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宮變
作者:九月流火      更新:2022-05-08 12:24      字數:4938
  第105章

  正月二十七,朝堂上正在為派誰去治理倭寇爭鬥不休。誰都能看出來,這是一場穩贏的戰爭,所以各個黨派激烈爭搶,誰都想在戰爭中分一杯羹。

  前朝明爭暗鬥,皇帝卻沒有對任何一方表現出青睞。散朝後,他像往常一般處理奏折,累了就來後宮歇息。今日他臨幸的是曹端妃,聽臣子嚷嚷了一天打仗的事,皇帝心煩,隻想找個輕鬆的地方休憩。

  曹端妃溫柔活潑,妙語連珠,深得皇帝歡心,而且大公主也八個月了,正值小孩子最可愛的時候。皇帝雖然有三個皇子,但皇子涉及立儲,那三個妃子無論原來是什麽性格,生下皇子後都變得汲汲營利,每句話都在小心算計。因此皇帝並不喜歡去昭妃、康妃、靖妃宮裏,他更喜歡來逗弄可以肆無忌憚寵愛的大公主朱壽媖。

  有些心思活絡的宮裏老人見到這種態勢,愈發殷勤地往端妃宮裏跑。曹端妃年輕受寵,又有大公主拴著皇帝的心,再懷孕不過是遲早的事。

  端妃青春正好,身體素來健康,說不定下次就能生出一個皇子來。四皇子上麵雖然有三個兄長,但大家都非嫡非長,誰能被立為太子無非看誰的生母更受寵。在這一點上,端妃的兒子還沒降生,就已經占了先機。

  翊坤宮的人熟稔地接駕,曹端妃和皇帝一起去看大公主,兩人逗弄了很久,直到大公主累了才讓奶娘抱下去。隨後曹端妃和皇帝回正殿獨處,端妃嬌豔秀美,溫柔愛笑,相處起來卻是個活潑性子,總是有很多俏皮話和皇帝說。

  朝堂上的臣子大多四五十歲,皇帝能接觸到的年輕人寥寥無幾,所以他並不喜歡端莊寡言、死氣沉沉的女人,他聽內閣大臣說教還沒聽夠嗎?曹端妃這種活潑識趣的性格就深得皇帝喜歡,他不需要費太多心思,隻需要聽著放鬆就夠了。

  深夜獨處,皇帝很快起興,和曹端妃寬衣解帶。雲雨過後,皇帝滿足睡著,曹端妃等皇帝睡熟後,悄悄下床,去側殿裏沐浴更衣。

  宮人們跟去伺候曹端妃沐浴,誰都沒有注意到,十來個宮女走入寢宮。哪怕旁人看到了也不會在意,宮女麽,進寢殿伺候很正常,除了爬床,她們還能翻出什麽花樣?

  故而誰都不曾發現,那些宮女靠近寢宮床鋪後,赫然掏出一根繩子。其他宮女有些害怕,悄悄拉前麵人的衣袖:“楊姐姐,這可是皇上,我們真的要這樣嗎?”

  “當然,我們先前都說好了。”為首站著一個濃眉大眼、方臉高顴的女子,正是她手裏握著繩子,堅定道,“我們天不亮就要收集露水,累得一整天不能睡覺,還要被那些道士玩弄,被喂亂七八糟的丹藥。你們忘了秀苗姐是怎麽死的?咱們要是再不下手,遲早得死在他手裏。”

  皇帝信道,聽信道家之言吸風飲露,采集太陽未升起之前的露珠做飲品,並且完全放權給陶仲文,讓道士為他煉仙丹。

  陶仲文的丹方裏需要用到處子的經血,在民間找女人無法保證純潔,所以這項光榮的任務就交給宮中秀女。這些宮女既要冒著寒冷尋找露水,又要供道士采集經血。而女子的經期各不一樣,為了方便,道士用丹藥調整宮女的月例日期,讓她們在規定的時間一起來月信。

