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越來越嚴重的分歧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169
  “仲文,你簡直是湖北人的恥辱。你就這樣把我們湖北革命的領導權給斷送了。你會成為我們湖北的罪人,你就是罪人。”

  “堯卿兄,我是湖北人,但我更是中國人。我們的眼光不能隻看湖北一地,要看整個中國革命。”

  劉公看著暴跳如雷的孫武,很平靜的說話。

  其實劉公也好、居正也好,他們這一次投誠,心裏都是不舒服的。畢竟他們當年成立共進會,就是反對孫中山和黃興的兩廣策略。

  當時成立共進會,雙方是鬧得非常不愉快的。

  同盟會認為共進會是叛徒,共進會則認為孫中山、黃興不重視長江流域的革命。雙方的意見分歧很大。甚至劉公、居正他們是有跟同盟會一較高下的雄心壯誌。

  想要在長江地區做一番大事情。到時候讓孫中山、黃興他們看看,到底是誰正確。

  可惜現在他們還是要跟同盟會低頭。

  而且他們都是湖北人。雖然兩湖一直關係非常緊密,而且在湖北革命黨當中有很多湖南人。但讓他們跟湖南人低頭,總是感覺不舒服的。

  不過這些不舒服,是人之常情。

  隻要是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私心,都會有普通人的感情,肯定會有所不舒服。

  但劉公是一個光明磊落的革命者。心中雖然有自己的小九九,可是比起自己的那點私心,他更希望革命成功。為了革命成功,劉公願意做一些讓步。

  “扯淡。”

  孫武直接打斷了劉公的話。

  “你們不就是看張學文勢力大,想去抱大腿而已。一群牆頭草。我是絕對不會承認這樣的結果。武昌是湖北人的武昌,湖北更是湖北人的湖北。共進會也不是你們幾個說了算的。這幾年都是我在管理共進會,你們有什麽資格做出這樣的選擇。沒有我的同意,共進會進入同盟會的這件事情,是無效的。”

  “堯卿兄,你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現在的你,哪裏有一點革命者的樣子。”

  “哼。”

  孫武冷笑,然後看著劉公道:“我在國內革命,為革命把生死置之度外,奮不顧身革命的時候,你還在日本。我準備武昌革命的時候,你還在醫院養病。共進會這幾年在國內的發展,都是我在負責。共進會能有現在的聲勢,都是我的功勞。你有什麽資格質疑我革命者的身份。”

  孫武直接指著劉公的鼻子罵。

  說的雖然很偏激,但大體也不算太差。

  共進會的頭頭,雖然不敢說是孫武。但是共進會在國內,特別是在湖北的發展,孫武的貢獻居功至偉。沒有人能夠超過孫武,劉公不行、居中不行、張振武也不行。

  因為共進會在國內,就是孫武負責的。

  這一次孫武和湯化龍合作,湖北不少共進會會員都是跟著孫武一起出走。就是因為孫武在國內多年,在共進會會員當中影響力巨大。

  當然孫武這句話也有些片麵。

  就如劉公。

  劉公此人在日本和中國兩地奔波,宣傳革命,購買武器。而且共進會發展用的經費,一大半都是劉公私人讚助的。都是劉公變賣自己家產,支持共進會發展的。

  如果沒有劉公的資助,共進會的經費早就枯竭,根本就不可能有現在的發展。

  “堯卿兄,你是革命功臣。但現在革命還沒有成功,我們在漢口、江夏和北洋軍對峙。這樣重要的時刻,我們起內訌,這是在幫助北洋軍,幫助滿清。難道你真的要如此?”

  劉公還是苦口婆心。

  共進會本來在湖北實力很強。可是隨著張學文帶著大隊兵馬進入武昌,吞並文學社之後,共進會的實力已經大大縮小。

  如果共進會再次分裂,那麽共進會就真的要分崩離析。

  劉公相信,隻要共進會不分裂。就算是進入同盟會西南支部,在裏麵也是一個重要派別。張學文在考慮平衡利益的時候,絕對要考慮共進會的立場。

  “張學文給了你什麽好處,許給你什麽高官。讓你這樣來勸我。”

  孫武不屑的回應。

  “砰——”

  劉公忍不住怒拍桌子。

  劉公是有私心,但更多的是為了大局。如果劉公他們跟著孫武一起胡鬧,武昌說不定真的會出現分裂的情況。如果擋不住北洋軍,大家都得喝西北風。

  他不允許孫武如此汙蔑他。

  “堯卿兄,我希望你不要越走越遠。不要被權力迷住了眼睛。”

  “不牢你費心。我是不會向張學文搖尾乞憐的。”

  “堯卿兄,我就問你一句話。”

  劉公最後探口氣,準備再次說服他。因此道:“北洋軍就在漢口那邊,和他對峙的除了我們湖北新軍改編的第十師之外,剩下的都是湖南來的部隊。如果這個時候和張學文鬧翻,他帶領湖南軍隊離開武昌,就憑我們湖北現在的軍隊能擋得住北洋軍嗎?”

