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誅殺元凶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3      字數:3152
  話音未落,李正陽已策馬殺進人群,幾名親兵躲閃不及被撞得飛了出去,還沒落地,刀光閃了幾閃,殘肢斷骸帶著鮮血紛紛落下。

  餘人見他來勢凶猛,不敢硬抗,繞到側麵去砍他的雙腿,李正陽身形如鬼魅一般,從馬背騰空而起,輕展猿臂,鋼刀揮出,那幾人一擊落空,再待收刀回護已是不及,齊齊中刀倒地。

  他一擊得手,穩穩落在馬背上,繼續往前衝去,隻見鮮血四濺,慘呼聲不絕於耳,密集的人群硬生生被他殺出一條血路。

  圍觀的士兵見雙方殺得異常激烈,也不知道該去幫誰,按理說應該幫皇帝,可是南京京營不比京城京營,屬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那種,崇禎也沒來過幾次,任其自生自滅,大家心裏總有些怨氣。

  至於這劉孔昭,又是個專橫跋扈的主,平日對士兵非打即罵,克扣餉銀在京營是公開的秘密,大家早就敢怒不敢言,也是萬萬不能幫的,想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古訓,便靜坐一旁看戲。

  倒有幾名漏網之魚躲過李正陽,衝到趙君虎附近,史可法和高弘圖和易海峰、王承恩一起仗劍擋在皇帝身前,與那幾人展開了廝殺。

  史可法雖是文官,但正當壯年,加上在兵部任職,多少懂些武藝,長劍使得一板一眼,仗著戰馬的優勢,居高臨下砍死一名親兵。

  高弘圖就慘了,從來沒有摸過兵器,有些手忙腳亂,本能地亂揮亂砍,其中一人見他全身都是破綻,趁機一刀攔腰砍去,幸好易海峰反應及時,提前將那人的腦袋砍成兩半,那人的刀失了力氣,拖下來在高弘圖的腿上劃了道口子。

  高弘圖忍不住痛呼一聲,“高愛卿,你暫且退下。”趙君虎一直緊盯著李正陽,聽見聲音才發現高弘圖負傷,便要替他的位置。

  高弘圖揮舞著長劍,“不妨事,微臣就算粉身碎骨,也要護住陛下平安。”

  趙君虎暗暗感動,誰說東林黨一無是處,還是有好人的,眼見敵人所剩無幾,便任由他擋在前麵。

  相比之下,圍觀的士兵按兵不動,讓他頗為不悅,京營尚且對皇帝如此冷淡,其他江北四鎮的部隊可想而知,難怪崇禎在京城被李自成圍困,下令勤王幾乎無人響應,等自己騰出手來一定要好好整治一番。不過話說回來,崇禎對軍隊似乎也不怎麽樣,這些人能不幫劉孔昭,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一番激戰,那幾人被全部殺死,有些親兵發現了皇帝這邊幾人戰力平平,放棄了李正陽,打算柿子找軟的捏。

  湯國祚怎料得到雙方說打就打,不敢貿然去拉扯,隻能在一旁大叫住手,見這些人來者不善,連忙搶在他們前麵,一左一右拉住兩名親兵苦苦哀求,“那是聖上,不能殺啊!”

  那些親兵都是劉孔昭的心腹,也認得湯國祚,還真有十幾人住了手,剩下的視若無睹,繞過湯國祚衝向皇帝。

  趙君虎衝上去與易海峰等人並肩而立,他的碎玉劍已交給李岩,手上拿的是把鋼刀,打算廝殺一陣,先看看自己的計劃能否成功,實在不行再逃出京營。

  人群中響起一陣驚呼聲,“不好,快去保護大人。”原來李正陽衝出包圍圈,離劉孔昭已不到十尺的距離,有機靈的親兵發現不對勁,急忙呼叫同伴回去支援。

  餘人大驚,萬一劉孔昭死了,就算殺了皇帝也沒人給他們賞賜,哪還顧不上殺皇帝,一起衝向李正陽,企圖堵住他後全力圍攻。

  李正陽奮力向前,身邊堆了一圈屍體,自己也受了兩處傷,劉孔昭一顆心陡然提到了嗓子眼,原來對方的目標是殺掉自己,他身邊隻有兩名親兵,但這時不能後退,抽出了佩刀準備迎戰。

  好在一群親兵及時趕了回來擋住李正陽,李正陽再也無法前進一步,雖殺傷數人,身上又多了兩處傷口,行動也不如以前迅猛,那匹戰馬傷痕累累,早已支持不住,哀鳴一聲倒在地上。

  李正陽從馬背滾落地上,砍死一名追擊的親兵,往旁邊逃去。餘下幾十名親兵精神大振,大喊一聲追了上去。

  哼,想殺老子你還不夠格,劉孔昭看著李正陽逐漸陷入重圍,放下心來。

  忽然一人一馬如旋風般殺到,定睛一看竟然是易海峰,大部分親兵早被李正陽吸引住,再想阻攔已鞭長莫及,就近的十幾名親兵不敢怠慢,刀劍齊下。

  易海峰武功雖不及李正陽,但騎術卻又精湛許多,那匹戰馬在他座下四蹄生風,也不與敵人糾纏,略微調整方向往右側衝去,快到人群時身體忽的藏到戰馬右側,左手仍然緊緊拉住韁繩,殺死一名親兵,瞬間衝破封鎖重新坐回馬背,速度絲毫不減。

