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兵分兩路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3      字數:3179
  史可法忙道:“微臣不敢。以陛下之聖明,想必已有對策。”

  趙君虎很坦白,“對策倒是沒有,隻是先投石問路,看看誰不聽調遣,到時再作打算。”

  鞏永固道:“接收之事宜早不宜遲,韃子離山東、河南比我方近,來不及等四鎮的反應。”

  “駙馬說得對,咱們得想個辦法,讓韃子顧不上山東、河南。”趙君虎忽然苦笑道:“看來隻好先與韃子議和了。”

  史可法差點跳起來,“議和?”

  鞏永固道:“議和當然是假的,拖延時日。”

  史可法這才放心,又有些擔憂,“韃子十分狡猾,不一定會上當。”

  趙君虎點頭稱是,“除此之外,朕再派人去遊說李自成攻打河北,讓韃子不敢輕易對山東用兵。”

  鞏永固道:“陛下有幾分把握?”

  “死馬當活馬醫,隻要一邊成了就行。”趙君虎心裏也在打鼓,李自成和多爾袞可不是傻子。

  史可法道:“這兩件事都得秘密進行,不然隻怕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趙君虎知道他的意思,一旦讓滿朝文武知道自己與多爾袞議和恐怕會炸了鍋。多爾袞如果知道自己還與李自成勾搭,馬上便能猜到自己的目的。

  他想想道:“議和不能保密,這個消息還得及早泄露。使者到京城還需要好幾天,得讓多爾袞盡快得到這個消息。”

  史可法一愣,鞏永固卻道:“我大明從來不和談,陛下此舉難免會擔上罵名。”

  趙君虎歎了口氣,“為了大明,朕擔上些罵名在所難免。”

  史可法極為震動,鞏永固道:“不知聖上打算派誰去?”趙君虎也有些為難,兩路使者深入龍潭虎穴,很有可能被殺掉,派忠臣去他有些舍不得。

  問題是派奸臣去,告訴他真實意圖擔心他叛變,不告訴他又擔心拖延不了幾天,達不到戰略目的。另外級別還不能低,並且能言善辯。

  趙君虎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結果,反倒是想起曆史上弘光王朝也派出過使者出使滿清,最後被軟禁了。

  他記得其中有陳洪範,最後降清,還有一個人姓左,誓死不降,被清廷殺害,其餘的人就想不起來了,便道:“朝中是否有個姓左的大臣?官職還比較高。”

  史可法一頭霧水,“陛下說的莫非是右僉都禦史左懋第?”

  “就是他。”趙君虎沉吟片刻,下定了決心,“馬上傳召左懋第,還有李岩,你們趕快發密旨給四鎮。”

  史可法和鞏永固應允,憂心忡忡出了宮。

  左懋第和李岩跟著小安子進了暖閣時,趙君虎還在看四鎮的地圖。

  “微臣左懋第(李岩)參見陛下。”

  “平身。”趙君虎打量一番,隻見左懋第四十左右,中等身材,相貌平平,一雙眼睛卻目光炯炯,看上去很是沉穩。

  待他們起身後,趙君虎說了自己的打算,“朕想派左愛卿為說客,遊說李自成攻打河北。”他想既然曆史上左懋第出使滿清,能力應該是合適的。

  “微臣遵旨。”左懋第一口答應。

  趙君虎麵色一沉,“你可知此去很可能就回不來了?”

  “為陛下分憂,微臣責無旁貸。至於生死,就交給上天吧。”左懋第毫無懼色。

  看見左懋第沒有絲毫猶豫,趙君虎反而不想讓他去了,畢竟敢殺身成仁的都是棟梁之才,以後肯定要重用的,隻是此事拖不得,也沒有更好的選擇,“說得好,不過朕不會讓你輕易死的,李岩聽令,你負責暗中保護左愛卿。”

  李岩並不意外,他聽了幾句便知道皇帝傳召自己的用意,“遵旨,不過末將獨自一人去遊說更為妥當,沒有必要多賠上一條人命。”

  趙君虎斷然拒絕,“李自成和劉宗敏視你為眼中釘,你一露麵他們便會殺了你,你還是暗中活動的好。”

  “既然如此,李將軍不用冒險前往,微臣一人足夠了。”左懋第也很夠義氣。

  趙君虎有些感動,“不用爭了,李岩對李自成等人十分熟悉,有他在,你的安全才有保障,朕希望你們都能活著回來。”跟著又說了些要注意的事情。

  他琢磨著要不要將王德化的秘密告訴他們,作為最後的救命稻草,想想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也不是不信任李岩和左懋第,隻是世事難料,而王德化實在太重要了,除了王家彥和自己,他暫時不想讓第三個人知道。

  “多謝陛下牽掛,微臣一定不辱使命。”李岩和左懋第信心滿滿。

  兩人沒走多久,阮大铖也來了暖閣。

  行過禮後,趙君虎給了他一封敕書,“朕派你為使者,去京城與滿清議和。”

  阮大铖嚇得一哆嗦,連敕書都沒看,又跪下了,“微臣才學疏淺,恐難勝任,請陛下另擇賢臣。”

  趙君虎歎了口氣,這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

  他冷冷道:“你想抗命?”

