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人才難得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3      字數:3159
  馬上便有虎賁衛往那人跑去,兩名虎賁衛撿起暗器呈上,趙君虎看得很清楚,正是那日在日昌當鋪遇刺的飛鏢。

  那斷臂之人已經懵了,哪裏想得到會牽扯刺殺皇帝一事,反應過來便聲淚俱下,“今日有個人給了小人五兩銀子,讓小人混進隊伍,趁機攪事。至於刺客一事,小人一無所知,小人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行刺陛下。”

  趙君虎一腳踹翻他,“那人長什麽模樣?”

  “那人是個年輕人,皮膚有些黑,臉上長著……”他忽然像見了鬼一樣,指著虎賁衛抬過來的一具屍體,“就是他。”

  趙君虎見那屍體麵容黝黑,與斷臂之人描述的並無二致,胸口還插著一把匕首,與日昌當鋪掌櫃的死法一模一樣,暗道天理循環,報應不爽,要不是他心生警惕,提前囑咐李正陽警戒,恐怕又給這人得手了。

  不過刺客已死,線索就斷了,上次讓東廠和錦衣衛派探子去查陳銘揚,也沒查出他與陳同揚有什麽關係,探子便全部撤了。林睿將日昌當鋪的幾名商人盡數抓去拷問,也一無所獲。

  看來隻能從錢謙益身上查了,趙君虎憐憫地看了斷臂之人一眼,“可惜你沒什麽價值了。”一揮手,兩名虎賁衛將他拉到一邊,砍掉了腦袋。

  趙君虎指著那人的腦袋,厲聲喝道:“莫非行刺朕就是各位標榜的忠君愛國?”

  一眾東林士子早就呆住了,哪想得到其中居然有這麽多變故?

  錢謙益道:“我等隻是勸諫陛下,絕無謀害陛下之意,請陛下明察。”

  那少年也道:“錢大人所言極是,如果小人知道有誰對陛下不利,勢必將他碎屍萬段。“

  張煌言道:“此間混進了不少人,也許是他們想行刺陛下。”

  趙君虎大喝一聲,“東林士子站到左邊!”

  很快人群分成兩堆,士子大多認識,想混也混不進去,右邊那堆人大約有兩三百人,已經嚇得不行,紛紛跪地求饒。

  在自己的人身安全方麵,趙君虎是絲毫不會仁慈的,毫不猶豫下令錦衣衛將他們連同錢謙益一起抓去詔獄慢慢審問。

  一切處理完畢,趙君虎方才與張煌言相認,“你來得正好,朕這裏正缺人手。”

  一眾士子極為羨慕,紛紛回頭,暗暗猜測張煌言與皇帝有何淵源。

  張煌言卻道:“回陛下,小人也想去新軍營。”

  眾人更是吃驚,此人莫不是腦子進了水,放著好好的錦繡前程不要,偏偏去新軍營當個大頭兵。

  “你的才華朕是知道的,你就不用去了。”趙君虎哪能同意,張煌言並非酸腐文人可比,而且經過曆史認證。

  張煌言正色道:“小人一心想將韃子趕出中原,可惜隻是個書生,對軍務不甚熟悉,如果能去軍營,實在是天賜良機,請陛下成全。”

  趙君虎無奈,“你去了軍營,朕會一視同仁,絕無優待,你可要想好了。”

  “請陛下放心,就算千難萬難,小人也會勇往直前。”

  趙君虎暗暗佩服張煌言,“好,你就和這一千多東林士子一起去新軍營報到。”

  “多謝陛下成全!”張煌言拜倒在地。

  趙君虎本來想打聽謝婉儀和金無恨的下落,不過自己有言在先,不搞特殊化,便命錦衣衛押送他們一起去新軍營,打算明天去新軍營問問張煌言,順便看看訓練情況。

  張煌言因為這一番舉動,在東林士子中人氣高漲,不少人圍著他寒暄結交。

  那少年也上前道,“兄台視名利於糞土,在下佩服之至。”

  張煌言在暗中早已見識過他的勇氣,含笑道:“過獎過獎,不知閣下高姓大名?”

  “在下夏完淳。”

  尚未走遠的趙君虎聽見這個名字一愣,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回暖閣沒多久,馬士英便來了,趙君虎賜了座。

  行過禮後,馬士英遞上一本名冊,“近日不少官員從北方來了南京,其中有些在李賊手下當過偽官,微臣不知如何處理,請陛下明示。”

  “就按之前朕的聖旨辦,官職重疊的先安排虛職,日後再慢慢調整,下次的朝會讓他們一起參加吧!”趙君虎看見名冊厚厚的一迭,暗暗得意自己那道聖旨下對了。

  其實絕大部分官員投降李自成也是迫於無奈,助餉追贓又加深了這些人對大順的仇視,奈何曆史上朱由崧無所作為,這些人慢慢便降了韃子,多爾袞以區區二十萬人竊取神州,這些人功不可沒。

