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老外也盜墓
作者:九幽白      更新:2021-12-25 10:07      字數:2111
  聽完後,我看向習戰說:“你們這麽斷定這裏有古墓的?”

  習戰指了指一旁的阿比蓋爾說:“阿比蓋爾先生不僅是地質學家,在古墓方麵也十分有建樹。”

  對於老外會盜墓,這並不是什麽太稀奇的事。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的這句名詩,寫出當年中國西域地區的荒涼和恐怖,但在清末民初,這塊一度曾被稱為"死亡之域"的土地,卻成了盜墓者的天堂。

  冒死穿行於古絲綢之路上的所謂探險家,絡繹不絕;一個個探險隊,一個個考察隊,急匆匆地趕往西域。

  原籍匈牙利的英國人斯坦因,就是其中最為忙碌的一個。

  斯坦因在西域盜掘最多的是古城址,而且"成就"最大,以至於有人不知道他還是一名盜墓者,被斯坦因盜掘的古墓有多少,並無確切的數字、但是他的著述中時時可以見到他挖墓的文字。

  早在1877年,匈牙利貴族塞欽伊伯爵便帶領“東亞考察隊”來到了中國。

  1879年,其成員匈牙利地質學會會長洛克齊和測量、製圖專家克雷伊特納,就曾偷偷溜到中國西北,進行地質考察。

  正是匈牙利人對西域美妙無比的講述,讓歐洲人對這塊荒原產生了無限遐想,斯坦因也被洛克齊的描繪所打動,在心中埋下了日後去西域探險的種子。

  斯坦因,1862年生於布達佩斯一個猶太人家庭,21歲時獲得了匈牙利政府獎學金,次年到英國,先後在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研究東方語言和考古學,斯坦因富有語言天賦,懂得近十種語言,1887年來到東方的英屬殖民地印度,先後任拉合爾東方學院院長、加爾各答大學校長等職。

  當時,孟加拉《亞洲學會學報》上刊載了一篇關於中國新疆和田發現的殘片的研究文章,引起了斯坦因的興趣。於是,在1898年9月,他向印度政府提出丁前往和田發掘古代遺址和測繪地形的計劃,這一計劃很快得到了有殖民野心的英國政府的批準並通知駐北京的英國公使,替他向中國當局申請護照。

  在英國公使的活動下,中國政府還以公文的形式,命令川地的辦事大臣要保護好斯坦因,更重要的是要處處給他以方便,不能限製他的行動,這為他在西域的盜掘行為提供了方便和自由。

  在英國和印度政府的讚助下,斯坦因先後四次組織中亞探險活動,其中三次均成功進入中國西北地區。

  第一次中亞考察始於1900年,第一次中國之行,他便與盜墓賊走到了一起。

  他到和田後,便聘請了當地有名的"尋寶人"阿克亨做向導。

  在西域,“尋寶人”就是常說的盜墓賊,除了墓葬,隻要有寶的地方他們都會盜。

  阿克亨本來隻是一個小文物商人,後從阿富汗商人那裏知道歐洲人喜歡當地的古物、古書,而且出價都很高,阿克亨便成為了一名職業“尋寶人”,專門去沙漠裏尋寶賣。

  阿克亨為人精明、頭腦很好使,看到一些古書很好賣,於是找了一夥人,悄悄幹起了文物造假的行當。

  阿克亨對文物造假還很有一套。開始,他以幾張真的古書手稿做樣本,買來當地的粗紙,用黃楊木樹汁做染料,將其染成黃色或淡棕色,用雞毛筆寫上字後,掛在煙火上熏烤,直到將紙熏成與古書的顏色相同,才將書裝訂,一本古書就這麽做出來了。

  但是,書出來了並不等於造假工序完成,為了做到真假難辨,還得將“古書”埋進從塔克拉瑪幹沙漠取來的沙子裏,捂一些日子,才算完成。

  這樣做出來的“古書”逼真到能騙過專家,書上的文字沒有一個人能讀懂,也沒有一個人能看出是假的。

  歐洲人看到後,都以為真是古書,於是競相高價收購。

  由於“古書”供不應求,後來他甚至采用刻板印刷方法造假,加快“古書”的製作。

  被阿克亨的“古書”所蒙騙的專家中,最著名的是歐杉語言學家霍恩雷,最後還是斯坦因覺得不對勁,才被揭露出來。

  從他所聘用的向導身份,就可看出,斯坦因的所謂中亞探險,實際就是“尋寶”。

  斯坦因的第一次中亞之行起程時,中國當時還處於晚清,這次中亞之行,雖隻曆時一年便結束了,但收獲巨大。

  他盜掘了新疆和田地區及尼雅一帶的古代遺址,盜得的文物裝滿了十二隻大木箱,這些中國文物帶回倫敦後,在歐洲引起轟動。

  作為肯定和鼓勵,不久英國政府讓他加入了英國國籍,女王還給他授勳封爵。

  受第一次盜墓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鼓舞,斯坦因在1906年至1908年間,組織了第一次中國探險活動,除重訪和田和尼雅外還發掘古樓蘭遺址,並深入河西走廊,在敦煌附近長城沿線掘得大量漢簡,就在這一次,中國近代考古大發現中重要的文獻之一,敦煌遺書被他騙盜走。

  二十四箱天價敦煌遺書,他僅花了四十塊馬蹄銀就騙到了。

  1913年,斯坦因組織了第二次中亞探險活動,此次曆時兩年。除了重訪和田、尼雅、樓蘭遺址,並再次跑到敦煌,又從王圓篆手裏騙得了五百七十餘件敦煌寫本。

  新盜掘了黑城子和吐魯番等地的遺址和古墓葬。

  1914年2月中旬,斯坦因再次來到樓蘭,想尋找新的發現。他的繪圖員幫他在樓蘭古城東北方發現一大片遺址,原來那是一片漢代墓葬群,整個墓地高十多米,麵積一千多平方米。

  斯坦因當時推測那裏是一個家庭墓地,墓地四周被風蝕得很厲害,邊緣墓穴的棺木都裸露在外麵。

  對這樣的古墓群,斯坦因自然不會放過,他讓成員將其中一座古墓挖開,從這座大墓中挖出一堆隨葬品,有青銅鏡、木質兵器、漢書木簡等,從殘破的銅鏡片邊上的花紋判斷,墓葬年代屬西漢晚期,下葬時間在一千八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