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去趕大集
作者:月悠北安      更新:2022-02-04 07:20      字數:2492
  次日一大早,還在睡夢中的沈錦迷迷糊糊隻感覺自己被倆小且刺眼的探照燈照得心慌,意識漸漸回籠,睜開眼睛一看。

  謔!

  好家夥,她奶正卡巴著小綠豆眼蹲炕頭瞅她呢。

  “奶,你幹啥呢?”我還是不是你最愛的小寶貝了大清早這麽嚇我。

  蔡老太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我就是剛才從茅房回來冷不丁借外邊光一看,發現我們囡囡好像白了點,這不一高興,就多瞧了會。”

  她喜滋滋的:“我就說咱們囡囡底子好,以前黑都是下地曬的,現在貓冬在家捂幾天立馬就白淨了!”

  沈錦愣住。

  昨晚上給膚色值加上一點錦鯉點後,效果其實並不像加給沈疆和蔡老太的健康值那樣立竿見影的有效,沈錦臨睡前逼著小錦鯉給她360度無死角投了遍影,發現自己當前的尊榮還是360度全死角。

  一點錦鯉點並沒有讓她白多少,充其量就是以前看著像不洗臉,現在看著像是終於洗幹淨了臉,較之前白淨順眼了點,雖失望,但知足。

  其實沈錦心裏也清楚,這樣的改變才是最合理也最不引人注意的,她要是真開掛到飛起,一晚上從黑黃皮變成冷白皮。

  那等待她的就是被人鬆鬆皮了,妥妥會被村裏人當成妖怪燒死,尤其建國後不能成精,她可不敢頂風作案。

  隻是……

  “難不成錦鯉點後反勁?用一晚上時間又給我增白了點?”

  蔡老太誇張的彩虹屁吹旺了沈錦內心希冀的小火苗:“我不求瞬間冷白皮,最起碼……”

  “沒有最起碼。”小錦鯉幸災樂禍操著小奶音利落的潑了盆冷水,“你奶屬於是黃鼠狼誇自己家娃香,癩蛤蟆說自家娃光,屎殼郎都說自家寶貝們一個比一個香。”

  滋啦,小火苗被瞬間澆熄。

  係統繼續公開嘲諷:“蔡老太的話,最起碼得在心裏打三折再減去一層濾鏡。”

  捂住自己的耳朵,沈錦重新栽回被窩。

  世界這麽大,她隻想躲起來暫時冷靜一下。

  蔡老太誒呦一聲:“這是咋了?還想睡?這可不行,咱不說好了今個兒趕大集嗎?”

  “啥時候說好的?”沈錦掀開一點點被角,露出和蔡老太眼型相似的豆豆眼。

  蔡老太幹咳兩聲:“那什麽,說是去供銷社,可供銷社東西恁貴,還得要票,正好你羅奶說今早上靠山屯那邊有大集……”

  沈錦狐疑,哪怕知道原書的時間線和曆史真正的時間線存在一定偏差,但大環境都是差不離的,現在是73年,然後她奶大清早上給她攪和起來說要拉著她趕大集?

  上哪趕大集,哪有大集,傳說中幹擾‘農業學大寨’,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集市可都被取締了,沈錦眼皮一跳。

  “奶……你要帶我去黑市?”

  蔡老太渾身一顫,忙去捂沈錦的嘴:“噓,啥黑市不黑市的,咱山溝溝裏哪有黑市,不過是鄉親們進城不方便,約好了這個日子湊一塊換點家用。”

  這老太太還挺會偷換概念。

  蔡老太努力把小孫女從被窩裏扒拉出來,做賊一樣小聲催促:“快穿衣服,奶到時候給你買糖葫蘆,咱們早點去,趁勝子他們沒起來,不然被那幾個皮小子纏上了,一起跟去,奶還咋偷摸給你買糖葫蘆?”

