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毛遂自薦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3      字數:3138
  馬士英侃侃而談,“回陛下,史大人優柔寡斷,李賊圍困京城久矣,他卻畏首畏尾,遲遲按兵不動,致使京城失陷。王大人在遼東禦敵無方,虛耗錢糧,讓多爾袞趁虛而入,此二人均非首輔的上佳人選。”

  趙君虎心道這馬士英也有些眼力,依舊神色不變,“按馬愛卿所言,誰當這個首輔最合適?”

  馬士英偷偷看了看皇帝,試圖找出一點蛛絲馬跡,他城府極深,沒有揣摩出聖意是絕不會透漏半點心思的,可惜皇帝一臉平靜,不像以前喜怒形於色,完全看不出任何東西,便決定搪塞過去,隻是想起首輔一職又心有不甘,話剛到嘴邊便變卦了,“微臣……微臣才疏學淺,自認為是首輔的不二人選。”

  趙君虎半晌沒有說話,馬士英雖然有三萬大軍撐腰,此時也有些忐忑,暗暗懊惱不該早早說出自己的野心,但話已出口無路可退,隻好默默忍受這種難堪的寂靜,做好準備被皇帝痛罵一番。

  趙君虎終於說話了,“江北四鎮擁兵自重,你可有良策?”

  這聲音對馬士英無異於是一種解脫,他長籲一口氣,原來皇帝此番傳召是考察自己,那麽自己也在首輔候選人之列,想到此節,便喜上眉梢,脫口而出,“江北四鎮皆為微臣的舊部,陛下隻需一道旨意,微臣管教他們服服帖帖。”

  趙君虎微微一笑,“江北四鎮如果這麽聽話,你也不會見風使舵,擁立朱由崧即位了。”

  馬士英老臉一紅,心裏暗暗稱奇,皇帝才剛到江南,又怎會知道此事,對皇帝的輕視之心早已去了一大半,但一時也想不到什麽好辦法,否則也不會受他們擎肘了,隻好表表忠心,“陛下明鑒,江北四鎮尾大不掉,他們如果敢忤逆陛下,微臣必定第一個發兵征討。”心裏有些失望,第一個問題就沒有答好,隻怕給皇帝印象不佳。

  “江北四鎮的確不是簡簡單單能搞定的,不過馬愛卿有這份心,也很難得,”趙君虎頓頓又道:“武昌的左良玉呢?”

  馬士英這才放心,再也不敢說大話了,苦思一番道:“左良玉仗著兵多將廣,胡作非為,又與微臣不和,著實有些棘手,不過微臣聽說左良玉身體一直不適,看來命不久矣。其子左夢庚才識平平,難以服眾,陛下可暫時安撫,拖到左良玉一命嗚呼,再發兵攻打便事半功倍。”

  “此計甚妙,馬愛卿的確當得了首輔。”趙君虎大吃一驚,差點以為馬士英也是穿越者,曆史上的左良玉一年後便因病去世,其子左夢庚率十萬大軍降清。

  “陛下過獎,如果微臣當了首輔,必定盡心竭力,讓陛下高枕無憂。”馬士英大喜,當上首輔,再加上三萬大軍,這南京還有誰敢不聽他的,呼風喚雨指日可待。

  正在得意間,趙君虎忽道:“可是朕沒有聽說過本朝還有帶著幾萬大軍的首輔,馬愛卿見多識廣,不知道聽說過沒有?”

  馬士英心中一驚,他何等聰明,豈能不知道皇帝的言外之意,原來皇帝兜了這麽大一個圈子,重頭戲在這裏。

  他老謀深算,慣於兩頭押寶,務必保證自己的好處,此刻便有些猶豫,想要首輔就得放棄那三萬大軍,那可是自己全部家當,放棄後萬一皇帝翻臉,自己便兩頭落空。

  他一時不知道該押哪一邊,盤算著先找個借口蒙混過去,還沒開口,聽見皇帝長歎一聲,“看來馬愛卿的才識也不過如此,這首輔一職……”大有失望之意。

  馬士英心一沉,再也顧不了許多,急忙回道:“本朝的確沒有這種首輔。”又擔心皇帝變卦,補了一句,“請陛下放心,微臣知道怎麽做。”這一喜一驚,他背心早已沁出冷汗,

  “以後也不會有。”趙君虎點點頭,叫王承恩進來。

  馬士英稍微放寬心,見皇帝再無說話的意思,正待行禮告退,趙君虎站起來,隨意道:“後天就是朝會了,王承恩,朕記錯了沒有?”

  “陛下不會錯的。”王承恩一頭霧水,不知道皇帝怎麽會突然提這事,陪著皇帝出了暖閣。

  馬士英沉默片刻,忽然像火燒屁股一樣急匆匆出了宮。

  顧不上夜已深,他一回家便命人立刻備馬,一名下人動作稍慢了點,立刻被他踢了一腳。

  阮大铖聽見動靜,批衣出來,他本是東林黨出身,因依附魏忠賢當上太常寺少卿,也與東林黨結怨,此後未能致仕,反倒是他推薦的馬士英青雲直上,因京城陷落,此時寄居在馬士英家,不禁大為好奇,“先生何故如此驚慌?”

