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五大仙
作者:九幽白      更新:2021-12-25 10:07      字數:2305
  在東北一帶,人們對五大仙是極其敬重的,其中對狐仙、黃仙、白仙最為敬畏,關於他們的靈跡傳說也頗多,將他們附會為胡三太爺、黃二大爺、白老太太。

  狐仙,五大家仙唯一列入十大魑魅魍魎的家仙。

  在中國神話中,狐狸透過修煉、高人指點或吸收日月精華或人氣,能夠化身成為人形,最終達至不死之狐仙尾。

  《山海經海外東經》。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規說法,狐,狸是兩種動物,隻是人們叫習慣了,統稱狐狸,而隻有狐有仙氣,狸似乎隻是是俗身。

  《朝野僉載》說 :“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一說狐狸要幻化成人形需要作法,《酉陽雜俎》記載:“舊說,野狐名紫狐,夜擊尾火出,將為怪,必戴髑髏拜北鬥,髑髏不墜,則化為人矣。”一說“狐口中媚珠,若能得之,當為天下所愛。”

  狐妖多變為美女,以勾引壯丁或少女,《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五十三中《張立本》一則記女子被狐狸魅惑之後的情狀:“女即濃妝盛服,於閨中,如與人語笑。其去,即狂呼號泣不已。”。

  至於善良的妖狐,則出現在唐人傳奇的《任氏傳》中,狐精任氏守貞潔,持家有道,因此沈既濟感歎:“異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節,徇人以至死,雖今婦人有不如者矣。”。

  《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五十三《計真》中,計真的妻子死前告訴丈夫自己是狐狸,但計真依舊愛她至死不渝。

  蒲鬆齡的小說《聊齋誌異》裏,作品中常敘述善良的狐仙與凡人相戀的故事。

  在中國北方則有狐仙信仰,以乞求狐仙保祐食物年年不斷。民間也多有狐仙下馬的說法,即指七竅全開之人被狐仙附身後,可預測凶吉,除妖滅鬼。

  《北夢瑣言滄渚民》載:“狐狸或於村落鳴,則有不祥事”。

  《宣室誌李揆》記李揆見白狐在庭中搗練石上,當時被認為是祥符,後來果然官至禮部侍郎。

  白仙,即刺蝟。大明末期開始在東北出現,現在在東北農村有些家庭也有供奉,一般是寫在紙上貼在牆上,或是用木板製作的白仙的排位,有的人家也有白廟。

  供奉白仙一般不用做儀式,直接寫上供奉即可,但是供奉所謂的保家仙不可以冷落,每逢家裏吃肉蒸饅頭都要上供!白仙是最常見的所謂的保家仙之一。

  對白仙的崇拜,民間說法不一,大部分人將它當作進財、防病的吉祥物,民間傳說的白老太太就是由刺蝟演化的神靈,主要是為人治病,而且精通巫術。

  舊時,天後宮中曾供奉白老太太的塑像。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

  柳仙人,又叫蛇仙。人們對蛇仙的崇拜也來自遠古,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人首蛇身的神人。蛇常常被認為是龍的化身,因此在十二生肖中若屬蛇的人,則說是屬小龍。

  人們認為蛇有靈氣,它的形體奇異,能蟄伏潛藏蛻皮變化,而且行動詭秘靈敏,法力比狐狸還要大,也能形成人形,有千裏攝物的法術。

  由宋元話本《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改編的《白蛇傳》民間傳說故事,將白娘子和青兒描繪成善良可愛的蛇仙。

  在天津的民間老會、聖會表演中常常出現蛇仙的影子。特別是在高蹺表演中,一定少不了這二位蛇仙,白蛇一身素妝,青蛇一身青妝,都佩戴寶劍,模樣俊俏,柔媚中帶有剛毅,令人矚目。

  灰仙即老鼠,對老鼠的崇拜是因為它晝伏夜出活動於黑暗之中,令人莫測其蹤跡,因而被認為有很高的智慧而被神化。

  還有的將其視為倉神,在民間填倉節時祭祀。另有認為鼠能預知未來,會算卦,也能使人致富,故又將其視為財神,希求它在黑暗中為主人家運來財寶。

  民間還把鼠的世界想象同人世間一樣,創造了許多民間故事和藝術作品,其中在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及剪紙等藝術作品中都有《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等作品流傳於世。

  其實在東北仙家信仰中有一種說法是有狐黃白柳灰,但是大部分上堂子的都是四大家族,也就是胡黃常蟒,再就是清風,也就是鬼仙。

  還有一些雜仙,比如鷹仙,龜仙,狼仙,龍仙,魚仙等。還有植物仙家比如有以穀為姓。

  當然說起東北五大仙,不得不說,東北大護法黑媽媽。

  黑媽媽,又名黑老太太,道教中的地仙。東北地方神在東北三省,一般的道觀和有些寺廟,都會有黑老太太的塑像,一般認為黑老太太的總靈在遼寧省本溪市九頂鐵刹山,相傳黑老太太是在九頂鐵刹山的懸石洞修練成仙。

  相傳黑老太太出生在東漢年間山西運城馮氏家庭。雙胞胎,一男一女,男者為先,為兄,女者為後,為妹。

  其父母為其兄妹起名,男孩馮長生,女孩馮夢謠。同時出生在農曆六月廿四日。兄妹二人自小天資聰慧,習文練武,文韜武略樣樣皆能。

  馮夢謠長成十六歲時,天賦懂得藥理醫術。同時正趕上山西天災瘟疫,使很多百姓得瘟疫奪去生命。馮夢謠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夜裏忽得一夢,讓她用山西老醋解瘟疫。

  第二天,馮夢謠在家人支持下,在外搭起帳棚,用山西老醋讓人服之,怪事,出現奇跡,凡服馮氏之醋,瘟疫立刻解除。一傳百、百傳萬,最後運城地區家家服老醋,躲過天降瘟疫一劫難。到現在山西人最愛吃的是山西老醋。

  明朝末年,清朝初年,山西有一上京趕考的舉人名叫郭守真,幾經科考不中,自感到無顏回故鄉麵見父老鄉親,隨後雲遊四海,在山東泰安山一道廟落腳入道修行。

  一天郭道人下山化緣回廟路上,忽見一黒狐狸帶傷跑到他麵前,郭道人一見就知黒狐遭難,就用道袍將黒狐罩在袍下,盤腿坐在地上打坐,這時迎麵跑過來二獵人到郭道人麵前詢問,見到一黑狐狸沒有?

  郭道人用手一指東北方向說,往那邊去啦,然後合眼,閉目養神,若無其事的樣子。二獵人見此道人心不慌,麵不改色,就信以為真朝東北方向追去,使黑狐躲過這場滅頂的災難。

  由郭道人抱到廟中,將養一個多月時間,黑狐的腿痊愈,郭道人將黑狐抱到山林之處,放在地上說,你已經好了,沒事了,以後在別那麽喝酒了,趕緊走吧。黑狐回頭向郭道人點了三點頭,進入叢林之中無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