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自來石與頂門器
作者:九幽白      更新:2021-12-25 10:06      字數:3001
  繼續走了百來米,前方的照射範圍出現了盡頭,那是一扇長寬五六米的巨大石門。

  走近一看,石門之上雕龍畫鳳,各種神奇異獸在雲霧間咆哮怒吼。

  不過仔細一看,這其中最多的還是狐狸刻像,最紮眼的當屬正中間被石門縫隙一分為二的那狐首人像。

  通過這些天的文獻整理,這狐首人身像被我定位為白夜,也就是夜郎人傳說中的信仰。

  大雷走過去,用兵工鏟敲了敲巨大石門說:“龍哥,這應該就是陵墓的入口了吧。”

  我點點頭道:“墓門是連接陵墓與外界的通道,開啟墓門就是打開陵墓的入口。對於大型墓葬,尤其是鑿山為陵後和崖墓而言,墓門是進入墓室唯一的入口。若是要潛入墓中盜取隨葬品,墓門便是必經之路!自古以來盜墓防盜就是從墓門開始!為了加強墓門的防盜功能,古人設計了各種巧奪天工的機關,其中最為巧妙的是‘自來石’和‘頂門器’。”

  大雷沒接觸過這一行,聽得津津有味,嫌我說得慢,還催促著問:“什麽是自來石,什麽是頂門器?”

  看大雷這麽好學,於是我便將這頂門器和自來石和他說了一遍。

  自來石是一種原理簡單但構思巧妙的防盜設施,設在墓門內側,頂住墓門。對於墓門而言,自來石無疑就是鎖住墓門的門閂。

  使用自來石最成功的墓葬,當屬明神宗朱翊鈞,也就是萬曆皇帝的定陵。

  前兩年考古隊在發掘定陵時,沿著墓道尋找地宮入口便大費了一番周章。最終找到墓門時,墓門卻如攔路虎一般橫亙在人們麵前。

  定陵地宮的墓門為兩扇石門,高大厚重,打磨光滑,高三米三,寬一米七。

  參加發掘的考古工作者興奮地要開啟墓門,卻發現這兩扇門生了根一樣,任人們如何推,它都紋絲不動。

  好奇的考古工作者從門縫向門內望去,原來,一根長一米六的自來石抵在墓門之內,如門神般把守著墓門。

  自來石是一根在墓內頂住墓門的石柱,由於角度的穩定,使得在墓門之外用人力將墓門推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是,這根自來石是如何在墓室內抵住墓門的呢?難道是有人在修陵的工匠離開後留在墓室內,待外邊的人將門關好,他再將自來石頂在墓門上,然後留在墓室內給皇帝陪葬?

  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早在戰國晚期,中原地區就基本結束了人殉製度,雖然帝王陵墓中仍舊時常有殉葬現象發生,但殉葬的人都會埋在玄宮之外。

  那麽,這根門神般的自來石究竟是如何自動立起並撐在墓門內的呢?

  自來石的機關是這樣的。

  首先將與之相抵配合的墓門的門軸上下端做成球形,兩扇墓門中間對縫的部位各鑿出一個突起。

  在墓門內的地麵與墓門中軸線相對的地方,鑿出一個近門處淺而另一端深的槽,石槽的寬度與自來石相同。

  關閉墓門之前,將自來石放在石槽內,並使之一端與墓門接觸。

  當撤出到墓門外的工匠們關閉墓門時,自來石借助本身的重量和門軸兩端石球的力量,緩緩落下,慢慢降低,直到頂端與墓門上留出的槽口對接,最後墓門嚴絲合縫關閉。

  為了破解自來石以打開定陵地宮的墓門,考古隊群策群力,最後聯想到文獻中記載的古代盜墓者開啟自來石所用的拐釘,才恍然大悟。

  所謂的拐釘,是一種一端有長柄,另一端為半圈形的金屬器。

  開啟墓門時,將拐釘從門縫伸入,再將半圈形部分套在自來石上,握住拐釘的柄部,將自來石緩緩抬起,與此同時推動墓門,直到自來石豎立在地麵上,墓門就可以完全打開。

  發掘定陵的考古隊就是用這個方法打開了封閉五百餘年的明定陵地宮。

  那根令他們耗費心力的自來石,其上有十一個字——“玄宮七座門自來石俱未驗”,意思是明定陵中的每一道石門都有自來石守門。

  然而,並不是所有希冀打開墓門的人都會這樣絞盡腦汁地想辦法破解自來石機關。

  一九二八年,震驚中外的清東陵被盜案中,軍閥孫殿英和他率領的匪兵在盜掘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和乾隆帝的裕陵時,也碰到了攔路的自來石,孫殿英采用了野蠻的決絕方式。

