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126章總第五百二十七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14 03:51      字數:2150
  卻說擔任西線阻擊的二八六團,在團長馬天放的率領下,進到了位於寒梅山五十華裏的竹鞭嶺,並在那裏構築工事。

  竹鞭嶺是鄂東北進入寒梅山的唯一通道。在日軍占據寒梅山的時候,竹鞭嶺就是寒梅山的南部屏障。杜承坤的三十集團軍收複了戰略要點寒梅山後,竹鞭嶺也隨即被收複。

  收複後的竹鞭嶺當然駐有兵力,但隻是沿用日軍占領時的做法,派了一個連防守。當時日軍在竹鞭嶺上修築了好幾個碉堡,日軍隻派了一個小隊的兵力防守。

  據說在國軍攻打竹鞭嶺時,戰鬥相當激烈。日軍憑借著碉堡,用機槍掃射著衝鋒的隊伍,國軍士兵傷亡慘重。

  馬天放率領部隊進到竹鞭嶺,接下了那裏的防務。

  原先在此防守的部隊是屬於獨立旅的,馬天放要連長古福州率領連隊歸建。

  因為在總司令部召開的作戰會議上,獨立旅是要作為全軍的預備隊的。在臨出發時,獨立旅長特意囑咐他一定要讓古福州早日歸建。

  馬天放和獨立旅長何君興是拜把子兄弟。何旅長的話他當然得聽。

  馬天放將原來的陣地進行了改造。除了控製大道外,他在大道的兩側也構築了工事。

  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因為他了解到,國軍在攻打竹鞭嶺時,最後攻下敵陣的竟然是兩翼的迂迴。他怕在即將開始的戰鬥中,日軍也會采用此法。

  馬天放這個團不僅在九十一師是王牌團,在整個三十集團軍裏也是王牌。

  馬天放,江西於都人,一九零九年生,黃埔五期畢業。他畢業後本來分在陳誠的18軍當見習排長,抗戰爆發後,已經是連長的馬天放奉命和一大批下級軍官從18軍調往第三十集團軍。

  背後聽人講,蔣委員長是覬覦這支地方部隊,采用的是摻沙子的辦法,以達到最後控製該軍的目的。

  可是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杜承坤是個忠厚之人,他對蔣給他大批軍官除了感激,別的似乎什麽也沒想。

  幾年來,這些軍官在這支部隊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杜總司令從不厚此薄彼。也就是說,他對於全軍軍官都能做到獎罰分明、論功行賞。

  在這支部隊裏,軍官的升遷比別的部隊要快。重要的原因是這支部隊戰鬥頻繁。有戰鬥必然有損耗。有損耗必然要補充。就這樣,馬天放做到了團長,那是他一寸軍功一寸軍功累積起來的。

  這次馬天放奉命防守竹鞭嶺,目的是保衛戰略要地寒梅山。可是師長張行義卻把二八八團放在寒梅山後。馬天放心裏就不舒服。

  表麵上看,張師長是從全局著想,二八八團作為全師的預備隊,當然不能隻顧一個二八六團了。張師長那樣做,是兼顧了二八七團的了。

  馬天放盡管心裏不舒服,但也沒有怨言。這一次日寇的“圍剿”一定是十分凶險,不然總司令部也不會遷至洮河。

  在宣布作戰計劃時,他聽到他這個師要阻住兩路敵軍,而將九十七、九十八兩個師布置在狼山山下十分不解。!…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會散後他問了何君興,何君興告訴他,杜總司令聽從了新四軍皖江支隊嚴武英長官的建議,準備在東路誘敵深入,在狼子溝一帶殲滅東路進犯的日軍。

  果然,在九十一師召開的戰前軍官會議上,張行義師長強調此次阻擊兩路日軍的艱巨性和重要性。

  張師長沒有把總部總的戰略意圖講出來,自然是考慮保密的需要。但他卻指出:我們能不能將兩路進剿的日軍阻住,將直接影響到我們能否打破日軍的圍剿。

  所以當他率領部隊前來竹鞭嶺時,師長張行義對他說:“天放老弟,要做好打惡仗的準備。西南一路就拜托你了。”

  記得當時他是這樣回答師長的:“師長請放心,我會竭盡全力,決不會讓日軍輕易攻進來的。”

  馬天放除了在竹鞭嶺的兩側構築工事,還將防禦縱深延伸到一二十裏遠。也就是說,除了竹鞭嶺,他還構築了兩道防禦陣地。

  在兵力布置上,馬天放也是靈活用兵。全團三個營,一個特務連,一個偵察排,他在第一道陣地放了一個營,在二三道陣地放了一個營,其他的部隊都作預備隊。

  這種兵力配置,明擺著是要和日軍死磕到底。

  十月十日,日軍岡崎聯隊開始進攻竹鞭嶺。

  正如馬天放意料中事,岡崎聯隊長除了在中路正麵攻擊竹鞭嶺陣地,還派出部隊向兩翼發展。

  日軍先是用猛烈的炮火轟擊竹鞭嶺陣地。這些火炮對兩翼構不成什麽威脅,因為兩翼都是茂密的竹林。但它對正麵的威脅太大了。

  正麵修有幾個大碉堡,像一排蹲著的老虎。每個碉堡裏裝有一挺重機槍,還有若幹挺輕機槍。

  馬天放指示負責竹鞭嶺的一營營長呂曉樂,第一線部隊隻放一個連,除了每個碉堡裏布置一個班,其餘的全都放在兩翼射殺敵人。

  對於馬團長的指示,呂曉樂堅決照辦。他吩咐一連長齊大柱,在日軍炮火轟擊時,一定要注意利用掩體隱蔽好,避免出現無謂的犧牲。

  十日上午的戰鬥從一開始就異常激烈。日軍用炮火開道。“轟……轟……轟……”,密集的炮彈對著那些碉堡轟擊。隻兩輪下來,幾座碉堡就各矮了一截。

  炮火轟擊過後,便是“轟隆、轟隆”的坦克開動的聲音,無數士兵躲在坦克的後麵,迅速向陣地逼進。

  然而這次日軍沒有占到便宜,為什麽?因為躲在坦克後麵攻擊的日軍士兵,遭到了竹鞭嶺兩翼的火力側射,日軍死傷了很多。

  日軍的坦克感到自已身後的那些士兵沒有了,覺出了事情不妙,調轉頭就往回跑。它當然是怕自己的身後沒有士兵的掩護,會成為支那軍爆破兵的大餐。如是那樣,便是得不償失了。

  日軍第一次對竹鞭嶺的攻擊沒能奏效,被迫不得不退回到原來的陣地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