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煎藥
作者:一味相思      更新:2022-05-17 16:18      字數:2071
  馬大爺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找到瑞兒,至於魯大人到底為何這般關照瑞兒,還舉薦瑞兒,他暫時是沒心思好奇,也沒精力多琢磨的。

  董大儒回過神來,衝馬大爺道:“我明日去見魯大人,也正是想請魯大人出麵,求他幫著尋找瑞兒,若是能有他相助的話,自是事半功倍。”

  馬大爺聞言頓時麵露感激,忙不迭起身,然後就不由分說衝董大儒作揖道:“如此就多謝董先生了!”

  “老哥哥,你這是在做什麽?快快請起!快快請起!仔細閃了腰。”董大儒忙不迭也跟著起身,將馬大爺給扶了起來。

  ……

  趙清明站在廚房門口,將堂屋裏頭兩位老人的對話聽了個七七八八,然後便轉身進了廚房,熟練地取出砂鍋開始給馬大娘煎藥。

  煎藥這事兒,趙清明如今已經做的異常熟練了,都是從前照顧翩翩時候積累下來的經驗,一開始是翩翩腦筋不清楚還要臥床靜養的時候,他當時雖然看不見,身子也不好,但是一有空檔便就去廚房裏頭跟小虎一起給翩翩煎藥。

  小虎怕他辛苦還總勸他說:“二海叔,有我在就成了,你盡管放心,給小嬸的湯藥我且煎得細致呢!”

  趙清明對小虎沒有什麽不放心的,是個實心眼兒的好孩子,他就是想要學著照顧翩翩,自那次死裏逃生醒來之後,日日麵對著混沌糊塗、總喊自己“爹爹”的翩翩,趙清明驀然回首,才發現,似乎一直以來都是翩翩在照顧自己,為了照顧他,他的翩翩從昔日的揚州嬌嬌女,變成了如今裏裏外外一..把手的利索女人,甚至手心都磨出繭子來了……

  如今,該是他照顧翩翩的時候了。

  所以不管小虎怎麽說,也不管旁人怎麽想,從那個時候起,他這個瞎子就開始一門心思地學著各種活計,煎藥更是首當其衝,從一開始地總是把握不好火候,到後來他這個瞎子能夠熟練地在文火武火之間轉換,連小虎都對他讚不絕口。

  後來翩翩病好了,孩子也保住了,但是趙清明這煎藥的本事卻一直都還有用武之地,翩翩生了這一場病又失血過多,整個孕期都需要格外進補,所以每天都少不了補藥、藥膳,趕著那時候天兒熱,趙清明每每都要再廚房裏頭悶上大半天的功夫煎藥,雖是辛苦,卻樂此不疲。

  此刻,趙清明這煎藥的本事又有用武之地了,如今他眼睛能看到了,做事自然也就更加麻利了,他輕車熟路地往砂鍋裏頭加了藥材跟水,然後開始生火煎藥,待湯藥滾沸之後,開始文火慢熬,趙清明看著麵前跳動的火苗,心情也是一樣忽明忽暗。

  方才董大儒的一席話,真是為他解了不少一直以來腦中的困惑。

  他之前就一直納悶兒,像董大儒這樣名望甚高的西北大儒,是怎麽會注意到瑞兒的,甚至還主動要收瑞兒為徒,這可是多少西北學子夢寐以求的事兒,就是這樣天大的好事兒,卻落在了瑞兒身上,即便趙清明覺得瑞兒能力超群,不會玷汙了董家門楣,但是他還是不能理解董大儒的做法。

  畢竟,瑞兒跟董大儒離得實在是太遠太遠了,這距離不僅僅是涼州到長安的距離,更是平頭百姓跟高門貴族的距離。

  但是瑞兒就是做了董大儒的弟子,還很受董大儒的重視歡喜,不僅僅遊學的時候想帶著瑞兒,甚至還想讓瑞兒做自己的孫女婿……

  這都是趙清明之前所想不明白的,董大儒以及董家對瑞兒實在是太好了,好得讓他們心生警惕,如今這些之前所不能理解的問題,如今都有了答案。

  原來都是因為魯平。

  那麽出身禦林軍、堂堂天子近臣的魯平為什麽會主動為瑞兒舉薦名師?魯平又是怎麽知道千裏之外的涼州還有一個叫瑞兒的孩子呢?

  無非是因為他跟翩翩的緣故。

  在苗大嫂苗大哥跟他們坦白事情前因後果之後,趙清明跟翩翩都一直認為,應該就是在苗家出事兒之後,萬歲爺那邊才順藤摸瓜知道了他們在涼州的秘密,但是若是根據魯平向董大儒舉薦瑞兒的時間算起,那萬歲爺知曉他跟翩翩在涼州隱姓埋名度日的時間還要往前推至少半年……

  至少半年啊。

  那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萬歲爺對於他跟翩翩的點點滴滴、柴米油鹽都一清二楚,也意味著,萬歲爺同樣知道他的那場大病。

  也知道當時翩翩為了他是怎麽砸鍋賣鐵給他看病的,甚至還有翩翩絕望為他殉情……

  這些萬歲爺通通都知道。

  他都知道,但是卻從未想著出手幹涉,從未想過要救他,哪怕是施舍一些銀兩幾樣藥材。

  這些萬歲爺通通沒有做,他就一直高高在上目睹這他跟翩翩這對貧賤夫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潰,甚至走向死亡的……

  若不是後來有莫仲齊的及時搭救,這世上又哪裏還有他跟翩翩?

  也更加不會有人知道,在千裏之外的涼州,死裏逃生的寧王夫婦過了一段平靜甜蜜的日子,然後死神再一次降臨,而這一次,他們再也沒了僥幸。

  他們會無聲無息地離開這個人世間,以二海夫婦的身份,除了街坊鄰居偶爾的一聲歎息還有馬大娘馬大爺以及瑞兒的眼淚與懷念之外,再不會有人記著他們。

  不,萬歲爺或許會能記住他們,會在祭掃皇陵的時候,在所謂寧王夫婦靈位前,想起他們,在心裏一聲歎息,不知是歎息他們命運多舛,還是歎息他們不過如此。

  ……

  趙清明想象不出來,萬歲爺在得知他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的時候,是個什麽反應,他有沒有想過要救他,救他這個唯一一個同胞手足,救他這個自幼與他相依為命的弟弟。

  他到底是怎麽能夠做到能對他的生死視而不見的。

  還是,在他認為,他們夫婦這樣消失最好,省得他動手,沒得讓他心裏徒增許多煩惱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