  道士倒方便了很多,但很多宮女卻被害的月經不調

  ,身體疲弱,根本無力支持采露工作。而陶仲文為了保持這些少女體質純淨,不允許她們吃肉和雜糧,每日隻允許她們吃很少的蔬菜。

  許多宮女都被折磨死了,楊金英等人眼睜睜看著前輩一個個被抬出去,她們惶惶不安,深知再這樣下去她們遲早也要死,便鋌而走險,想殺死皇帝。這樣一來,就再也沒有人逼迫她們采露、煉丹了。

  在楊金英的鼓舞下,剩下十五個宮女鼓足勇氣,朝床帳後的皇帝走去。她們爬上床,有的按住皇帝上身,有的按住皇帝手臂,楊金英給繩子打結,套到皇帝脖子上。楊金英說著不怕,但動手時身體還是哆哆嗦嗦的,她套好後,地上兩個宮女不敢細看,拽住繩子就用力扯。

  這群宮女全靠一時激動行凶,既沒有計劃也沒有經驗,拉繩子的宮女不朝一個地方使勁,而楊金英剛才在緊張中將繩子拴成了死結,皇帝沒有被勒死,反而驚醒了。宮女們越發害怕,而這時繩子被死結卡住了,怎麽都無法繼續縮緊,宮女們驚慌失措,隻好拔出頭上的簪子、發釵,看也不看,胡亂往皇帝身上捅。

  但她們的攻擊毫無章法,沒一招落在要害上。宮女張金蓮見皇帝怎麽都殺不死,心想難道這就是真龍庇佑嗎?她徹底慌了神,不敢再直視龍顏,連滾帶爬摔下床,跌跌撞撞往外跑去。

  楊金英幾次在後麵喊張金蓮,張金蓮都不回頭,發瘋般跑了。宮女們共來了十六個人,哪怕少了一個人,在力量上也占絕對優勢。但張金蓮的離開像一記重錘,宮女們本就不牢固的聯盟霎間散了,勒繩子的兩個宮女不斷發抖,突然腿一軟跪倒在地,繩套驟然鬆散。

  楊金英低嗬她們繼續使力,但這次無論楊金英怎麽罵,宮女們都站不起來。楊金英接過繩子,想要再接再厲將皇帝殺死,但她的手也不住發抖,一點力氣都使不上。

  這時候外麵傳來管事驚慌的呼喊聲,期間還夾雜著“救駕”、“皇後娘娘”等聲音。楊金英身體狠狠一顫,跌坐在地,手裏的繩子無助耷拉到床沿。

  她心裏第一個想法就是,完了,她活不成了。

  ·

  在宮門執勤的錦衣衛聽到太監傳信,嚇得不輕,一路飛奔著趕往陸府。他連夜敲開陸珩的門,陸珩一聽有人謀殺皇帝,臉色大變,二話不說取了刀就走。

  他用最快的速度進宮,此刻紫禁城黑漆漆的,空氣中卻充滿了動蕩不安。陸珩快步衝進翊坤宮,翊坤宮裏已經站滿了人,陸珩粗粗一掃,看到了許多方皇後的人。

  據線人說,宮女楊金英等十六人意圖弑君,行凶時把繩子扣了死結才未得逞,同謀張金蓮見刺殺已經失敗,就跑去找方皇後報信。方皇後慌忙趕到翊坤宮,救下了奄奄一息的皇帝。

  陸珩沉著臉進殿,殿內亂糟糟站了許多人,皇帝脖頸上的繩索已經被解下來了,此刻皇帝躺在床上昏迷不醒,方皇後站在一邊垂淚。眾人看到陸珩進來,自覺讓出一條路:“陸大人。”

  陸珩沒有理會方皇後、張佐等人,大步走向床榻。他半跪在腳踏上,仔細端詳皇帝臉色,又去探皇帝脈搏。幸好,那些宮女不得其法,皇帝還活著。

  陸珩這才有心思查看痕跡,皇帝脖子上的勒痕發紅,是新鮮痕跡,身上有刺傷,傷口小而淺,雜亂無章,應該是簪子之類的東西戳出來的,

  符合宮女的特征。皇帝手、胳膊上都有指印,看粗細深淺分屬不同的人,符合多人作案。

  以目前的信息來看,確實是幾個宮女膽大包天、弑君犯上,並不是皇後、張佐等人假借宮女之名搞鬼。

  陸珩無聲鬆了口氣,方皇後第一個趕來,當時的情況隻有方皇後知道,也不能排除賊喊捉賊的可能。但方皇後沒有兒子,如果皇帝死了,方皇後得不到任何好處。陸珩想不到她這樣做的意義,便暫時排除方皇後的嫌疑。

  陸珩從床邊站起身,問:“太醫呢?”