  但是那道“官複原職、既往不咎”的聖旨一下,這些人便輕而易舉爭取過來了。除了少數有堅定信仰的官員之外,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隻要官職沒有太大的差別,在哪家朝廷當官區別不大,而大明的正統地位擺在那裏,有這個金字招牌,正常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遵旨!”這也是馬士英的聰明之處,雖然有聖旨在,但是人事問題比較敏感,私自做主難免讓皇帝猜疑,便再請示一遍。

  趙君虎隨手翻了翻名冊,忽然看見一個熟悉的名字,目光中閃過一絲殺意。

  馬士英渾然不覺,又道:“聽聞陛下今日遇險,微臣實在有些擔心。”

  “不妨事。”趙君虎有些驚訝,馬士英說完了正事沒有走,還在沒話找話,這不像馬士英的風格。

  果然,一向侃侃而談的馬士英說完便啞火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趙君虎有些好奇,“馬愛卿有事隻管說。”

  馬士英支支吾吾半天,終於開口了,“回陛下,微臣想推薦阮大铖入朝為官。”

  阮大铖?趙君虎有些印象,曆史上此人東林黨出身,為了升官又投靠魏忠賢,最後官沒做成,還搞得裏外不是人,倒是他推薦的馬士英官運亨通。

  後來馬士英在弘光朝呼風喚雨,吃水不忘掘井人,阮大铖也得以身居高位,兩人聯手報複,大肆捕殺東林黨人。弘光朝覆滅後,阮大铖降清,很快病死於行軍途中。想來因為自己改變了曆史,阮大铖還是個平民。

  見皇帝半天沒有說話,馬士英有點慌,連忙道:“阮大铖才華橫溢,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微臣也是舉賢薦能,請陛下明鑒。”

  趙君虎暗暗好笑,馬士英這麽聰明的人也會做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蠢事。

  他不打算拒絕馬士英,馬士英這段時間幹得不錯,應該好好表揚。

  而且馬士英所言並沒有誇大其詞,阮大铖政治節操不怎麽樣,卻文采斐然,戲曲、詩詞均是一絕,人際關係也不錯,結交了一大批名士。再說有自己守著南京,阮大铖想降清也不容易。

  但是他也不想讓馬士英覺得自己好糊弄,故意臉一沉,“朕記得馬愛卿當初平步青雲,全仰仗於阮大铖的推薦,馬愛卿此番不會是投桃報李吧?”

  “微臣……”馬士英大驚,哪裏料到皇帝輕而易舉猜中自己的用意,任他機敏百變,也說不出話來。

  趙君虎敲打完馬士英,再給他一個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馬愛卿此舉也是人之常情,正好錢謙益下獄,就讓阮大铖接替禮部侍郎,馬愛卿覺得如何?”

  馬士英哪裏知道皇帝的心思,不禁喜出望外,“微臣謝過陛下。”

  趙君虎又道:“不過報恩歸報恩,馬愛卿身為首輔,切不可因私廢公。”

  “微臣謹記陛下教誨。”馬士英心中一凜,對皇帝的畏懼之心又深了一層。

  這時林睿到了,行過禮看了看馬士英,卻是不說話。

  馬士英知道林睿是皇帝的人,起身要走,被趙君虎留住,“馬愛卿不是外人,林將軍直說不妨。”

  林睿方才開口,“錢謙益隻說遊行皆是他一人而起,與其他人無關,那刺客他並不認識,然後一言不發。無論末將如何加緊拷問,始終一無所得。”

  趙君虎倒是有些佩服錢謙益,到了詔獄還敢將罪名攬在自己身上,他知道“加緊”二字的意義,也不回答,轉而問道:“馬愛卿覺得該如何處理?”

  馬士英剛剛還感激皇帝不見外,此刻便暗暗叫苦,他與錢謙益素來不和,說重了皇帝難免誤會自己公報私仇,說輕了又有和稀泥之嫌,皇帝覺得他行刺之事不上心。他想想才道:“微臣以為,錢謙益是個重情重義之人,雖有時與陛下意見不合,但行刺是決計不會的,他之所以不說幕後主使,要麽是一無所知,要麽就是受奸人蒙蔽,自己渾然不知。不如讓錦衣衛扮成犯人和他同居一室,試試他的口風,再做打算。”

  林睿聽得大喜,這不失為一條妙計。

  趙君虎讚歎道:“久聞馬愛卿與錢謙益勢同水火,想不到馬愛卿卻沒有落井下石,真是難得!”

  “陛下放心,微臣絕不敢因私廢公。”馬士英立馬把皇帝的話搬出來了,他忽然有些想念朱由崧,要是這人當皇帝,想必自己應該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怎會如現在這般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馬愛卿這個辦法甚好,就是要多花點功夫,”趙君虎沉吟片刻,微笑道:“錢謙益不招供,你們猜那幕後主使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