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支持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2996
  “你要等什麽時機。”

  “幾省能夠一起暴動的機會。”

  “幾省一起暴動?”

  程子楷沒明白張學文是什麽意思。

  張學文看著程子楷,輕聲道:“川湘滇黔,我們四省在兩個月前剛剛開了一個會議,成立了同盟會西南支部。決定四省統一領導,統一安排。也準備統一一個時間,一起起義。”

  “同盟會西南支部?”

  程子楷反複的說著這個名字,突然道:“子清,我們同盟會可沒有這樣的機構。我們湖南是中部同盟會下轄的省份,四川他們是隸屬於西部同盟會的。”

  程子楷是同盟會的副執事,對於同盟會的機構很是熟悉。

  聽到程子楷的話,張學文啞然失笑,道:“嵩生兄,你也是剛剛從日本回來的。同盟會東京本部現在是什麽情況,你應該比我更清楚。至於同盟會當年所劃分的幾個支部,到現在一個都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你跟我說這個不是很好笑嗎?”

  同盟會是準備在國內成立五個支部,可是現在的同盟會國內革命,都是按照各自的省份,各自進行。哪裏有什麽支部的成立。

  “總理和克強先生隻關注兩廣的革命,本部幾乎是搬到了南洋。對於國內其他省份的革命,他們完全不關注。既然如此,我們隻能是自己合作。”

  “川湘滇黔。”

  程子楷心中其實非常震驚。

  畢竟川湘滇黔是中國西南幾個主要省份,一旦這幾個主要省份革命成功,那麽同盟會就會有一個非常穩固的後方根基。

  能夠促成川湘滇黔四省革命黨的合作,絕對是不容易的事情。

  就是孫中山、黃興他們現在處理同盟會的事情,也是非常困難。想要團結大家也是非常艱難。沒想到川湘滇黔四省的革命黨,自己就能夠合作。

  “子清,有把握嗎?”

  “當然。嵩生兄,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把四省新軍一網打盡。貴州的情況是最不好的,因為新軍人數很少。但是隻要四省一起革命,到時候害怕的應該是貴州官府。因為他的旁邊有川湘滇三省軍隊。”

  張學文簡單的說了同盟會西南支部成立之後的情況。

  簡單介紹了目前同盟會在四省軍隊當中的實力。說起來目前的四省新軍,革命黨的發展是非常快的。湖南不用說,雲南那邊隨著李根源擔任講武堂的監督開始,雲南新軍當中是源源不斷的滲透革命黨。

  四川也是如此。

  隨著程潛成為四川新軍協統之後,他和林德軒兩人合作,開始往新軍運送大批的同盟會會員。

  “嵩生兄,你現在還覺得我們湖南冷冷清清嗎?”

  程子楷沒有說話。

  因為他不能昧著良心說,廣西那邊做的更好。程子楷有一些感慨。說起來因為孫中山和黃興兩個人專注於兩廣革命,所以同盟會大部分的資源都是往兩廣地區傾斜。

  但孫中山和黃興兩個人在兩廣的成績還沒有眼前這個年輕人在湖南的成績好。

  程子楷忽然想起了四年前的事情。四年前張學文還是一個無名小卒,在同盟會會議當中直接反對孫中山和黃興。當時很多人說張學文是同盟會第一大炮,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調侃。

  嘲笑張學文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程子楷現在反而是心中大為驚訝。這個年輕人很厲害,而且不是一般的厲害。或許他的主張是正確的,總理和黃興是錯誤的?

  “你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負責人?”

  “是。”

  張學文沒有隱瞞。

  張學文要得到程子楷的支持。有了他的支持,以後張學文就更加名正言順。就算少了孫中山和黃興的點頭又如何。有了程子楷這個副執事,有劉道一這個同盟會東京本部書記的支持。等到張學文在川湘滇黔四省鬧出動靜來,到時候就由不得其他人不同意。

  “你想讓我幹什麽?”

