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170章總第五百七十一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28 06:00      字數:2211
  富新防線阻擊戰結束後,暫九軍奉命進行休整。

  因為暫九軍重創了日軍第七十四師團和岩永支隊,受到中國最高統帥部的通令嘉獎。梁維甫因此榮獲一枚一級寶鼎勳章。

  暫九軍上上下下的官兵都得到了嘉獎。梁紅玉,張少宇,郭威等都得到了晉升。

  而那些為國捐軀的官兵也得了褒獎和撫恤。管俊山、湯顯河、蔣千等都被國民政府追諡為烈士,其家人受到了政府的特殊優待。

  暫九軍在休整的同時,部隊進行了整編。

  整編之初,梁維甫以自己年事已高為由,向軍委會和最高統帥部遞交了辭呈。軍委會責成梁維甫負責整個整編事宜,並不談及辭職之事。

  某一天,軍委會卻下了一紙命令,命令暫九軍更命為獨立第一縱隊,簡稱“獨一縱”。

  大家對這次的更命不理解,認為叫順了口的名字不好,偏要叫一拗口的名字。何必呢!

  獨立混成旅和二十七師因為傷亡太大,兩部合二為一。合編後仍保留二十七師番號。獨立混成旅番號撤銷。

  合編後梁紅玉被任命為二十七師副師長,領少將軍銜。張少宇任獨一縱副司令,領中將軍銜。郭威任七十二旅旅長,領少將軍銜。

  令人不解的是,七十二旅旅長藍先田竟被任命為二十七師師長,領少將軍銜。

  有人對藍先田被任命為二十七師師長甚為不滿,說他戰爭期間躲在醫院裏養病,他有什麽資格當二十七師師長?

  也有人說二十七師師長本來非梁紅玉莫屬,無奈她一介女流,雖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但在國軍中還沒有哪一位女性任戰鬥部隊的師長。

  七月,獨一縱整編完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軍委會竟然準了梁維甫的辭呈。最高統帥很關心他,要他離開軍中後到重慶去頤養天年。

  然而梁維甫謝絕了他的關心,打算回贛北故裏錦陽。

  還是在年初,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迭次失利,從中國戰區調往東南亞的兵力逐漸增多。

  日軍收縮兵力,第十三師團隻得固守南昌、九江等幾個大一點的城市,再也無力他顧了。

  父親梁維甫要回故裏錦陽,梁紅玉也要隨行。她以送父母回鄉為由請了半年的假,獲準。

  梁維甫一行要動身回贛北,郭威要送他們,被梁維甫阻止了。

  梁維甫對郭威說:“小郭,你和紅兒不同。你是一支部隊的主帥,不可輕易離隊。而且,你已經是將軍了,不可將兒女私情看得太重!我曉得你是在乎紅玉的,等時局穩定了,你們再來贛北完婚吧!”

  梁維甫說此話時,梁紅玉就站在一旁。此時她的眼晴也是紅紅的。她看著郭威竟是說不出一句話來。

  她的心裏堵得慌,有一種莫名的煩惱一直在叩擊著她的心扉。

  閔小青和竇樂山還住在後方醫院裏。昨天她和陳西民、郭威一同去看望了他們。

  文香的肚子已經挺得很大。要不是竇樂山還在住院,她可能就上貓兒眼去了。

  文香去貓兒眼是早晚的事。因為她沒別的親人。要說有親人,那也隻是竇樂山的師母了。

  文香上貓兒眼,生孩子、坐月子竇樂山的師母都可以關照得到。

  知道紅玉要陪伴父母親回故裏,文香吵著也要去。文香說:“姐,我還回去服侍你。你可不能扔下我。”

  文香說著說著就哭了。

  閔小青和竇樂山也很傷感。閔小青、竇樂山、陳西民三人因為都不是科班出身,上峰認為他們都當不得正職。

  後經梁紅玉居中調停,才讓他仨在郭威的七十二旅各謀了一個正團職,領上校銜。

  或者換句話說,郭威的七十二旅仍是警備軍的老班底。

  此時三位男子看到昔日的長官,情同子妹的梁紅玉,禁不住在鼻子裏酸酸的!

  他們不知道紅玉此去贛北是半年還是長久。他們都不曉得自己前麵的路應該怎麽走!

  昔日的老朋友,現在隻剩下一個郭威了。

  好在郭威已經明確了要做紅玉的丈夫。這樣,閔小青有了姐夫,陳西民、竇樂山有了兄弟。

  後來他們又談到了湯顯河、管俊山。

  紅玉說她前天到了鐵壁關故戰場去憑吊了故人。他們就埋在古道的道邊上。他們的墓隻一塊木牌,時間久了還不會朽了?

  大家說著說著,聲音都喑啞了。

  回到了錦陽城,錦陽城已是麵目全非了。

  幾年前的戰爭痕跡還沒有消失,這兒那兒,還殘存著一堆堆瓦爍。

  狗尾巴草長得滿城都是。昔日的繁華了無痕跡。

  打聽洪儒老縣長,他於兩年前就作古了。他是憂憤而死。

  還是在這年的三月裏,桃紅柳綠時節,忽然收到了輾轉而來的大姐和二姐的信。那時梁紅玉還在富新防線上。收到兩位姐姐的信,梁紅玉簡直欣喜若狂。

  大姐的信是正月裏寫的。大姐在信中主要說了她的小外甥出世了。她的小外甥長得結實可愛,姐姐姐夫都很喜歡他。

  大姐說,隻不過鬥爭形勢很殘酷,很複雜,她們考慮可能在孩子滿月後,就會送走。但送往哪兒現在還沒想好。有打算送往趙大叔那兒去。但這要看局勢的發展。

  二姐的信是二月裏寫的。二姐在信中說他們收複了二郎山地區,二郎山鐵石礦在淪陷了六年之後終於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二姐在信中也談到了他們的女兒。二姐說,她們給女兒正式取名叫李盈。李盈在農家長得很健康,很招人喜愛。隻可惜他們不能經常去看女兒。

  梁紅玉拿著信去給父母親看,讓他們也分享分享這種喜悅。

  梁維甫看完信後,感慨地說:“紅兒啊,你倆姐姐真是了不起!她們堅持了七年的抗日鬥爭,真乃古代女英豪再世呀!”

  一旁的康淑媛卻糾正老頭子的話,她說:”你可別忘了咱們自己的女兒!古代的梁紅玉哪能跟我們的女兒比呀?”

  “對對!是巾幗三英,巾幗三英啊!”梁維甫豪氣地說。

  “爸!……”梁紅玉嗔笑了一聲。

  梁紅玉回到書房展箋揮毫,她要給兩位姐姐各寫一封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