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七叔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3375
  “蘊存,劉複基如何?”

  “很出色。我們在新軍的活動算是徹底打開了。新軍的問題不大。”

  張學文在常德布置了常德巡警局的事情之後,立馬回到了長沙。畢竟同盟會的主要工作還是要在長沙展開。而張學文最重視的依舊是軍隊。

  畢竟槍杆子裏出政權。

  想要成功,槍杆子是必須要抓在手中的。不然劉複基此等大才,張學文才舍不得放進軍隊當中。如果不是新軍需要,張學文就會把劉複基放到湖南某個府,讓他直接負責一個地方的同盟會組織。甚至會調劉複基來到同盟會湖南分部的總部,協助自己工作。

  對於劉複基加入新軍,仇亮非常高興。

  同盟會在新軍的發展非常迅猛。陳作新在新軍底層士兵當中宣傳,而劉複基進入新軍之後,就開始做統籌的工作。陳作新很厲害。

  應該說是多才多藝。

  但他是一個酒鬼,看見酒幾乎是走不動道。更嚴重的是,他的確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好手。宣傳能力強、聯絡能力也很強。

  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對於全局的把握,計劃的製定,這些方麵他就差了不少。而劉複基不同,這是一個宣傳能力很強,但組織能力更強的人。

  他進入新軍之後,同盟會在新軍的發展就有序多了。

  劉複基先是努力把基層軍官和士兵當中,真正傾向革命的人拉入了同盟會新軍支部當中。然後靠著這些人繼續擴大影響。

  因為有了陳作新之前的鼓動,所以劉複基的工作展開很順利,短時間之內就有了近百人的組織。然後劉複基開始製定紀律,不讓同盟會在新軍的發展太過火。

  而且劉複基不僅僅是發展同盟會新軍支部,還弄了一些什麽讀書會、討論會這樣的小組織來考察新軍官兵。這些小組織很快都成為了同盟會在新軍的外圍組織。

  裏麵的骨幹在一段時間的考察之後,就進入同盟會新軍支部。然後把他們放出去,繼續組織這樣的一些小活動,擴大宣傳。

  劉複基的這些舉措,一下就讓新軍當中同盟會的發展有序多了。短時間之內不僅有上百的同盟會會員,而且各種外圍組織人數達到千人。

  當然更讓張學文、仇亮他們佩服的是劉複基的意誌。他本不是軍人,也不是學習軍事的。原來隻是一個讀書人。但是進入新軍之後,就開始接受新軍的訓練,在短時間之內竟然是完全適應新軍的訓練,表現甚至非常不錯。

  “軍官那邊如何?”

  “比較困難,不過我們在積極的和他們接觸。已經有幾名軍官有些這方麵的意思,特別是四十九標的魯滌平,想要加盟我們同盟會。”

  “魯滌平?四十九標的營官帶。”

  “是。”

  “好事情。繼續接觸,不過一定要小心。就算可以慢一點,但絕對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張學文點點頭,非常高興。

  新軍說起來人數不多,整個湖南也不過才四千來人。但新軍卻是最容易策反的一支隊伍。湖南現在隻有一個混成協,二十五混成協。

  二十五混成協下麵有四十九標和五十標。

  一標三個營,也就是是整個二十五混成協加起來也沒有幾個營。營官帶在新軍混成協已經是中高級軍官,能夠拉攏一個營官帶對於同盟會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一段時間,張學文和仇亮都在運作譚道源的事情。

  譚道源是當初蔡鍔看上的,但被仇亮留在了湖南,目前是湖南陸軍小學堂的教官。不過最近張學文和仇亮兩個人考慮讓譚道源進入新軍,擔任具體的職務。以譚道源的資曆,還有同盟會的幫助,他是可以成為營管帶的。

  一旦譚道源也成為營官帶,到時候加上魯滌平就是兩個營官帶。

  而且最近林祖坤剛剛成為二十五混成協的炮兵標統。這樣同盟會就完全可以掌握一半的新軍力量。再加把勁,一兩年之內掌握整個新軍應該問題不大。

  “頌雲兄他們是明年要畢業?”

  “是。”

  “要是頌雲兄和夷午兄能夠回到湖南,那麽就好了。”

  目前湖南到日本學習軍事的人不少。不過張學文最熟悉的是程潛和趙恒錫兩個人。以他們兩個人的資曆,回到湖南地位最少也是標統。

  他們一旦進入新軍,那麽說不定就能夠直接掌握五十標或者是四十九標。到時候掌握新軍就更容易。

  “蘊存,我馬上就要回一趟湘潭那邊。去看看林支宇的醴陵巡警局,再看看彭邦棟他們的武裝儲備如何。這段時間同盟會的事情多和稽亭兄以及譚老商量。有什麽急事,可以到湘潭找我。”

  “好。”

  …………

  “七叔,應該是我去拜訪你才對。”

