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共進會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3207
  “炳生兄,今天是你來,如果換一個人來,我們早就轟出去了。”

  孫武看到劉道一冷笑。

  孫武在共進會的地位很高,是共進會湖北地區的負責人。孫武此人很厲害,1900年唐才常自立軍起義的時候,孫武就是當時嶽州總司令。

  孫武作為湖北人,和湖南革命黨關係也很深。

  而且孫武此人很聰明。回到湖北之後,他說自己是孫中山的弟弟,然後以這個身份活動。這個身份對於孫武的革命有很多方便之處。

  其實這可以看出孫中山在革命黨當中的威望。

  雖然同盟會現在分崩離析,同盟會本部完全是一盤散沙,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會員。甚至同盟會本部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會員。

  但就算是如此的情況,孫中山在國內年輕人當中的威望依舊很高。

  孫武說自己是孫中山的弟弟,很多年輕人就會信服他。

  “嗬嗬。堯卿兄,你這是意氣用事。”

  劉道一沒有生氣,反而是打趣一下孫武。不過孫武一點沒有領情,依舊是冷冰冰的臉色。旁邊的彭漢遺看大家有些僵著,所以笑著道:“兩位,我們要談的事情很多,不要這樣。”

  彭漢遺是共進會的外交部長,也是共進會的重要人物。

  可是他出來說話,竟然沒有人響應。相反共進會幾個大佬,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哼。炳生兄,你們做事總是不地道。”

  焦達峰是最生氣的。

  共進會成立的時候,會員就有上百人。涵蓋了南方十來個省份,這裏麵最憋屈的就是焦達峰。其他人就沒有像焦達峰這樣灰溜溜的離開自己家鄉的例子。

  因此看到劉道一最為生氣。

  “是。你們的確不地道。”

  鄧玉麟接了焦達峰的話。

  鄧玉麟和焦達峰、孫武、彭漢遺他們不同。鄧玉麟是土家族,從小家裏就非常窮,沒能夠好好讀書。十四歲的時候,父兄都餓死。十五歲的時候母親也死,鄧玉麟將其母抬回石橋坪求地安葬,無奈地方族中強蒙不允許,任大雨淋屍。鄧玉麟悲憤欲絕,扶棺長哭:“百姓死無葬地,此世道不改,我輩怎生!”

  十六歲的時候,他就去張之洞的自強軍當兵。

  到了這裏他才慢慢的接收新的思想,而且他本人能力很強,因此在軍隊當中是如魚得水,名氣也漸漸大了起來。後來共進會回到了湖北,孫武就看上鄧玉麟。鄧玉麟也進入了共進會,成為了目前共進會的頭頭之一。

  因為他這樣的出身,所以他是並不認識劉道一的。

  但對於劉道一,他是相當佩服的。畢竟劉道一曾經指揮了萍瀏醴起義,是不少革命的的偶像。不過他也不滿意湖南同盟會。

  太過分。

  不僅僅是驅逐了焦達峰,還挖走了楊任和餘昭常兩個人。

  “堯卿兄、鞠蓀兄,如果你們繼續這樣的態度,對於我們雙方都沒有好處。難道這是幾位希望的。如果如此,我立馬回去。”

  共進會幾個重要頭頭,劉道一幾乎都認識。

  他們的實力,劉道一也清楚明白。和目前湖南同盟會,或者說和同盟會西南支部相比,實力差了不知道多少個等級。

  劉道一是非常渴望和共進會合作。

  畢竟湖北是湖南門戶,湖北革命成功,對於湖南有巨大的好處。不然湖北新軍總是讓人提心吊膽。可是看共進會這些人的態度,劉道一也有些不滿。

  當初共進會的成立,張學文也好、劉道一也好、譚人鳳也好、禹之謨也好,大家都是非常生氣的。畢竟你完全可以有其他的選擇,為什麽就一定要成立一個共進會。

  在同盟會眼中,共進會就是一個叛徒組織。

  劉道一作為同盟會大佬,沒有指責他們分裂同盟會已經是很克製自己。

  “炳生兄,不要生氣。不過你們做事不地道。鞠蓀兄的事情先不說,世漢兄的事情你們怎麽說?”

  孫武立馬質問劉道一。

  劉道一心中明白,劉玉堂離開共進會來到湖南,讓孫武他們非常生氣。畢竟劉玉堂人送外號“劉大爺”,對於共進會聯絡會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可是劉玉堂選擇去湖南,怎麽能讓孫武不生氣。

  “堯卿兄,這是劉玉堂自己的選擇。我們隻是發出了邀請而已。如果你們有需要,我們也可以給你們支援的。”

  “你……”

  孫武站了起來。

  不過他還是坐下來,看著劉道一道:“炳生兄,我們也別耍嘴皮子。你就說說,你們想怎麽和我們合作。”

  “簡單。建立一個攻守同盟。我們兩個省份,不管是哪一個省份先起義,另一方在十天之內響應。為了這個我們做一個溝通的通道。你認為如何?”

