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最後的準備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2956
  “幹線國有,那我們的錢怎麽辦?”

  “朝廷完全是玩我們。”

  “皇族內閣,這是皇族內閣。那要我們幹什麽,還做什麽立憲。”

  1911年,也就是宣統三年的5月8日,清政府實行所謂責任內閣製,成立由十三名國務大臣組成的新內閣,以慶親王奕匡為總理大臣。十三人中,滿清貴族九人,漢族官僚僅四人,而滿洲貴族中皇族又占七人。

  這就是曆史上臭名昭著的皇族內閣。

  一時之間輿論一片嘩然。

  其實說起來這一次的皇族內閣,也算是清朝的一次小進步。畢竟也算是開了一個內閣,真正開始實現立憲的第一步。而且這一次內閣的人選,一個個也算是滿清貴族當中的改革派。雖然有庸碌不堪之輩,但大部分都是改革派。

  比如,總理大臣奕匡雖是個貪官,卻是公認的改革者,公開主張三權分立;載澤、溥倫、善耆、紹昌是最熱心的憲政實踐者,也是滿族權貴當中最有學識的成員,政治傾向相當開明,甚至暗中與梁啟超等“逆黨”往來不絕。

  但這些沒什麽用。還是激起了大家的憤怒。

  從這次的皇族內閣可以看出,攝政王載灃的幼稚和貪婪。

  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之下,誰會關心這一次責任內閣,每個人的能力、政治傾向等等。人們看到的是,這一次的皇族內閣大部分都是宗室,漢族大臣隻有四個人。吃相實在是太難看。

  因此一時之間迎來了大爆發。

  當然隨著皇族內閣,還出來了一個東西,那就是幹線國有。

  比起皇族內閣來說,幹線國有其實是很好的一個政策。目前的中國鐵路混亂,每個省有每個省的標準。這樣以後幾個省份的鐵路就很難接上。

  不僅僅是如此,有些省份有錢。就如江浙地區、廣東地區他們有錢,可以民間辦一些短途的鐵路,也有人才可以管理鐵路運營。但是像湖南、四川、貴州、雲南這些地方偏僻落後,民間根本就沒有錢。

  民間資本也是如此。

  很多人投資鐵路,不過是看到了一些鐵路有點利潤空間。而且正是因為沒錢,他們就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籌資,其實更多的隻是前景。基本上就沒有幾個開工的。

  像湖南士紳力量如此強大,擁有如此多的大地主。但就算是湖南也沒有多少民間資本去建設鐵路。

  本來鐵路這種東西,就是需要國家去規劃。而且需要的是國家統一的規劃。隻不過這些年朝廷沒有錢,所以就弄了公私合營,還有中外合營。要麽是借外國的錢,要麽就想借民間的錢。

  可是效果都不好。後來不少人就提議朝廷,鐵路這樣的東西就應該是國家來辦。所以就出來了幹線國有。

  因此說起來幹線國有是正確的事情。

  可惜載灃這個人還是太年輕,就跟皇族內閣一樣,想的倒是不錯。但處理事情太拙劣,完全沒有想過如何安撫那些士紳,直接就宣布幹線國有。

  這些士紳本來就因為皇族內閣憋了一肚子氣,又出來幹線國有豈能善罷甘休。他們不少人可是往鐵路上投入了不少錢,你說一句幹線國有,我們的損失怎麽辦。

  因此南方這些省份的士紳現在都是義憤填膺。

  湖南也是如此。

  看著這些士紳一個個大罵朝廷,張學文坐在一邊露出微笑。辛亥革命與其說是革命黨推翻了滿清,還不如說是地方實力派背棄了滿清。

  其實中國很多改朝換代就是如此。

  當年滿清能夠入主中原,除了軍事方麵,明朝內部的內耗等等事情之外,還有就是那些大地主的選擇。他們最終是選擇滿清,背棄明朝。

  不然如果那些地主都不願意選擇滿清,那麽憑滿清那點力量根本就不可能統治中國。

  皇族內閣,幹線國有。

  終於出來了。

  時機也到了。

  “子清,你怎麽不說話。”

  李燮和悄悄的和張學文說話。兩個人並沒有坐在顯眼的地方,而是看著這些立憲派一個個控訴清廷。張學文笑著對李燮和道:“柱中兄,越是這樣,對我們不是越有利嗎?”

