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50章總第四百五十一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7      字數:2173
  梁紅玉不用閔小青指點都知道,從玉屏鎮到荷嶺不過二十餘裏,而從荷嶺到獨仙關也隻有五六十裏光景。

  “決不能讓重井聯隊與川康大隊匯合在一起,那樣他們如果合力攻擊獨仙關的左翼,則獨仙關危矣!”梁紅玉用指示棒指著沙盤上的以上三個點。

  這三點倒成一個直角三角形,獨仙關就在那個直角的頂點上。

  “對!”管俊山說,“旅座,不如我到玉屏鎮去,協助陳團長在玉屏山堅決把重井聯隊阻住,使其不能與川康大隊會合。”

  “好!我們組織力量,想辦法吃掉川康大隊。即使吃不掉它,也要把它驅趕回富城去。”梁紅玉說。

  “玉屏鎮在玉屏山的腳下,陳西民隻帶了一個營防守,要擋住日軍的一個聯隊,談何容易!”閔小青提醒大家。

  是啊。指揮部的人都覺得事態嚴重。都把目光投向梁紅玉。

  梁紅玉微微一笑:“現在也隻能這樣子,不能再調部隊去了。目前我們全力以赴對付的應該是從富城下來的這個川康。“

  梁紅玉分析著:”這個川康雖然是一個大隊,人數卻不多,隻有不足五百人。這是因為駐富城的這支日軍部隊去年在鄂西會戰中,遭到我第六戰區的重創。不管是軍力還是戰力,都受到了削弱。”

  為了對付川康,梁紅玉準備集中手中最精銳的機槍營和獨立營,外加一團的兩個營共四個營約一千三百餘人的兵力。

  又因為川康大隊的目的便是與西來的重井聯隊會合,所以梁紅玉提議就選擇那個適合打伏擊的地方——荷嶺下的老源坑。

  老源坑是贛中進入贛南的必經之道。它三麵環山,一麵臨水,從富城南下的川康大隊走到老源坑必須停下來。因為它同時又是一個三叉路口。往西去荷溪,往東去玉屏鎮。

  梁紅玉說,把部隊布置在三麵的山上,待敵過河後再予以打擊。

  經過討論,他們計劃妥當。當下管俊山就騎馬趕往玉屏鎮去了。

  按理說,一個不足五百人的大隊是不敢貿然進入國軍重兵設防的富新防線的。

  但是日軍指揮官告訴川康說,井下支隊的重井聯隊已經快打到荷溪鎮了。你去隻是與他合兵一處,再瞅準機會向獨仙關攻擊,與井下將軍來個東西夾擊,拿下獨仙關,掃清西進道路上的障礙。

  川康聽到這樣的話,才帶著他的大隊出了富城,進入了中國人設置的富新防線。

  可是這個川康是一個非常謹慎的傢夥。他是曉得富新防線支那軍隊的戰力的。他曾派手下不止一次深入防線內偵察過。

  所以他帶著部隊一邊走一邊不停地與重井聯絡。

  原來這個川康與重井同為九州老鄉,參軍前便是好朋友。重井希望川康早點前去接應,川康也希望重井快點打到荷溪來。

  當川康得知重井快到玉屏鎮了,遂率部進到了荷嶺下。這個地方離玉屏鎮不會超過二十裏。

  然而這個川康卻想在荷嶺下等待重井。他把部隊紮在荷嶺下,與那個叫老源坑的小山村,隻隔一條不大的荷溪。現在是枯水季節,荷溪裏的水僅及膝部。

  但是川康看到對麵的老源坑,三麵環山,濃密的樹叢中隱約現出工事的影子,他便多了個心眼,沒有過荷溪。

  川康正這麽等著重井,忽然重井來電告訴他,他在玉屏鎮遭到支那軍的猛烈抵抗。從支那軍的火力上看,當是一支戰力很強的部隊。

  重井讓川康快點與自已靠攏,免得雙方都遭受損失。川康接電後大吃一驚。

  川康舉著望遠鏡把對麵的地形再次逐一看了個遍,心裏很不踏實。但重井催得緊,他隻得下令部隊過荷溪。

  但是他在過荷溪之前又多了一個心眼。他命令炮兵就以溪岸作依托,架起炮來猛轟荷嶺等山頭,直炸得山頭上硝煙彌漫。

  轟擊了好一會兒,他才下令部隊過溪去。

  這次伏擊川康大隊的擔子落在了閔小青的肩上。

  最初梁紅玉是想親自來指揮這場伏擊戰。但閔小青以她要負責全麵指揮而把擔子攬了過去。

  梁紅玉對於自已去指揮伏擊川康也覺不妥。畢竟伏擊川康隻是全局中的局部,不能隻顧了局部而丟了全局。

  於是她答應閔小青的請求,讓他去指揮戰鬥,自己還是坐陣雷公殿。

  她在閔小青臨出發時對他說:“我們的兵力雖然是鬼子的兩倍多,又是打伏擊,可以出其不意。但是日本鬼子是凶殘至極的,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都很強,還是不可輕視。我們應充分發揮我們的長處——火力的優勢。要在第一時間裏把他們打趴下,使其沒有反撲的機會。我會讓西民死命拖住重井聯隊。你放心打。但要速戰速決。能全殲就全殲,不能全殲,也要把他們驅回富城去。”

  “請旅座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閔小青堅決地說。

  當下閔小青就帶著獨立營和機槍營來到了荷嶺。

  因為荷嶺是要衝,原先一團的謝唯先營防守此地,主要是向北防禦。

  而一團的三營由副團長薑雲帶領駐守在荷溪鎮,現在按照梁紅玉的命令,這個營也要東移至荷嶺來參加伏擊戰。

  荷溪鎮是水陸交通樞紐,梁紅玉怕富城的日軍從水路來攻,她不敢馬虎,隻得讓三營留下一個連,由薑雲負責繼續留守荷溪鎮。

  工事都是現成的。閔小青把機槍營擺在三座山上,重點放在中間的荷嶺上。

  梁紅玉的這個機槍營是後來組建的,是梁紅玉從繆部長手裏爭取來的編製。

  全營配置十二挺馬克沁重機槍,五十挺輕機槍,其餘的全是蘇式衝鋒槍。這樣的裝備,在整個國軍序列裏也許罕見。

  閔小青將陳團的兩個營(缺一個連),放在左右兩個山頭,獨立營埋伏在荷溪的下遊,準備在恰當時候,出其不意抄敵人的後路。

  戰鬥是在下午三時打響的。閔小青見川康先是紮在對麵的荷溪一邊不動,到下午三時許才開始進攻。

  這個川康也許疑心太重,他在過溪前就來一頓炮擊。不過因為自已的火力並沒暴露,川康的這種炮擊並沒有多少準點兒。

  閔小青讓部隊準備好,專等川康過溪來。

  這條荷溪上隻一座不寬的木橋,是由粗大的鬆木做成的,堅固倒是蠻堅固。隻是橋麵太狹小,容不得幾人同時通過。

  炮擊過後,川康命令部隊大部分都走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