  …………

  “世漢兄。”

  劉玉堂。

  青幫響當當的“大”字輩老大,江湖人稱“劉大爺”。相貌堂堂,甚至身上有一股書卷味。張學文可是知道劉玉堂,此人可是沒有上過幾天學。

  可是在一個青幫老大身上,有一股書卷氣讓張學文非常驚訝。

  目前已經是1909年的年末,馬上就是1910年。離辛亥年是越來越近,離波瀾壯闊的辛亥曆史也是越來越近。張學文目前已經開始整合湖南的軍警,還有湖南各方勢力。

  但有一股勢力,張學文還沒有控製住。

  會黨。

  雖然張學文不喜歡會黨,但會黨的實力和影響力,張學文也是無法忽略。而且張學文非常擔心會黨的破壞力。如果不能把他們控製住,對於未來的革命也會出現影響。

  所以現在要開始注意。

  “譚胡子說的時候我還不太敢相信。子清,我真是佩服你。”

  劉玉堂是真的非常驚訝。

  劉玉堂和譚人鳳關係很好。當然這得益於譚人鳳此人在湘鄂贛桂這些省份交遊廣闊,會黨當中影響力很大有關係。這幾個省份有名有姓的會黨頭頭,革命黨人,譚人鳳基本上就沒有不認識的。

  劉玉堂正是因為相信譚人鳳,才會選擇來湖南。

  “世漢兄,你就在漕幫,我有些問題想要谘詢你。”

  “請說。”

  “會黨的想法到底是什麽。他們積極參與反清活動,我想總不至於真的是為了什麽‘反清複明’。”

  反清複明。

  如果是順治的時候,或者是康熙年間,張學文還能夠相信。畢竟那個時候滿清剛剛入主中原沒有多久,明朝滅亡也沒有多長時間。而且當時還有鄭成功的後代割據。

  當時還有很多忠於明朝的人,這個張學文可以理解。

  可是現在都什麽時候。

  滿清統治中國都超過兩百年時間,明朝消失都兩百年時間。張學文才不相信什麽“反清複明”這樣的東西。可是會黨到底需要什麽,張學文必須要知道。

  “怎麽說呢。”

  劉玉堂頓了一下道:“會黨的出現原因很多。雖然很多人都說現在南方的會黨都是當年反清複明的組織分裂出來的,但這句話正確也不正確。的確大家的老祖宗很多都是可以從天地會找出關係。但會黨並不是滿清時代出來的,之前就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

  張學文點點頭。

  洪門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會黨,然後有從漕幫變化而來的青幫,還有四川起源的哥老會。他們很多都可以和天地會扯上關係,但又不完全是天地會。

  因為會黨這種組織曆史很久,並不是滿清入主中原之後才出現的。

  “其實大部分會黨的想法很簡單。他們就想光明正大的在白天活動。他們都希望拿到一個真正官方認可的身份。如果滿清能夠滿足,很多會黨頭頭是不會去造反的。像我們青幫不少頭領,都希望官方認可,能讓他們光明正大的開堂口。”

  聽到這個張學文立馬沉思。

  對於如何處理會黨,張學文是想過很多。但首先就要知道會黨的需求。以前張學文隻知道會黨的破壞力強,但聽劉玉堂的話,知道自己對於會黨的判斷有些是武斷的,偏差的。

  劉玉堂的意思很簡單。

  那就是會黨基本上都沒有什麽身份,很多都是最底層掙紮的人。他們希望拿到一個光明正大的身份,有些會黨老大希望能夠公開開堂收徒。

  可是張學文未來的考慮當中,是絕對不會允許這些會黨存在的。要麽他們轉行,做一些合法生意。不然張學文是絕對不允許這些會黨盤踞地方,收取保護費之類的。

  因為這些錢本來是政府要拿走的,他們拿走了,就會讓政府損失很多。而且他們好聽點叫會黨,如果按照張學文在的那個年代的說法就是黑社會。

  “世漢兄,如果我讓這些會黨公開注冊。但他們必須要把他們的會員資料公開給政府,你認為他們會同意嗎?”

  張學文是一定要根除會黨的。

  可是也不能直接全麵取締。那就是要跟幾萬、幾十萬的會黨正麵衝突,完全是得不償失。還是應該想想辦法。

  “估計很難。”

  劉玉堂想了一下,慢慢的搖了搖頭。

  張學文歎了口氣。看來怎麽對付會黨還要好好考慮考慮。如果實在不行,就把幾個劣跡斑斑的會黨頭頭公開處決幾個,威懾一下會黨。

  “世漢兄,常德、澧州、嶽州的會黨工作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