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39.李青就是這樣的人
作者:夜聽雨      更新:2022-02-19 15:36      字數:2263
  佩吉把一部分資料遞過去,道:

  “你看看這份實驗報告,尼古丁並非是導致癌症的罪魁禍首。”

  1828年,德國化學家Posselt和Reimann首次將尼古丁由煙草中分離出來。

  1843年,Melsens提出尼古丁的化學式。

  1893年,Adolf Pinner發現尼古丁的結構。

  在那個時代,普遍認為尼古丁會致癌。

  但是,李青的實驗報告卻證明,煙草中的致癌成分主要是焦油,一氧化碳。

  在原本的曆史軌道,1995年9月28日,美國FDA非處方藥物委員會(Nonprescription Drugs Committee)及藥物濫用監察委員會(Drugs Abuse Advisory Committee)召開聯合會議,指出煙草中的致癌成分主要是焦油,一氧化碳最有害。

  在科學界發現焦油及焦油中的亞硝胺及苯荓芘是煙草中的主要致癌物之前,流行的通俗誤解認為尼古丁是煙草中的主要有害物質。

  李青的這一份報告,把人們的認知提前了好幾十年。

  並且一反常態,改變了對尼古丁的看法。

  秘書長羅傑看了這份報告,同樣深受震撼,他把報告從頭看到尾,因為他自己也是煙癮患者,道:

  “這個實驗室……李青,他是誰?”

  佩吉搖了搖頭,表示並不清楚,道:“我好像隱約聽說過這個名字,但這個實驗室並非很有名。”

  羅傑道:“這分報告很有趣,還提出了使用尼古丁貼片來代替吸煙。”

  佩吉道:“就是這個。”

  那個厚厚的信封裏,裝有李青研發的尼古丁貼片十多個。

  羅傑繼續閱讀:

  “煙草中所含尼古丁隻是一種致成癮物質,而非致癌物質。”

  “相對煙草而言,藥用尼古丁是低劑量的,通過皮膚緩釋或口腔粘膜的吸收,給身體提供少量的藥用尼古丁但足以抵抗煙癮……”

  兩個人互相交換對方沒有讀過的部分,李青的報告深深地吸引了他們。

  羅傑看完後,歎了口氣,道:

  “這麽說來,相對安全的尼古丁貼片不僅可以使人擺脫煙癮,還能防止抽煙帶來的癌症。”

  “因為真正致癌的是焦油中的亞硝胺及苯荓芘。”

  佩吉站在局長的位置,思考了一會,道:

  “這個實驗室的結果意義十分重大,還提出了解決辦法,方案十分不錯。不過還沒有經過實驗檢驗。”

  羅傑道:“這還不簡單嗎,與我們合作的實驗室太多了,咱們選一家權威的驗證一番。”

  佩吉點點頭,道:“嗯,如果李青這份報告是正確的,那麽煙草行業將會迎來一次重大的改革了。”

  洛克菲勒集團總部。

  李青觀察中心(Yelloer),以下簡稱YRCOC。

  原本這個組織應該叫 Observe the Huang Peng Center(觀察李青中心),但是老洛克菲勒不想把這件事情做得太顯眼,別有用心的人知道後會傳出去造成負麵影響 ,所以改了個別樣的名字,叫YRCOC。

  YRCOC的首席研究官,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布魯斯特·愛格伯特,主持了本次研討會。

  布魯斯特道:

  “相信各位已經看到最新的進展了,李青最近的行動很顯然都是針對他的最新產品,尼古丁貼片。”

  說罷,布魯斯特抬起了一隻手,道:

  “我已經由派出的探子那兒拿到了這種產品,據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這款產品一旦上市,會對現有的煙草產業產生衝擊。”

  路透社新聞研究所的查普曼·帕特裏克,同時也是YRCOC的副主任,道:

  “李青這個小子可真不簡單啊,聽說還自己通過實驗,證明了香煙致癌物,相關的報告已經遞交給了國際衛生局。”

  布魯斯特道:“沒錯,這種商業上的打法極其罕見,居然想從國際衛生局入手,開辟整個市場。”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阿利克·偉茲,同樣也被老洛克菲勒挖過來當YRCOC的研究員,研究李青的一舉一動,他道:

  “這麽看來,這個李青簡直是個天才,不但精通化學、商業、機械、文學、石化,還懂得和媒體打交道,和政府部門周旋,他的智商恐怕是一個成年的水平。”

  “不,應該說比普通的成年人要高。”

  這些李青研究者手上的報告,都是加州的消息經過匯總得到的。

  報告裏記載了李青最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比如昨天晚上李青在加州州長家的一些事情就被記錄下來,那場酒會中就有YRCOC的耳朵,而且不止一個。

  老洛克菲勒批準YRCOC動用洛克菲勒集團的大多數人脈,以此研究李青,這是為數不多的權力賦能。

  阿利克道:

  “我對李青的心裏做了一次側寫分析,他昨晚在州長的府邸的表現,可謂是得體、謹慎、富有邏輯,這種人,要是以商業戰爭的角度來看,日後必然是個恐怖的商界大佬。”

  眾人聽了,沉默不語。

  是啊,誰能想到,一個來自華夏國第二代移民的李青,能同時精通那麽多東西。

  並且在商業世界,如此遊刃有餘地將技術實現,行銷產品賺取利潤。

  其手段和頭腦,堪比成年人。

  這根本不是12歲的少年。

  布魯斯特將所有人的觀點和結論匯總,親自把報告遞交給老洛克菲勒。

  這是老洛克菲勒的要求,一旦李青有什麽動向就及時匯報,他們的研究會議一周至少要一次,為此老洛克菲勒支付了相當不錯的薪水給各位專家。

  老洛克菲勒讀完YRCOC的第一份研究報告,看到最後一行字時感到觸目驚心:

  “建議將李青視為年齡40歲的成年商業天才看待。”

  老洛克菲勒歎了口氣,笑道:

  “連你們也是這個結論嗎?”

  布魯斯特道:“是的,閣下,經過我們的討論,一致認為不能把李青真的當作一個12歲小男孩。”

  老洛克菲勒道:

  “這可就奇怪了,他的父親李英豪,可是個……相當平庸的人啊,怎麽生得出這樣的孩子。”

  布魯斯特道:

  “閣下,曆史上平民家庭也能誕生天才,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天才是不能靠基因遺傳繼承的,是偶發的,上天的賜予。”

  “很顯然,李青就是這樣的人,而且不止在一個方麵有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