  “哼。我們武昌有的是熱血青年。隻要張學文讓出武昌財政,把漢陽兵工廠還給我們。我們就有足夠的錢和武器招募部隊。”

  聽到孫武的話,劉公是徹底死心。

  現在湖北除了新軍改編的第十師之外,根本就沒有正規部隊。就算有錢有武器臨時招募部隊,也都是一群新兵。拿什麽對抗北洋軍。

  孫武已經瘋了。

  真的瘋了。為了湖北的領導問題,孫武真的瘋了。劉公也不想繼續勸孫武。

  “堯卿兄,好自為之。”

  …………

  “王天培,是吧。”

  “是,總指揮。”

  看到張學文一下就能夠叫出自己的名字,王天培非常高興。畢竟張學文現在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負責人,掌管川湘滇黔鄂五省革命。

  這五省目前擁有快十萬的部隊,高級軍官多的數不勝數。

  張學文能夠記得自己一個小小的營官,王天培當然欣喜。

  二十三歲。

  還是熱血沸騰的年紀。

  “楊傑有什麽事情。”

  王天培目前是楊傑教導旅的一名營長。目前楊傑的教導旅在武昌城外進行訓練,包括程子楷的第三師。因為程子楷的部隊七八成都是新兵,教導旅是學生軍。

  張學文不允許他們直接參加戰鬥,最起碼要有足夠的訓練。

  所以在武昌城外弄了一個兵營,讓他們在那裏訓練。

  “總指揮,鄂軍師還有不少趕來的會黨,他們無法進入武昌城。在武昌城外圍,簡直是亂搞。一點秩序都沒有,還有一些人到了晚上就會劫掠旁邊的村莊。時常會出現搶劫強奸的事情。每天都有人過來喊冤。旅長讓我匯報給總指揮。”

  “該死。一群土匪。”

  會黨真是優缺點都很明確的一股力量。

  和滿清打仗的時候,說實話會黨貢獻不小,犧牲也不小。雖然現在獨立的幾個省份,都是新軍主力。但是沒有會黨搖旗呐喊,就不會有那麽大的聲勢。

  甚至有些省份的獨立,會黨是主力軍。不說其他省份,就說說四川的獨立。雖然是新軍當主力,但是重慶那邊獨立,一大半的部隊都是哥老會的部隊。可以看出會黨的影響力。

  可是一旦革命成功,會黨的很多缺點就暴露出來。

  沒有紀律,沒有追求。

  很多會黨跟曆史上很多農民暴動一樣,稍微有點權力,就開始爭權奪利。然後不懂得約束自己的部隊,簡直跟一群土匪一樣。

  殺人、搶劫、強奸。

  現在武昌外圍來了不少會黨的部隊,紀律太差。這樣的報告張學文已經是聽到了好幾次。要不是當初張學文雷霆手段處理了鄂軍師,把他們趕出了武昌。

  這些人說不定就真的要洗劫武昌。

  “他們的武器裝備如何?”

  “很落後,而且很少。十個人當中也就有兩三個人有武器,而且武器也是很破舊。”

  “紮營的情況呢?”

  “漏洞百出。”

  “好。”

  張學文點點頭。走了兩步之後,對著鄧漢祥道:“鳴階。”

  “到。”

  “以同盟會西南支部的名義,給湖北軍政府發一個通告。限他們一天之內把違反軍紀的那些人都送到軍法處。”

  “是。”

  “告訴敘甫,整頓軍紀從這些會黨武裝開始。不用管對象是誰,也不用管會出現什麽影響。該怎麽判就怎麽判,一次性槍斃上千人也在所不惜。”

  “是。”

  鄧漢祥接受命令。

  張學文想了一下道:“王天培。”

  “到。”

  “回去傳我命令。告訴程子楷和楊傑,準備作戰。從現在開始計時,如果一天之內他們不交出違反軍紀的人,你們不用等我命令。隻要時間一到你們兩支部隊立馬出動,解除他們的武裝,然後看起來。如果發生突發情況,他們可以臨機決斷。控製局勢之後,等待軍法處的何遂前去接收。”

  “是。”

  會黨武裝已經到了不可不整頓的地步。

  畢竟普通百姓分不清誰是誰,會黨武裝會極大地敗壞革命軍的名聲。張學文是絕對不能容許他們敗壞革命軍名聲,連帶著影響革命黨的名聲。

  該殺就殺,絕對不能手軟。

  反正這些部隊也不是張學文的部隊。順帶著打擊一下孫武在武昌的力量。這些部隊全都繳械,該槍斃槍斃。徹底斷了孫武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