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92章總第四百九十三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7      字數:2084
  抗戰爆發後,侯叔帶著臘英四處奔波,很不方便。就在那一年,侯叔聽到一個消息,說自己的結發妻子和兒子並沒有死。侯叔就委托組織幫助尋找。

  候叔是黨內重要人物,長期從事地下工作。他的事組織上自然十分關心,那年的年底,組織上終於將侯嬸母子倆找到。

  原來侯嬸在侯叔逃走後,怕受牽連和迫害,遂躲到一個遠房親戚家去了。這一點與趙嬸的經曆差不多。

  侯嬸回來後,候叔就想把臘英交給侯嬸帶,候嬸也樂於帶。但殘酷的鬥爭現實卻不得不讓他們再次骨肉分離。

  這一年,候叔又接受了一項新的任務。這個任務要求候叔帶上妻子,但不能帶上孩子。因此,侯叔倆口子隻得把孩孑托付他人照顧。

  所以兩個孩子雖然在一起長大,卻不知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兩兄妹。因為誰也沒有告訴過他們。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長大了。他們竟然互相愛著。直到宇昪從蕪湖到達二郎山,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親,才知道臘妹子是自己同父異母的親妹妹。

  後來臘英也從安慶到達了二郎山,見到了親生父親,和侯嬸哥哥見麵了,也才知道實情。

  為了工作的需要,侯叔要求兒子和女兒不要公開兄妹的身份,但稱呼上仍然可以叫著。

  現在的嚴武英還有一點疑惑的是,臘妹子好像與安華政委有種說不出的關係。

  這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呢?

  武英把曉得的這些事告訴了丈夫李燦。

  李燦聽後,說:“這些革命前輩的經曆太離奇了。”

  他想去專門找來臘英詢問一些情況,但被武英攔住了。

  武英說:“李燦,這些革命前輩都有許多重要機密,我們不要去打聽。我與臘妹子相處日久,我發現她在很多事情上都很謹慎。我們就不要再去為難她了。”

  李燦聽後,覺得很對,就沒再提,見到臘英也沒再問。

  一九四四年,侵華日軍明顯地出現了頹勢。在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區,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之八路軍,還有新四軍,都在作局部的反攻。

  自然,日軍不會甘心自己的失敗,它們在作垂死前的掙紮。

  比如在二郎山地區,為了保護二郎山的鐵石礦,以攫取更多的戰爭資源,日軍不斷向冷水灘、二郎鎮和七橋鎮增兵,一度曾經企圖恢複二郎鎮和七橋鎮的據點,但均被李燦指揮皖江支隊打了回去。

  不僅如此,李燦還頻頻向日軍的運輸線出擊,幾次中斷了日軍的運輸。…愛奇文學 *…最快更新

  就這樣,皖江支隊成為日寇的眼中釘、肉中刺,幾欲除之而後快。

  一九四四年的九月底,日寇部署了一次針對皖江支隊的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目標直指金角鎮。

  為此,日軍與國民覺的第三戰區達成了一項秘密協定:日軍在進攻金角鎮時,第三戰區各部保持中立。

  日寇欲對新四軍的皖江支隊進行“圍剿”,消息不斷從內線傳了出來。而石梅和臘英(為了加強二郎隊的力量,李燦與安華商量,把臘英從二團二營調至二郎隊任教導員)的二郎隊也對日軍盤踞的冷水灘、二郎鎮和七橋鎮乃至礦山頻繁地進行了偵察活動,基本掌握了日軍進攻的動態,為李燦製定作戰計劃,提供了翔實的信息依據。

  九月二十七日,日軍第三旅團集中了兩個大隊一千五六百人,皇協軍兩個團一千餘人實施對金角鎮的“圍剿”。

  日軍在坦克、大炮的掩護下,從東、南、北三麵向金角鎮發動進攻。李燦和安華、武英留下了蔡子燦營在金角鎮牽製敵人,主力全部跳出日軍的包圍圈,秘密地運動到七橋鎮外。

  幾乎在日軍進攻金角鎮的同時,李燦下達了攻擊七橋鎮的命令。

  七橋鎮原駐有日軍一個大隊,皇協軍一個團。日軍發動對金角鎮皖江支隊的“圍剿”,在七橋鎮抽調出一個中隊和皇協軍兩個營。

  也就是說日軍在七橋鎮的兵力現在隻有不足五百人,皇協軍三百餘人,總兵力不足一千。

  在皖江支隊的強大打擊下,日軍防守的西門首先被突破了。李燦指揮部隊緊接著向東、南、北三門突擊,不到五個小時將敵人全部消滅。

  七橋鎮在日寇占領六年後第一次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皖江支隊對七橋鎮的進攻,迫使日寇不得不在進攻金角鎮的同時,抽調兵力回援七橋鎮。

  但這些支援七橋鎮的日本兵,在半途卻遭到了嚴武英指揮的石梅二郎隊的伏擊,三百多鬼子死傷三分之一。

  支援的日軍遭到二郎隊的伏擊,欲對二郎隊實施反撲,可是二郎隊早就消失得不見了蹤影。

  支援的日軍悻悻地繼續撲向七橋鎮,卻遭到守候在城中的皖江支隊的圍殲,竟無一人漏網。

  七橋鎮的喪失,和對七橋鎮增援之兵力的喪失,日軍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日軍第三旅團不得不中止了對金角鎮的“圍剿”。

  此役不僅令日寇喪膽,也令國民黨第三戰區刮目相看。從此,李燦的皖江支隊威名大振。

  這次日軍第三旅團對新四軍皖江支隊的“圍剿”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成為笑柄。

  據說當時日軍第三旅團旅團長笠原清明氣得吐血,發誓一定要報複皖江支隊。

  但是此時的日寇已是強弩之末。十一月底,日寇不僅不能組織大規模的“圍剿”,連重新占領七橋鎮也無能為力了。

  為了保住二郎山的鐵石礦,日軍第三旅團不得不收縮兵力,以加強對二郎鎮、二郎山的鐵石礦和冷水灘鎮的控製。這就為皖江支隊和獨立旅收複二郎山鐵石礦創造了條件。

  十二月中旬,第七師和皖江軍區通報了一份敵情:由於日寇在太平洋戰爭中迭遭失敗,日軍大本營在中國侵華日軍華東駐屯軍中抽調兵力。第三旅團將有兩個聯隊要被抽走。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為什麽說呢?因為如此一來,日軍如不增派兵力,哪它在二郎山地區則隻有一個聯隊的兵力。

  而這一個聯隊的兵力,卻要防守二郎山到冷水灘近二百裏的礦石運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