  沈錦抱著蔡老太胳膊撒嬌:“還給我買烤地瓜。”

  上輩子她小時候最羨慕的就是冬天放學,學校門口會有老爺爺推著鐵皮烤爐賣烤地瓜,有疼孩子的家長就會禁不住孩子的撒嬌掏錢買上一個,然後邊笑著看孩子被燙的齜牙咧嘴,邊囑咐孩子說回家再吃省的嗆風。

  每一次沈錦自己背著書包往家走的時候,總會遇上這樣的場景,小孩子忍不到回家,斯哈斯哈的當場剝皮就把烤地瓜往嘴裏送,在父母的嘮叨聲中露出滿足的表情。

  老爺爺賣的烤地瓜該有多好吃呀。

  沈錦小時候沒吃過,她沒有零花錢,也沒有來接她放學的爸媽,所以整個童年心心念念的全是冬天裏那剝了皮,黃燦燦流著糖油的烤地瓜……後來老爺爺不賣了,沈錦也長大了。

  很多時候,加完班回家都會在地鐵口看見小時候那樣推著鐵皮爐子賣的烤地瓜,她偶爾也會買上一個嚐嚐,味道也不錯,但不知為何,她就是覺得,手裏的烤地瓜肯定沒有小時候那個老爺爺賣的好吃。

  最起碼沒有一個烤地瓜,能讓她吃後露出記憶裏小孩子那樣享受的表情。

  腦殼被蔡老太彈了一下:“小貪吃鬼,誰家那麽敗禍錢還特意拿錢去外邊買烤地瓜,又不是城裏人……”

  說到城裏人,老太太想起來自己嫁去城裏的小閨女,一直也沒個信回來,把最後一層棉襖給沈錦穿上,老太太歎了口氣:“你姑沒出門子的時候也愛吃烤地瓜,奶聽說城裏燒飯用的是啥煤氣,也不知道煤氣能不能烤地瓜。”

  沈錦:……奶你可真敢想啊。

  怕老太太想起閨女心裏記掛,沈錦也不磨蹭,穿好衣服就拉著蔡老太往外走:“姑姑之前不是找人遞信說今年過年回來嘛,正好咱這次去……趕集多買點年貨,等著姑姑回來給她個驚喜!”

  她這麽一岔話題,蔡老太的注意力果然就被帶跑偏了,不知道從哪扯出倆大麻袋,儼然一副老娘今天就是要去掃貨的豪橫架勢。

  沈錦鬆口氣,其實在原身的記憶裏,對她這個姑姑沈念念的印象算不上有多深,畢竟小孩子的記憶,對於長時間不見的人總會忘性很快。

  沈念念是三年前嫁去城裏,據說還是朱秀芬娘家給拉的線,男方是城裏人,但也隻是個城裏人。

  小學學曆,家裏長輩都沒從單位退下來,自然談不上接班,所以她這個姑父當時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一大家子據說擠在五十來平的筒子樓裏。

  之所以當時那麽著急結婚,原身聽過一耳朵,好像是家裏孩子多正猶豫讓誰下鄉,她姑父抖機靈想著趁所有人還沒反應過來先把家成了,到時候新婚燕爾拖家帶口。

  都是親爹親媽親兄弟姊妹,難不成還能這個時候逼他下鄉?

  更多的印象,原身的記憶裏沒有,但是單單憑著靠結婚算計兄弟姊妹自己脫身這點,沈錦就對姑父的人品表示懷疑。

  無奈媒人一張嘴,哄得腦子本就不清楚的蔡老太暈頭轉向,沈家人當時也不知道是拿了朱秀芬娘家的好處,還是想有個嫁進城裏的妹子說出去好聽,愣是把當事人沈念念都哄得瘋狂心動。

  仿佛要嫁進福窩窩裏。

  可這福窩窩到底啥樣,三年過去了,怕是除了朱秀芬娘家和沈念念這個當事人之外,連蔡老太這個當親娘的都不知道。

  閨女自從出嫁後就很少回村,每次回來也隻是滿口說好,蔡老太怕給閨女丟人,輕易也不敢進城探望,沈錦一路跟著蔡老太往村口走和羅老太匯合。

  看著老太太想起閨女時柔和記掛的表情,隻能在心裏默默祝願沈念念是真的過的很好。

  而在沈錦看不到的地方,一團金色裹著紅光的祝福力從沈錦周身磅礴的福運中脫離出來,晃晃悠悠,朝著縣城的方向飄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