  張佐回道:“皇後娘娘叫了太醫,正在往翊坤宮趕。”

  陸珩微微皺眉,方皇後第一個趕來現場,一刻後陸珩來了。方皇後救下皇帝後,不忙著給皇帝叫太醫,那中間這一刻鍾裏她做什麽了?

  陸珩不動聲色問:“謀害皇上的凶徒呢?”

  方皇後深夜從坤寧宮跑出來,未施粉黛,頭發隻隨意挽了一下,臉上帶著皺紋和浮腫,狀態並不好。她捏著帕子,說道:“已被本宮看押起來了。”

  陸珩點頭:“今夜多虧皇後救駕。護駕乃錦衣衛職責,不敢叨擾皇後娘娘。那些犯人在哪裏?”

  方皇後攥緊帕子,扣了扣指尖,說:“這些賤婢死不足惜,已經被本宮處決了。”

  陸珩微不可見眯眼,臉上的表情越發諱深。那些宮女已經死了?

  方皇後為什麽這麽著急處死凶手?

  陸珩沒有再問,平靜地指揮手下排查危險,順勢控製翊坤宮,無形地擠走方皇後,將皇帝身邊的人全部換成錦衣衛。很快,錦衣衛帶著太醫趕來了。太醫見到這種情況也嚇得不輕,他強撐著鎮定給皇帝把脈,然後去看皇帝脖頸上的傷口。

  陸珩一直站在一旁,見狀問:“太醫,皇上怎麽樣了?”

  “皇天保佑,聖躬無礙。”太醫站起來,謹慎說道,“但皇上因驚嚇過度昏厥,具體如何,還得等聖上醒來了再診脈。”

  陸珩安了心,皇帝不是中毒就好,昏迷不妨事,他親自在這裏守著,看看誰還能興風作浪。

  天亮,城門剛剛開啟,一個驚雷已經飛快傳遍各大官邸。夏文謹聽到消息,嚇得直接把手裏的茶盞墜到地上:“什麽,皇上被宮人謀殺?”

  “是。”稟報的人同樣一臉驚懼,說道,“是昨天前半夜的事情,後半夜宮門戒嚴,之後的事情就傳不出來了。”

  夏文謹呆若木雞,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忙問:“現在皇上身前是誰守著?”

  “錦衣衛。”稟報之人回道,“昨夜事情發生後,方皇後第一個趕到,隨後陸都指揮就帶著人進宮了。現在翊坤宮各通道都被錦衣衛接手,再多的事情,小的也不知道了。”

  夏文謹換了衣服,急匆匆進宮,路上看到了和他一樣倉促出門的官員。內閣、六部官員齊聚宮裏,幾次施壓,也未能見到皇帝。

  錦衣衛軟硬不吃,夏文謹首輔的威風此刻毫無用處,他隻能在宮裏幹等。日晷的影子由短變長,在夏文謹即將受不住饑渴時,太監終於回來,帶來了聖諭:“皇上醒了,首輔大人請隨奴婢來。”

  皇帝僥幸沒有被勒死,但昏迷了很久。他喉嚨痛得如同火燒,身體各處都在痛,他夢到有人在殺他,他從噩夢中驚懼而醒,

  劇烈喘息,都分不清夢境和現實。這時身邊傳來穩健的腳步聲,有人半跪在床前,聲音冷靜堅定:“皇上,臣救駕來遲。逆賊已被誅殺,翊坤宮內外布滿錦衣衛,皇上放心,臣絕不會放任何可疑之人靠近。”

  皇帝認出來這是陸珩的聲音,就像上次火海一樣,他永遠在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皇帝身邊,可靠而強大。皇帝的心慢慢平靜下來,眼前恢複視物。他看到床帳外站著眾多錦衣衛,女官、內侍的衣袖被紮起,露出全部手臂。女官奉來清水,當著眾人的麵試毒後,才被允許呈給皇帝。

