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二部總第一百六十六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4      字數:2111
  楊宗保因為老婆得了急症,想找兒媳英子幫忙弄到鎮醫院去。誰知剛走到西廂房的門口,就聽到裏麵有說話的聲音。他以為是兒子回來了,也就沒再去打攪。

  楊宗保回到東廂房,見老婆子痛得已失去了知覺,他也不管自已是否年紀大了,背起她就往鎮醫院跑。

  鎮醫院在鎮東,他的家在鎮東北,離醫院隔了好幾條街。他後悔剛才沒能叫上兒子、兒媳,總想著他們剛見麵,應該讓他們多說說話,多溫存溫存。可是現在夜深人靜,哪有人來幫忙嘛?

  才隻走了一條街,楊宗保就累得精疲力盡,腳步趔趔趄趄,幾近邁不動了。這才真的是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啦!

  恰在此時,來了一隊巡邏兵,帶隊的軍官正是梁紅玉團的陳西民。因為影屏山的土匪竇樂山剛剛襲擊了梁紅玉的住處,所以梁團上下特別警惕,每到夜晚,就增派了巡邏隊。

  陳西民一看有危急病人,且是一個老人背著另一個老人,就覺得楊宗保特別需要幫助。他也沒多盤問,差人幫著將病人往醫院裏頭送。

  到了鎮醫院,進了急症病房,醫生進行了緊急救治。醫生說,病人得的是急性胸膜炎,幸虧送得及時,不然有生命危險。

  楊宗保就特別感激陳西民。同時也迫切希望兒子兒媳出現。他想讓兒子代表自已到梁團去當麵感謝陳西民一一其實他又不認識陳西民,要去感謝人家,也得去打聽。

  第二天天一亮,楊宗保就托人捎信回家去。吃過早飯,兒媳英子就來醫院了。

  王英一踏進病房門,楊宗保就拿眼一直往兒媳身後睃尋。王英問了安,將買來的營養品放置在病榻邊的小桌子上,就問:

  “爸,您瞅什麽呢?”

  楊宗保說:“再寬沒有來?這個汙良心咯,他娘病了都不來望一下哇!”#!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王英愕然:“爸,你說什麽呢?你看到再寬了?他幾時回來的喲?”

  楊宗保吃驚地問:“怎麽?再寬他沒有回來?那昨晚你……”楊宗保欲言又止。

  楊宗保為什麽欲言又止了呢?因為昨天晚上他真的聽到兒媳房裏有說話聲。當時他以為是兒子回來了,就沒有往別處想。

  現在聽王英說他的兒子根本就沒回來。也就是說,在房裏說話的應另有其人了。隻是不曉得說話人是男是女。

  楊宗保就想,這事還真的不能深究,不管是男是女,傳了出去,都是敗壞楊家名聲。如是兒媳有外事,更是家醜不可外揚呀!

  還虧得楊宗保沒有深究,否則……

  這年的夏天,劉麻子來告訴他,他將去廈門一趟,把新下的茶葉運往銷售。聽說你要去兒子那兒,廈門離漳州不遠,你要去兒子那兒可以與我同行。

  楊宗保欣然答應了。他想帶上兒媳英子一同去。他的意思是英子到了漳州便不必再回來,就留在那裏與兒子共同生活。

  從那個晚上起,楊宗保心裏就一直有個疙瘩:如果兒媳英子有外事,讓英子留在漳州就是最好的辦法。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是希望他們能生下一瓜半棗來,以承續楊家的香火。行孝的事,以後再說吧!

  楊宗保要帶王英去漳州,卻遭到王英的極力反對。王英說她的丈夫叮囑過她,一定要在家侍奉公婆,若是貿然前去漳州,惹得丈夫生氣,休了她也說不定!

  楊宗保也搞不清王英說的是真還是假。王英不去,你總不能強迫他去?沒轍,隻得自已去了。

  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勸說兒子回來。現在賺錢還不是最重要的事,他有兒子,還得讓兒子也要有兒子呀!這可是最大的孝呀!

  這樣,他隨劉麻子先到廈門;待劉麻子把茶葉安置好後,又一同到了漳州。找到兒子再寬做生意的地方,楊宗保卻沒見著兒子。

  後經多方打聽,得到的卻是一個晴天霹靂:兒子再寬於兩年前就患傷寒死了。楊宗保見到的竟是一座已長滿野草與荊棘的荒塋。

  楊宗保哭得嚎天嚎地。劉麻子勸了半天都勸不住,隻得隨他去了。周圍的人都過來勸他,說人死不能複生,還是節哀順變吧!

  好不容易勸得楊宗保停了哭聲。劉麻子對楊宗保說:“既到漳州,不如到親家門裏去拜訪拜訪。一來認個親,二來也詢問一下英子的將來一一兒子歿了,兒媳該怎麽辦?問一下親家也好有個決斷。”

  楊宗保同意。可輾轉打聽,卻始終打聽不到親家的落場①。人們一直不知道他的兒子楊再寬有過這麽一個女人,那女人有過這麽一個家庭。

  楊宗保幽幽地回到了鎮天鎮。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①落場:贛北方言:住處。

  回到鎮天鎮與英子一說,英子哭得死去活來。她當即在家裏設下靈堂,供上牌位,每天對著牌位淚流不止。

  英子的這種舉動,消除了楊宗保對她的懷疑:那天自己昏頭顛腦,莫不是耳朵聽差了也說不準!

  楊宗保悲戚加感動,突然就靈機一動,想要英子帶著他去找她的娘家。

  可英子還是說我大字不識一個,我父親隻是個做小本生意的人,因為再寬的生意做得大,父親想巴結他,所以才把自己許配於他;可要她帶著去找娘家,她去了也白搭,因為她壓根就不曉得娘家住在哪塊?

  楊宗保想想也是,她能夠去找娘家,何以會等到今天?隻得作罷。問及英子今後的打算,英子說她哪兒也不去,她就守著再寬,守著這個家。

  這件事在當時轟動很大。未亡人守寡不再嫁,時代再不進步,這樣的事也不多見。

  錦陽縣的縣長對此卻是讚佩有加,特意製了一塊匾送到楊府對英子以示褒獎。後來這塊匾就一直掛在英子住的偏屋的大堂上一一楊宗保為了讓英子生活得順心,專門撥了一間偏屋讓她住,外加一個丫環小芹服侍她。

  人們對錦陽縣長洪儒的做法頗多非議,認為現在早已不是封建社會了,不應鼓勵什麽烈女節婦。這些議論傳到洪儒的耳朵裏,洪儒嗤之以鼻。及至後來真相大白,他才連聲自責:“我受騙了!痛哉!痛哉!……”

  但這卻是一年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