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24章總第四百二十五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7      字數:2316
  梁紅玉見宋天成帶著警衛排來了,就讓愛花與自己坐一騎。臨走時不無歉意地看了那後生一眼。

  此時油坊裏的人都停止了勞作。他們一齊擠在油坊門底看紅玉他們離開。那眼神複雜多變。

  在路上,紅玉問愛花,你男人叫什哩名字呀?愛花告訴她,他叫楊雲生。

  戰馬奔騰,塵土飛揚。一眨眼,馬隊到達雁河邊。

  這雁河是一條約二三百米寬的河流。河水很清,但卻看不見底。河上有一條年久失修的木橋。橋兩邊用木頭做的欄杆有幾處已經空了。

  紅玉下馬親自到橋上走了一遭,發現用厚木板鋪成的底板,也千瘡百孔。行人勉強可以走過,戰馬根本無法通行。

  她問愛花,河裏有水淺的地方嗎?

  愛花聽後,想了想,就指點著下遊二三百米遠的一處地方,說那裏水淺,可以過河。

  紅玉一馬當先,最先來到愛花指點的地方。果見此處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河水的流速雖然有些快,但徒步也敢過。她率先過了雁河。

  過了河,梁紅玉佇馬雁河東岸,抬首往南望,發現那裏的地形完全變了樣。

  雁河水落差太大。就在那座木橋的上首,雁河的水墜入深穀,形成了一塊碩大的瀑布。河水沿著河床往北流,曲裏拐彎地流向遠方。

  河岸上到處可看見茂密的水細柳,把個河道遮蔽得嚴嚴實實。所以即使是處在高處也很難看到雁河。

  紅玉又回頭看雷公殿。在這個位置看這座山峰,雷公殿實在是又高又陡。此時,正接近晌午,卻見剛才自己下來的地方還有一圈霧嵐圍繞著。

  她們下來的時候倒沒覺著有霧,現在卻看見霧了。於是想著,自已剛才就是從霧中走下山來的了。

  她自然看過許多比這還要高得多的山,卻也沒碰到過這種現象。她覺得很有趣。

  她又看與雷公殿相對峙的那座山。那是座光禿禿的山,相距又不遠,頂多三四華裏。為什麽會是光禿禿的山哩?難道是砂石山?山上不長植物?

  可是山上的戰壕卻挖得顯眼。雖經偽裝,但在這樣的遠處還是看得見,不像是寸草不生的砂石山。

  她問愛花。愛花說,那座山其實跟雷公殿一個樣,也有茂密的森林。隻是一年前著了一場天火,把整座山都燒掉了。

  這一年裏倒是長出了不少的芭茅和野草,因四周圍村子裏牛呀,馬呀,羊呀什麽的都往那山上放。至今那些植物總是長不起來。

  那座山地圖上沒有標出。紅玉就問愛花,那山叫什麽山?愛花說那山叫大石嵊。它的北山腳下有一條大路,直通雁河邊的一個古鎮一一荷溪。

  不要小看愛花年紀尚小,她知道的東西可不少呐!她就說,這個荷溪,離此大約有三十裏的路程。我們一年總會到那裏去趕好幾回集,幾乎季季都會去,季季都有些特產可以買到。

  愛花說,那個鎮子雖不在古道上,但卻很繁華。一些商人或貨物不願在官道邊的艾溪和花湖登場,卻寧可彎一些路,也要去荷溪的那個地方。

  紅玉聽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梁紅玉往東又跑了半天,在湯顯河的團裏吃了中午飯。下午又順著小路踅了回來,將古道兩邊的山川形勢看了個遍。重要的地方,她還讓陳靜畫了草圖。

  以後的上十天裏,她把另兩條不起眼的古道也走了個遍。到這個時候為止,她己將百裏防線來回勘察了幾遍。##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她的心裏才有了點底兒了。

  為了著力打造堅固的富新防線,半個月後,由戰區三部門(作戰部、情報部、後勤部)聯合組成的一個指揮小組到達了富新防線。

  不過,這個指揮小組並沒有把指揮部安在雷公殿,而是安在了河東的橋下鎮。

  軍部本來欲派佟副官來協調指揮小組與獨立混成旅的關係,後戰區長官部明確下令暫九軍軍長為指揮小組的副指揮長。這樣,梁維甫就責成梁紅玉參加指揮小組的具體工作。

  在指揮小組的第一次工作會議上,梁紅玉作了典型發言,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富新防線的情況。當然,她的側重點主要放在地理環境和地形特點的介紹上。而對於兵力的布置則沒有透露半點。

  根據梁紅玉的介紹,結合整個防線的防禦布局,指揮部責成技術部門組織專家對獨仙關、雁河橋、虎湖以及荷嶺等關隘進行勘測、考察,並製定詳細的施工計劃。

  這樣,富新防線進入實質性的防禦階段。鑒於第二次長沙會戰即將開始,戰區長官部要求富新防線的全部防禦工程在八月底完成。

  這裏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獨仙關和虎湖兩個戰略基點,以便讀者能夠比較好地了解富新防線的防禦特點。

  獨仙關是閩贛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關卡,建關的曆史幽久,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它和第二道防線上的鐵壁關並稱為贛南兩大名關。而這兩座關隘竟都在閩贛古道上。

  這裏指的閩贛古道是指“川”字形古道中間的那條,是可以通機械化車輛的。古代曆史上由閩入贛的道路多以中間這條為主,這其中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

  但是曆史上也不乏舍棄中間這條古道而走兩邊的茶馬古道的先例。

  據傳清朝征南大將軍博洛遣將由閩圖贛,在中間這條古道上的獨仙關受阻,後來還是從另兩條小道上迂回攻擊,最終才得手的。

  虎湖指的是雁河上遊的一個湖。虎湖的水從南流向北,頭一個就是大雁瀑一一當時梁紅玉從愛花的口中聽到的這個瀑布不叫大雁瀑,而叫雷公瀑,是不是愛花叫錯了?

  後來梁紅玉從老表們口中了解到,其實雷公瀑隻是本地人的叫法,它原來叫大雁瀑。這在縣誌上都有記載。

  梁紅玉到實地去勘察過,發現這個大雁瀑其實真的是有名有實。

  原來所謂雁河的上遊其實與雁河沒一點關係。它實際是一個湖,一個很大的湖。而崇山峻嶺中有這麽一個湖確實罕見。

  那天同去考察的還有一些地質專家。專家告訴梁紅玉,這裏亙古時代可能發生過地殼變化,如地震之類。而這個湖應該是一個堰塞湖。山裏的大溝小溪的水注入這湖中,就成了這個堰塞湖的水源。

  這個湖有兩個出口:一東一西。東邊的挨著一座叫赤石的山,西邊的挨著雷公殿。兩個出口形成兩條小溪,又匯到雷公殿下的這座斷崖上,於是就形成了一個跌差五十來米的大瀑布。

  兩條小溪中間有一座天然形成的石頭山,不管是從湖中看,還是從山上看,這座石頭山都像一隻蹲著的老虎。虎湖也許就由此而得名。

  而從高山上看,這座石頭山和那兩條小溪又像一隻騰飛的大雁。大雁瀑或者是雁河不就名副其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