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見黃興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7      字數:2387
  “哥,克強先生呢?”

  劉道一邊進邊問劉揆一。

  張學文和王亮也都是豎起了耳朵。人的名樹的影,黃興在湖南的名氣太大。而這次鬧出了華興會的事情之後,黃興的名字一躍和孫中山一樣成為了最知名的的革命黨人之一。不僅沒有減低黃興的影響力,反而讓黃興成為了湖南學界不少學生的偶像。可以說在現在的兩湖地區,如果你沒有聽說過黃興的名字,那麽你就太落伍。

  現在這個時候革命雖然已經不是什麽新鮮的名詞。

  但是真正敢於造飯,而且付諸行動。還鬧出如此大的動靜,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因此他們一瞬間成為了兩湖學界的偶像。

  而且此次華興會骨幹本來就都是湖南學界的領軍人物。

  黃興不用說。宋教仁、劉揆一、陳天華、章士釗、田桐哪一個不是大名鼎鼎。

  因此黃興在湖南人的心目中更是水漲船高。

  張學文則是非常好奇。後來的曆史上提起辛亥革命的時候,都是“孫黃”並稱。能夠和孫中山並稱,而且被人稱為締造民國的黃興大元帥,這樣的人物豈能是泛泛之輩。

  曆史上留下如此濃重筆墨的黃興到底是何方人物?

  張學文當然是非常想見。

  “唉,情況不好。我們進去再說。”

  聽到劉揆一的話,劉道一臉色一變。

  難道?

  “哥,他們追到了上海?”

  劉揆一搖搖頭。

  “先喝點水,暖暖身子。這次純粹是無妄之災。殃及池魚了。”

  聽著劉揆一介紹的話,劉道一和張學文、王亮都是麵麵相覷。的確是無妄之災,坐在家中卻被雷劈了。黃興、劉揆一這些華興會骨幹跑到了上海之後,一些人則是先期去了日本。

  而留下的一些人則是不死心,想要繼續發動起義。

  所以黃興召集了華興會的人之外,還和江浙地區的一些人進行了聯係。想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再次發動起義。

  說起來這個計劃都還沒有實施就夭折了。

  如果說華興會在湖南的起義夭折是因為華興會有成員口風不緊。那麽這次夭折,完全是因為殃及池魚。因為這個時候上海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萬福華謀刺王之春的事件。

  萬福華此人有些意思。

  他是安徽人,年輕的時候甚至做過官。但是後來他棄官不做,遊曆中國各地。在維新變法的時候讚成變法。而戊戌變法失敗之後,他又變成了一名革命黨,在南京組成了暗殺團。

  他原來的目標是鐵良,可是沒能夠成行。所以他把目標放在了當年支持俄國的王之春身上。

  而王之春這個人也不是無名小卒。

  王之春是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的後人。王之春少有才名,弱冠之年進入湘軍屢立戰功。而後更是轉戰各地,曆任地方巡撫。在清末他是比較支持俄國的,這可是惹怒了當時不少青年學生。他們當時都是反對俄羅斯的。

  王之春都已經是上當了,被萬福華騙到伏擊地點。可惜萬福華義正言辭的說了幾句之後,連開了好幾槍。可惜萬福華連手槍都不會用,手槍的保險沒有打開,當場就被租界的巡捕房抓獲。

  而章士釗因為到巡捕房探望萬福華,就被巡捕房當成是嫌疑人抓了起來。章士釗一被抓,巡捕房順藤摸瓜把黃興他們一網打盡。總共十一個人被巡捕房抓獲。

  劉揆一現在還苦惱應該怎麽辦?

  張學文很是苦惱。黃興還有這個時候?如果當年多看點書就好了。

  “霖生哥,有沒有要我們幫忙的。我二叔他們在上海還有一些關係,特別是洋人那裏。”

  “不,現在應該以不變應萬變。”劉揆一否認了張學文的提議。“我已經打聽過了。克強他們沒有什麽把柄落在巡捕房手裏,巡捕房也不清楚他們是誰。而且郭人漳也被抓進去了。他應該會有辦法的。”

  “郭人漳?哥,他是幹嘛的?”

  “江西新軍統領。”

  …………

  劉揆一的判斷是正確的。

  郭人漳被抓以後,最著急的還是江西那邊。江西巡撫親自致電保出了郭人漳。而黃興謊稱自己是郭人漳的隨從,也被順利放了出來。和黃興一起被抓的十一個人也都以證據不足陸陸續續放了出來。

  劉揆一果然是見過很多世麵,遠比張學文鎮定。張學文雖然有後世的一些知識,但是碰到這種事情之後反而不如劉揆一穩重。

  難怪劉揆一能夠成為華興會巨頭之一。華興會的會長是黃興、副會長是劉揆一和宋教仁。

  黃興放出來之後,張學文、王亮都是跟著劉家兄弟去見黃興。

  “學生張學文(王亮),見過克強先生。”

  黃興已經是三十歲了。而張學文和王亮一個是二十歲、一個才十九歲。黃興已經是名滿湖湘,而張學文和王亮兩個人不過都是初出茅廬而已。所以麵對黃興的時候,都是以學生自居。

  這個隻是一種對於黃興的尊敬而已。

  “不敢當。”

  黃興肩膀很寬、臉部略胖,因此看起來很是魁梧。雖然不是刻意,但是聲音不小。

  “炳生能夠離開湖南全賴二位相助。”

  “這是我們該做的。”

  簡單的見麵之後,黃興就開始問劉揆一他們一些華興會內部的問題。完全沒有避開張學文和王亮。在黃興他們心中,既然張學文和王亮救了劉道一,那麽就是自己的同誌。

  王亮很高興。

  覺得黃興沒有把他們當外人。

  但是張學文卻很無語。這些東西都是華興會內部的機密,雖然算不上什麽大機密,但是這樣在外人麵前說出來,這保密意識也太差了。黃興他們幹的是造反的事情,保密意識這樣差,難怪這一次的起義沒能夠成功。畢竟張學文也好、王亮也好,都是出自湘潭士紳家庭,兩人的家族和湖南官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誰能夠保證張學文和王亮兩個人就一定不會告密。

  這個時代的革命者都太過幼稚。

  不過張學文不動聲色。在談話當中也發現了黃興的一些特點。

  和張學文想象當中完全不同。

  在張學文看來,黃興既然是後世鼎鼎大名的革命元勳,和孫中山並稱。那麽肯定會非常能講,最起碼應該說出那些鼓舞人心的話。畢竟這個時代的革命者,大部分都是能說會道的人物。但是整個過程當中張學文一點沒有發現黃興的口才有多好。

  隻發現了一個特點。

  在別人說話的時候,黃興很少打斷。而且當別人說話,黃興的眼睛會緊緊地盯著對方,絕對不會出現左顧右盼的情況。

  張學文隻有一個感覺。

  黃興非常尊重其他人。

  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會說話、那樣會喊口號,但卻給人一種絕對的安全感。這是張學文對於黃興的第一印象。除了這個就是覺得黃興他們這一群革命者太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