  一切秩序井然,有條不紊,極大安撫了皇帝驚惶的心。皇帝望著殿中明晃晃的紅色,有些明白洪武皇帝為何要給錦衣衛配這麽鮮豔的衣服了。

  就比如現在,華麗的飛魚服一眼就能從人群中認出來,這些高大英武、精挑細選的良家子守住各個角落,訓練有素地巡邏、盤查。

  這是他的親兵,看著就讓人安全感倍增。尤其是站在皇帝床邊的那道身影,修長挺拔,堅不可摧,如開明獸一般鎮守在皇帝身邊,仿佛能預知天下一切危險,武力智力俱是巔峰。

  皇帝剛在自己家裏經曆了一場謀殺,直到看到陸珩,才終於能確信他安全了。

  皇帝喝了水和藥後,情緒恢複了一點。內侍稟報內閣諸位大人一直等在乾清宮,皇帝勉為其難打起精神,召夏文謹覲見。

  以皇帝如今的狀況,肯定無法交待公務,他叫夏文謹進來無非是證明自己無礙,以安外麵悠悠臣子的心。

  皇帝召見完夏文謹後,很快又累了。但是皇帝空被疲憊折磨卻睡不著,藩王要殺他,白蓮教要殺他,皇帝都能接受,但宮女要殺他,他如何防備?

  這次變故對皇帝的衝擊比被最親近的人背叛都大。如果最不起眼的宮女都想勒死他,那他還能相信誰呢?皇帝反複驚懼,睜著眼睛猜疑來猜疑去,折磨別人也折磨他自己。折騰到天黑,皇帝才終於熬不住疲憊,緊繃著身體睡去。

  陸珩一直守在皇帝身邊,等皇帝睡穩,陸珩才悄悄退出。陸珩走出寢殿,臉色冷峻凝重。

  陸珩看出了皇帝的心病,皇帝並不懷疑陸珩,但皇帝對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已經崩塌。如果臣子意圖弑君,誅九族哪怕誅十族都可以,但皇宮根本離不得宮女太監,如果是宮女起了殺心,那皇帝怎麽防?

  退一步想,連底層宮女都能殺他,那闔宮女官、內侍、妃嬪,皇帝還能相信誰?

  陸珩無聲歎氣,救駕容易,收尾才難。皇帝現在就應了身病好治,心病難醫,要是皇帝走不出陰影,那還談何治國?

  皇帝剛剛睡著,內外的人都不敢大聲說話。郭韜跟在陸珩身後,小聲道:“大人,皇後將曹端妃及大公主帶走了。”

  皇帝遇刺後錦衣衛迅速控製翊坤宮,但對方畢竟是皇後,而且是第一個趕來救駕的功臣,方皇後以審問之名帶走曹端妃,錦衣衛總不能攔著。

  陸珩聽到郭韜的話暗暗皺眉。先前方皇後將楊金英等人處死的時候陸珩就覺得不對勁,涉事的十六個宮女,包括去通風報信的張金蓮,無一幸免,在錦衣衛到場前就被滅了口。現在,方皇後還將曹端妃帶走。

  陸珩作為外臣,今日全部精力都在皇帝身上,壓根沒注意翊坤宮真正的主人——曹端妃。陸珩還沒問過,但以他辦案的經驗,這次宮變幕後指使者最不可能的就是曹端妃。

  曹端妃她年輕受寵,膝下有女,父親在福建做知府,她謀殺皇帝圖什麽?而且還在她自己的宮裏,蠢也沒有這麽個蠢法。

  方皇後想做什麽?

  皇帝的心病還沒解決,後宮又生事。陸珩一天一夜未睡,此刻太陽穴刺刺得疼。郭韜也覺得事情難纏極了,低聲問:“大人,等萬歲醒了,肯定要問這次宮變的始末。犯事宮女已經被殺了,我們要怎麽查?”

  陸珩也想知道他要怎麽查,別人可以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但對方是皇後,陸珩能怎麽辦?

  眾人眼巴巴等著陸珩拿主意。雖然這件事已經陷入死局,但他們大人肯定有辦法。陸珩頭更疼了,他正打算用緩兵之計,忽然眼神一亮,想起一個人來。

  他好像有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