  程子楷沉默了很長時間,才慢慢的說話。

  直到這個時候,張學文才舒了口氣。因為程子楷終於準備承認張學文,準備在湖南幹革命。因此張學文道:“前段時間我們湖南新軍當中,有個軍官告發有人是革命黨。被告發的那個人是我們放到新軍宣傳革命的。這也引起了湖南官府的注意。因此我給巡撫大人出了一個主意。”

  “把新軍和新軍後勤部分開來,雙方沒有隸屬關係。巡撫大人問我,誰能夠率領新軍後勤部,我就推薦了嵩生兄。”

  程子楷這個時候隻能是點點頭。

  不過心中對於張學文的評價又高了一些。能夠讓巡撫采納,看起來張學文在湖南官場混得非常好。張學文繼續道:“當然我還給巡撫出了一個主意。設立一個專門的軍法處,也是不隸屬於新軍的。卻是監管整個新軍。巡撫大人讓我負責建立軍法處。”

  程子楷這個時候隻剩下佩服。

  一個大革命黨就在眼皮子底下,而湖南官府卻沒有人發現。讓他這麽逍遙自在,還能跟隨意的控製新軍。

  “按照巡撫大人的意思,後勤部有兩個營的編製。不過隻有一個營是戰鬥營,另外一個營隻是後勤。嵩生兄,這兩個營怎麽建立就是你的事情。如果你有人才要推薦,這個時候可以提名。”

  “至於軍法處,也有兩個營的名額。我手上的人都是學習巡警的,而武備學堂畢業的學生不少都已經是去了巡防營。我聽聞嵩生兄在廣西的時候,有不少來自保定軍校的。可以介紹幾個人。”

  張學文手上的軍事人才不多。

  因為這幾年湖南陸軍小學堂的發展是越來越不好。也不像是以前那樣培養軍官,而是開始招收一批十六七歲的小孩子培養,真當這裏是小學堂。培養的都是一些基層軍官。

  因此手中沒有好的軍官。

  不過張學文知道,廣西可是有不少保定軍校的學生,也有很多從日本回國的軍校畢業生。那可是真正的軍校。保定軍官學校的質量,目前來說遠遠超過其他很多地方的軍校。

  能夠從他們那裏拉來幾個人,是很不錯的事情。

  當然更重要的是,未來可以把軍隊的派係烙印淡化起來。如果軍隊當中有太多的湘籍軍官,未來也不好處理。保定軍校的學生,很多都應該是北方人。可以稀釋一下。

  “我手上倒是有些人。大部分都是畢業於保定軍校的。”

  “說說。”

  “何遂,福建人。成銘齋,河北人。尹昌衡,四川人。劉建藩,我們湖南人。這四個人都是畢業於保定軍校,都是受到張鳴岐的忌憚。目前的情況都不怎麽好。”

  張學文內心非常高興。

  都是保定軍校的畢業生。目前保定軍校畢業生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就如湖南陸軍小學堂的畢業生,先是去武昌陸軍中學,從那裏畢業之後才會去保定軍校。可以看出保定軍校的含金量。

  雖然張學文對於這四個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麽印象,但既然是保定軍校的畢業生,肯定質量不會太差。

  當然這是張學文曆史不好的原因。

  這幾個人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何遂曆史上是吳祿貞的參謀,他們準備起義直取北京的時候,吳祿貞被暗殺。因此何遂率領第六鎮部分官兵宣布起義,被推為燕晉聯軍副都督。是辛亥革命功勳之一。

  成銘齋也是辛亥革命功勳,甚至後來抗戰的時候,堅持在北京,成為了一名紅色特工。更是傳奇的人生。

  尹昌衡也是四川傳奇人物。他平定過四川騷亂,更是平定過西藏叛亂,一度還是四川都督。劉建藩被譽為是“護國元勳”,和北洋軍閥打仗的時候,他的部隊作戰非常勇猛,是當年湘粵桂聯軍的總參謀長。

  當然這都是他們曆史上的豐功偉績。

  現在的他們隻不過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之前跟著王孝縝來到了廣西,但很快被張鳴岐識破他們革命黨的麵目。因此被張鳴岐重點防範,在廣西的日子非常不好過。

  “他們能來嗎?”

  “應該沒有問題。他們現在在廣西處境不好,如果我們邀請他們,他們一定會來的。”

  “那就太好了。”

  現在缺軍官,不僅僅是湖南。包括四川和貴州都缺軍官,倒是雲南那邊因為有講武堂,加上一大批士官學校畢業生去了雲南,所以倒是不缺人。

  現在張學文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負責人,不能隻考慮湖南一地的革命。像四川、貴州那邊也都需要軍官,也要給他們送一些人。

  “不過,嵩生兄。我最多隻能給你兩個人,另外的兩個人要送到四川和貴州。他們也急需這方麵的人才。”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