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互相挖牆腳,青鳥再鳴啼!
作者:笙簫劍客      更新:2022-02-09 09:16      字數:3210
  轉眼又到月底。

  三月,青鳥互娛最終核算上繳利潤2.55億,還超出了之前的預期。

  能收獲這麽亮眼的成績,也是得益於《地鐵跑酷》上線之後,在短短一周時間內驚人的熱度,以最快速度實現盈利。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

  即將到來的四月份,青鳥互娛利潤破3億是很輕鬆的事情。

  事實上。

  四月份才剛到,青鳥互娛就有了新動作。

  4月2日,愚人節剛過,由青鳥互娛旗下水麒麟工作室製作的《貪吃蛇》,以及蟄龍工作室製作的《我功夫特牛》,同一天發布。

  再次震撼了手遊市場。

  《貪吃蛇》主打懷舊元素,而且跟《水果忍者》一樣,完美契合了智能手機觸屏操作,一下就盤活了冷門的經典遊戲。

  上線當天就吸引到大量的情懷粉絲。

  《我功夫特牛》其實也有情懷元素,不過是武俠情懷,在武俠還沒有徹底式微的2011年,遠比《貪吃蛇》擁有更多的粉絲擁泵。

  還沒上線,就已經在71助手上火了。

  兩款新遊戲的上線,不僅豐富了青鳥互娛名下的遊戲品類,而且再次提升了青鳥互娛的品牌價值。

  成為玩家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

  至此,除了超複雜的《部落衝突》還在加緊製作當中,青鳥互娛旗下第二批手遊已經全數上線,而且是款款爆炸。

  還沒有對外界透露的第三批手遊,也已經在緊鑼密鼓製作當中。

  屬實是勢不可擋!

  …………

  騰達大廈。

  眼見青鳥互娛又連著上線兩款新遊,而且都很具有開創意義,剛剛鼓起雄心壯誌的礽魚,心裏就很有些不是滋味。

  “看來還是低估了任務的難度係數啊。”

  照這個趨勢,騰達即便是瘋狂拷貝端遊,也未必就能爭得過青鳥互娛。

  礽魚可是打聽到了,最近幾個月,青鳥互娛旗下的五大遊戲工作室,正在加速收購一些小的遊戲工作室,繼續壯大研發力量。

  聽說張碩在魔都的時候,還親自招攬了一支大學生創作團隊。

  之前礽魚還以為,青鳥互娛所謂的五大遊戲工作室隻是個噱頭,到現在,除了火鳳凰工作室,其他四家都推出了新遊戲。

  證明這些遊戲工作室都在正常運轉。

  “他們從哪來的這麽多的優秀的創意呢?”

  礽魚就很不理解,搞得他都想從青鳥互娛挖人了,如果能把青鳥互娛的遊戲主策劃挖過來,那不就齊活了。

  …………

  剛剛開啟的四月,除了遊戲圈很熱鬧,團購行業也是不遑多讓。

  正如張碩預計的那樣,經曆短暫的沉寂之後,各大團購企業紛紛開啟新一輪的融資曆程,即將開啟新一輪的大戰。

  4月4日,典評宣布獲得1億美刀投資。

  4月5日,辣手宣布獲得1.1億美刀投資。

  4月6日,蝸蝸宣布獲得2億美刀投資,成為團購業內單筆最大融資。

  消息一出。

  之前還坐擁五億巨額發展資金的青橙科技,一下就落到了下風。

  “這也太誇張了吧?動不動就1億美刀起步。”

  杜青青表示壓力山大。

  “你不覺得蝸蝸的融資很詭異嗎?兩億美刀是個什麽概念,風投就是再瘋狂,也不至於就這麽一輪梭哈。”

  張碩隱約記得,原時空蝸蝸融資就涉嫌造假,A輪融資隻拿到5500萬美刀,而不是對外宣傳的兩億美刀。

  足足被誇大了近4倍。

  之後不久,蝸蝸就暴雷,IPO也隨之成為泡影。

  再之後。

  曾經在團購行業風光無限,排名前三的蝸蝸,就此消失在大眾視野之中,淪為一家無人問津的小企業。

  屬實讓人唏噓。

  “是有點奇怪。”

  被張碩這一提醒,杜青青也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團購行業本來就卷的厲害,已經有不少風投血本無虧,經過中場休息之後,按理說,資本應該變得更謹慎才是。

  沒可能還這般上頭。

  蝸蝸現在雖然在團購大戰中名列前茅,但也沒說就一定能成功突圍。

  還有黴團這個異數呢。

  風投就算是要押寶,押黴團不是更香嗎?

