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斯坦因
作者:九幽白      更新:2021-12-25 10:07      字數:2069
  在另一座古墓內,挖出了做工精致、保存完好的絲、毛、棉織品、殘漆器、絲織品等。斯坦因估計此墓應是當時一個上等漢人墓,從裏邊挖出的漆木箭杆來看,可能是個軍官,兩座墓年代很懸殊,“軍官墓”要晚約二百年。

  裏麵的絲棉織品都是從中原地區傳人樓蘭的,這說明“絲綢之路”在當時已很熱鬧了,接下來,在樓蘭古城牆東北,斯坦因又盜挖了一座樓蘭人開鑿的有三十多米高的瞭望台。

  挖了瞭望台後,又挖旁邊的古墓群。其實,也不用怎麽挖、由於常遭大風吹刮,好多封土都被吹走了,棺材、屍體均暴露在外、由於氣候幹燥,這些男女屍體保存完整,隻是樣子讓斯坦因覺得十分奇怪。

  這些男女都是過著遊牧生活的樓蘭人,陪葬品很豐富、有裝飾著動物羽毛的帽子、箭、粗糙的毛衣、編織很精致的籃子等,斯坦因同時還發了一通感慨。

  這些幹屍麵部安詳,就像剛睡著一般,與羅布泊沙漠中兩千多年前的樓蘭人麵對麵,那種感覺終生難忘!

  盜掘了樓蘭古城古墓後,斯坦因來到吐魯番遺址,在木頭溝附近盜掘。

  在木頭溝峽口、阿思塔那村上麵有一塊全是石塊的荒地、其實這是一處用石頭堆起宋的古墓群,一個個墳堆用石頭圍著,從墳堆就能看出墓室的位置。

  這裏經常有盜墓賊出沒、不少墓室都有盜洞,這些盜墓賊很有經驗。從堅硬的石頭上鑿出一條細長的地道,一直挖到墓室,然後就順著地道,鑽進墓室行盜,這地道就是中原所說的“盜洞”。

  古墓被盜的時間並不久遠,據說是在十九世紀的阿古柏時期被盜的。由於吐魯番的木材稀少,這些盜墓賊不是想要什麽隨葬器,而是衝著墓主躺的那副棺材來的。

  這種盜棺木的現象在古代盜墓史上很常見,因為這個盜墓目的、古墓中不少隨葬品都得到許多保存完好的古董。

  一開始,斯坦因不敢聲張挖,偷偷挖,擔心官府發現。後來他發現,本地的“尋寶人”也開始打這些古墓的主意,賊精的斯坦因分析當地官員不會管這些

  “無主墓”。

  在他的回憶錄中有記載:“這也就增加了我的膽量,於是我雇了一位對墳地十分了解的村民作為向導,接著又招集許多自願報名的工人。這一大片數不清的古墓就一個個被挖開。”

  斯坦因盜墓很專業,他判斷這些古墓時間大約在七世紀初至八世紀中葉。在墓葬人口,找到許多漢文墓誌,墓誌所記年代與斯坦因從墓內盜得的文物年代十分吻合。

  有具屍體讓斯坦因一直無法忘記,屍體嘴裏放著一枚東羅馬風格的金幣,眼睛上蓋著波斯薩珊風格的銀幣……

  有幾具沒有被人盜過的棺材裏還放著一大堆不同的紙,可能是用來充塞棺材用的;墓中的殉葬品及屍體都完好如初。

  隨葬品很豐富,有女俑服、兵俑、仆俑、馬俑、駱駝俑……十分精美逼真;在女人的墓內,還有死者生前用過的化妝品等。

  斯坦因對古墓裏每一樣隨葬品都十分感興趣,甚至對下葬時隨葬的“死人飯”都著迷,要盜走:“墓裏還有很多食物,其中最精美的是保存完好的各式麵點,由於點心很容易脆裂,我費了很大工夫才把他們安全裝箱。”

  讓斯坦因覺得可惜的是,好多絲織品類裹屍布都讓之前的盜墓賊撕毀了,隻留下許多殘片。這些裹屍布殘片,斯坦因覺得也是文物,有研究價值,也拿走了。

  斯坦因第三次中亞探險,從吐魯番盜得的古物很多,要用五十匹駱駝來搬運。他將這一大堆古董交給他最放心的助手,運往今新疆西南部的疏勒縣。

  之後,在餘下的時間他又到吐魯番西邊的雅爾湖遺址繼續盜掘。但在這裏,斯坦因的盜掘行為被當地官府派人阻止了。

  斯坦因隻好暫時放棄,轉移到南邊庫魯克塔格山的沙漠中去,斯坦因自稱:“隻有在沙漠裏才不會有人管我”

  斯坦因的行為為什麽能得逞,其實關鍵是沒有遇到像在雅爾湖遺址盜掘時的阻力。

  不隻如此,還得到很多地方官的幫助。他在盜掘樓蘭古城後,來到烏魯木齊,首先去看望一位姓潘的新疆藩台。

  他後來在自己的書中說:“潘大人在我三次考古行動中,不論遠近都給予了巨大的幫助。有一次當局準備阻止我,多虧了他,我才得以繼續留下來”。

  斯坦因很感激“潘大人”,稱他是一位清官,死後什麽也沒有留下但是,那麽多的中國文物都從他眼皮底下被斯坦因偷出了國家,要這樣不管事還壞事的所謂“清官”有什麽用?

  斯坦因的盜墓行為被發現後,接下來他想在中國進行“考察”便難了。

  1930年1月,斯坦因在英、美駐華使館的幫助下,悄悄地從國民黨南京政府外交部取得在中國新疆、甘肅遊曆三年的護照,開始了第四次中亞考察。

  但正直的民國學者早看透了斯坦因的動機,對其新疆之行表示強烈抗議,國民政府也不再像晚清政府那般無能,國民政府兩次電令新疆,要求將斯坦因逐回印度,並扣留其所獲一切古物。

  其時,斯坦因已在尼獾遺址進行了一周的盜掘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灰溜溜地離開中國,結束在中國的“探險”盜寶活動。

  算起來,斯坦因是唯一一位被中華民國政府驅逐的外籍盜墓賊,因為有被驅逐這樁醜事,斯坦因後來在公開場合從不提他有四次“中亞探險”,回避第四次經曆,以致現在外界都說斯坦因曾進行過三次中亞探險。

  特別是晚清和民國時期,中國一片戰火,還有政府腐敗無能,所以那一段時期有許許多多的外國人進入中國境內,進行了肆無忌憚的盜掘,使國家失去了許許多多的古代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