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40.立於不敗的境地
作者:夜聽雨      更新:2022-02-19 15:36      字數:2142
  老洛克菲勒又把報告快速看了一眼。

  其中有幾行字吸引了他的興趣:

  “李青在加州州長宴會上,曾拿出一個具有未來科技感的圓柱體,並聲稱其為自動開瓶器。”

  “李青使用自動開瓶器輕而易舉地打開了封藏兩百多年的葡萄酒瓶,此舉吸引了房間裏大多數人的注意力。”

  “李青拒絕了其他人的觀看請求,沒有任何人能觸摸到自動開瓶器。李青聲稱其為未來要生產的產品。”

  老洛克菲勒用手指點著閱讀,生怕遺漏了什麽重要信息,讀罷,他摘下眼鏡,念道:

  “未來科技感……”

  “布魯斯特教授,你說,李青這個人,會不會是來自未來的人,因為某種原因而……穿越過來的?”

  老洛克菲勒對李青的來曆進行推測。

  這種可能性,似乎可以解釋李青這個人的所作所為。

  布魯斯特教授聽罷,嗬嗬笑了兩聲,道:

  “閣下,這個說法也太過離譜了些。”

  “所謂的穿越時空,這不是隻有小說裏才會出現的事情嗎?”

  “就算他是,當今科學界也無法證實啊。”

  的確,就算李青是來自未來的穿越者,他又有什麽理由承認?

  而且,目前無法用科學驗證這個假說。

  穿越這個詞聽起來太過荒誕了。

  接近於中世紀的巫術。

  洛克菲勒捏了捏眉頭。

  是啊。

  考慮這個說法沒有意義,不如思考一些現實的問題。

  洛克菲勒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撥通了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

  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1901年在紐約成立,即洛克菲勒大學前身。是一所世界頂尖的生物醫學教育研究中心。

  醫學研究所與生物學有關的研究方向有免疫學、病毒學和微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細胞和發展生物學、神經係統科學,物理和數學生物學,生物化學和結構生物學。

  在後世,2021年,洛克菲勒大學在生理學或醫學、化學領域擁有3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老洛克菲勒很快連接到了學校實驗室的主任,他詢問,目前是否能研發出尼古丁貼片這樣的產品。

  當然,老洛克菲勒是照著報告裏李青的產品樣式敘述的。

  如果對方回答可以,那麽老洛克菲勒還真有興趣挑戰一下李青,和他在同一個產品上對峙、競爭。

  但是很遺憾,對方說沒有,因為缺乏了關鍵性技術:載藥透皮技術。

  這個技術目前世界上隻有李青獨有。

  不出意外,李青這小子早就去專利局注冊了。

  老洛克菲勒掃興地放下了電話筒,道:

  “這個李青,還真不一般呢,他目前所擁有的技術,就連頂尖的科學研究者也無法做出來。”

  老洛克菲勒哪裏知道,這是來自於67年以後的技術,對現在的人而言,實在太過超前。

  布魯斯特道:

  “是的,這幾乎可以讓他在商業上立於不敗的境地。”

  老洛克菲勒壓低了聲音,道:

  “布魯斯特教授,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加派人手,組建一支24小時專門盯住李青的特工隊伍。”

  “我看不妥,”布魯斯特道:“根據我們對李青在埃文斯頓市的黑幫大戰來看,李青很可能掌握了一項華夏國獨有的身體技術,功夫。”

  “KungFu ?”洛克菲勒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語。

  “是的,華夏功夫,您可以理解為利用身體展現出來的神奇功能,”布魯斯特見多識廣,早年曾遊曆過亞洲,因此知道相關的事情,道:

  “李青修煉了功夫,因此能以一敵十,他所掌握的功夫很容易就能發現誰在周圍跟蹤、偷窺他。”

  “所以,我們還是不要做打草驚蛇的事情了,這是違法的行為。”

  老洛克菲勒慢慢地點點頭,道:“好吧,教授,你做得很好,繼續觀察,有什麽新的進展及時告訴我。”

  在同一棟大樓的不同樓層。

  小洛克菲勒的辦公室。

  秘書庫克把YRCOC的報告,同樣遞交給小洛克菲勒瀏覽。

  小洛克菲勒道:“這東西,咱們造不出來麽。”

  庫克道:“先生,我早已詢問過了,李青擁有超越這個時代的一項技術,我們目前無法製造。”

  小洛克菲勒道:“哼,造不出來我也有辦法,隻要李青還是個人,就有弱點。”

  庫克低頭,道:“據我所知,老爺子可還不打算出手對付李青呢。”

  小洛克菲勒道:

  “父親這麽多年來做了很多慈善,他的內心恐怕已經變得心慈手軟,不適合再在商場上搏殺了,可我不一樣。”

  小洛克菲勒注視著庫克,他的眼神裏有一股堅定和霸氣。

  很像早年的老洛克菲勒,那個意氣風發的年代。

  在1870年,31歲的石油商人洛克菲勒在商場作風老練、心思縝密、又極其霸道,用48小時吞下了6家煉油廠,用39天吞並了22個競爭對手,從此奠定了他石油大王的稱號。

  小洛克菲勒道:“走,備車,咱們去華盛頓,國際衛生局。”

  舊金山,李-奧布裏製表廠。

  李青在二樓的實驗室,正準備繼續完善他的理論建設。

  克拉克輕輕敲了敲門,得到同意後進來道:

  “老板,有位姑娘求見。”

  “姑娘?是帕麗嗎?”李青道。

  “不是,叫貝絲,是一位記者。”克拉克說。

  “那就拒絕了吧,我現在正忙,沒空見記者。”李青道。

  “她說她認識您,是《每日海洋中心報》的記者。”克拉克說。

  “哦?這個名字我好像聽過,”李青歪著腦袋想了一會,他接受過太多報紙的采訪,以至於不太記得清了。

  想了一會,李青心一軟,道:“叫他進來吧。”

  不多時,貝絲便被帶上了二樓,他的同伴攝影師則留在一樓等她,李青做實驗不喜歡太吵鬧的環境。

  “嗨,李青先生,你還記得我嗎?我是貝絲。”貝絲搖了搖手。

  李青抬起頭來看了一眼,道:“哦,是你,在芝加哥第一個跑過來問我話的人,對吧?”

  "是的,是我!"貝絲聽到李青還記得她,十分高興,道:“我想對你做個簡單的訪問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