  “微臣不敢。”阮大铖磕頭如搗蒜。

  “那就老老實實當好使者,與多爾袞好好談談。”

  阮大铖哭喪著臉,“隻是韃子心狠手辣,微臣怕連多爾袞的麵都見不到就掉了腦袋。”

  趙君虎厲聲喝道:“朕現在就能讓你掉腦袋。”

  “微臣……遵旨。”阮大铖很快想清楚了,腦袋雖然保不住,但能多活片刻總是好的。

  趙君虎馬上好言安撫,“不用怕,多爾袞一定會同意議和條件的。”

  阮大铖打開敕書,見上麵寫著議和成功後,明朝每年將給滿清十萬兩黃金和五十萬兩白銀。

  這個條件還算不錯,他有了一點信心,小心翼翼道:“萬一,微臣是說萬一,多爾袞還是不同意怎麽辦?”

  “這就看你的本事了,實在不行,朕可以將山東割讓給他,這是最後的底線,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能說出來。”

  “微臣領旨。不過議和之事一旦泄露,微臣隻怕性命不保。”阮大铖心裏直打鼓,想起了上次兵部尚書陳新甲與韃子議和,事情泄露被崇禎當替罪羊殺了。

  “這個你放心,隻有朕和你知道,就算泄露出去,朕也一定保你無事。”

  阮大铖諾諾從命,對皇帝的話將信將疑,心裏暗暗懊惱不該去做這個該死的禮部侍郎,本以為官運亨通,沒想到是條斷頭路。不去是死,去了也是死,議和成功還是死,議和失敗估計也沒有好果子吃。

  趙君虎忽然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我大明從來不割地,不議和,可是事到如今,唉,朕真是愧對先皇啊!”

  阮大铖一下子感覺和皇帝的距離近了許多,也顧不上去想山東到底被誰控製,連忙道:“微臣自當竭盡全力,一定保住山東。”

  趙君虎很欣慰地道:“如今,朕隻有靠你了,韃子有什麽行動,你一定要想辦法阻止,要不然這議和也就沒什麽意義了。事成之後,算你大功一件,朕必定不會虧待於你。”

  阮大铖大喜,“微臣謹記陛下之言。”

  “馬上啟程,行囊已經準備好了。”趙君虎吩咐兩名虎賁衛直接護送阮大铖去京城,他有些擔心阮大铖回去後,和馬士英一合計,便看穿了自己的用意。

  目送阮大铖離開暖閣,趙君虎有些愧疚,他隻是想讓阮大铖能盡量拖延多爾袞,明擺著是讓阮大铖送死。

  阮大铖曆史上的確已經降清,但曆史的走向早已因他穿越而有所改變,作為穿越者可以把曆史作為參考,用未發生的事情給人定罪,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唉,為了大明,總是有人要犧牲的,他安慰自己一番後去了新軍營。

  他早就想看看新兵訓練,再問問謝婉儀和金無恨的情況。

  新兵營設在明孝陵附近,一大早裏麵便殺聲震天。

  高宗亮對這些人一點信心也沒有,還是很敬業的站在校場中間指揮,誰讓他被皇帝指定為新兵營的負責人呢?

  具體的訓練不用他操心,四萬多新人分成了幾十個小隊,由一些中下級軍官負責。

  這些軍官大多在袁崇煥的關寧鐵騎、盧象升的天雄軍、孫傳庭的秦軍以及戚繼光的戚家軍有過任職經曆,便按照各自老部隊的練兵辦法進行操練。

  這幾支軍隊都是天下聞名的精兵,練兵也很有一套,就是強度太大,雖然高宗亮減輕了許多,教場上仍有不少人陸續摔倒。

  唐宋汗流浹背,十分痛苦地跟著一隊士兵跑圈,竭力不讓自己拉下太遠。

  他已經來了幾天了,剛開始還覺得不錯,每天三餐管飽,粥很稠,饅頭也大,有時候還有肉和雞蛋。睡的地方是一長排的大通鋪,被褥枕頭一應俱全,比家裏好得多了。

  還發了兩套灰色的衣服,但不是兵服,那個要等考核過關才有。

  等到了訓練時,他才發現果然很苦,每次跑步他幾乎都掉到最後,為此挨了軍官不少打。

  好在還有人和他一樣慘,唐宋看了看旁邊一支隊伍的尾巴,心裏有些安慰。

  他聽說這些人都是東林士子,不知道怎麽被弄到軍營來了。

  不過看見最前麵那人,他就隻有羨慕的份,這人一來,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跑步、操練都得到了軍官的交口稱讚,連他都知道他的大名——張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