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同盟會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7      字數:2576
  同盟會的各種準備工作是有條不紊的進行。

  當華興會和興中會準備聯合成立同盟會之後,華興會巨大的實力就展現出來了。孫中山的興中會真沒有幾個人才。孫中山多年的助手陳少白看似名氣不小,卻沒有幾個人買他的帳。

  陳少白算是興中會除了孫中山最出名的人物。但是除了資曆,陳少白甚至還沒有馮自由在日本留學生當中有威望,有人脈。在南洋地區,陳少白還算有些能力,但是在這一次華興會和興中會的合作,就沒有陳少白什麽事情。

  當然興中會也不是太過不堪一擊。因為有孫中山的名氣鎮著,在成立同盟會之前孫中山是火線引進了幾個興中會成員。包括馬君武、何香凝、胡毅生都是火線進入興中會的。

  因為孫中山也發現目前興中會的問題,興中會的人員太過單薄。和華興會合作的時候,除了孫中山能夠匹敵之外,中堅力量實在太差。所有能夠獨當一麵的人物,都是來自華興會,興中會卻拿不出來。所以孫中山臨時拉入一些名氣不小的會員,大家是明白的。

  至於後世孫中山的左膀右臂廖仲愷和胡漢民現在卻都沒有進入興中會。

  這次成立同盟會的時候,華興會的骨幹是極其的活躍,不是一般的活躍。

  黃興不用說,是可以和孫中山齊名的人物。

  華興會的重要人物章士釗,今年才二十四歲,是真正的少年天才。名氣之大,全國學界無人不識不人不曉。不比死在獄中的鄒容名氣差。

  他二十一歲的時候考入了南京的江南陸師學堂並一躍成為其學生領袖。

  他二十二歲的時候,成為了當時號稱是反滿第一報的《蘇報》主筆。作為湖南人,他在江浙學界交遊廣闊、名氣甚大。在華興會的長沙起義失敗逃亡日本之後,對於孫中山和黃興的合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在孫中山和黃興之間就做起了橋梁。

  可惜章士釗就是一個怪人。他促成了孫中山和黃興的合作,自己卻不願意加入同盟會。以至於孫中山竟如此抱怨:“吾革命所以不成,都是因君不肯幫助!”

  這是章士釗。

  再說說華興會另一個重要人物宋教仁。宋教仁也年輕,今年才二十三歲。卻是華興會的副會長,在此次合作當中也是功勞頗多。孫中山每次和黃興談合作的時候,宋教仁都會在場。

  同盟會還沒有成立,宋教仁幾乎就是以同盟會第三把手的形象出現在大家的視線當中。

  另外一個要說的就當屬陳天華了。

  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鍾》給他帶來了數不清的光環。就連孫中山對於陳天華也是如雷貫耳,以至於孫中山見到黃興的時候問的最多的華興會成員除了章士釗就是陳天華了。

  這些都是華興會的高層。

  而劉道一和仇亮兩個人在東京留學生當中威望很高。

  劉道一是真的有領導人的才能。到了日本不到一年的時間,日本很多留學生、包括非兩湖地區的學生都非常歎服劉道一的才華。而仇亮本人的交際能力很強,幾乎和所有在日本的各種留學生團體都有聯係。

  所以孫中山在見一些革命團體代表的時候,都是通過劉道一和仇亮兩個人。

  這還不包括很多不願意加盟同盟會的華興會骨幹。特別是華興會的二把手劉揆一不願意加入同盟會,對於孫中山來說是非常大的遺憾。孫中山好幾次都邀請劉揆一,但是劉揆一一直不願意加入同盟會。劉揆一始終不滿黃興把革命主導權交給人家孫中山。

  劉揆一、章士釗雖然都沒有加入同盟會。但是華興會在這次合作當中依舊表現出了自己的實力。

  看著同盟會的籌備,張學文不得不歎服兩湖地區人才之多。

  在這個過程當中張學文反而是一個打醬油的。

  實在是因為張學文在華興會當中的地位本身就不高,而且資曆也不深。加上張學文才名不顯,社交能力又比不上劉道一、仇亮等人。所以張學文根本就沒有入人家孫中山的眼中。

  華興會如此的實力,孫中山能夠壓製得住完全是靠著他十多年積攢下的名聲,還有就是黃興的配合。

  兩廣的學生勿論,很多其他地方的革命團體也都是紛紛倒在了孫中山的名氣之下。華興會雖然實力強橫,但是比起全中國來說畢竟隻是一個地方性的團體。

  所以很快就沒有了那麽大的優勢。

  …………

  1905年8月13日,孫中山決定公開和留日學生見麵。

  孫中山回到日本的消息在留學生中間傳播很快。很多留學生聽到孫中山來到了日本,都是歡慶鼓舞。他們對於孫中山的到來可以說是熱烈歡迎。他們都想一睹孫中山的風采。

  而孫中山到了日本之後,因為和黃興探討成立新政黨的事情,所以一直沒有抽出時間。

  一直到同盟會的籌備工作快要結束,孫中山終於抽出了時間。

  負責這次孫中山和留日學生見麵會的是宋教仁和田桐兩個人。

  宋教仁是華興會副會長名氣甚大。田桐卻不屬於任何的革命團體,但是他的能量也沒有任何人忽視。

  田桐是湖北人,此人可是有一個光輝的曆史。

  他在二十二歲那一年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學堂,與宋教仁同學。他最轟動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上學的時候,考卷上“鼓吹革命”,被教員告密,巡撫端方認為“大逆不道”,責令“從嚴懲辦”,遂被學校開除。

  如果在新中國你要是被學校開除,那你就倒了大黴。大家可能會認為你是品學不端的人。

  但是在這裏不一樣。因為鼓吹革命,被巡撫親自下令開除。在革命思想越發高漲的時候,這個經曆反而成為了田桐名望的發端。這個開除事件,讓田桐反而成為了很多學生心目中的英雄。很快更是成為了湖北學生領袖,也成為了兩湖地區學生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

  因此此次宋教仁和田桐組織的非常出色。加上孫中山積累十年的名聲,這一天留日學生一批一批的趕了過來。

  大家原先的考慮是六百人左右。

  但是孫中山還沒有到會場上已經是擠滿了人,到場的留學生已經是超過了千人,達到了一千三百多人。這還不止,還有無數的留學生要趕來參加這次的留學生集會。

  孫中山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在會場上孫中山穿著一身的白衣服,慷慨激昂的宣傳自己的主張、公開宣傳革命。得到了無數留學生的歡呼。

  陳天華、宋教仁、田桐等人在發言的時候,對於孫中山進行了肉麻至極的誇獎。

  說孫中山是《中國英雄之英雄》、《世界之大人物》、《欲於全球之政界上、社會上開一新紀元、放一大異彩》等等。甚至陳天華鼓吹“法蘭西有拿破侖、美利堅有華盛頓,中國則有孫先生”。

  如此宏大規模的集會,很快就傳到了國內,讓清朝政府也是非常緊張。

  因為太囂張了。

  雖然平常鼓吹革命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情。但是這次一半的留日學生都過來參與孫中山的演講當中,卻讓滿清朝廷大為震怒。

  而此時在日本成立同盟會的步伐則是越來越快。

  已經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擋得了同盟會成立。

  集會僅僅過去了一周之後的1905年8月20日,同盟會是正式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