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29章總第四百三十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7      字數:2193
  下雪後卻是晴天。

  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那是一輪怎樣的太陽哇!在東邊莽莽的雪山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來了。它越升越高,越升越耀眼了。

  它的光輝灑在雪白的大地上,而顯得格外地明亮了。新年的太陽照著千山萬壑,那是何等地有氣勢!

  “新年好,蘇曼姐。”院子裏傳來了木英的問候聲。

  “新年好,木英。”蘇曼的聲音從院外傳來,“鐵英姐起來了嗎?”

  不一會兒,就有腳步聲來到了門口。“鐵英姐,蘇曼姐來看你來了。”傳來了木英的聲音。

  門“吱嘎”一聲開了,一股新鮮的空氣直撲進屋子裏來。

  鐵英早就起來了。此時看去,門口站著的蘇曼和木英,竟與往日不一樣。

  蘇曼的軍帽上沾著雪粒,而木英臉上紅彤彤的,像是剛搽上去的胭脂。

  “怎麽,蘇曼你摔跤了麽?你這麽早到哪裏來?”鐵英好生奇怪,她問蘇曼。

  雖說蘇曼不是和自已住在一起,可也僅僅隻隔了兩條街,那怎麽會……。

  “不是,姐,我哪兒也沒去,我起床後就到後山上玩了一會雪。我跟雪親了幾次嘴了哩!”蘇曼俏皮地說。

  木英站在一邊也傻笑,她的臉紅彤彤的,是因為她剛才在院子裏正堆著雪人玩呢!

  鐵英聽罷,童心未泯,她也想走出門去。

  蘇曼趕緊攔住了。

  “姐,你不能出去。你出去,大嬸一定會揍我們的。諾,我知道你愛雪,我給你帶了一團進來了呢?”

  蘇曼說著,就伸出兩隻手來。那兒正有一個晶瑩的雪團兒哩!

  鐵英喜孜孜地欲用手去接,被蘇曼輕巧地躲開了。

  “姐,隻許看不許摸。”

  “怎了嘛?”鐵英縮回了手。

  “怎了嘛?你忘了你還在坐月子哩嘛!”蘇曼輕笑著說。

  “瞎!……”鐵英無法,隻得作罷。

  新年的第一場雪隻是開了個頭。過了初五,接連著下了三四天的雪。停了一二天,接著又下開了,把個大地冰凍得嚴嚴實實。

  玉龍河呀,母子河呀……根據地內的幾條主要河流被凍得如同鐵板一塊,連坦克開上去都可承受得起。

  奇怪的是,下雪的時候雖然風不大,卻奇冷無比。雪總是像下棉花一般,飄飄悠悠,洋洋灑灑。氣溫低得要命……~!愛奇文學 …#最快更新

  老農講,這是春寒,這是百年不遇的大春寒。百年不遇的大春寒下的雪就是這樣子的!

  下雪了,人們窩在家裏,先是烤火,但沒有準備那麽多的薪柴。有誰料到會下這久的雪哩!薪柴燒沒了,就擁在破棉絮裏,一家人擠在一起,勉強能夠湊合過去。

  特委趙書記召集各方麵的會議,動員根據地內各方的力量,抗日民主政府,蘇皖邊縱隊,各行各業,各社會團體,把這些力量都動員起來,投入了度春寒的工作中去。

  為此,特委成立了以黨政軍民為主體的指揮部,要帶領根據地人民度過春寒。指揮部提出的口號是:“不能因春寒凍死一人,不能因春寒凍死一頭牲畜”。

  很快的,根據地的人民被動員起來了。大地上就又充滿了生機。人是這麽一種怪物,你不動的時候是死寂死寂,你一動起來又是火熱火熱。

  嚴鐵英因為坐月子的緣故,便沒有投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度春寒鬥爭中去。天氣奇冷,實在難於忍受。她就召集大嬸,木英和一些女戰士,擁在被子裏講革命故事。

  蘇曼被趙大叔臨時調到身邊去工作,這些天一直住在特委機關裏。她有時也會回來。她特別喜歡聽鐵英講的革命故事。因為鐵英講的大多是她自已親身經曆的事。

  比如說她講的中央蘇區時期如何過春節,聽來就特別有意思。

  鐵英講:1929年的春節是在大柏地過的。那時鐵英還隻有十六歲,已是一名老紅軍戰士了。她跟在趙大叔後麵,卻被國民黨的劉士毅部追得筋疲力盡。

  2月9日是除夕,指戰員們強烈要求打一仗。前委立即召集緊急擴大會議,果斷作出決定:此仗必打,以振軍威。

  當時,大柏地的老百姓對紅軍不了解,已經逃避一空。雖然部隊已經一天沒吃飯,但紅軍有紀律,主人不在,不能隨便動用群眾的東西。同時,部隊早已沒有了經費,也拿不出錢來向老百姓購買。

  後來前委請示毛委員,毛委員覺得這是個問題,就對朱軍長說:總不能讓大家餓著肚子打劉士毅吧!有人提議借用老百姓的食物,以後再還。我看也隻有如此了。你看呢?

  朱軍長就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要算清價錢,留下欠條,待以後如數歸還。

  各連隊得到批準後,就借用當地老百性的糧油,飽餐了一頓。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劉士毅部鑽進了紅軍的伏擊圈。此役一舉殲敵兩個團,俘敵800餘人。繳槍800餘支,取得了重大勝利。

  三個月後,紅軍重返大柏地。毛委員和朱軍長沒有忘記對老百姓許下的諾言,親自召集群眾開大會,部隊當場兌現所欠的款項。

  鐵英還講了1933年過春節的事。

  1929年到1933年中央紅軍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已經取得了幾次反圍剿的勝利,中央根據地已經比較鞏固了。

  中央蘇區時期的條件雖然比較艱苦,但是文化生活卻非常豐富。特別是戲劇運動得到廣泛開展,湧現了一批較高藝術素養的戲劇人才。

  當時鐵英正在彭楊軍校學習,顧震東的大哥寧軍長所在的一軍團於1933年春成立了“戰士劇社”,該社創作了一部四幕話劇,名叫《廬山雪》。

  1933年1月春節期間,《廬山雪》在三都鎮首演成功後,在瑞金一連演出了好幾場。鐵英和震東都去看了演出。

  該劇主要是反映紅軍反“圍剿”的事跡。蔣介石的前三次“圍剿”都被紅軍粉碎了,於是在廬山頂上,開會再次布置對紅軍的“圍剿”,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

  紅軍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召開了作戰會議,由軍團長傳達作戰任務,布置戰鬥。全劇的高潮是,因為紅軍早作準備,所以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戲演到此時,台上台下總會激情一片,觀眾的熱烈掌聲與演員的激情演出融為一體。最後是廬山的雪化了,到處春暖花開,以紅軍的勝利,敵人的失敗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演員有好些就是軍團指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