  湘潭,這裏是張學文的老家。

  也是同盟會最活躍的地方。自從張學文讓林支宇成為醴陵巡警局的巡辦之後,這裏的同盟會發展是越來越快。憑借著醴陵巡警局,同盟會在這裏開始招兵買馬。

  不僅僅是醴陵巡警局的人數發展越來越快,彭邦棟在這裏也開始組建一些武裝力量。

  短時間之內同盟會在這裏有近兩千人的人馬。當然武器沒有那麽多,頂多隻有幾百杆槍。但這個不著急,現在的同盟會麵上有張學文這個巡警係統的老大,還有不少跟新軍有關係的人。

  不管是從哪裏都是能夠弄到一些槍的。

  這一次張學文來到湘潭,就是過來看看同盟會在這裏的發展。

  當然是以公幹的名義而來。是為了過來看看醴陵巡警局的情況而來。沒想到張學文剛剛回到家沒有多久,就迎來了族內的長輩。

  張學文的七叔。

  並不是張學文父親這一支的,是張家三房的。張家目前總共有六支,當年是一個祖先。可是經過這麽些年的分支,已經變成了六支。

  說起來過來找張學文的這位和張家嫡支,也就是張學文他們家已經算是出了五服。

  “子清,你這麽說叔叔就要生氣了。”

  張學文的七叔叫張本,年紀不是很大。今年不過三十五歲。張家六支當中,嫡支是最富裕、最有實力的。不過其他幾房實力也不差,當中三房算是實力最差的。

  三房人口不少,但僅僅隻有八十頃地。和其他幾房擁有上千頃地,或者幾百頃地相比,實力就差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眼前這位還是三房的庶子,在三房並沒有多少地位。還好他本人從小爭氣,在他二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舉人,有資格當官。

  不過這位還真不是一般人。

  湘潭開埠,湘潭張家要做生意。可是這個年代最多的是什麽,就是會黨、土匪。因此現在任何一個商隊都是需要護商隊的。

  張家這麽一個大族,有的是人能做這種事情。

  但張本卻提出自己來做護商隊的領頭,很快就做了這支商隊老大。湘潭的那些商隊,並不僅僅是張家一個,而是湘潭大部分大地主都參與。

  因此護商隊的規模很大。

  加上為了保護湘潭這些地主的利益,建立的民團,也是張本當領頭。

  後來官府收編了這支隊伍,包括護商隊和民團,給了他們一個巡防營的名號。張本就順利的成為了巡防營的領頭。有了官府的支持,他手底下人馬擴充到了四個營,就駐紮在湘潭這邊。

  目前整個湖南擁有超過三十個營的巡防營,重點都布置在長沙附近。長沙最多,然後就是湘潭和常德。張本的四個營,就隸屬於湖南中路巡防營。

  “子清,我找你是有一點事情。”

  “七叔,請說。”

  “我大兒子你應該知道。”

  “知道。攸堂弟。”

  自己這位七叔,很小的時候就結婚,十七歲就有了現在的兒子。因此僅僅三十五歲的他,已經是擁有一個十八歲的兒子。

  張攸,從小就不省心。

  也不知道是怎麽教育的,並不喜歡讀書。反而喜歡舞刀弄槍。後來十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自己的父親在軍隊裏麵混。

  算是張家長輩眼中的不孝子。

  “我想讓他去武備學堂讀書。”

  “七叔,我們張家是詩書傳家的。你應該讓他好好學習。”

  “子清,你這就打趣你七叔了。”張本身體稍微往前傾斜一點,小聲的道:“現在科舉都停了。這個時代誰掌握槍,誰就有力量。你不也因此去了巡警總局。”

  “哈哈哈。”

  張學文忍不住哈哈大笑。

  張家很多人其實看不起張本。他本來就是出自張家六支當中最差的三房,又是三房不受重視的一個庶子。而且在一個詩書傳家的讀書人家庭當中,竟然是投身讀書人看不起的軍隊當中。

  雖然手底下有四個營,超過千人的軍隊。

  但張家那些眼高於頂的家夥,都是看不起張本。因此這位在張家地位很低。當初他以舉人身份要當兵,張家三房不少人可是氣壞了,還是張學文的父親以族長身份同意。

  可是現在看來,自己這位在家族當中低調的七叔,是一個聰明人,真正的聰明人。

  “七叔,攸堂弟的事情交給我就可以。等我去問問他。湖南武備學堂的提調仇亮是我好友,如果想去軍校,攸堂弟可以去那裏。如果想當巡警,我也可以讓他去巡警學堂學習。一年,隻要一年,我就可以安排攸堂弟去一縣巡警局當巡辦。”

  以張學文現在的實力,安排一個人非常簡單。

  “那我就提前謝謝你了。”

  “七叔,這是應該的。”

  張本很是高興。

  不過大聲笑過之後,張本突然臉色變得很嚴肅。然後對自己旁邊的人道:“你先出去,我要和子清說一些家裏的話。出去之後,任何人都不許進來,房間周圍不許有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