  “對。”

  李燮和微微一笑。

  李燮和在同盟會西南支部的地位非常高。畢竟他掌握著錢袋子,甚至是整個後勤部門,就連同盟會西南支部擁有的兵工廠都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

  這幾年憑借著同盟會西南支部的發展,李燮和的生意已經在川湘滇黔四省完全鋪開。有了官府的幫忙,他的生意是越做越大。

  他的能力也體現無疑。

  組織。

  後勤的組織非常出色。而且他一直都是以立憲派的麵孔出現在大家麵前,誰也不知道他是目前同盟會西南支部的重要頭頭之一。

  “柱中兄,聽聞你最近在湘潭買了一個船隊。我也想去看看。”

  “沒問題。我這幾天有時間,我們一起去看看。”

  “好。”

  …………

  1911年5月27日,湖南湘潭。

  很嚴肅。

  彭遂良兩個營巡防營已經是完全散開,還有林支宇的巡警局也是如此。隻是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了在這裏召開的同盟會西南支部的擴大會議。

  這一次來的人不少。

  川湘滇黔四個省重量級人物都到了,同盟會西南支部大部分大佬人物都在這裏。湖南這邊不用說,四川那邊的楊庶堪、張培爵、程潛、林德軒、熊克武,雲南的李根源、羅佩金、張開儒、唐繼堯,還有貴州的張百麟、平剛。

  可以說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領導人都聚集一堂。

  湖南這邊就更多。

  張學文、禹之謨、劉道一、仇亮、譚人鳳、趙恒錫、彭邦棟、楊任、程子楷、鄒永成、劉玉堂、李燮和。

  這裏麵劉道一目前負責常德和澧州、嶽州,仇亮掌握情報係統,譚人鳳是西南支部的秘書長,趙恒錫代表湖南新軍,彭邦棟是長沙府的軍事部長,楊任是負責寶慶府、阮州、靖州的軍事工作,程子楷負責新軍後勤,鄒永成動員南路巡防營,劉玉堂是接觸會黨。

  可謂是管著方方麵麵。

  這裏麵有名有姓,官位高的也不在少數。這麽多人聚集湘潭,絕對不可能安全。不管做的有多保密,都不可能。當然張學文可不會盲目。

  結婚。

  張學文的婚姻就放在了1911年6月10號。

  這些人都是過來祝賀張學文結婚的名義來到湘潭的。反正這段時間陸陸續續有很多人過來這裏。有湖南各地士紳,也有湖南各地官員,以及張學文的朋友等等。因為張學文的結婚,是張家和龍家的聯姻。有了這樣的借口,張學文也好保證他們的安全。

  “大家都各自介紹了自己部門的工作,我相信大家也已經了解了我們同盟會西南支部目前大致的情況。黃花崗起義,我們犧牲了那麽多烈士,革命也陷入了低穀。總理和克強先生都離開了國內,他們現在具體在哪裏,我也不清楚。雖然如此,我們不能失去信心,相反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扛起革命的旗幟。”

  張學文坐在最上麵做總結發言。

  “我說一下我們的計劃。我們準備率先在湖南革命,我們已經有了完整的計劃。湖南成功之後,其他三省必須要響應。而湖南這邊我已經有了計劃。然後四省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革命。我們先完善一下計劃。”

  起義。

  這是起義之前最後的會議。

  “現在我代表同盟會西南支部做一下分工。”

  在這次會議之前,張學文已經和同盟會西南支部的高層,還有軍事部談過起義的步驟。

  因此張學文就開始布置同盟會西南支部起義的計劃。湖南這邊張學文會全權負責,貴州由張百麟和平剛負責。然後任命楊任為貴州軍事部長,目前貴州新軍的營官帶劉建藩擔任貴州軍事總幹事。

  四川是楊庶堪擔任起義總指揮,張培爵為副總指揮。林德軒擔任軍事部總指揮,程潛擔任副總指揮,策劃新軍起義。

  雲南是李根源擔任總負責,而起義總指揮選擇了蔡鍔。

  雖然蔡鍔不是同盟會,但他的能力和威望是大家都肯定的。由羅佩金、張開儒為副總指揮,唐繼堯和劉存厚進入起義指揮部。

  分工完成。

  張學文很是激動,這一天他等了很長時間。麵對大家道:“我們倡導革命多年,同盟會成立也有六年時間。為了這一天我們等了太久太久。這一次我們一定要一擊必中,徹底推翻滿清。”

  “推翻滿清!推翻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