  馬士英道:“你來得正好,和老夫一起去趟軍營。”

  “這麽晚去軍營做什麽?”阮大铖從未見過馬士英如此慌張。

  “此事說來話長,還是邊走邊說。”馬士英翻身上馬,帶著一隊親兵往城外走去。

  南京城早已宵禁,街上隻有巡邏的士兵和更夫出沒,但無人敢上去阻攔。

  “首輔一職聖上並未親口許諾,先生就不擔心事情有變?”阮大铖皺著眉頭,覺得這事有些不妥。

  馬士英長歎一聲,“老夫何嚐不知此中利害?隻是事到如今,已騎虎難下。”想想又道:“聖上真要言而無信,老夫也隻好拚死一搏了。”

  燈火之下,阮大铖看見他眼中凶光一閃,緩緩道:“先生想過沒有,為什麽聖上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這個時候說?”

  馬士英一怔,猛然想起今日京營中的變故,失聲道:“你是說聖上早有準備?萬一老夫……”

  “正是,先生一舉一動,隻怕都逃不過聖上的眼睛。”阮大铖連忙打斷了馬士英。

  馬士英默然無語,皇帝收複了京營才攤牌,自然是算到自己可能謀逆,又想起皇帝如今英明了許多,估計這首輔也不好幹,對位極人臣反而不那麽熱切了。

  眼看神策門越來越近,忽聽一陣馬蹄聲響,斜刺裏殺出一彪人馬,馬士英看不清對方麵容,心中驚疑不定,難道皇帝要對自己下毒手,哢嚓一聲拔出佩劍,大喝一聲,“來者何人?”

  一人驅馬上前朗聲道:“末將易海峰,奉陛下之命,在這裏等候多時,好護送馬大人出城。”

  馬士英見過易海峰,曉得他是皇帝的親信,心中大驚,“陛下如何得知老夫要從這裏出城?”

  “陛下神機妙算,末將不敢妄自揣測。”易海峰本來負責皇宮守衛,一接到王承恩的命令便趕到這裏。

  “如此有勞易將軍了。”馬士英心知事情果然如阮大铖所言,自己打的如意算盤全在皇帝意料之中。

  快到神策門時,馬士英看見附近的幾處軍營一反常態,燈火通明,不時有一隊隊的士兵手持長槍走過,似乎不打算休息,他知道這都是五軍都督府的軍營,再無疑惑,一點非分之想早已煙消雲散。

  這時易海峰已喊城上守軍開了城門,拱手笑道:“末將便送到這裏,望馬大人早去早回,免得陛下牽掛。”

  馬士英強笑道:“這個自然。”匆匆攜阮大铖一行人直奔軍營而去。

  待他們身影消失在黑暗裏,易海峰臉色一變,“今晚輪流派人值守,盯住馬士英的大營,以防叛亂。不過此事你知道就行了,千萬不得聲張。”

  “是。”吳亮一怔,領命而去。

  第二天的南京城風平浪靜,沒有人知道,為了這份太平,有多少人一夜未眠。

  鞏永固一早便帶著高宗亮和湯國祚奉命進了宮。

  “馬士英的三萬大軍就在神策門外,駙馬馬上去接收過來。”趙君虎眼睛有些紅,他昨夜睡得不大好,雖說馬士英有意投靠,但這事太過重要,心裏總有些不踏實,遲遲未能入睡,直至天快亮了易海峰的消息傳來,他才放心小睡了一會。

  “微臣這就帶齊人馬,和馬士英鬥上一鬥。”鞏永固想起京營之變心有餘悸,劉孔昭尚且如此囂張,馬士英那還得了?

  趙君虎知道他誤會了,微笑道:“不用勞師動眾,駙馬帶上幾十人就行了。”

  鞏永固大驚,“幾十人?”

  湯國祚附和道:“馬士英野心勃勃,恐怕不會心甘情願交出兵權,還是多帶些人。”

  高宗亮也有些擔心,不過他一向膽大,也不在乎,反正打就是了。

  趙君虎笑道:“大家不必擔憂,馬士英已臣服於朕。”

  “微臣明白了。”鞏永固恍然大悟,便要告辭。

  湯國祚還是憂心忡忡,“話雖如此,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劉孔昭平日隻知道吃喝玩樂,居然敢造反,馬士英更是深不可測,難保不會做出什麽事,陛下不可不防。”

  趙君虎漫不經心地聽著,忽然一道亮光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你說什麽?”

  “馬士英深不可測……”湯國祚看見皇帝如此急切,不由得一愣。

  “不是這句,是前一句。”

  “劉孔昭平日隻知道吃喝玩樂,居然敢造反。”

  “就是這句。”趙君虎滿意地揮揮手,“湯愛卿留下,給朕好好講講劉孔昭,駙馬去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