  盜掘裕陵時,匪兵們用盡一切辦法都打不開墓門,最後隻得用炸藥將墓門炸開。其後果是石門轟然倒塌,正好砸在因地下水上漲而漂移到墓門處裝載乾隆遺體的石棺上。

  而在發掘慈禧陵時,匪兵們擔心使用炸藥會毀壞墓室中的寶物,於是動用了四十多人,用粗壯的大圓木將墓門硬生生撞開。墓門打開後,發現門內的自來石竟然被撞斷為數節。

  自來石是明清兩代大型墓葬中常用的防盜方式,大型墓葬往往有多個墓門,就算盜墓者勉強突破一道墓門的阻擋,也會被接二連三的防盜設施阻擋。

  至於頂門器,流行於秦漢時期,時代比流行於明清的自來石早了一千多年,但頂門器的精巧程度卻絲毫不遜色於自來石。

  頂門器的防盜原理與自來石基本相同,即在墓門內的墓室地麵上設置頂門器,當修墓工匠離開墓室時,從外側將墓門關閉,就在墓門關閉的一瞬間,頂門器自動啟動,從裏邊頂住墓門,形成一個堅固的門閂,使盜墓者不能從外側將墓門推開。

  頂門器的質地有石質和銅質兩種,體積不大,最長的也不會超過一米。其自動升降是依靠杠杆原理,即通過穿軸形成一個蹺蹺板形。

  一方墜一個重物,當另一端沒有力作用其上時,頂門器的蹺蹺板就會因兩端重量不等而一端上翹一端下沉,上翹的一方正好頂在墓門底部,在墓門之內將墓門牢牢封死。

  廣州象崗山的西漢南越王墓,墓門處便使用了頂門器防盜。

  南越王墓是一空多室石室墓,其設在墓門內的頂門器為石質,由五塊近“Z”形的石板組成。

  五快石板疊放在一起,中間部分用一根直徑為兩厘米的銅質橫軸穿綴,兩端的兩塊石板略大,長八十六厘米,寬二十二厘米,厚三厘米,銅質橫軸固定在這兩塊石板上,因此這兩塊石板是固定的。

  中間夾著的三塊石板略小,長其實吧厘米,寬十九厘米,厚三厘米,由於穿綴在中間,所以這三塊石板是可活動的。

  換言之,它們就是這個頂門器的“蹺蹺板”。

  修墓的工匠在最後離開墓室前,在墓門內側的地麵上靠近門砧處挖一個坑槽,將頂門器兩側固定的石板卡在坑槽裏,而中間的三塊可活動的石板保持可翹動狀態。工匠們關閉墓門時,頂門器中間的三塊可翹動的石板被壓在門下,墓門關閉後,三塊石板翹起,卡住墓門。

  著名的滿城漢墓也采用了頂門器防盜。這座墓的墓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即蜀先主劉備的祖先。

  滿城漢墓位於河北省滿城縣南約一千五百米的陵山上,墓中各種質地的珍貴隨葬品琳琅滿目,尤其是墓主人身上那件由數千件玉片穿綴而成的完整的金縷玉衣,堪稱美輪美奐。

  因隨葬著眾多價值連城的隨葬品,這座墓葬的防盜設施也相當完備。劉勝和其妻子竇綰墓葬的後室,也就是陳放棺槨的墓室,都設置了頂門器。

  劉勝墓的頂門器為銅質,形狀近長方形,長十九厘米,中間部分橫穿一個圓軸,頂門器的後端實鉛加重。

  同樣在墓門內鑿一個凹槽,將頂門器的橫軸插在凹槽兩壁。由於頂門器的一端是實鉛,比另一端重,因此頂門器的一端翹起,突出地麵。

  當墓門由內向外關閉時,墓門經過頂門器時,頂門器翹起的一端被壓平。墓門關閉後,頂門器再次翹起,正好頂在墓門內側,如同門閂一般緊緊鎖住墓門。

  可以說,頂門器是自來石的前身,兩者都是利用物理學原理設置一個自動機關,在修建墓葬的工匠離開墓室後,在墓門內自動鎖門,使墓門外的盜墓者束手無策,望門興歎。

  大雷聽完我的解釋我,透過石門間的縫隙望去說:“那這竹王陵中應該是使用頂門器,西漢時期那會可沒有自來石,咱怎麽開,總不能那炸藥來炸開吧。”

  我走到門縫間也往裏瞅去,覺著這事還真難辦了,別說沒那麽多炸彈,就算有也不是那麽好炸的,這才是第一道門,後麵可能還會有數道,總不能一路炸下去。

  幾人看了一番之後,隻得在外麵就地休息,同時想有沒有破解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