  “且看著吧,現在就有人昏了頭了,越到後麵,局麵估計會越混亂。你可得給我拎清腦子,別跟著一起上頭。”張碩提醒。

  “我可不敢上頭。”

  杜青青給了張碩一計衛生眼,“光是現在攥在手裏的五個億,我都是拿著戰戰兢兢的,生怕一個不慎給賠了,那我可擔不起。”

  “那也沒必要。”張碩愜意舒展身體,“相比蝸蝸它們,青橙科技至少還有萌芽撐著,在其他巨頭還沒有下場之前,還是穩的。”

  “你的意思是,騰達、阿狸這些巨頭也會下場?”杜青青問。

  “這幾乎是必然的。”

  張碩點頭,“但凡是巨頭,內部肯定也有調查部門,不難發現,本地生活服務將會是一個不錯的流量入口。這等美味的蛋糕,巨頭們沒可能不垂涎的。現在還沒有下場,不是不饞,而隻是還在等待時機。”

  到了騰達、阿狸這等體量,就算要投,那也是投行業排名前三的存在,然後迅速打敗其他競爭對手,完成對行業的收割。

  所以在形勢還沒徹底明朗之前,巨頭們並不急著下注。

  這個時間點。

  巨頭們的投資部門應該已經在做行業調查,為下場做著最後的準備了。

  “好吧!”

  杜青青壓力更大了。

  趙銘傳的“恐騰症”是治好了,她才剛剛開始呢。

  “你也別管巨頭們怎麽操作了,專心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就算巨頭下場,也沒什麽好害怕的,又不是沒打贏過巨頭。”張碩就很霸氣。

  打的就是巨頭!

  三五年之後,指不定誰是巨頭呢。

  “嗬嗬……”

  杜青青又不是三歲小孩,哪裏是那麽好忽悠的。

  張碩這個大老板可以很霸氣,但是作為具體的執行者,她卻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力以赴。

  杜青青可不想再出什麽事,讓張碩替她擦辟穀。

  她也是要臉的。

  兩人正聊著呢,王聰、鄧子淩兩人攜手進來。

  “你們談吧,我先走了。”

  雖然並沒有從張碩這裏獲得什麽非常有用的建議,但是跟張碩麵對麵聊了聊,杜青青還是心裏變得更有底氣了。

  “杜總您忙!”

  鄧子淩、王聰當然也是認識杜青青的,客氣打招呼。

  然後齊齊轉身看向張碩。

  “張總.....”

  “行行行,別說了,都給你們準備好了。”被打劫的次數多了,張碩動作熟練的讓人心疼,直接掏出兩份遊戲策劃,丟給了兩人。

  給王聰的是《球球大作戰》。

  這是一款由炬巨人網絡研發的休閑對戰類手遊。

  原時空於2015年5月27日發行。

  說是對戰,核心玩法其實就是在球球的世界裏,玩家化身一顆獨特的球球,遵循大球吃小球的遊戲規則,努力生存下來。

  跟《貪吃蛇大作戰》可謂是異曲同工。

  雖然在玩法上類似於大球吃小球的模式看起來很單薄,但是在遊戲過程中會出現無數種意外情況,這就需要玩家運用一係列策略來達到不被吃和吃掉別人球的目的,大大增加了遊戲的耐玩*******徹底拋棄了枯燥無味的單機模式,采取全球玩家聯網實時對戰。

  當競技在PC端打的火熱的時候,《球球大作戰》率先引進了微競技的新模式,讓玩家在休閑的同時還能體驗到競技的樂趣。

  這種嚐試也博得了一片稱讚,獲得2016年“年度十大人氣移動遊戲獎”,之後又正式列入CEST首個移動電競項目。

  甚至還榮登2016年“華夏IP價值榜-遊戲榜top10”。

  所以說,《球球大作戰》絕對是一款超越《貪吃蛇》的現象級爆款手遊,原時空用戶規模就破億,日活玩家超過1500萬。

  給鄧子淩的是《時空獵人》。

  這是一款跟《我功夫特牛》一樣的格鬥類手機遊戲。

  該作於2013年3月5日全平台公測。

  講述了時空裂隙的出現,導致大批魔物入侵阿達拉大陸。玩家可扮演狼人、機械師、異能者、冰魄等職業,與這片大陸的人們保衛家園。

  遊戲擁有寵物等戰鬥培養元素,還引入競技場、攻城戰等PVP玩法。

  作為一款格鬥類手遊,雖然畫麵不算非常精致,卻又是一款吸金利器,月流水輕鬆破億,甚至還創下單日流水破五千萬的瘋狂記錄。

  可以看得出,張碩準備的很有針對性。

  給兩人的兩款新遊策劃,基本延續了各自工作室之前的風格,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發難度,減少失敗的風險。

  說到底。

  王聰、鄧子淩都還是新手,在《貪吃蛇》、《我功夫特牛》發布之後,才陸續轉正為各自遊戲工作室的總監。

  跟劉曉輝、周鵬飛、馮程三人是有差距的。

  這種差距還表現在,精衛工作室、青鳥工作室都先後升格為工作室群,火鳳凰工作室也是升格在即。

  唯獨水麒麟工作室跟蟄龍工作室,今年暫時還沒有擴張計劃。

  等順利製作完成《球球大作戰》、《時空獵人》,王聰、鄧子淩才算是真正成長起來,可以獨當一麵。

  等到那時再擴張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