教仁認為隻要黃興回到湖南,那麽湖南革命黨一定會推舉黃興成為領導人。

  這是宋教仁小看張學文在湖南六年多的努力。

  如果湖南能夠這麽輕易被人抄了後路,那張學文在湖南六年不是白待了。長沙府目前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是駐紮萍瀏醴地區的張本獨立旅。

  長沙府還有上千巡警,那更是張學文一手打造的。就算政府部門來說,彭邦棟、寧調元手握重權的人,哪一個是那麽容易倒向黃興和宋教仁的。

  就連禹之謨,雖然和黃興私交很好,但讓他斷了張學文後路,也不一定同意。更何況其他人。

  “不。”

  黃興搖搖頭。

  黃興明白陳其美的意思,也看出宋教仁的同意。但黃興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不想革命還沒有成功,就做那種爭權奪利的事情。

  因此他斷然拒絕。

  然後跟宋教仁道:“鈍初,我們還是趕緊趕到武昌去見見子清。英士,上海就交給你了。上海關係重大,一旦上海革命成功,整個中國革命都會有大的改變。”

  “是。”

  陳其美點點頭。

  但心中卻是鄙視黃興。陳其美號稱是“四捷”,就是口齒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動捷。其實陳其美最厲害的不是他的敏捷,而是他的果斷。

  這個果斷,包含著陳其美的狠辣。

  陳其美從小做工,在一家當鋪就幹了十二年,然後又在同康泰絲棧做了兩年佐理會計。後來還是他的弟弟陳其采出錢,讓陳其美去日本留學,學習警察和軍隊。當時的陳其美都已經是二十八歲。

  回國之後,很快就開始混跡青幫。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曆,陳其美是非常果斷。誰要是敢擋他的道,他就要讓那個人消失。

  現在張學文大勢已成,聲勢慢慢的蓋住孫中山和黃興,成為革命黨名氣最大的領袖之一。不僅僅是名氣最大,實力也已經是革命黨當中之最。這個時候不去限製他,以後誰能夠製住他。

  迂腐。

  陳其美非常看不上黃興。現在革命大好形勢,這個時候不去整合張學文的實力,以後拿什麽跟張學文爭鬥。

  如此優柔寡斷,成不了大事。

  …………

  “袁世凱要來了。”

  張學文看著電報,臉上的擔心越來越濃。

  雖然北洋軍已經南下,在漢陽和漢口和革命軍對峙,也時常你來我往打兩槍。但其實雙方並沒有爆發太大的戰爭。北洋軍磨磨蹭蹭,並不聽從滿清陸軍大臣蔭昌的命令。

  朝廷實在是無奈。

  因為現在形勢是越來越著急。自從川湘滇黔四省獨立之後,現在陝西獨立,江西獨立,湖北也要獨立。而且其他南方省份,甚至是北方的山西、山東、東北都蠢蠢欲動。

  攝政王載灃已經是手忙腳亂,對於袁世凱的條件隻能是係數同意。袁世凱很快就掌握滿清軍政大權,已經準備南下來到前線。

  張學文知道,一旦袁世凱來到武昌前線,到時候就是真正的刺刀見紅。袁世凱來到前線,肯定是為了要給南方革命軍一個下馬威。

  告訴南方革命軍,在北洋軍麵前你們屁都不是。怪怪的聽自己的話,不然消滅你們。

  現在布置在漢陽和漢口的部隊是湖南新軍改編的趙恒錫第二師,湖北新軍改編的林祖坤第十師,還有就是策動漢陽、漢口獨立的湖北新軍和當地民軍組成的部隊。

  人數倒是不少,但北洋軍南下的人數也不少於革命軍。

  “閏農兄,你認為應該怎麽辦?”

  張學文問了問張孝準。張孝準現在是張學文指揮部的參謀長。張孝準站起來,指了指地圖道:“張其鍠的第一師,應該立即奔赴前線,作為預備隊。然後加緊訓練我們的新兵。”

  “恩。”

  “還有,程潛的十一師,熊克武的十三師,彭家珍的第四師,他們應該直接進入襄陽府,和陝西革命黨合作威脅河南,威脅北洋軍的身後。”

  “劉顯世的第六師,羅培金的第九師應該直接進入漢陽府。從側翼支援我們。”

  進入湖北的革命軍真不少。

  目前在湖北的革命軍加起來有五萬多人,而且還在不停的招新兵。在武昌短時間之內已經是招了近兩萬人的新兵。麵對北洋軍,大家都有壓力。張孝準做了一套方案。

  “不過最終還是要看我們能不能擋得住北洋軍。漢陽、漢口能不能保住。”

  現在就是搶時間。

  隨著陝西、江西的獨立,滿清已經在風雨飄搖當中。如果再有幾個省份獨立,到時候北洋軍要對付的就不是湖北一地。

  那樣武昌這邊的壓力也會減少。

  “對。”

  張學文同意張孝準的看法。

  整體來說,還是要看能不能擋住北洋軍。

  蔡鍔,蔡鍔。你可不能讓我失望。

  “閏農兄,準備準備。我們一起去漢陽。”

  “好。”

  “報告。”

  “說。”

  前線,必須要去。不僅可以鼓舞士氣,還能夠增加張學文的名望。

  “上海的電報。”

  張學文接過電報看了看,表情很是平靜。但心裏卻翻江倒海,因為上海來的電報內容很簡單。就是黃興和宋教仁已經動身來武昌。

  黃興要來了。

  “閏農兄,看來我們要推遲去前線的時間。”

  “發生了什麽事情。”

  “克強先生已經動身,這兩天就會到我們武昌。先去迎接一下克強先生。然後再去前線。”

  “克強公要來。”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