  劉孔昭再想逃已經來不及了,身邊兩名親兵齊齊搶上,拔刀砍向易海峰,易海峰一勒韁繩,戰馬高高前蹄揚起,砸在一人胸口,另一人被他一刀砍掉了腦袋。

  劉孔昭大喝一聲,佩刀揮出,易海峰收刀格擋,卻不知道劉孔昭手中這柄卻是寶刀,立刻被削斷剩下半截,對方餘勢仍然不減,將他的右臂削掉了一塊皮肉。

  易海峰吃了一驚,眼見追趕李正陽的親兵正往這邊湧來,心知不能再糾纏,策馬兜了小圈子又衝回來,斷刀當頭砍下,劉孔昭冷笑一聲,依舊揮刀格擋,誰知易海峰卻是虛招,劈到一半手一揚,斷刀直飛劉孔昭麵門。

  百忙之中劉孔昭橫刀擋住,鐺的一聲與斷刀碰個正著,再想進攻卻發現馬背上空無一人。

  原來易海峰早已趁他視線受阻,如滑魚一般溜下馬,一拳打在他小腹上,待他彎腰時順勢抓住右手腕用力一扭,劉孔昭吃痛,佩刀掉落,被易海峰左手接住。

  劉孔昭大驚,剛想掙脫,易海峰已反手劃向他的咽喉,那刀極為鋒利,如切豆腐一般割掉了他的腦袋。

  劉孔昭隻覺咽喉一涼,眼前的景物翻滾了幾下,便陷入了黑暗。

  這幾下動作極快,湯國祚眼睜睜看著劉孔昭喪命,心下痛惜不已,他雖不讚同劉孔昭造反,但兩人俱是勳貴,同朝為官,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僅存的幾十名親兵驚怒交加,趕到劉孔昭身邊時易海峰早已策馬而去。

  “陛下,劉孔昭已經伏法。”易海峰一躍下馬,將劉孔昭的首級和佩刀呈上,十分佩服皇帝這一招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誰也不會料到真正的殺著並非李正陽。

  趙君虎十分滿意易海峰的表現,接過首級和佩刀,大喝一聲,“元凶已除,你們還想頑抗?”

  一眾人群龍無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其中一人怒道:“今日隻有殺了你,才能為劉大人報仇。”

  趙君虎笑道:“好得很,全部拿下,如有反抗,格殺勿論。”

  京營士兵見皇帝已掌控局勢,再不遲疑,如暴風雨一般朝這幾十人湧去。

  做了一點徒勞無功的反抗後,地上又多了二十多具屍體,餘下的人情知大勢已去,束手就擒,被帶到皇帝麵前。

  王承恩道:“陛下,這些人大逆不道,按律應誅九族。”

  這些人早已沒了先前的威風,跪在地上不停求饒,還有些俘虜自知必死無疑,一言不發。

  趙君虎見到俘虜就頭疼,他受後世文明影響,總覺得殺掉俘虜違反了人道主義,韃子還好說,漢人的話總覺得不大忍心,上次迫於無奈殺了清涼山那夥土匪好一陣子才緩過勁,正要說話,見鞏永固和高宗亮等十幾名幸存的士兵過來了,原來早有聰明的京營士兵將他們鬆綁。

  “微臣辦事不力,連累陛下身處險境,請陛下責罰。”鞏永固等人跪在地上,聽說此中情形後怕不已。

  趙君虎讓他們起來,“劉孔昭早有反意,也不能全怪駙馬。”

  “都是微臣大意了,連累了幾十個士兵無辜慘死,唉,千辛萬苦逃出京城,沒想到卻倒在這裏。”鞏永固一番話引得幸存的士兵紅了眼眶,他們不是同一部隊,大多也不認識,但一路曆經波折,戰友之情極為深厚。

  趙君虎勃然大怒,這些士兵曆經重重考驗,是自己以後打造新軍的骨幹,卻白白死在京營中,又見除了自己和史可法外個個身上有傷,高宗亮最為嚴重,一直在咳嗽,更是心頭火起,再不猶豫,大喝一聲,“這些人為虎作倀,犯上作亂,傳朕的旨意,即刻斬首示眾!”

  饒是怒火中燒,他還是將剛才那十幾個懸崖勒馬的親兵挑了出來,“念你等迷途知返,良知未泯,朕這次便饒你們一命,每人各打二十軍棍。”

  那十幾人大喜過望,本以為必死無疑,怎想還能活命,二十軍棍固然不好受,比起掉腦袋自然是好得多了,連聲道謝,想起全是托湯國祚的福,不敢大聲喧嘩,投以感激的目光。

  沒有人對處罰有異議,畢竟是株連九族的大罪,砍頭都是輕的,一群士兵如狼似虎的將幾十人帶到一邊,喝令他們跪下排成一排,趙君虎不忍再看,目光投向遠處,暗歎一聲,為什麽非要逼朕殺人?